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能用现在的洪荒流小说的思维去套用到《西游记》上,谁能打谁就是王者。
当年的西游记有映射当时局面的意思,玉帝自然带有凡间帝王的特质。(比如天师们对他的尊称居然是“万岁”)
而凡间的帝王往往并不是靠武力值来统治的,虽然有些帝王确实武力值很高……
《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从来没有出手过,但是大概率打斗能力不行。
如果没出手就意味着深不可测,这违反了奥卡姆剃刀原理,会让你陷入阴谋论的思维方式之中。
很多民科对自然科学怀疑,信奉货币战争、希腊伪史、美国登月骗局等,思维方式与之是类似的。
实际上,在古代神话小说中,玉帝、老君等人战五渣是常态,《封神榜》中那个格斗能力巨强的老子(太上老君)反而是特例。
而《西游记》中,真正能与孙悟空在格斗上打平手的,只有二郎神、牛魔王、镇元子、蝎子精、黄眉怪。
法力上强于孙悟空的也有一些,比如镇元子、观音。
格斗和法力都碾压孙悟空的,原著中应该只有如来一人。
天庭之战后一百年,杨戬来到五指山下看孙悟空,陪他喝了一顿酒。
酒过三巡,孙悟空问了一个问题:
“二哥,你能力不在俺老孙之下,当年也是威震三界的人物,为何不打上天庭,做个三界之主?”
“老七,你喝糊涂了吧?”
“你才喝糊涂了。为啥叫俺老七?”
“你跟牛魔王他们结拜,排行老七。你为何叫我二哥?”
“你叫杨二郎,又给俺酒喝。俺敬你一分,不叫你二哥叫什么?”
“老七。”
“二哥。”
“老七,要是你当了玉皇大帝,你最想干什么?”
“俺想让所有神仙都来拜俺。”
“还有呢?”
“让俺花果山的孩儿们都上天庭,让太白金星他们让位置。那些仙女跳的都是什么,让俺的母猴们上去跳。岂不快哉?”
“老七,那你当不了玉帝。”
“俺当不得?他就当得?”
“老七,你知道玉帝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他做了什么吗?”
“把自己的猴子猴孙封官加爵。太白金星、二十八星宿、真武大帝、如来老儿、四天王、李靖他们一家子,等等的。还有他自己的老婆。”
“太白金星和二十八宿都是星界成仙、真武大帝他们是四方镇守,他们都是天地初开时便有的。如来是西方释教。四天王更是释教派来与天庭守门的。李靖他们是元始天尊一脉。他们都不是玉帝的猴子猴孙。至于王母,则是昆仑西王母,掌管瑶池,根本不是玉帝的老婆。”
“嘿嘿嘿,你是玉帝的猴子猴孙。”
“只有我是。”
“可是二哥你听调不听宣,就是说,玉帝老儿在天庭,光棍一个。”
“老七你终于聪明一回。”
“不封猴子猴孙,那玉帝老儿坐这位置干了什么?”
“什么也没干。”
“什么也没干?你诳俺!那他怎么坐得稳这三界之主的位置?”
“正是因为什么都不干,才能坐得稳。”
“(掰手指头)正 是 因 为 什 么 都 不 干,才 能 坐 得 稳。二哥,你耍笑俺是不是?那他是怎么收服这些人的,他三界之主的实力呢?”
“老七,告诉你一句话。你不要跟别人说,因为你跟别人说了,别人也不信。”
“别人说俺老孙也不信。二哥说俺老孙就信。”
“很好。我这个舅舅,其实什么也不会。”
“二哥你把俺当傻子。”
“我舅舅自幼修持,修来无边福德,寿与天齐。可是他从未学过术法,也从未与人争斗,可以说,除了修行和长生,他什么也不会。”
“那他是怎么打下的江山?”
“你问到关键了。你可知,我为何听调不听宣?”
“你了不起,你清高。”
“老七,别玩梗。”
“你腿脚不好,跪不下去。”
“也是,也不是。”
“二哥你还说俺玩梗。”
“老七。我之所以听调不听宣,是因为,那张椅子里坐着的,已经不是我舅舅。”
“啊?”
“只不过是那张椅子的傀儡而已。”
“听不懂。”
“你问我,我这种实力,为什么不去打天庭。那我问你,天庭从外面看,不堪一击一盘散沙,但你去攻打的时候,天庭周围那些人,甚至看起来跟天庭不是一条心的人,忽然都来打你,甚至太上老君他们都来掺和一手。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不明白。”
“这些人,论实力,无一不在你我之上,只要他们想要,抬抬腿就可以坐在那张椅子上。但他们就是不坐。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不明白。“
“老七,你去过人间吗?知道人间的王国是怎么构成的?”
