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174页,这是正式的把这句重要的话截出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是目前经典中医的指导思想,这句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伟大祖国、伟大党的这个纲要。那它这个中医纲要,非常重要。

那么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事来了。现在舒院的完成度是什么?这个人来要做到三管齐下,为什么现在健颐系统高级?厉害、高效、智能。

协和弄不了的找中医大师,是这个路径,现在社会已经共识了,真实的。所以中医重要,托底的。那中医治不好的,找健颐,真的,也是托底的。


为什么,我在这里以这个角度在讲“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好的医院和好的医生,他有个特点:好的医生、好的医院是前置的。坏的医院是后置的。

比如说,假设某个医院跟协和的差距还是很大。好的医院,我跟他们大夫聊,他就知道他明天什么指标要高了,下个月什么指标要高了,他给他提前用药

坏的医院,住院哐哐化验单一填,啊,这个高了,打钩一钩,永远在病的屁股后面治,这不是高级医生。一定是什么?跑到病的前面去。

我们把跑到病的前面的这样一种现象叫什么?治未病。跑到病后面的这样的现象叫:治已病。

这还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什么?是因为你的身体坏了、下降了,人才生病。那身体怎么样不下降,这才是核心,我们叫抗衰。

所以整个医疗的终点是什么?抗衰。整个医疗的重点是什么?是抗衰。

为什么?年轻是不是不得病,年纪大了是不是都是病,那怎么样把他变年轻,是不是核心之核心,是这个逻辑。

年轻人再怎么造。你看我,我天天晚上三点睡觉的,我不提倡早睡的,当然我不鼓励熬夜。我天天晚上三点睡,你看我的精神,就算讲六天六夜的课都没有问题,他们都知道。你要跟陈总拼体能,跟陈老师拼体能,那都倒完了。我的秘书助手可能都三班倒,三天上一天班,可能才跟得上我节奏。要不然,他累都累垮了,拖都拖垮了。

我这表达如果是熬夜,你千万别熬,那是熬命,你真正想熬你也熬不起。我是不需要睡觉,精力充沛,有点凡尔赛啊。我昨天又是三点多睡,我哪天都是这个睡的,你看看我的,你看得出我三点睡没有,看不出的。

那么它这个根源是什么。年轻人是不是可劲造,他没事的,他不是熬。所以老人是一个错觉,你别熬夜,你觉得年轻人是熬夜嘛?他是自然。

我现在是18岁,我不是熬,没熬,他能量没释放完,他睡不着的,他不需要睡,你明白嘛。我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睡到七点多,我觉得睡了好久好久好久好久,才七点多。

你们不是睡觉,你们是昏过去啦。太累了,昏过去了。是真的。年轻人,他经得起熬,他不是熬,他就是精力充沛吧。你看小朋友一分钟都坐不下来吧。从早上起床要蹦跶,蹦跶到晚上睡觉吧,我们蹦跶不了吧。你看给我们这么蹦跶行不行的?不行,他不是熬,这是第一个错觉。但当你熬了,你是被休息,不是休息,这是焦点。

007 治已病、治未病和抗衰,同步完成

舒院对休息的定义很多很多。包括真正的休息是胎息,也不是昏睡。


那这个地方我们自己要去量化的。人不好了才生病,所以生病的三个要素,舒院的这个高维中医定义。我们会跑到你病的前面去给你截断,这叫治未病。

这不是概念。我在三年前讲算法算力的时候,我就讲“未来不是一个概念”。时间有两种标述:一种是我们通过时间来到了未来,2024年龙年的钟声将敲响。第二个,从超自然的,时间是扁平的,未来也在这个空间的。

所以真正的中医提出,治已病治未病。他不是概念。但是在经典中医,它没有办法同步完成治已病、治未病和抗衰,现在的健颐系统是同步完成了。

就是不管是张三李四王五,来用上健颐的那一刻开始,治已病治未病和抗衰是同时完成的。

这是为什么是这样。健颐所有的东西都是性平的!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证治之都是以什么为核心的?以偏纠偏为核心的。不是以平为期为核心的。

所以为什么叫平生健颐,为什么要定义这个平生健颐,不是为了商标,商标找个好记的不行啊。为什么要搞到那么拗口,为了文化!

“陈老师,你不能起一个名字,给他好记的好传播的?”我说为了文化!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商标怎么好记。叫这个名字是为了什么?传播中医这个经典。

循证的这个理路里头,中医的核心,他必须什么,是药三分毒啊。什么叫毒,是不是偏?它是那样一种偏的东西去给它纠那样一种什么,逆。要逆必须什么,比如车子往后退,逆了吧,我得给它往前推吧,这才能让车停下来,是不是用逆治逆的。

那么偏的东西,是不是只有在一个特定症状下才能应用的,这是中医所谓的,113条方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从另外一个哲学视野,你们先装上这个哲学视野。

我们治病的四个次第:

同病同药,是最低水平。最典型的西医就是同病同药。降压药,男人高血压,女人高血压,老人高血压,小孩高血压,是不是都是降压药,西医真正做到了同病同药。

你看我们去药店买,退烧药有没有;降压药有没有,降糖药有没有。是不是同病同药?你不管什么病,反正说是这个病是吧。你看药,就有这个降压药,中医没有降压药这个概念,也没有退烧药这个概念,也没有补肾药这个概念,你明白嘛。真正的中医没有这一说的。西医有这一说,对吧。止血药、降压药、安眠药、什么药、消炎药,是这个意思吧。谁做到了,西医做到了同病同药。

所以我们有个病名对吧,消炎药、止痛药、降压药、安眠药,这些零零种种的药, 这是最低水平。

第二水平,同病不同药。中医的辩证施治,是不是源于同病不同药啊。

第三个水平是什么?高了,不同病同药。这厉害了吧。我管你什么病,就两种病,一个奇病一个恒病。恒病不用治,只治奇病,那不是理论上药就越来越少了吧。所以不同病同药,是不是显然高了,对吧。

最后是,不同病同养是最高同治到同养,还有差距所以中医治人,中医不是治病,这句话很深,意味深长。中医是治人,不是治病,治人!

人是六脏六腑的一个大系统,不是某个脏腑。不是我肝不好了,他心不好,他肾不好。哪个地方不好,只是现象。哪个地方白肺也是现象,都是现象。

所以中医没有肺纤维化、肝纤维化,没有这一说。它是一个系统,人离开了哪个都不行的。为什么你只坏肾,他只坏肺,他只坏肝,他只坏肾,为什么呢,一定有原因吧。一定有原因。(治病的四个次第延展阅读:通往健康的道路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