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开始踏上漫漫进疆路的湖南女兵李尉华,参军前是一名学习优异的高中生。当她们这批女兵乘火车到达西安,然后几十人一组挤进破旧的卡车彻底进入荒凉、贫瘠的大西北,挤在车厢里就着咸菜啃着干馍,喝着混浊的河水。河西走廊一段山路路况恶劣,有的女兵在翻车事故中,在花一般的年龄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进入更加荒凉、满目戈壁的新疆,为了防备土匪侵袭,车队不允许轻易停车,女兵们解小手都是在车厢里用出发前发的一个盆解决,然后倒出车厢外。这个盆等到体整地时洗干净又成了洗脸盆、菜盆,恶劣的环境很快使女兵们从一开始的难堪到坦然接受。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夏季的戈壁滩热的象火炉一样,女兵们挤在连腿都伸不展的车厢里,汽车扬起的尘土混合着女兵们的汗水如泥水一般,在她们青春的躯体上肆意流淌,满头秀发早已如破毡片梳都梳不开,昏昏沉沉的女兵们如一堆烂泥蜷缩在车厢里。大西北人烟稀少又缺水,长期无法洗浴,使这些在山青水秀之地长大的南方姑娘浑身散发着馊臭味,李蔚华说她们下车都不好意思离男兵们太近,都是低着头绕着过,怕自己的身上的味道让男兵闻见使自己难堪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当李蔚华这批女兵历经两个多月艰辛到达迪化后,稍事休整大部分女兵又被分配至天山南北各地,而李蔚华她们被分到了南疆,至于最终是南疆哪片地没有人告诉她们,于是她们又坐上令她们心惊胆颤的卡车车厢里,在南疆戈壁荒漠漫天的黄沙中,她们又象乘着一艘破船在无边的瀚海里颠簸远行。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在车厢里又熬了几个月走了2200公里路,李蔚华和两个战友从家乡出发历时近7个月在初冬时最终到了新疆的最南边和田,被分到六军五师15团驻地,李蔚华她们下车后放眼放去,稀疏的树木、低矮的干打垒土屋、听不懂的语言的维族老乡和掩过脚面的蹚土,空气中散发着羊粪味、羊膻味、土腥味。李蔚华象到了天的尽头,这里全然是另一个世界,脑海中家乡的景象渐渐模糊了起来

1950年,一个进疆湖南女兵历经四季到达最遥远的边疆

在这个有三四千人的部队里,除了李蔚华三个湖南女兵,还有1949年10月徒步进疆的两个甘肃女兵,李蔚华她们象天女下凡一样,在这个充斥着荷尔蒙气息男人世界里引人注目

李蔚华以为这就是她的终点,是她为了理想的奋斗之地,然而没过多久,部队就开始为她们介绍对象,给李蔚华介绍的是一位29岁的营教导员,这事让几个女兵中学历最高的李蔚华吃惊不已,她认为参军是为了革命为了理想,如果是为了结婚,她做为一个优秀的高中生,在湖南完全可以考上大学或谋一份不错的工作,为此李蔚华坚绝不答应,并用新中囯的婚姻法里婚姻自由据理力争。而与她一块来的战友范志群、曾可兰则服从组织介绍,分别与一个参谋长和三营教导员很快结了婚,面对倔犟的李蔚华,领导们也无可奈何,只能把她打发到更为艰苦距和田三百多公里的昆仑山中修筑公路,以此想磨去她的棱角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就这样李蔚华一人骑着马带好行囊和给筑路连队的一些图书上了路,一人一马走了一百多公里先到了昆仑山下的于田县十五团一营驻地,这一路她还不知道惧怕,只知道自己象放飞的小鸟一样自由,在一营没呆多久,她又骑着马前往山里部队修路工地

这条路曾是英雄连队_挺进后藏解放阿里的先遣连前行之路,所谓的路也只是险峻大山里牧民们的羊群和驼队踩出的羊肠小道,在正式进山前,李尉华和先前一样并不知道昆仑山的艰险,进到山里后,空旷的山谷中只有她和马孤独前行,随着海拔的增高,两边的山峰愈发突兀,悬崖峭壁随处可见,李蔚华不知道这里是生命禁区,只感觉山风凛冽,胸中的压迫感让她晕眩。远外的雪峰象银剑一样伸向天空发出幽冷之气,头顶的峭壁在她的眼中变的狰狞了起来,马在崖边的小道上小心前行,整个山谷里只有马蹄声在山谷里与崖下的河水发出的涛声,恐惧感霎时弥漫在李尉华周身,她紧紧握住缰绳,只差大声哭出声,但是恐惧没有吓到她继续前行

然而千小心万小心,在过一个山涧里的小河时,马儿踩在河中的一块石头时失蹄把她摔下马,左胳膊被摔的无法动弹,在刺骨的河水中她忍着剧痛用右手抓住缰绳,马儿是她唯一的伴,马要受惊跑了,那她只能把自己交待在这荒山中了,求生本能使她咬着牙上了岸,浑身湿透的她被疼痛和冻意发出痛苦的低吟,她蹲坐在岸边再也无力爬上马背。所幸一个独立骑兵师的哈萨克战士执行任务路过这里,把她扶上了马,然后她紧随这位哈萨克战士继续前行,在马上她终于哭出了声

就这样李蔚华九死一生到达了部队施工地,在山里期间,她除了管理图书,还要记录连队的施工状况,这里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地方,一群不畏生死的战士,用原始工具在缺氧但不缺信仰的生命禁区干着最繁重的体力活,李蔚华很快被这种战天斗地的氛围感染,很快与战士们有了战斗情谊,她宁愿呆在山里也不想回到团里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没有多久,部队还是把她调了回来,以为她有过安定生活之意,又忙着想为她介绍对象,不想李蔚华还是坚绝不原意,后又被再次分到一个偏远开荒连队当文化教员,而李蔚华在连队工作又干的风声水起,赢得了战士们的尊重和喜爱

领导们对她既无奈又佩服,只好由着她,最后也为她放宽了条件,把她调回了和田,介绍了一个年轻25岁年轻干部让她认识,最终两人都很满意,没多久很快步入婚姻。婚后两口子被调到墨玉县垦荒,在墨玉垦荒住的是地窝子,第二年李蔚华就生了第一个小孩,生完连月子都顾不上坐就继续上工,只有抽空回地窝子给孩子喂奶,孩子象个泥猴子一样让人看了心酸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李蔚华做为进疆女兵,可以说是未婚女兵被分到新疆最远的女兵,她有知识有理想,她既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又有强烈的个人感情不受他人约束的个性,是个敢恨敢爱的新时代女性,她在墨玉县垦荒几年,又调到阿克苏的沙井子继续垦荒,后来又被调到阿勒泰的农十师垦荒直至退休,天山南北屯田最艰苦的阿勒泰和和田她都奋斗过,她的一生可谓是踏遍了天山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