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不是啊!
领导训斥或者客气,这个东西完全取决于领导的个人素质。
有人是真的脾气差,就是爱骂人,不论谁都骂。
有人是假的脾气差,只是对亲近的人骂骂咧咧。
有人是真的脾气好素质高,不论谁都客客气气。
有人是真的伪君子,只会客客气气的捧杀别人。
千人有千面,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
这个社会上,只有自己的父母才会一边训斥自己,一边倾尽全力的帮自己,为子女谋一个好前程。也只有父母不会对子女客客气气,只会真情流露,希望子女过的更好。
领导和员工,只是工作关系,利益关系罢了。
员工能为领导带来利益 ,那领导才会想着重用他,提拔他,他才有前途。
不然你换位思考一下,你是领导,你愿意提拔哪种人?
这里的利益是有很多方面。
安心当狗,供领导驱使,实现他的意志,这能为他带来利益。
安心当铲屎,能帮领导干脏活,替他铲事,这也能为他带来利益。
安心当性伴侣,能在生活中让领导舒舒服服的,也能为他带来利益。
安心当肥羊,能在金钱上不断孝敬领导,给领导丰富物质生活,也能为他带来利益。
没人不喜欢舔狗,没人不喜欢听马屁。
以前有个领导经常骂我,对也骂、错也骂,单独面对我会骂我、当着别人骂得更起劲,因为我穷,我家更穷,我没资格换工作,没资格奋起反抗。也许我身边的同事也一样,他们也没有反抗。
在这种环境下,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却倍受打击。直到有一天,有一个调到艰苦部门的机会,我毅然决然填报了,我去,再艰苦我也去。我走的时候,他是指着我鼻子骂的,我是怎样的,记不清了,也不愿意回想了。
后来,我有了一点小进步,成了骂人领导的上级。他在我面前也只能偶尔摆摆老资历,骂人是再也不敢了。
但是,那段被骂的生活已经成了我的梦魇,我在梦中曾经多次回到了过去,又被他骂得浑身哆嗦,害怕、愤怒和无助,有时候醒来会哭。能让一个大男人哭的,除了养不起父母老婆和孩子的无奈,也许就是深入骨髓的委屈、卑微和恐惧了,它的音容笑貌,一直是我的噩梦。
不止是我,我所有的同事都把他当做噩梦,在它手底下的人,有的人升迁了,有的没有;有的调走了,有的没有。跟其他单位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升职要感谢领导,包括骂人的和不骂人的。没升职也要怨恨领导,包括骂人的和不骂人的。
职位升迁,能力提高,很好,很开心。得之于人者多,出之于己者少。
身为领导,他的职位决定了,他对手下人的升迁有发言权,这跟领导姓什么、叫什么、什么性格有关系,也跟更高层领导创造的环境氛围有关系。至于跟哪个关系更大,谁说的准呢,时也运也命也,努力总是没错的。自己的努力,总是最稳妥的、最可靠的那份依仗吧。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他被一个年轻同志指着鼻子骂,他像是斗败了的公鸡,臊眉搭眼低着头,我想,以前骂人的领导会有很大提高的,毕竟,这种侮辱性的骂,应该是触动灵魂的。我心里很开心,可能有点不够厚道吧,谁在乎呢。只是有点遗憾,那个骂人的小哥,不是我。
希望大家都不会遇到爱骂人的领导。人生很艰难,踩在年轻人卑微肩头上放肆的人,并不值得尊重。
你在工作中是否有被领导批评或责骂的经历?领导为什么骂你?你是否与同事发生过冲突?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冲突?
三维归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上述这些行为。
1.三维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理论(Cube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Harold Kelley)1967 年提出的,也被称立体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原因的解释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单线索归因,即只依据一次观察就可以做出的归因;第二种是多线索归因,即需要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归因。
三维归因理论就属于多线索归因。比如遭到领导的责骂,你很难根据领导的一次责骂就判断出是领导有问题还是自己有问题。与同事发生了一次冲突,也很难因此就判断出自己与这个同事是否完全合不来。人们需要多次观察领导或同事的行为来获得更多信息进行判断,这就是多线索归因。
进行三维归因的前提是必须可以对行为者的行为进行多次观察。
这个理论适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同事、领导、同学、朋友、伴侣或家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因为我们有条件对这些人的行为进行多次观察。
2.导致行为的三个因素
凯利认为导致行为的因素有三个:行为者(Actor),即做出这个行为的人;刺激物(Stimulating Objects),即这个行为针对的对象;情境(Context),即行为发生的背景。
举个例子,你上班迟到被 A 领导批评了。在这个事件中,行为者、刺激物和情境分别是什么?
首先,要确定分析的目标行为。在这个案例中,A 领导批评了你,所以要分析的目标行为就是批评。
其次,需要找出行为者,即谁做出「批评」这个行为。在案例中 A 领导批评了你,所以领导 A 就是行为者。
再次,需要找出刺激物,即这个批评行为是在针对谁?案例针对的是你(员工),所以在案例中你(员工)就是刺激物。
最后,需要分辨情境,即批评行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在这个事件中,情境是「你上班迟到」。
在整个事件中,批评行为完整地包括了三个因素,那么哪些因素导致了 A 领导批评你?是行为者、刺激物或情境同时出现才导致的吗?
