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上班消耗精力,下班学习效率不高;
2、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
3、容易被工作打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行测学习的大忌;
所以尽可能的拉长学习战线,为纠正存在的问题,留有较大的转圜空间。
另外了解一下招考公告,根据专业、地域等方面因素,检索能报考职位。如果可以查找到岗位分数线,和全部岗位分数线做一下对比,进面分数处于上游、中游、下游,大致知道需要学习多长时间和做多少题目。
一般而言,如果基础较差,进面分数线还特别高的话,推荐尝试3万真题+1000小时的进面标准,分配整体学习时间。这里给出大致的时间,可以根据岗位难度自由调整。如果学习效率高,基础好,完全不用做这么多题;反之,可能3万真题+1000小时还不够。
然后把时间和题量进行切割,1000小时÷学习天数=平均每天学习时间,3万真题÷学习天数=平均每天题量,各板块题量按照正确率高低,自由调整。弱的板块多做题,强的少做题,保持手感即可。
计算好大体的学习计划后,然后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学习:
注意一定要卡准时间,3套行测真题计算一下平均分数,了解考试基础。可以把答案输入到某笔APP,得出全站的分数排名。如果三套真题全站排名,低于80%的考生,那么建议千万别裸考,需要大量时间提高行测。
申论通过卡时间做题,知道申论考试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纠正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轮
看视频课(或教材),做好笔记,学完一个板块刷一个板块的题,搞定全部板块,统计一下各板块正确率,为下一轮学习找准方向;
第二轮
针对统计出的正确率,系统性反思总结错题,建议使用“费曼学习法”,把错题的正确思路,讲给自己听或者学习小伙伴听,彻底搞懂错题。
另外,通过错题,思考一下第一轮学习,是否有知识点的遗漏和不足,可以针对性的学习原有视频课,或者其他机构视频课。刷题方面仍然要坚持,特别是弱项部分,加大刷题量和强度,特别注意卡好时间做题。
第二轮要注意10-15天刷一套行测真题或者参加某笔模考,忽略分数,注意全站考生排名。真题一般排名在85%以上,模考一般95%以上,说明行测基本达标。如果未能达标,及时提醒自己,行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懈怠。
第三轮
注意做题时间和速度,像套卷时间靠拢。按照正确率和时间分配,找到每题速度和正确率的最佳结合点,时间较慢的,必须加快速度,加大练习强度。
考前20天左右,根据以往练习的时间和做题顺序,卡时间模拟练习真题套卷,注意每个板块时间分配;
跟着申论课程,分题型学习做题技巧。注意务必保证上课使用的例题和课下的练习题,都是来自真题,申论千万不要做模拟题。
形成做题的系统化思路。申论小题基本上可以按照“判断题型——采用方法——得出答案”的思路解决,常见题型如何分类、做题方法要非常熟悉,看到真题应该可以迅速归入某种题型,立马条件反射出对应的做题方法是什么。
强调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这个需要大量阅读国省考真题,通过练习来提高概括能力,如果有合适的中小学语文课程,也可以提高概括能力。
对比答案反思不足。对比某笔和某图APP的答案,结合材料内容,对比自己写的答案是否需要订正和提高。
建议考前一星期左右,能请假的尽量请假,每天按照考试时间,模拟真题。这时候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模拟考试的时间安排,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应对方法。
其他时间尽量放松,可以看看申论真题,行测就不建议再大量刷题,效果不一定好,保持适度紧张就行了。
只要是考试就有对应的学习方法,只要是考试就有应试方法,我个人认为不论是全职备考还是在职备考,最重要的是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职备考,最重要的就是自律,利用好下班后的时间进行备考。下面,分享下我的备考经验,希望对一些刚准备公考的小伙伴有帮助少走弯路。
行测共有五个模块,相对于申论,在短时间内行测的提高效率比较快,可以达到一定的分数。在言语理解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五个模块中,其中除了常识可以不学外,其他需要打好基础,熟练做题。下面说一下行测的复习流程。
我们要对于整个公考的时间多久和针对自身情况的时间分配有个规划。全职复习时间的话可以在三个月到五个月,具体的复习规划如下:
对于第一次公考没有基础的同学,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了解下基础知识。刚开始用7天的时间可以先看一遍教材,不爱看书的找视频刷也可,一遍知识点下来之后,对行测和申论的知识点有个大概了解。
