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伊利把牛根生扫地出门,郑俊怀本来很得意,觉得总算把这头“倔牛”赶走了。万万没想到,这一脚竟是放虎归山,给伊利踢出个“头号强敌”!
牛根生离开后,带着伊利300多名骨干员工,转头就创办了蒙牛,短短8年就赶超伊利,成了行业老大!
更奇葩的是,蒙牛当时没工厂、没客户、没名气,甚至一头牛都没有。但牛根生硬是靠一套“逆向思维”,屡出奇招,让蒙牛快速从伊利手下突围!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说穿了并不复杂,就是连接一切可用资源,先打市场再建工厂!
建议老板们点赞收藏认真看,非常值得借鉴!
首先想打市场,先得有知名度啊,怎么办呢?牛根生让人在内蒙古各地,做了300多块广告牌,在上面写“向伊利学习,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这招看似是致敬伊利,实际上就是蹭热度,让很多人都知道了蒙牛这个“老二”。
有了名气之后,该建工厂了吧?牛根生偏不!他又拿着投资,去找中科院、中国农大合作研发乳品饮料。然后铺天盖地地打广告,宣传他的产品,四处招商。
等于说蒙牛一瓶奶都还没产,就已经拿订单拿到手软了。
那接下来总要踏踏实实建工厂,搞生产了吧?
牛老板又出乎大家意料,人家不养牛、不开工厂、不建物流团队,那他怎么完成那些订单呢?
他去找了很多散户奶农,跟他们说:你们现在销售渠道不稳定,不如跟我们合作,所有牛奶我们包收包销,万一亏损也由我们承担。
对奶农来说,这等于他稳赚不赔了啊,所以很多人贷款都要抢着跟蒙牛合作。蒙牛快速连接了300多万头牛,解决了奶源问题。
然后他拿着奶源、订单、渠道,去入股一些小型工厂,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代工厂。
那配送怎么办呢?牛奶对物流时效的要求很高啊!牛根生又在社会上招募了一批司机,跟他们说:你们来给蒙牛做配送,我保证你们每天都有稳定订单。要是你们没钱买配送车,也没关系,我已经跟银行达成了合作,给你们开通专门的贷款通道。
所以蒙牛这套玩法,就是连接社会上的人、钱、厂,整合社会上的资源,把自己的生意盘活了。
更绝的是这样做,他自己不用承担风险,从生产、仓储到物流、渠道全是轻资产投入,因此短短2年就做到了85亿市值。
而且,这种轻资产的连接思维,可以复制到各行各业!举个例子来说:
我们有一位开幼儿园的老板学员,创业二十几年,开了7家幼儿园,全是自己一家家地投资开办,都是重资产投入。前两年疫情期间,孩子没法儿上学,他的资金链一下就断了,多年心血一夜归零,奔驰换回了自行车。
后来在我们的帮助下,改用轻资产模式做,短短2年,公司利润翻了好几倍,怎么做的呢?
首先幼儿园行业是存在很多痛点的,很多小型幼儿园,没有品牌,经营理念落后,产能根本发挥不出来。
于是这位老板就把自己二十多年的经验,整合成了一套帮幼儿园提升产能的系统。去连接、赋能这些小幼儿园,帮他们运营客户、升级团队、改善经营、做互联转型。
一两家做出效果后,越来越多同行找上门来,很快就业绩暴涨。
在和幼儿园合作过程中,他又发现很多幼儿园家长、孩子的痛点和需求,比如兴趣特长培养、家庭教育方法、夫妻关系维护等等问题。
于是他又去找社会上很多专门的培训机构、咨询机构,连接这些机构,给家长孩子提供增值服务,从中抽取分润。
这样一来,他就摆脱了重资产的模式,变成了一个连接幼儿园、客户、机构的大型产业平台,风险低了、客户多了、价值也更高了,一箭三雕。
小商人和企业家的本质区别就是:小商人是单打独斗的思维,只会自己一家家地投资开店,资金链紧张、扩张效率低。
而企业家是连接思维,他们会整合所有可用资源,用社会上的人和钱,把生意做大!
这是一个产业互联的时代,如果老板还坚持单打独斗,那未来注定举步维艰。
所以老板一定要有行业眼界,积极学习各个行业优秀的行业模式,从中汲取经验,为己所用,才能不断为企业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