其实并非如此,在这个事件中,导致目标行为发生的原因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因素或多因素。
换句话说,这三个因素的任意组合都可能造成批评行为的发生,在这个事件中存在 3 个单因素、3 个双因素、1 个三因素、1 个零因素:3+3+1+1=8,也就是说造成领导 A 批评你这个行为的可能原因总共有 8 种。
鉴于行为发生的复杂性,对于具体行为发生的原因,需要通过行为的三种信息来进行分析与判断。
3.行为的三种信息
三维归因理论需要对行为进行多次观察。
而多次观察行为的目的就在于获取行为的三种属性信息:一致性(Consensus)、一贯性(Consistency)和区别性(特异性)(Distinctiveness)。
了解这三种属性信息,才能对行为原因做出准确判断。
被大领导越训斥越骂,越有前途,被仗势欺人、德不配位、侥幸上位的中小领导训斥、骂,就是PUA,越驯越骂越废。
就我的亲身经历来说:
一般能做到大领导,基本的识人之明,以及个人修养还是有的,他如果严厉训斥你、骂你,有三种可能:1、不想毁你的前途,给你个严厉的提点或提醒;2、训斥骂给别人听的;3、给自己的难处找个台阶,让你替他转移下他所受到的集火伤害,事后会补偿你的。
我刚提领导岗位,负责项目安全生产质量板块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年终甲方目标可能完不成,我们还没收到钱,合作方催款闹翻了天,但就是没钱付,公司派了机关老领导来协调,合作方都在场,开会时,老领导对着我训斥、骂了三个多小时,我知道公司、领导都有难处,只能硬着头皮,听着连连点头说是,说好,开完会,老领导对我喜笑颜开,就像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第二年开春公司总经理来项目调研,集中开会,这位老领导就指着我,点名夸我,我在之后经手的项目都是赚钱的,奖金没少发,也有了机会练手特大型项目。
而那些仗势欺人,靠家里背景关系做上中小领导的,德不配位,熬资历走上领导的岗位的,侥幸上位,混上小主管的,这种训斥你、骂你基本只有两种情况,1、就是为了PUA你,彰显他的领导权威,让你畏惧他,在工作上对他言听计从,死心塌地的卖命,或者利用职位便利从你身上谋点好处,比如让你带早餐,让你端茶递水,甚至帮他洗碗,又或者在你身上捞点金钱利益,叫你上贡点烟酒钱,或者借家有喜事之名,收点礼钱,这样的人太多了。2、纯粹的看你不爽,不喜欢你,觉得你老实,训斥你、骂你就是玩味。这样的我也见多了。
这种情况,你要是信了他们的那套为你好,最后肯定就得废。
举两个例子:
我在做基层时,上级领导是高中文凭,自考了个专科学历,凭借家里关系混上的这个小领导职位,其实就是夹在我们和直接上级中间的一个虚职闲散岗位,有两个同事打听到了他有背景关系,对他谄媚,言听计从,反而还经常受他训斥,听说他闺女满月,拉着我主动送礼,还是一样挨训,后来这个领导问我借了两次钱,我没借,年终就爆出了,他把整个部门,还有其他部门借了个遍,起因还是我那两个同事被借的金额比较大,拖到年终也不还,于是上下级彻底决裂,爆发了。
再说后来,我走上领导岗位,带了一个实习生,比较懒散,爱睡懒觉,也说不听,我就任其发展,很快他要转部门,去跟另外一个部门经理,听说这位经理背景有点强,关系有点硬,这小子以为抱上了大腿,过去后对我很不待见,对那位言听计从,鞍前马后,端茶倒水洗碗,主动充话费带早餐,我当面就夸那位的领导艺术真是高啊,会调教人,但是呢,没过多久,有一天楼下办公室发生了争吵,我就很荣幸的看到了那实习生被训斥被骂的一幕,你以为这就完了?这种训斥和大骂不断升级,直到有个下雨天,我又亲眼看见这个实习生被他的大腿从宿舍撵出来,直接把床铺被子丢在了水坑里,他只能舔着脸捡回去,后来主动给我发微信示好,我猜到是想求我再接纳收留他,我没回就把他微信删了,没多久他就离开了。
我一直不赞同这个观点。
好像是说,我越训斥你,是我越看重你。我不看重你,话都懒得同你说。我骂你,是因为我看得起你,还对你存有希望。
培养下属,有很多种方式。但训斥是最低级的方式。
每个人都不希望受到批评,被否定,更不用说训斥,或者辱骂了。
一旦受到指责,第一反应是如何找到理由反驳对方的观点,寻求自保,寻找各种证据证明不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去思考自己错在何处,为什么错了。哪怕真的是对方的问题,对方的责任。
因此想通过训斥、指责这种方式达到提高下属能力的想法,基本是徒劳。
认为训斥是为你好的说法都是在耍流氓。
无非是彰显自己的强势,优势,可以拿捏得住对方。更有甚者,以此认为是在锻炼下属的承受能力,说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你还能干得成什么大事。这是典型的职场PUA,其心可诛。
你想想看,一个成天训斥你的人,能看得上你吗?成天给他添乱,他会认为你有能力吗?还能提拔你吗?