在开始复习计划之前,我们先全真模拟一套真题,了解自己的长短板和偏好,有一个明确的提高方向和要求。
从中学到高考,我们知道坚实的基础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既然开始了公考的学习,打基础阶段一定要打牢,为之后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不管报的线上班还是线下班,都要有一个基础笔记,每天学到的方法或想法随时整理随时添。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进行模块的学习加练习。将每天看视频根据自身情况计划好,可以先学习言语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模块,常识可以不用看,反复回看视频,将知识点学透,一定做好笔记,会为最后阶段省不少事。
刷题阶段最重要的是耐心分析和总结。在刷真题阶段,运用上一阶段学到的方法和公式技巧,去尝试做题,完善和总结盲区和错点。
每天两套真题,卡点模拟,预留出答题卡的时间,修改真题并耐心分析错题和总结方法,从而不断完善和巩固薄弱点和逻辑角度盲区,坚固逻辑体系和作答技巧。
这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二了,阶段总结主要是对上面阶段的复盘和总结。针对性的巩固和突破。对于疑惑不熟练的地方再进行回顾和视频巩固,完善基础笔记。
在这总结提升阶段,对模块的正确率、做题顺序,做题思路、果断取舍等情况有个安排。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在保证做题速度的情况下,做到最大得分。
最后的冲刺阶段最重要是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稳住学习的节奏,不能因为最后的时间,学不进去而放弃。冲刺阶段可能学习效率较低,也没关系,一定要有自信,主要是反复复习之前的知识和笔记,熟练记忆知识点。
申论的复习是与行测同步进行的,所以复习时间和阶段也差不多,但申论比较难get到点,所以要多多动笔练习和吃透。
主要针对第一次公考没有基础的同学,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对行测和申论了解下基础知识。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进行视频的学习加作业练习,将每天看视频根据自身情况计划好,反复看视频,将知识点学透,建立申论做题思路,一定做好笔记。
刷题阶段最重要的是耐心分析和总结。在每刷完一套真题后,都要对你的作答进行分析,可以同某图、某笔等几个大机构的答案进行对比参考分析,总结自己忽略或多余的地方和题目的要点,最后整理出最OK的答案。
每天两套真题,卡点模拟,预留出答题卡的时间,修改真题并耐心分析错题和总结方法,从而不断完善和巩固薄弱点和逻辑角度盲区,坚固逻辑体系和作答技巧。
对做好的笔记和真题进行总结巩固,对记录的错题再做一遍,对忽略的要点角度进行总结。
申论和行测一样,学习进度都要同步进行,最后阶段保持住稳定的心态和学习的节奏,反复复习之前的知识和笔记,熟练记忆知识点,坚持到最后。
现市面上主要是某笔,某图和某公三大机构的资料,不管是教材还是真题,内容都差不多,都可以选择。
a.行测
对于没有基础的小白,教材有某公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某图模块宝典及某笔行测的思维,这三本儿大同小异,选哪个都行,主要是对没有基础的小白,对行测各模块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其中常识模块不用看。
题库类分为专项刷题和真题。专项刷题有某图考前1000题、某笔行测5000题。这两本呢,主要是结合教材的练习。
b.申论
申论的话,教材有某笔申论的规矩,看看就行,主要对申论题型有个基础了解。申论的刷题直接刷真题就可。
以上,看教材学习这一part不需要拉战线太长,一周就行,对行测申论的基础知识有个大致了解,主要针对第一次接触公考没有基础的小白。
有基础的同学,进入网课视频的知识点学习,同步进行题目的练习。对于网课,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都有,每个人对讲课方式的偏向也不同,同学们可以去听几节试听免费课程,再决定选择哪些老师或机构 。
真题在某公、某图旗舰店都可,买真题时不要“来者不拒”,切记不要买模拟题,我们需要买国考(副省级、地市级)和省考的真题,其中省考的统考试卷一样,买一个省份就行。
其实公务员备考过程中的资料也就需要几大部分:1、刚开始接触公考的时候——需要公考入门知识汇总。2、知道基本的考试情况后——需要高效备考方法。3、知道备考方法之后——需要网课视频打基础及其历年真题刷题。4、再有就是一些课外的积累,像行测中的言语成语积累,大作文的一些素材、人民日报的一些评论员文章等。
备考资料,点击下面即可!
