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1983年,李苦禅去世,家人设灵堂祭拜 他的...

1983年,李苦禅去世,家人设灵堂祭拜 他的...

当代诗词选(2)100首 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当代:现代无名少壮扶老弱,街市倚栏杆。万民敬肃哀泣,不知北风寒。恸悲震天撼地,灵车驶动何忍,轧碎我心肝。求阻挡不住,恨哉八宝山!声已嘶,泪流尽,哭苍天。长安道上西驶,一去不复还。怎忆当年载舞,曾迎宾友元首,此路仰慈颜。何处寻总理?忠魂遍山川。当代:金庸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代:金庸本日大难,口燥舌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经历名山,芝草飜飜。仙人王乔,奉药一丸。自惜袖短,内手知寒。惭无灵辄,以报随宣。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交在门,饥不及餐。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忧, 更多

1983年,李苦禅去世,家人设灵堂祭拜。他的徒弟范曾前来祭拜,结果却遭到了师娘、师兄弟们的一致驱赶。即使有人打圆场,范曾也只能远远的站着,而这一切,都源于李苦禅的遗言。

范曾,当代有名的思想家和国学大师,他师从李苦禅、李可染宗其香等多位名家。然而,李苦禅对他这个最有名的徒弟却十分不满。

他不仅将范曾逐出师门,还专门留下遗言,说是没有范曾这个徒弟,死后也不许他扶棺。

李苦禅为什么会如此呢?其实,是因为范曾本身的品行有些问题。

在拜师李苦禅之前,范曾可以说是一个无名小卒,但在跟着李苦禅学习,并渐渐名声大噪后,他有些飘了。

那时候的人很注重师徒关系,特别是文艺圈,对传承看得十分重。然而,范曾在出名之后,便不再把李苦禅放在眼里,甚至还表现得越来越怠慢。

甚至到最后,范曾称呼李苦禅不再以老师相称,有一天,他甚至直接拍拍李苦禅的肩膀,直呼老李,然后说怎么样怎么样的。

其实李苦禅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然而,对于范曾这个他最有名的弟子,他却可以直接将之逐出师门,甚至专门留下遗言,说是没有范曾这个徒弟,死后也不许他扶棺,这其实不是一两件事造成的。

甚至李苦禅还说他:子系中山狼,得意便猖狂。

其实,范曾的老师不止是李苦禅,沈从文曾经也是他的老师。范曾当时本科毕业,能顺利进入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当时帮他的人,正是沈从文。

然而,当沈从文落难后,范曾首先跳出来,写了几百条罪状陷害沈从文,甚至是在公开场合诋毁、辱骂他。

而沈从文晚年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曾提到过,有一次他好心提醒范曾人物画像服饰的一处错误,可没想到却遭到了范曾指鼻子瞪眼地辱骂。从这件事之后,沈从文心冷了,在任何场合都不再愿意提及范曾的名字。

除了李苦禅和沈从文,受害者还有他的老师黄永玉。

他曾画了一幅“狗头”画像嘲讽黄永玉,画像上画着一个洋人,洋人牵着一条狗,头上戴着个夸张的高帽子,上面写着他老师黄永玉的名字。

并且,他将这副画像刊登在一个公开出版的杂志上面。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范曾是一个挺会为自己打算的人,再加上他有一些自负,于是,就有了很多负面的评价。

其实,会为自己打算,会钻营,这个都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只在乎利益和名声,而少了感情,那么,人生总归是少了很多温情。

1983年,李苦禅去世,家人设灵堂祭拜 他的...
1983年,李苦禅去世,家人设灵堂祭拜 他的...
1983年,李苦禅去世,家人设灵堂祭拜 他的...
当代诗词选(2)100首 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当代:现代无名少壮扶老弱,街市倚栏杆。万民敬肃哀泣,不知北风寒。恸悲震天撼地,灵车驶动何忍,轧碎我心肝。求阻挡不住,恨哉八宝山!声已嘶,泪流尽,哭苍天。长安道上西驶,一去不复还。怎忆当年载舞,曾迎宾友元首,此路仰慈颜。何处寻总理?忠魂遍山川。当代:金庸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代:金庸本日大难,口燥舌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经历名山,芝草飜飜。仙人王乔,奉药一丸。自惜袖短,内手知寒。惭无灵辄,以报随宣。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交在门,饥不及餐。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忧,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1983年,李苦禅去世,家人设灵堂祭拜 他的...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