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道德经,悟老子智慧】
“道教是中国人的游戏姿态,孔教是工作姿态。每一个中国人,成功发达春风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一旦失败落魄了,便都成了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一副镇痛剂,抚慰受了创伤的中国人灵魂。”
《道德经》蕴藏着俏皮智慧的精髓,是全世界最光辉灿烂的自保阴谋哲学。老子是中国人“聪慧,渊博,才智”的代表。老子提倡谦恭,再三重复柔和、忍耐、争论之无益、柔弱的力量和低位的战术优势。他宣扬自足之道,注重以柔克刚。
《道德经》阐述老子的哲学、老子的功用论,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治理国家要守正,行军作战要用奇,取天下则是要无事。关于治国、用兵、治理天下的情况,也在历史中不断的重复着,透过历史也会有更深的领悟。
老子看到了各种有为的治理却带来了相反的结果。所以圣人说,管理者保持无为,民众会自然归化;管理者保持清静,民众会自然守正;管理者保持无事,民众会自然富裕;管理者保持无欲,民众也会自然淳朴。
01、以正治国?
治理国家很重要的就是守正。国家是大而复杂的存在,政策的影响会涉及民众的各方面,所以政令的实施要慎之又慎。但只要是以正治国,治理就不会变得复杂,这样规章制度符合于道,国家也就自然安定。
老子在第十九章也说,是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国家需要有政府来管理政务,需要有公安来维护治安,需要有法院来判决诉讼,需要有检察院来监督执法,需要有军队来保护安全,等等还有其他的。这样符合于道,以正治国,可以去打造出美好的国家机器,维持国家的健康运转。
02、以奇用兵?
在军事上面有正面的布局,是双方都知晓的。如果是想要更快更好的获胜,就还需要用奇。可能是对方不知晓的武器兵力,可能是对方不知晓的战略战术。这样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就可以起到奇效。尤其在以少占多或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可以扩大胜算,减少损失。
03、以无事取天下?
以无事取天下,可以说是以正治国的后续补充。看历史国家的发展情况,有不少的治理都是各种折腾,以至于百姓疲惫不堪。能够做到无为,无事,好静,无欲的,是很难得的君主。治理的状况,也极大的取决于领导者的认知程度。
先是以正治国,需要有适当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打造出较为健全的国家机器之后,接下来的治理就变得很简单了。领导者保持无为、无事、好静、无欲,天下将自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