在准备公考的时候,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开始,但又不懂得去找路子,就跟着感觉走,一直闭着眼向前走,走错了方向也不知道,也无人提醒。所以对于不懂得问题我们还是要多找些帖子建议,摸清楚方向。
特别是头次准备公考的同学,真的会花一些冤枉钱,买一堆觉得会看但没用的书籍和题库。零基础的同学,想看书的可以买本教材看,前面有介绍,不想看书的可以直接看视频,倍速过一遍视频,题就真题就好,真题肯定够做。
行测分为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个模块,对每个模块不知道总结,有题就刷,最后每个模块也都知道,就是不会做,做不对。盲目刷题,分不清主次。
在行测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薄弱部分。在提高薄弱模块的同时,可能忽略了擅长部分的提高,自己的擅长部分没有做到精,最后所有模块都可以,但做题不够精确,每个模块都“半瓶子晃荡”。所以我们要在提升薄弱模块的同时,也要对擅长模块进行高精尖训练。
对于常识部分,我们不能忽略也不能太重视它。不管有没有基础的同学,常识基础部分不用看,直接刷题即可,要做的就是要在刷题中做好积累,对每个选项延长的知识点积累并记忆。
对各机构真题后的真题答案,我们除了参考外,还要自己对题目进行逻辑推导,严格对照技巧分析题目,不能盲目的跟随答案。
申论分为归纳概括、对策建议、综合分析、贯彻执行四个小题和大作文,共五个题型。大作文是给定一组材料,提炼加工,比较偏主观,分值拉锯不大,主要考查议论文。小题是踩点给分,客观性较强,分值拉锯会比较大。所以,不管大作文小题,都很重要,但小题提升空间大。
一直都说,申论是客观性考试,各机构真题的答案也不大相同。申论考试的采分点基本来源于材料,我们要针对答案中的每个要点,然后根据每个要点一一对应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忠实材料、全面及具有逻辑性。
关于素材的积累,有很多人通过看半月谈,人民时评等文章,增添点儿墨水,也不是说没用,文笔素养真的很不好的,日常积累这些文章可以对大作文有些帮助,但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看背文章,利用零碎时间即可。
有的同学视频也学了,真题也做了,但就是没有提高,真题模拟的时候分数也不理想,花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效率,那么我们如何高效的复习行测申论呢?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一套,但多多交流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是没有错的。不能闭门造车,要交流问题并解决问题,给学习加个速。
在开始复习的时候,就要把时间抓起来,拴在裤腰带上。有的同学一开始提不了精神,一拖再拖,每次都完不成计划指标,或者就拿起教材在那里看,拿不起笔动不了大脑,所以我们要有效率的学习,反复学习网课视频,精炼真题,分析总结,笔记每日一回顾,今日事今日毕。
我们用了一段时间学习知识点和做题方法,反复琢磨老师讲的经验技巧,在做题中,灵活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和作答技巧,题后总结真题和完善答案,做到题题清楚,技巧掌握。
除了常识,其他模块都要复习。如果你的时间比较紧张,数量关系模块可以放在最后,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是一定要学透的。对自己擅长的模块做到高精尖水平,薄弱的模块做到熟练水平,在考试的时候,要懂得取舍,在有效时间的前提下保证正确率。
申论和行测同步前进,申论也很重要。申论一定要多动笔多思考,小题和大作文都很重要,小题反而最容易拉开差距。反复回看学习视频,熟练掌握解题逻辑和作答技巧,灵活运用到题目中去,对真题进行总结分析,对自己写的答案进行改正,提升自己找要点的能力。对于练字的问题,不用刻意去练字,日常练习时注意认真就好。
一定要从开始坚持到结束,做好自己的复习计划,高效的坚持下去。
考公是需要阶段性复习的,老师这边有很多公考备考干货,上岸不走弯路
白天工作,主要抓住晚上的时间复习
我曾经在职再次上岸。(当时还没有在职禁考)
时间上,因为不是文字岗,所以到点就可以下班。
推掉一切应酬,减少社交,基本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于复习。