指不定人家在背后说你:这人真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讲了这么多次了,还是老出错。别指望他能成长起来。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从外面挖过来的。
这个话我是真的听过的。
但并不是说就不能批评。
如果批评关注的是如何把搞砸的事情纠正过来,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好,这样的批评才有积极意义,为他人所接受。
若是一味地指责不好的结果,甚至对责任人的人品问题进行攻击,这不是批评,是辱骂。不仅于事无补,也于人无益。只会对责任人造成伤害。
我不相信这样的训斥是领导在培养你,看重你,是想提拔你的节奏。
再者,老是被训斥的下属最后连最基本的自信心都没有了,怎么可能有什么发展。
长点心吧,不要被忽悠了。
首先训斥和客气与前途有否无关。
有人说的,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领导”,而且题目这样的话,还是挺普遍的,我的领导也这样跟我说过,我带团队的时候,也对我的下属这样说过。骂完你,告诉你越骂你越有前途,是对之前自己行为的一种补偿性承诺罢了,和实际无关。
不过,我觉得把“有前途”三个字,换成“还不想干掉你”可能更合适,那么这句话就变成,领导越是训斥你,他就还不想干掉你,如果对你越来越客气,那你可要小心了,可能他要想办法干掉你了。
领导训斥下属,无非几个原因,
1、你的工作没干好
2、领导的心情不好
3、你的工作没干好,同时领导心情又不好。
4、企业文化所致,训斥是一种管理手段
抛开第四点,先说上面三个,别看领导都喜欢说,我这人对事不对人,但说实话没有哪个领导骂人的时候,是不带个人情绪的,即便单纯就是你的工作没干好,也一样,就像两个朋友,单纯为了某个客观事实争论,争论激烈了,同样会影响到感情。
第四点的公司是大量存在的,我就不说谁了,大家网上可以去搜,这种公司,领导的训斥,就是一种背后驱动的机制,这种你要适应,这也没什么不好,在跑马圈地的时代,文质彬彬的企业,很难具备狼性。
(这里我要写个转折)没关系,上面这些都不可怕,就算领导带着个人情绪,也没什么,谁都一样,你上去做领导也一样,我们平衡心态,我们的工资的一部分,就是给领导发泄情绪的。
怕什么样的?和客气,训斥无关,怕就怕职场PUA。
靠摧毁你的自信,达到控制你的目的,如果你遭遇到职场PUA,那么你要谨慎了,他会把工作上问题,转移到对你个人的否定。为什么别人做得好,你做不好?是不是你自己智商不够?
他们会抓住你一个弱点,拼命的放大,有些人天生具有职场PUA的能力,那就是发现员工身上一坨屎的能力,然后无限放大他。
比如你大学一般,然后,他就抓住这一点,任何你犯的错误,他都会往这个方向上带,他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对你说,你这件事情做不好,是因为你毕业的大学太一般了,影响你的思维。事实上,这件事和大学的好坏一点关系都没有。
PUA最大的恶,就是让受害者,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从而导致你被他所操控和裹挟。
P(PUA)学都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吗?都开始自我催眠了,晚期就是斯德哥尔摩了。
同样是犯错,不尽如人意,有的领导和颜悦色指出你的问题,有的劈头盖脸一顿唾沫星子,完全是个人素质,怎么就和看重你扯上关系了?
每个单位都有几个领导当出气筒(尤其是体制内),天天挨骂都习惯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爱咋咋地,有个屁的前途。
这事得先看给不给甜头,啥都不给还骂,那就是单纯的想骂你,别自作多情。据说蒋介石就是这样,但是好歹先给钱给权,委以重任,做不好再骂,而且不是一票否决。
总有些歪理邪说,会被以一种义正言辞的方式说出来。
就是因为看起来太正义凛然,大公无私。
所以有些傻白甜就真的半信半疑。
换个角度,你天天训斥领导,然后告诉他,员工训斥你这是为了你的企业,员工要是客客气气,你的企业反而就要完了。
看看你领导会不会大巴掌呼你脸上。
这得多贱的人,才能这样安慰自己?的确,之前在体制内,就有人说过这话,从此,但凡被领导训了,都是被领导重视或者宠幸的标志,一个个人下贱到不得了,以被骂为荣。那种环境,根本没有人,全是要么是主子,要么是奴才,一个个活的猪狗不如。
健康的,人类的,职场环境,应该是有一说一。职场中,就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在一起,各自贡献自己的特长和力量,让一件事情做成。可是中国的职场,奴性就是太重,非要把人分成猪、狗、猫,一个个被起了低等动物的名字,还以此为乐。
之前也有领导跟我说,他骂过的都进步了。我直接让他闭嘴,跟他说“闭上你嘴吧。给我涨工资的,才是领导,除此外,别BB了。”后来我也当了领导,也带团队,我只跟下属谈工作,干了好了,夸奖,申请奖金。干得不好了,我会跟他单独谈话,告诉他哪里改进下。在职场上,只有有用和没用的人。有的人你跟他说,他愿意改进,有的就是倔强不服从,无所谓,只要出成绩,我也忍着。而那些脑子又死干活又不行的,除非太过分,我不会当面骂,只是让他另寻出路。前几天国内公司要给我派来一个人,我先打听了下他的周围的评价,没有人说他好的,相当于别的项目上的垃圾往我这里扔,于是,他好几次要办理签证,我就是告诉他别来了。
有些人不用你点,光看着就会进步,有些人即使你整天教训,脑子不行,也进步不了。有些人给他了任务,他就自己想办法完成,那样的人,本身就优秀,做领导的就提拔他帮助他就是,训斥个JB。有些人就是职场垃圾,各种等靠要,不告诉他,他就原地站着不动,每一步都要告诉他怎么做,即使如此也未必能做好。这样的,骂他也没用,爱死不死的。
所以职场上,都是成年人,都要靠自己的悟性的。谁要是训斥你,你觉得他说的不对,只要你对自己有自信,就让他闭嘴就行。
领导对你越训斥说明他脾气越暴躁,对你越客气说明他脾气越好。仅此而已,跟你的前途有毛关系。年轻人别想多了。
现在网上有这样一个观点,“领导越训斥你,你就越有前途;对你越客气,你越没希望”。各位老铁怎么看?
