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4】查看资料,学习成语,思念故乡zjkzxd
一
近几天,集中学习与邯郸相关的成语。
邯郸是成语之乡、成语之都,是20年前,中国文联批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称号,当之无愧。
二
从网络上可以看到,与邯郸/起称为五大成语之都的,还有四个城市。
曲沃。《汉语成语大辞典》中,收录了5500多条成语,其中,300多条出自曲沃,而与曲沃相关联的成语就更多了,至少有1500多条,比如人们熟悉的退避三舍、秦晋之好等。
淮南。《淮南子》中与淮南有关的的成语就有400条,特别是八公山、寿县这两个地方。其它相关联的成语累计1000多条。比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
开封。据《开封成语典故故事》共计收录了295条跟开封有关的成语典故,如杞人忧天、开卷有益、才高八斗、三人成虎等。
淄博。据《齐国成语典故辞典》收录的齐国、齐人、齐事的成语有1717条,如滥竽充数、门庭若市、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为民请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马识途、呆若木鸡等。
此外,也有与邯郸并称成语三大城市的另外两个。
洛阳﹣﹣河洛文化中的成语宝库。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孕育了”定鼎 “”洛阳纸贵””乐不思蜀”等。
西安﹣﹣千年古都的成语积淀。西安(长安)作为西周至唐代的长期都城,衍生出”泾渭分明””秦晋之好”等成语,反映了周秦汉唐的历史脉络。
三,成语,来自各省的情况也大不相同。有的省份,成语就多。但目前查不到名省成语具体数量和名次。
查DeepSeek,部分省份相关的成语数量统计(注:因成语来源的交叉性和不同统计标准,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成语数量较多的省份(10条以上)
1. **河南**(中原文化核心)
– 约50+条(如「逐鹿中原」「问鼎中原」「愚公移山」「洛阳纸贵」「程门立雪」等)
2. **陕西**(古都西安所在)
– 约30+条(如「泾渭分明」「秦晋之好」「终南捷径」「暗度陈仓」等)
3. **山西**
– 约20+条(如「唇亡齿寒」「退避三舍」「桐叶封弟」等)
4. **山东**(齐鲁文化)
– 约20+条(如「孔孟之道」「泰山北斗」「一鼓作气」「管鲍之交」等)
5. **河北**
– 约15+条(如「邯郸学步」「负荆请罪」「燕赵悲歌」等)
成语数量中等的省份(5-10条)
– **湖北**:「草木皆兵」「百步穿杨」「刻舟求剑」
– **江苏**:「东山再起」「风声鹤唳」「举案齐眉」

– **浙江**:「卧薪尝胆」「东施效颦」「钱王射潮」
– **四川**:「乐不思蜀」「得陇望蜀」「蜀犬吠日」
– **甘肃**:「夜郎自大」「投笔从戎」(部分与西域相关)
成语较少的省份(5条以下)
– **北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湖南**:「湘妃泣竹」「楚璧隋珍」
– **福建**:「闽南语中的俗语,但经典成语较少」
– **其他边疆省份**(如西藏、新疆、青海等):多与历史典故关联较少,成语罕见。
这样的资料,可以作为学习中的参考。
四,河北省武安市的成语
武安市,以武而安”之意,西汉初始置县,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后历经易名、隶属变化,而今以武安为名立市。
武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李牧、白起都曾被封“武安君”。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孕育了磁山文化、冶铁文化、戏曲文化、商帮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六大文化脉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国家级非物质遗产3项,河北省级44个,邯郸市级85项,邯郸市非物质文化生产型保护示范基地2项。武安傩戏,被称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傩戏(武安傩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系武安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同台演出。
不过,武安市直接相关的成语,有名的只有”武安瓦震”。
腾讯元宝查询”武安成语”,只是得到关联的成语。当把”武安瓦震”输入询问是不是成语,得到了是成语并做了相关的解释。
再次证明,目前AI查寻,得到的答案,还是不全面的。
202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