当然,对比我那时候,现在的职场,加班越来越严重,有家庭的不可避免要分出一部分精力。
在完成本职工作、尽到本分义务的前提下,分清轻重缓急吧。
时间方面我帮不了太多,我只能帮你们少走弯路
学会如何高效学习
明白行测考什么
知道怎么提速:
弄清怎么做题
明白学习优先级
再看看其他:
行测攻略(行测学习技巧汇总贴)
(一)资料分析
(二)数量关系
(三)常识分析
(四)判断推理
(五)言语理解
(六)综合性
一般就是晚上复习,也不出去逛街吃饭什么的
作为一名在职备考、并且已经成功上岸的公务员,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备考过程中,如何平衡日常工作时间与备考时间、又是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给公考的各个模块。
本人大学毕业后考取了一外地县级事业编,所在单位是典型的“男的当牲口使,女的当男的使”的超级忙的单位,待遇也非常一般。在该事业单位工作了一年多之后,地方和行业新鲜感逐渐消失,离乡背井之情愈加浓烈之时,我决定备考家乡的公务员。此时距离考试时间还有六个半月,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是坚定信心,认真准备
考公务员,态度非常关键。很多人尤其是在职人员考公务员往往抱着打酱油的心态,这种备考态度往往注定了最后的炮灰结局。当今形势下,公务员因其稳定性、职业尊荣感、收入较高、好找对象等优势,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金饭碗”。竞争如此激烈,唯摆正心态,认真对待,持之以恒,方能最终取胜。
二是统筹全局,做好规划
这一部分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给准备在职考公又不知如何开始的小白们一点参考。本人把六个半月的业余备考时间,大体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摸底阶段,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
时间为一周。每天的学习时间其实也就是七个早晨(5:30到8:00)、七个晚上(19:00到22:30)。前五天,每天早晨用两个小时做一套近五年的行测,半小时对答案,找弱项。每天晚上用三个小时做近五年的申论,半小时对答案,看水平。最后两天,将自己做过的十套试卷进行综合分析,将行测的五个模块根据错题多少分类成强弱项,将申论的四大题型根据做题水平高低,也给自己的能力偏向进行分类。第一阶段的摸底,是制定第二阶段备考学习计划的依据,所以第一阶段一定要认真执行,以便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准确的定位。
第二阶段是学习提升阶段,对行测和申论各个模块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理解
建议时长三个月。第二阶段是整个备考过程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按照三步走的策略进行:
第一步是看基础教材,可以买本华图的备考辅导书,把书系统地看一遍,对各类题型的出题模式、解题思路有个基本的了解。
第二步是听各个模块的名师课,各大培训机构都有线上名师课程,建议第一步用的教材和第二步中的名师课程选择同一机构的,避免解题思路和理念的冲突。我当时选的是华图的教材和线上课程,讲线上课程的老师风格各异,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看看喜欢哪个老师的风格再进行选择购买。申论的话我要强烈推荐华图蒋红增的课,尤其是大作文这一块,讲得很好。
第三步是小试牛刀,按照模块做题,通过做题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当然,这三步也可以同时进行,看完一个模块的教材,就听一个模块的课程,再做这个模块的题,本人当时就是三步同时进行的,避免一个时间段内光看教材的枯燥。
第三阶段是疯狂刷题,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建议时长两个月。行测和申论所要求的速度和准确率都要通过第三阶段的刷题来实现。各大培训机构的网站都有模块刷题和套卷刷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强弱项情况安排题量,尤其对于资料分析、数量关系这种需要通过题感来选择的模块,要多练多刷,并准备错题本。建议将题目打印成纸质的进行刷题练习,毕竟电脑答题和书面答题感觉还是不一样的。申论的刷题阶段一定一定一定要真的自己做题目写作文,写完以后认真对照范文找差距。