老王先用案例分析问题,最后再给出观点和结论。
此前,有一位职场人赵九(化名)做职业咨询,他讲述自己的努力、还有拼命的工作的事情,但由于性格太过刚烈,不懂得迂回,得不到领导的重视。
赵九在公司工作4年多了,一直没有升职,于是想离职。老王和他交流后,给了他职业发展的建议。同时,老王也告诉他:“职场上有没有前途,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是领导的栽培。这两点,缺一不可。”
老王认为,想读懂“领导越训斥你,你越有前途;对你越客气,你越没希望”这句话背后的含义,需要从以下几点去分解:
1、你的领导带着爱护和培养下属的心态去教训下属。这个观点就成立。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领导把你当人看、当员工看。如果你的领导说把你当作家人看,这个领导一定是在欺骗你,因为公司永远不是家,而是你工作的地方、是你创造价值的地方、是你成长的地方。
“领导把你当人看、当员工”的前提条件是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值得尊重,而不是不高兴了,就骂下属;下属还要花费心思哄领导开心。
2)你的领导真心愿意教你。当你遇到不会的事情或工作,领导先给你演示一遍、然后手把手带你做遍、再看你做一遍,最后让你大胆、放心地去做。即使出现了问题,领导也不会立马追责,而是替你背锅,然后回到办公室,关上门,开始“修理你”。修理的目的不是让你去担责,而是恨铁不成钢。
3)有的项目,你的领导让你大胆尝试,同时,他在暗中观察和帮助你,让你有成就感。说实话,这样的领导好像真不多,能做到老王说的第二点就已经是非常好的领导了。
2、你的领导带着怨气或有让你背锅的心态去训斥你,这就是职场PUA了。这个观点就不成立。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司或团队出现问题,先找人担责,领导自己摘得很干净,好像和自己没有关系一样。一位咨询者就曾向老王描述过其领导次次甩锅的经历。只要他们团队出现问题,她的领导立马先找一个人背锅或垫背……
老王认为,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么努力工作替代你的领导;你要么离职重新找工作。
2)领导自身能力不足,遇事就骂下属。这是典型的职场PUA,遇到这样的事情,请立马离职。但老王不建议你裸辞,因为疫情的原因,工作的确不好找。
3)你的领导背地里给你挖坑,或者在其他领导面前评论你的能力不好、人品不好等等。尤其在背景调查时,把你说得一文不值。北京一位黄总就遇到过这样的前领导。因为离职时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而得罪了公司HRVP。当企业委托第三方做背景调查时,前公司这位HRVP把黄总说得一无是处。最后,新的用人单位的HRVP亲自做背景调查,才算帮黄总洗刷干净。但黄总得罪HRVP的事情也是不争的事实。老王建议,职场就是你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来获得报酬的地方,在这里,你永远记住:谁也不得罪,尤其是小人更不好得罪!
写在最后
职场,你应该做到:任何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越是险恶的环境越要燃起希望的斗志,你成功的概率就会远远高于他人。
不用管师傅挑剔你是什么原因,也可能是关心你爱护你让你赶紧掌握这个技能。
也可能他看不上你他就想批评你挑剔你,甭管什么原因记住一条,他说的对不对。
如果他说的对甭管他的原因他的态度对你是有好处的,员工到单位不怕挑剔就怕没人挑剔。
自己摸索自己琢磨对了错了自己也不知道,师傅挑他挑一次你改一次不就慢慢进步了。
以前常听人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渐渐的,看见夫妻双方打麻将深夜不归,孩子睡过道的新闻、父亲为家中彩礼,卖亲生孩子,某某虐待孩子,更有之前合伙小三高楼扔下自己孩子的父亲……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听到的真实事件,这天下就是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甚至何为爱呢?他们也不懂。
所以,尚且都有父母不爱子女的。领导都还能是越训斥越有前途?
