明天、后天我要去跟北大毕业的京城奥数名师胡涛老师面对面直播,我已经准备好整整一页的问题准备“考考他”。有兴趣的,一定要点一下两场直播的预约:

前几天直播,答应大家的写的内容,我给你们赶出来了。

当时我在直播里提到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想要学奥数,又错过了最合适的年级,该怎么补上来?

最合适的年级,就是我之前反复说过的:开始学奥数的时间,牛娃三年级,普娃一年级。

这里的核心逻辑是,一到六年级的奥数知识,既有明显的难度级差——一二年级简单,三年级和五年级分别跨越式上升;同时又有前后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所以,普娃最好从一年级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先学浅奥,再酌情尝试真正的奥数难题;牛娃可以跳过以培养思维、提升兴趣为主的一二年级,直接从三年级开始学。

实际上,我见过两种牛娃,一种是一二年级开拓思维、广泛阅读、玩益智桌游,直到三、四年级才开始接触奥数,一学就会、触类旁通,进步很快;另一种是一年级开始,直接学三年级的奥数知识,超前1-2年进度快速拉升。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普娃来说,从一年级开始同步学习浅奥知识,是最稳健的做法

不过,我总是遇到很多高年级家长来问“我们现在学奥数还来得及吗?该如何学?”这样的问题。毕竟除了陪伴我们5年以上、孩子和珊姐一起成长的老朋友,还有很多认识不久的新朋友。

所以我在直播中也是专门给大家出谋划策,介绍了在不同的年级时启动奥数学习之路,该如何赶追进度。

以下以秋季入学的年级举例:

这里提到的一类、二类重点章节,分别代表以下内容:

一类重点章节:与后面要学习的内容高度相关,缺少的话对后面章节学习会带来直接障碍,属于高年级数学拓展必不可少的前置知识。

二类重点章节: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有较大帮助,时间允许的话建议学习,实在紧迫的话也可以放弃,对于思维能力强的孩子非必须的知识。

其他章节:提升兴趣、开发思维的边沿章节,或者考的很少的独立数学知识点。

这个分类方式目前我是全网第一个提出来的,因此我也只能自己负责一点点把主流奥数体系中的各个章节内容给大家做个梳理区分。工作量巨大,熬了几天夜,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二年级的部分,后面几个年级下次再更。

写干货不易,大家如果觉得有用,请右下角一键三连。

以下的大纲以《学而思秘籍》为举例。使用其他浅奥体系的课本的家长,可以对比标题名称或内容参照使用。其中,一类重点章节,大部分书都会有,二类及其他边沿内容,不同体系可能略有差别。

熬夜赶稿:自学奥数,有哪些章节没用(一二年级篇)

一年级(1级、2级)的章节重点介绍:

学而思秘籍1、2级合计39讲(高思数学课本为40讲,大致相同),其中一类重点章节12讲、二类重点章节6讲,简要介绍如下。

一类重点章节中,最核心的重点是计算模块的章节——《平面图形计数初步》、《我会排一排》、《付钱的方法》。这几个章节从知识到思维层面,都直接影响后面的计数模块学习,而计数模块又是小奥高水平竞赛中必不可少的模块。

另外,《巧算加减法初步(2)》、《奇数与偶数初步》、《逻辑推理初步》也都包含后面极其常用,甚至每一个学期都有相关章节的奥数技巧,必须认真进行学习。

由于应用题模块中,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因此《简单的排队问题》、《巧移物体》、《加减法应用综合》、《间隔之谜》等章节也建议学一下。

另外,一些在后续的浅奥中经常使用的基本数学知识的超前学习,如果不进行补学,可能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如《突破加减法算式》、《时间的计算》。这些章节中难题很少,主要是知识的讲解。如果孩子平时的数学启蒙中已经学过,也可以直接跳过。

二类重点章节,主要是对几何思维、逻辑思维、代数思维、有序思维进行补充训练的内容,有时间可以进行选学。

另外还有大量未列入二类重点的章节,如方格中的秘密、巧填算符初步等,对思维都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些题目的知识点过于零散,题目过于娱乐化,建议家长通过购买益智数学题册、益智桌游等方式进行替代,而不是简单学一讲题目。

二年级(3级、4级)的章节重点介绍:

二年级学而思秘籍共40讲,其中一类重点章节18讲,二类重点章节8讲,重要内容有了明显的增加。后续随着年级增长,必须的内容占比还会继续提升。

首先,二年级新增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平面图形计数进阶》中的数长方形、《逆向思考初步》的倒推法、《有趣的自然数串》的等差数列基础、《巧求周长初步》中的平移法求周长、《巧算加减法进阶(2)》中的数列加减巧算、《重叠问题》的韦恩图、《必胜策略》中的博弈问题等。这几讲全部起到对应系列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对后续的相应章节起到支撑作用,必须认真学好。

其次,像《数数中的枚举(2)》、《枚举法的妙用》对应一年级的计数问题、《移多补少》、《逻辑推理进阶》、分别对应一年级的相应章节,是重要系列知识的进阶。如果需要同时补学一二年级的内容,则只学二年级部分即可。

这里也顺便一提:浅奥大多使用螺旋递进式编排,也就是同样的系列知识在多个年级中反复出现,每次有一半新知识、一半老知识,对前面的知识起到复习作业,也方便在中途加入的孩子学习。但正因如此,后面的章节难度会更高,其实零基础学习仍然存在难度,这也是我这篇文章希望解决的问题。

另外,与一年级类似,应用题模块中的《有趣的植树问题》、《鸡兔同笼初步》、《周期问题初步》、《和差问题》、《年龄问题初步》,同样是后面应用题的基础,建议花点时间进行学习。

《巧算加减法进阶(1)》中讲到添拆括号运算,比课内知识提前了不少,但应用非常普遍,因此即便到了三年级,也建议回头进行补学。《等式加减法》教的是代数思维和简单方程启蒙,同样是高年级重要知识的下放。

二类重点章节中,《一笔画游戏》、《合理安排》(学习统筹学)等属于低年级专属的拓展章节,对高年级学习有些用处但不大。《乘法计数》、《数列规律进阶》、《排队的学问》也有一些对后面章节学习有帮助的知识点,但必要性没有前面的一类章节那么大。

《剪拼图形(2)》、《图形分割》、《神奇的染色问题》分别对应孩子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建立,在后面的几何模块中有一定的价值,有时间可以作为选学内容。

其他的章节中,包括学习乘除法基础的、应用题解题基础的知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本来就在校内被反复训练,原本作为超前学的意义变低了。其他大量章节重复度高,高年级还会反复用到,就不需要补学了。

总结一下:

今天先更新到一、二年级。写干货不仅累,还没多少人看,所以如果大家觉得实用,欢迎收藏的同时点赞支持,这样我才有动力更新下去~请大家多多支持!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