第四阶段是总结提升阶段,主要是复习错题和做预测卷
建议时长一个月。刷题阶段经常做错的题型一周复习一遍。预测卷两天做一套,将预测卷的申论题目作为热点仔细研究琢磨。相信,经过按部就班的系统复习,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有啊,真的超级累,基本都没有自己的事情,都被工作还有备考占满了,总的说还是值得的,起码我最后上岸咯~
我工作日一般能学差不多四五个小时,时间在早上6点到7:30,晚上还会挤出3小时进行学习。放假了一般每天能复习8小时,这样子没有自己的爱好时间的日子,坚持了两个多月。让我明白了,想在职备考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高效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行测还有申论我是交错着学习的,一般来说每周1,3,5,7,都是在学习行测,之后其他时间在学习申论。
行测看的是华图系统班,全部听完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中间还有跟着老师进行例题的练习,这样就能在课堂上把老师讲的技巧当堂就掌握住,之后自己在课下练习也能很快,所以说我感觉公考在职还是得看网课比较靠谱。
申论我跟的是汤可特训七套卷,申论这块只有套题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分数,听汤七去练肯定错不了。汤大大会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帮我分析题目,包括论证怎么才能更加合适,怎么才能更加切题的回答题目,才能更加贴合答案。
就这样子练习了两套题目之后,每天都能控制在一个多小时这样,我一般会先把老师在课上讲的都吸收了,之后在自己找一些题目练习,老师讲的论证是怎么个方法,我都会进行总结,慢慢的就能把老师讲的关键点都掌握住。这样慢慢学习之后,申论高分就是很简单的事了。申论最重要的就是高质量练习,小伙伴们学申论,汤大大的每套卷子一定都要认真练。
练习题目我一般会用真题200例进行练习,最好是把答案写纸上,好改,后面二刷也很快。真题卷我一般会用华图历年真题卷,行测还有申论都会一周两次,这样练习。
有啊,白天工作,晚上复习!
至少申论要放长线。而且在职备考更适合在申论上下功夫,因为战线拉的长,而申论相比行测,提升比较慢,不能很快见到成效。所以要提前准备申论。
当然有。在职人员考公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相对的付出的代价此全职备考的多。首先,如果有家庭的,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让你备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其次,你需要合理规划时间,做好学习计划,踏实执行计划。最后可能休息时间上肯定会少点。能推掉的社交饭局就推掉。抓紧一切时间复习。
看是什么工作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每天上午扫扫地,下午扫扫地的工作,那和全职复习没什么区别。
如果是住家月嫂,能复习吗?
如何备考公务员这个话题,说实话,我一次又一次的回答了很多遍,为的就是和我一样,给当初在外苦苦打拼没有出路的打工人、以及没有任何考公经验的小白指出一条明路!!
之前有回答具体说了,我在职考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以及在职考公有啥门路,包括申论是如何取得高分的,该如何复习等都有具体回答,往前翻翻就能看到,最高赞的那几个哈~
现在外面的大环境真的越来越难混了,对比之下,考公真的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放一个我考公我一次上岸用到的课程,找以前的老师要的一个链接,限时免费,一分钱不用,考公的铁子们一定要码住了,里面有大量的考公备考资料,还建了考公群,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进群交流哦,看到一定要先点击码住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失效,放心冲哈不要钱的↓↓↓
今天这篇具体写下我在职的时候是如何做备考计划,以及如何安排时间和复习的,感兴趣的铁子一定要给我点个赞,让我有动力继续往下写!!
