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股骨置钉安全区(Safe Zones for Pin Placement in the Pediatric Femur)

🔗 原文链接

AO安全区 | 儿童股骨置钉安全区
https://surgeryreference./orthopedic-trauma/pediatric-trauma/femoral-shaft/approach/safe-zones-for-pin-placement


1 引言

股骨 前外侧(anterolateral) 与 直接外侧(direct lateral) 是穿针(置钉)最安全的解剖区域,可最大限度降低神经血管损伤风险。


2 一般注意事项

2.1 解剖特点

  • · 大腿被环形肌肉包裹,股骨干外覆厚实的骨膜。
  • · 主要神经血管结构位于内侧,因此可经前外侧安全进针。

2.2 肢体整体神经血管状况

  • · 置钉时应评估股骨干软组织包裹情况;应避开皮肤缺损或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区,以减少针道感染风险。

2.3 临时外固定转换为髓内钉/钢板

  • · 无论外固定架作为最终治疗,还是后期改用髓内钉或钢板,都应在置钉过程中保护皮肤与软组织。

3 近端三分之一(proximal third)安全区

  1. 1. 患者仰卧位,触诊股骨大转子(greater trochanter)
  2. 2. 根据骨折形态,任选下列进针方向:
  • · A:经外侧股肌(vastus lateralis)指向小转子(lesser trochanter)
  • · B:经外侧股肌指向股骨颈(femoral neck)
  1. 3. 规划针入口,确保后续若需转为髓内钉,针道不会与其冲突。
  2. 4. 安全区为大转子外侧面的前缘后方至后缘之间。

4 股骨中段(mid-shaft)安全区

该区两条实线之间的解剖在不同水平基本一致,以同一横截面表示。直接外侧入路对膝关节活动影响最小。

4.1 直接外侧入路 (C)

  • · 触诊外侧股肌;按图示方向进针,确保双皮质固定。

4.2 前外侧入路 (D)

  • · 触诊外侧股肌与股直肌(rectus femoris),针路位于两肌之间的平面。
  • · 切忌过度穿透股骨内侧皮质,以免损伤内侧神经血管束。

5 远端三分之一(distal third)安全区

5.1 直接外侧入路 (E)

  • · 股骨远端外侧区域暴露容易,唯一需避开的是外侧股肌下缘
  • · 针尖须位于骺板近侧≥2 cm 处,避免损伤生长板。

儿童骨折AO手术指南:儿童股骨干骨折(外固定架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