分几种情况:
1.没有绝对,很多事情不能拿一个现象下结论。
如果你的领导对谁都是这样,那就是他的性格问题。与人沟通的特点。事实上,面对比他级别高的领导,我不相信他还是骂骂咧咧的。所以限定是对他的下属可能都这样,那就是他对下属的性格和方式。
如果仅仅是针对你,那就看看是真心的为了提拔你,还是纯属发泄情绪?还是你真的做错事情了?这是需要分清楚。
真心为了好,不仅仅是给你一闷棍,打你骂你,还会告诉你做错了哪些,应该要怎样做,对么?这是学习和提升。
上来一顿打,啥也不说,一顿臭骂,常常是这样,骂完就了事,你说是为了骂出你的前途?你骗骗自己就好了。
2.客客气气的,素质和处事问题
有些领导,给人感觉就是客气,素质较高,比较正式和官方。比如你新入职公司,跟你握手,欢迎你,言语行动里都是客气的礼仪。
你不能说客气对你就是没希望,难道你天生是粗糙惯了,受虐么?
骂骂咧咧的领导和客客气气的领导,只是不同人,显示的不同风格。至于前途,还是和平台有关,和你的岗位前景,你的岗位技能,个人潜力有关。
也需要你在工作中环顾整个局面,摸清领导的用人标准、个人的能力提升路径、公司的晋升制度、行业的整体趋势。拥有这些,你才能说在前途上,更具有主动性。
分两个方向分析:领导、你自身角度。
领导对你越训斥你越有前途吗?是也不是,分人,分事。
你都已经成年,难道好赖话都听不懂?
他训完你,接下来有什么举动呢?
那才是重点!
第一种情况: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昨才训过你,今天到公司,老远都在喊,小宇,来,上周出去旅游带的特产,你尝尝。
训斥你也许他别有用意,不让别人嫉妒他对你好。也不排除他的偶尔抽风。
也许他最近家庭或公司不顺,无处发泄,正好你撞枪口上,仅此而已。
这不跟小时候刚训完我的小姑姑,我眼泪还没来得及擦,接下来就直接让我去她办公室拿芝麻糖吃,一个样。
这是好领导,好好跟着,侍奉好,你也能飞黄腾达。
第二种 情况:就是为了赶你走。
某一民营小企业,老板是初中毕业白手起家的,因赶上了红利期,买房买商铺身价几个亿。(这个老板是男的)
每次上到总监下到公司新入职的小职员,只要被他叫到办公室开会,没有一个不被骂得狗血淋头的,他就那德行。
人人面前都很平等,都被开骂。
但是被骂的最惨的是他最不喜欢的职员。
只要这职员被他狠狠骂几次,保准离职,他看着效果不错。故技重施,后来新进公司的人,只要他不满意的人,他都把他们骂走了。
第三种情况:她是恨铁不成钢。
某公司的总监,是个“女同学。”
每个做到高层的领导都有两把刷子,也就是都有她牛逼闪闪发光的地方。
小宇今天做的PPT刚发给总监3分钟。
叮一声
领导有消息:小宇,麻烦来我办公室一下。
小宇内心戏很足,一阵忐忑往领导办公室走。
领导:你这做的是PPT?我真看不懂你要表达什么,要啥啥没有。
小宇:……
小宇都要哭了,你说让我自由发挥。然后你还这样说。(工作中最怕领导没给具体方案,让你 瞎琢磨。)
这可是昨晚加班到12点做的啊。
领导看着小宇要哭的眼神,批评的话讲完止住。耐心的教小宇做PPT……
小宇开心的回到工位,下午交上了满意的PPT.
在下周的会议上,还被领导表扬了。小宇心里美滋滋的。
自身角度,你考虑三个问题:
1、领导训斥的是否有道理?
2、自己是不是有点玻璃心?
3、是否经常复盘自己的工作?
1: 领导训斥的是否有道理
被领导训斥了,你先不要急着和领导反驳,冷静下来,然后问问自己,领导训斥的是否有道理。
有些职场员工想法比较单纯,不懂得换位思考,只要是冲着自己来的,都是别人的错,这种思维其实是很不利于职场发展的。
职场上,发生领导训斥是常见的事情,毕竟人在职场,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小矛盾。
下次遇到领导的训斥,你是否应该思考下领导为什么训斥你,没有去训斥张三李四,是不是应该反思下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呢?
很多时候换位思考,工作中出的问题,你也许就不会感觉委屈不能接受了。
领导一般是能不训斥员工就不训的,毕竟是手底下的人,也一直卖力的工作。惹你不开心了,领导也知道自己用着不顺手啊,干嘛自讨没趣。
这个时候肯定是托大了,训斥有可能也是为了保护你,这时候要做的是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经常自我反省才是职场快速成长的最佳途径。
2: 自己是不是有点玻璃心
作为职场人士,不能有小孩心态,学生心态。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只能表扬,只能奖励。如果反思下来是自己玻璃心,那么是需要多多自我提升的脸皮厚一点。日常不是你家,不可能什么都顺着你的心意,既然是出来工作就要拿出做工作的心态。
领导表面骂你,训斥你,你可以在心里骂他呀,在心里骂他问候他八辈祖宗。,别憋出内伤,人活着把钱赚了,安慰好自己的心也是很重要的。
3: 工作经常复盘不再犯错
面对领导的训斥,不能错了就过去了,训了就接受了,就直接认怂自认倒霉了,要去想为什么?