记得点赞收藏开启正文——————————————————————–
对于各位在职的铁子来说,再担忧的肯定就是,在职备考没有时间复习,工作太忙了,不知道该怎么规划自己的时间!因为我考公的时候是下定了决心的,所以时间安排的很满,大家可以做个参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备考计划和安排~
以下是我的备考时间安排:
从上班和双休时间来看,我工作日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是下班后的20:00-23:00。周末给自己半天左右的自由支配时间,剩下一天的有效时间。(可能会有铁子问,单休的话怎么办?我想提醒你的是,单休的话你的可复习时间会被大大缩短,建议先找个双休工作,单休的话不如全职备考了,否则希望渺茫)
这里我也按照自己的备考计划给大家列出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时间安排,从周计划具体到日计划,供大家参考一周计划
每周做一套行测真题,严格按照时间作答。一定要做真题!不仅要做本省的真题,重点分析江苏河北山东的真题卷子,因为这几个省是公考大省,题目都很有代表性。当然自己本省的考题也要做,国考的就做国考卷,可以顺带做省考卷子公考中,行测的考试时间一般都是120分钟,故大家在做题时最好手机设置闹钟,提前养成好习惯。作答完成后,用剩余的时间对答案,对各模块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对欠缺模块重点学习。周二至周四,我们每晚可以根据各分模块对试卷进行分析,查漏补缺。
对于复习时间不够的铁子,我的建议是先白嫖一个免费课和资料,看课程的时候可以1.5或者2倍速的看,可以加快自己的进度,先把重要的知识点全过亿遍,再反复地去磨自己薄弱的点,不知道哪里找合适的课的可以先看我之前用的课,反正免费不妨听听试试,不合适后期你可以自己再去网上找点适合自己的资料,为了避免等会找不到,建议你先领着↓↓↓
行测全部为客观题,模块分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尝试判断等五大模块。把这五大模块分配到三天里,每天分析一两个模块。
这三天中,对分配好的模块,一小时用来分析,查漏补缺。一小时用来做专项训练。对症下药才有效。每周五做一套申论真题,严格按时间作答。
申论是180分钟。一定要遵守时间进行作答。作答完了之后认真分析,分析试卷的材料选择、问题设置、作答技巧。因为作答时间较长,所以建议大家像我一样把测试申论时间安排到周五,反正晚一点时间睡觉也没关系咯~写完题目后需要反复复盘,查漏补缺,注意自己薄弱的知识点。
周六对周五做的申论真题进行总结分析:
周六建议大家不要养成睡懒觉的毛病,早上学习效果最佳,大家可在早饭后,8:30-9:00进入一天的学习状态。首先,先把周五申论试卷的答案拿出来,进行错题分析,吃完午饭,2点继续学习。
下午便可以专攻行测,周一做过的试卷拿出来再做一遍(可以多复制几份),不要记答案,要记答题技巧,要看看自己有没有长进,如果还是错以前的那几道题,那么就说明自己的复习方式有问题,要懂得变通及时调整。周日基本上同周六一样,可以留半天时间放送心情,自我安排时间出去逛逛街吃个饭透透气什么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上班坐地铁上的1个小时。每天可以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搞申论积累,半小时听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新闻音频或节目。半小时看搜集的申论金句、时评范文,还有做过的申论真题,看真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个积累的过程。
推荐一些宝藏app,很节省时间,不管啥时候都能学
公众号推荐:
白天上班,基本没时间看书或听音频。忙里偷闲玩手机时,都看的是公考公众号,或是时政新闻,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下班路上继续听音频。吃晚饭或干家务时,打开电视机,看看新闻联播啊,当作背景音乐也行噢。晚饭后,一切收拾妥当,9点前该干嘛干嘛,9点后,雷打不动的看书,做题。先看书1小时,在做题1小时。主要是看行测书和做行测题,分模块。除了像周计划里说的做专项训练,还要重点做自己没把握的,保证这样的晚上时间不少于50天,把买到的辅导书和模拟题分任务,每天做完即可。我当时是做完了行测5000题…(所以那些叫嚷着考公难、竞争大、自己考不过的,先看看自己的题刷了多少吧!)不懂怎么刷题才效率最大化的,可以点击下面小卡片听听课,然后别忘了领一下免费的考公资料~
早上7点左右起床(避免睡懒觉,影响生物钟),8点左右准备就绪,开始做真题和全套模拟题,用答题卡和答题纸做,期间把电话关机或睡眠模式,闹钟计时。