“人,满地的人啊。”
“不。”
“二哥你又玩高深。”
“老七。人间的王国,是国中之国。三教九流、四方藩镇、世家大族、各地地主。一个一个,划地为尊,称王称霸。”
“那就是俺的花果山,此地是俺坐,此路是俺开,满地小儿孙,乖乖磕头来。”
“聪明,不过不如他们聪明。他们从来没想着做皇帝,他们只想在自己的小国里面做土皇帝。所以,他们对上面那个皇帝,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什么都不要做。“
”这是什么要求?“
”什么都不做,就不会改变什么。不改变,就不会触动他们小王国的利益。“
”那国家还怎么治理?“
”他们会派出自己的子弟,读书做官,辅佐皇帝。朝廷里发出的每一道政令,都是这些小王国的代言人发出来的,维护着小王国的利益。“
”所以,那个皇帝,最好是个废物。“
”聪明。不仅是个废物,还要是个贤德的废物,是那张椅子的完美装饰品。他的嘴是那些人的嘴,他的脸是那些人的脸,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些人意志的体现。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得了三界之主。“
”所以……“
”所以你当不了三界之主。你当三界之主,就会有变化,就会触动所有人的利益。所以他们必然要打你。“
”呼,俺听得都累。还是当个美猴王好,在俺的花果山称王称霸。“
”聪明。可要是你只有这点聪明,就枉我来看你一回,枉你闹了一回天宫。“
”为何?“
”天地不仁,而王侯窃之。这些土皇帝,处在中间,向上表忠心,向下称王称霸。最下面受苦的,却是黎民百姓。“
”那些人跟俺有何相干?“
”要是受欺负的是你的猴子猴孙呢?“
”俺……“
”老七,你想自由自在,可你想过,所有人都能自由自在的日子,是怎样的吗?“
”二哥!告诉俺!“
”不要坐那张椅子,要打碎那张椅子!“
”怎么打?!“
”我暂时还没想明白,等想明白了,再看看你!“
皇帝一定要比武将能打?
为什么皇帝就一定要能打呢?
天庭又不是黑社会
玉皇大帝不能和孙悟空打。
古典小说的设定基本如此。
比如说《三国演义》中的主公亲自出战和敌人交手,也只有刘备,和弟兄三人大战吕布。而当时的刘备不过是无名小卒,还谈不上主公。
吕布很神勇,但当时的吕布不过是董卓的战将,离着主公还差得远。
玉皇大帝亲自出手交战,这样的故事只有现代网络小说中大量存在。
你看多了,就认为玉帝这么厉害,怎么就吓得钻桌子底下?
电视剧《西游记》是改编作品,里面很多设定和原著不是一回事,包含了改编方自己的创作意图。
要知道拍摄《西游记》的时代,孙悟空差不多相当于农民起义领袖,而玉帝则是封建统治者的角色。要美化孙悟空,贬低玉帝。
而现在的网络风潮又和当时相差甚远,认为戡乱流寇,天经地义。
这样就反过来审视玉帝,为什么不出手?或者 不敢出手?是不是打不过这样的疑虑就出来了。
而最初看电视剧《西游记》的人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农民起义有着天然的正义性,统治阶级吓得瑟瑟发抖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其实思潮翻涌。
美化帝王将相,王子公主,灰姑娘爱上了大太子,大太子不爱江山爱美人,诸如此类。问题就出在现代人好这口。
中国古代讲究的是以文御武,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按照《西游记》的设定,这天下是玉帝的。
玉帝亲自上阵,这就说明玉帝是个失败的统治者,无人可用。
这种质疑,按照这本书出品的年代,要被天下读书人骂死。
玉帝在道教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从来的形象都是十分儒雅,是智慧的化身。怎么能够出手打架呢?
主公必然是安坐中军帐,自有忠臣良将护驾。
这才是古典小说的基本套路。
现代人当然不能理解了。
因为《西游记》的魔幻主义只是个壳子,其核心还是批判现实主义。
所谓的法术变化,五行相生相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都是表面功夫,核心还是在讲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作者未必有这种理论上的认识,但是作者很明显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处理。
把玉帝描写成一个斗法的高手,也不是不可以,现代网络文学都是这么干的。要知道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统一起来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而处理成娱乐性第一的作品,则相对简单。
过去港台电视剧中就有人将诸葛亮描写成一个武林高手,手持宝剑行侠仗义。
要反映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要突出其思想深刻的一面,同时兼具娱乐性,这是大师级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电视作品,绝少能做到这一点。思想深刻的,内容沉闷。娱乐性强的,思想肤浅。姜文有点才华,但是也很容易翻车,有的作品及格,有的作品让人看不懂,或者自己把自己搞糊涂了。
玉帝就把如来逼出来了,你要为天庭效力。如来没办法,不可能得罪天庭,依照猴子的能耐,只能自己亲自出马。
这就彰显出王权的力量。
玉帝的角色是变化的,这个时候,玉帝就是王权的象征,胸有城府,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孙悟空没什么战略构想,一直依照事态变化在被动中应对。
勇则勇矣,终究成事不足。
这样的创作思路,才是符合正常的逻辑。
总之现代小说的肤浅,让看书的人习以为常,很少去想其中的逻辑性。如果你最喜欢的是装古剧,好吧,横店流水线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