遇到这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价值的复盘,反思整个过程,自己究竟哪做错了,如何优化,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去做才能避免领导训斥。
一个人要在职场成长,并不是不会犯错误,而是通过犯错,不断的总结复盘,到最后错误越犯越少,工作越做越好才是目的。
不复盘的职场,同样做了100件事,彼此收益差距却很大。
这个销售行业就很明显,同样起步,一起进去的新人,有人是月月销冠,有人一年可能都拿着底薪。
或许你是职场小白,一时摸不准领导的套路,但是日久见人心,你不会错怪他,他也冤枉不了你。
实在是他是个坏领导,只好桥归桥,路归路。
看看合适的机会,卷铺盖撤了吧。
仅分析体制内情况。
这句话很大程度是对的。
你们可以观察下,单位里谁最不会挨骂?甚至一句重话都听不到?那必然是多年老科员。谁最容易挨骂?那就是中层们。
体制内来说,大部分情况下,领导开除不了任何人,他对下属的威慑权很有限。但是他掌握着晋升权。他虽然没法把你提拔到他自己这个级别,但是最高可以提拔推荐你成为本单位副职这个级别,那么离这个职位最近的,也就是中层们,是最有求于他的,也是最容易被骂的,因为有求于人嘛。老科员们年龄超龄,提拔无望又不会被开除,那自然一把手对这种人没有一点办法。
新人呢,介于两者之间。新人是一张白纸,有可能成长为中层也有可能成长为老科员,取决于机遇和个人意愿。所以领导对新人既不会太过严厉,也不会像老科员一样不管不问。如果一把手批评你,那说明至少目前这个阶段,领导认为你是有成长价值的。
实在不想听重话、被批评,保持现状十年,保证没人会批评你了。不然当了中层,有比这更难听、更难接受的话。
我刚上班时候在办公室,拟的一个文件把区领导职务“区委副书记”写成了“区委常委”,这个错误没有被发现就拿到了常委会上。一把手在会上丢了人,回来很生气大骂当时的办公室主任,虽然没有骂我,但是也批评了我,他说的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得,说办公室要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可放心”才是合格的办公室人。
现在我也成长为了办公室主任,我至今记得这个错误,我至今按这句话要求自己,我至今感谢当时的那位一把手。
这,大可不必。训斥,有可能是恨铁不成钢、也有可能是忍无可忍、也有可能是PUA;客气,有可能是冷处理、也有可能是循循善诱。关键取决于领导的风格和你的实力。
打个比方,你天天迟到、干的活完全没眼看,领导天天训斥你,甚至当面也好不给面子。你觉得自己有前途吗?多少人是被领导骂跑的。
再打个比方,你属于专业权威,只要是你负责的事情,几乎无所不知。没有任何职务也对当官没啥兴趣,只想工资给到位后,默默做自己的事,平时领导都会卖三分面子。这样的人,你觉得没有前途吗?
1、领导好不好,不看说什么,看付出了什么
①告诉工作方向:在你对工作产生迷茫的时候,告诉你岗位的重要性、帮助你规划后续工作该怎么开展、帮助你明确后续的的职业生涯方向。在你对手工工作不理解的时候,耐心详细地告诉你前因后果、工作开展的背景、相关方、验收标准以及需要注意事项,便于你准确把握工作方向。
②指导工作技巧:对于专业知识,愿意倾囊相授。对于安排的工作,给下属足够的空间去思考,驱使其主动思考。对细节不会干涉太多,以免打击其主观能动性;当遇到瓶颈时,会实施点拨,确保最终目标可以达成。引导下属搭建独立处理问题的思维体系。
③帮助解决问题,指出改进方向:工作遇到瓶颈时乐于提供指导、沟通不畅时出面协调、纠正你工作中的错误并告知解决方向、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体谅你并帮助你平衡工作生活的时间安排。
④尊重你的性格,发挥你的长处。团队中成员性格各异,好的领导会尊重你的性格特点,会发现你的性格闪光点,并且最大化你对团队的价值。
⑤提供切实的好处:评优时推荐你、绩效打分时认可你、调薪时为你争取,给你提供在更高级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并且不吝啬当面表扬你。
如果上述都不涉及,只是和你相处时态度还不错,那并不是真的好,只是为人相对圆滑而已。如果以上涉及几条,那无论态度如何,你都是有成长空间的。
2、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人?