保证考前至少做10套题目。我是做了15套题目,5套真题,和10套模拟题。做完题目,对照答案检查,行测中,记下自己反复错的题型,留着晚上着重练习,没记住的时政及知识点记在随身本上,平时翻看。对于申论,拍照片传到电脑上看(因为申论阅卷都是电脑扫描,拍照后你能看到自己的字写的好不好),有条件的可以传给同学老师看,请别人提意见。本人就有这样的习惯,每次写完后,都发给朋友看,征求意见。
中午及下午的时间,可以安排自己必须要处理的事情。无事可以看看《半月谈》、《人民日报》什么的,调剂-下,放松放松。晚上继续,按照工作只晚上的安排,看新闻,看书做题。和我一样的在城市的上班族,公交地铁的通勤一定要利用好!名言金句背起来!时评看起来!不喜欢坐车看书的友友们,可以考虑听音频,学申论,不要急于求成,慢慢积累。
如果你是一个申论小白,找老师带入门是最快的,但是这只试用于前期,基本所有培训机构的方法都是让你快速入门,但等到你路走稳了,就一定要学会去丢掉这些套路。这里我只推荐一个老师,跟着她走带我避免了不少的坑,学了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得到了一个非常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脑海里会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这位老师就是某公申论研究院的院长左丹华老师~讲课比较直接,全程无废话,课程的板书也比较简洁,上课内容都是围绕着重点去细讲和拓展,特别注重逻辑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课条理特别清晰,跟着老师思路走就很容易听懂!关键是还能让你学会怎么去运用,一轮课程下来,再加上课后的刷题训练,进步的速度肉眼可见的提高!免费的试听课链接放在下面了,一分钱都不用还能白嫖超多考公资料包,一定要点击领取速速码住↓↓↓↓↓↓
对于那些晚上效率不高、或者希望更加努力用功的友友们,我觉得也是非常有效率的。这个时间对我的朋友就很适用以上就是我的复习时间安排。
因为我是在职考的,时间不多,排的比较紧,只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对于没有工作,全身心备考的朋友来说,准备优势更足,可以有更多时间看书或是报辅导班。各位准备公考的朋友,可以参考我的安排哦,当然也-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排好作息时间表或者复习时间安排表,我觉得可以打印贴在书桌前时刻提醒自己~
总之,公考的准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官信考试技巧,得扎扎实实的准备,对于一个月就上岸的经验我觉得只能针对有一定基础了的考友 ,像我这类的普通选手还是不要太当真为好,一个月就能轻松上岸了那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在努力奋战?当然啦除开那些天赋选手哈哈哈。我认为看辅导书、辅导视频、上辅导课,做真题必不可少。像我一样合理安排,保证相对充足的复习时间,拿下笔试不是大问题。
最后的最后,免费的试听课千万别忘了领,不管是小白还是在申论上遇到了挫折的考公人都建议去听听这个课,真的让人耳目一新!绝对是一分钱都不要的哈,并且还能白嫖超多免费的公考资料,行测申论的公考锦囊和答题技巧,里面还有公务员考试备考计划、常识言语数量以及申论备考锦囊这些电子资料,一定一定要点击下方领取一下,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失效了↓↓↓↓↓↓
我是在职备考,行测85+,申论70+,笔面第一上岸。之前工作属于比较忙的,仅晚上及双休日有时间(每个月有2-3天周末需要加班)。笔试学习的成本就是平板电脑一台。
时间安排:工作日每天学习时间在3小时左右,基本是晚7点-晚10点。周末、节假日每天学习10小时左右。
笔试学习步骤:
第一步:B站搜网课,学行测的基础知识,整理笔记。该过程大概花了二十多天。接下去下个粉笔APP按模块做一周训练,前后合计一个月。
第二步:刷题(三个月)。做app上的模拟卷,两天一套行测,第一天做题2小时,改错1小时,这1小时需要做好三点总结,一是整理错题笔记;二是归纳分析,我制作了一张表格,记录每张卷子各模块的得分情况、用时长度、难度和总分,通过表格可以看出自己哪些部分需要加强、调整甚至直接舍弃(个别实在不擅长的题不如直接舍弃,不然费时还不一定正确)。第二天就是针对前一天发现的问题做加强练习。
第三步:继续刷题(一个月)。一天一套行测,这阶段题型也见了不少了,刷个速度和熟练度,依旧要做好笔记,然后发现分数差不多比较稳定了。
第四步:学申论(一个月),申论的学习方法我就不推荐了,毕竟我自己也学得不咋滴,就是B站看看网课自己练的水平(⊙o⊙)…行测练习强度改成每周2张卷子。
第五步:本来是半年的学习计划,疫情原因延迟考试,又多了两个月复习时间,继续刷题,按一天行测、一天申论这样,顺便把之前放弃的题再捡回来研究研究。
面试学习步骤:
还是请假报个班吧。
本人在职打工,去年国考上岸,备考时已上班,朝九晚五,不过这并不能阻止我想考公务员的决心和行动!
那么我是怎么在职备考的呢?
step1:网上找一份去年真题,仔细研究试题的构成,先自己裸考一次,了解自己能轻松做出来的模块、需要耗时间做的以及完全不会的模块。
step2:按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去学习相应课程。我主要用的是高途app ,它有很多免费公开课,还有针对性的核心课程可以学习,而且老师的讲解考点清晰,重点突出,非常适合我这种备考时间不多的。
step3:带上学习到的方法论,去高途app 的题库找相应的(划重点,相应的)题目练手,不要盲目大量练,你的时间很宝贵。明确你做题是为了测试某做题方法合不合理,顺不顺手。
step4:整理建立起自己对该考试整体的思维导图。最后一周练练真题,参加高途APP线上模拟考试,了解水平,提升速度,确定自己考试的做题顺序和策略。
有啊,我就是!
自学过程中的资料:李梦圆方法精讲、汤可特训七套卷、人民日报时评、半月谈、
中公近五年考申论真题和国考真题…
经验:申论拿高分的关键就是材料!还有汤可特训七套卷!他是我用来复习申论的主要抓手,因为老师在进行真题讲解的时候就是以材料为王的,所有的小题都围绕着材料中心来一步一步跟我们分析的它们的做题步骤,所以我在听完之后,申论就开窍了~
在读材料之前我会先看一下题目让我们所找的内容是什么,把里边的重点给圈出来,然后再带着目的去读每一段材料,把中心观点给标注出来,大概总结一下每篇材料的主题就去答题了,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我会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分点去作答,所以整理出来的答案看着就有很直观,有条理性,要点也一目了然…
其他几个题型的我也总结了一下:
归纳概括——先看题,再去材料中把问题所要求的对应内容给标注一下,再进行概括,把重点词句给写出来就行。
提出措施:先圈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答案,一般上边都会有相应的措施,咱们可以直接摘抄下来,有一些不能,反推一下对策就好。
综合分析:先解释让我们分析的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再去分析过程,主要就是从原因,影响,意义这几点的去找,把它们从材料中归纳并抄下来,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好..
大作文:确定好主题,然后再去材料中找论点和论据~
标题的错别字修改下吧
已上岸。
每天加班,有时候还会连续每天加班到凌晨。
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命搏,考前一月,早上3-4点起床学习,中午休息的时候坐着听课不敢躺,头一直点,有时候坐着睡着梦里还能听课,算是休息了一会了。
上岸后,和加班说拜拜,幸福感爆棚,选的单位离家近,每天中午回去… 在外面练就的工作技能在里面完胜了,轻松应对还给评优。最大的烦恼就是…工资太低,由奢入俭太难;机关单位氛围太压抑。
我就是一般工作一边备考,找了一个机关单位的临聘,每天四个小时公交,只有一个目标快点考起走,离家近一点,信念坚定,复习备考经历如下:https://www.zhihu.com/answer/249584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