一个能办事、不添乱的自己人。能够站在领导和团队的角度考虑问题,抓注领导关注的重点,围绕领导关注的事项开展工作,并快速干出可见的成绩,
(1)自己人
①能安排事。团队中人再多,被领导用顺手的不会超过两只手。他随时能把工作安排下去,并且收到的交付物质量让他满意。能做到这两点,就已经比很多人优秀了,大概率会成为他信任的人。
②愿意揣摩领导心思。把领导当做自己的客户,不断揣摩他的性格习惯。对待领导安排的事情,结合上下文和背景,可以准确领悟到真实意图,确保答复时突出重点。
③维护领导的权威。领导不全都是对的,但是任何人都不喜欢别人反对自己,特别是公开反对。所以,在公开场合,一定要充分支持领导的决定,维护其权威。私下可以委婉但有理有据地提出建议,帮助其修正方向,毕竟,再要面子的人,也不会和自己过不去。
(2)能办事
我一直认为,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工程要想质量过关,地基一定要打好。人也同理,要想在职场走得更远,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必要条件。
工作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要搞清楚所在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搞清楚自己岗位的核心竞争力,深挖价值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①能干难事,俗称能力强。表现为心思缜密、擅于思考、又有钻研精神,能够主动提出很多为什么、也愿意为了解决疑惑多学习多请教。
②能干麻烦事,俗称情商高。表现为活泼开朗,和各种性格的同事轻松打成一片、关键时刻不怯场、遇到矛盾能剑走偏锋巧妙化解。
③能干分内事,俗称踏实可靠。表现为做事扎实,一切行动听指挥,领导安排的工作,都会记在心里,然后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
(3)不添乱
①不添麻烦。处理事情进退有度,有风险全部提前告知,不会心存侥幸,给领导来个措手不及。
②不恃宠生娇。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无论他怎么在人前人后夸你,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以他的态度为先、积极响应他安排的事情,和同事和谐相处。
③和他器重的人和睦相处。领导会重视各种风格的人,学会和他其中的人和睦相处。切忌不可在领导面前主观对任何人做负面评价,有事说事,不想介入就说不了解。
④关键时刻不掉链子。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比如临时通知写材料、领导临时出差需要有人代替他向上级汇报等等,二话不说能够接下来。
评价一个人,不要看说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能得到什么。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同理也是看你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时刻提升职场实力,进退有度,才能把职场之路越走越远。
鸽鹰闯职场,永远走在修炼心态和提升自己的路上,棱角快被磨平,努力保持内心的小火苗!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也有例外。
领导对下属的品性了如指掌。其中在服从领导方面,哪些人服从,哪些人不服从,领导心里很清楚。
对于服从领导的下属,领导在讲话方面会随性一些,该批评的批评,该指正的指正。
对于不服从领导的下属,领导觉得与其得罪他,还不如麻醉他。
我有个年轻同事,个人很有主见,在科室里不服从科长的管理,甚至对领导的工作也喜欢提意见,偶尔还喜欢向纪检部门递交举报信。
领导对他背地里的小手段,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领导就是没有点名批评他。
其他同事看在眼里,觉得领导在管理上没有一视同仁,有点欺软怕硬。
但再往深一步看,领导做法也有其合理之处。
因为这位年轻同志,还是可以干一些活的。对他批评,有可能会让他变得更极端。
单位的工作任务,始终要有人落实。如果他不干了,也会给别的同事造成负担。
这就是体制内的特殊之处,对于一些“刺头”,没法辞退。
最好的方法还是哄着他,对他客客气气,让他也干一些活。
但在提拔方面,领导是不会给予重用的。这也和题目中说的情况一致。
例外的情况是,有些领导习惯性地批评人,这是他调节情绪的方式,是一种心理需求。
某个人被他训斥的越厉害,说明那个人在他心中就是软柿子。
某个人被他客客气气地对待,说明那个人也是个狠角色,领导不太敢硬碰硬。
但不管怎么样,和领导顶嘴,肯定没有好处。
这个时候,抗压能力强的,在职场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根据我的观察经验,能忍着被领导训斥而不还击,前途确实比还击领导的人强些。
简单从逻辑上看就不对,领导训斥=你有前途,领导客气=你没希望。
按照这个逻辑,你得跟着这个领导一辈子啊。
否则但凡你离职了或者你领导离职了,你们之间或训斥或客气的关系模式就不存在了,起码训斥模式是没有了吧。
这样看来,岂不是你一辈子的将来的结果就是越来越没希望了。
那假如把这个领导抽象来看,代表了一类能够帮助你成就你的群体(年龄上长与你),那相当于你将要在没希望和有前途之间来回徘徊。
这多人格分裂呀。没希望的时候,天天祈祷能遇见一个可以训斥你的领导,有前途的时候,又天天祈祷领导千万不要离开你。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估计是被原生家庭“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的经典以爱之名给钝化了,没有主人翁意识,缺乏独立自主的认识甚至行为能力。
「领导对你越训斥你越有前途,对你越客气你越没希望」这个结论若是能成立,大概得考虑三个前提条件。
领导的性格;你的性格;你与领导的关系如何。
(一)领导的性格
李云龙爱骂人。张大彪他骂过,段鹏他骂过;魏和尚他骂过,赵刚他也骂过,就连媳妇儿田雨他都骂过。
亮剑第一集张大彪被围,李云龙明明都冲出去了,他还是返回来救兄弟;
段鹏呆呆傻傻一根筋,但是没管住裤裆那玩意导致人家姑娘怀孕的时候,是李云龙给指的道,留的位;
魏和尚被黑云寨二当家砍了脑袋,他宁愿犯纪律,得罪孔捷,也要为兄弟报仇;
赵刚中弹,就好像自己死了一样,或者说他宁愿以命换命;
张白鹿在适合自己,最终还是悬崖勒马,坚定的选择了田雨。
常乃超素质好,讲究,不骂人,就连当俘虏跑五公里被识破自己是大官时,依旧温文尔雅的说了一句:鄙人不善于奔跑。
同样的,赵刚素质好,管理战士,不推崇骂人,只做政治思想工作,但你能说他对张大彪,魏和尚以及段鹏没感情?
有的领导风格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直给,不善长玩心眼,喜欢谁腻歪谁都表现在脸上,干的好就夸,干的差就骂。脾气大,但一会就忘。
有的领导风格是软刀子杀人,伤人于无痕。他说出来的话你得琢磨,好话也许都不能好听,没准那就是损你。
光凭夸与骂就判断领导是培养还是捧杀,这也太过片面了。
(二)你的性格
有的人像弹簧,你越压,他越强;有的人像棉花,使劲压一次,就再也起不来了。
但值得肯定的是,设身处地为你好的领导,一定会根据你的性格去选择对你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管理方式。
如果你是个自卑敏感的人,你的领导还经常骂你,想通过很铁不成钢的方式激励你,那只能说明两点:一是他不了解你;二是你不值得他了解(他懒得了解你)。
这两点都说明了,人家还没把你当自己人,也就谈不上训斥是培养,客气是捧杀了。
(三)你与领导的关系如何
「领导对你越训斥你越有前途,对你越客气你越没希望」说白了这种想法,官方从来没有做出过解释,书本上也没有攻略。如何了解,如何体会,全凭自己,完全是主观臆断。
既然是主观臆断,那么臆断结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你怎么去想领导的行为,而影响判断的依据就是你和领导的关系如何。
如果你爱一个人,他给你吃草莓屁股你都觉得是甜的;相反如果你不爱,人家给你草莓尖尖,你都觉得那是不怀好意。
我之前很崇拜我的直属领导,他要是让我替他写点东西,我会觉得很高兴,我不会把这件事想象成抢占我私人时间,相反我会觉得这是个机会,不仅锻炼文笔,并且还会获得指导。
后来换了直属领导,我一点都不喜欢。他要是让我替他写点东西,我内心800个不愿意。我会把这行为归结到他蠢,他无能,我甚至还会想到怎么在文章中给他挖坑。即使后来他为此对我表示感谢,我都觉得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综上,「领导对你越训斥你越有前途,对你越客气你越没希望」单方面了解还是太过片面。
奉劝大家既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过于敏感。骂不一定是坏事,夸也不一定是好事,反之同样。
建议还是多对领导做些了解再评判,首先判断他个人脾气秉性,其次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评价。但如果你认为太累,那我建议您:爱谁谁!
骂一句不掉肉,夸一句不给钱。
先爱自己。
领导对你越训斥你越有前途,对你越客气越没希望?
我觉得不完全是这样的。
首先领导的性格分四种
1.铁面无私的领导,我公司前任领导就是这样,无论谁做错了,在会议上都是一顿训斥,无论经理和副总,他都不会留情面。做的好了,他也会在会议上提出表扬,加大宣扬。
这样的领导公私分明,恩威并施,训斥只是工作内容,对事不对人。
2.儒雅型领导,我公司是和大学合办的公司,有个大学教授曾当过领导,他对员工从上到下都是客客气气,好象大家都是他的学生一样。
既使犯了错误,他也会当面指出来,并帮你改正。他很少训斥人,训斥人时,大家乐呵呵一笑也就过了,他也从不在意。
3.小心眼型领导,领导可能都喜欢听好听话,明知道是溜须拍马,可也乐于享受。如果你不小心触到了龙须,有你好受的。
这类领导睚眦必报,对人不对事,如果你一件事没做好,那你就等着无止境的训斥。如果认为训斥为了成长,那么成长真有点艰难。
4.慧眼识珠型领导,这种领导注重培养人才。如果你某方面优于别人,或者说领导某方面和你有缘,领导有意培养你,那么领导对你的训斥是恨铁不成钢,对你的训斥,你也要乐于接受。
记得几年前我刚工作的时候,家里有位刚退休的长辈就教导我:
年轻人在公司一定要忍,领导说什么你就听着,他骂你是为了你好,让你更快的成长,巴拉巴拉。
哦,对不起,我忍不了。
什么忍者为王,什么投机取巧,什么左右逢源,不好意思,或许这些东西曾经有用吧,但对我这种程序员来说,没啥用,我没必要修炼这些莫名其妙的内功。
我为什么不买账?
因为不值得。
我没必要因为区区一份我根本做不了几年的工作,受那种委屈。
在这里小编给大伙分享一个小知识:
你知道吗,精神压力对人的摧残是很严重的,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
长时间忍受训斥、责骂、羞辱等等精神压力,人体会大量分泌一种叫做“皮质醇”的压力激素。
这种激素,适当分泌有助于我们应对正常的压力,但过度分泌之后,就会干扰我们体内器官的运行,会降低免疫力,让人更容易抑郁,更容易生病,也更容易患癌。
所以,你说何必呢?
就为了一份几千块的工作,听着领导在那边比比,搭上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值吗?
你要说你这公司能开个五六十年,如果我好好干,能在公司一直干到退休,那为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我忍耐一下也就算了;
可现在的私企,呵呵,能活五年我都算它长命了。
所以,小编坚决反对职场霸凌,也少用什么“训斥你是为你好”这种话来给年轻人洗脑,现在没人吃你那一套好吗?
员工做得不对的地方,领导当然可以指出,可以批评,但也就到此为止,如果你再借题发挥,上升到训斥甚至羞辱,那就是踩了别人的底线了;
至于题主说的“对你越客气就越没希望”,我反正不知道你这个结论怎么来的,大家客客气气不是挺好的么,这不是和谐社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