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人在西安,因为工作原因,先后在北京,杭州,苏州工作过,重庆广州上海海南什么的也都生活过一段时间。
这边消费水平我感觉不高,先说高端点的饭店不说北上,比起杭州来都少多了,黑珍珠餐厅也少,远远比不过成都,重庆广州这些地方,有的几家,价格上感觉比同等餐厅的其它城市也要便宜些,比如论克卖的和牛,西安普遍3-4块,北京就要4-6块一克。
正常生活的物价也比较低,我感觉跟唐山区别不大,我是从北京过来的,北京当时腿肉卖16一斤,西安这边卖12,唐山卖11。
一碗面基本上这边12起步吧,不过量大,同等东西在北京大概18。
西安饮食方面比较贵的我觉得是海鲜,海鲜比起北京来都要贵的多,可能是因为距离海边比较远的原因,这个是真的贵,不过很多水果很便宜,我买到过六块一斤的草莓,十块钱五个的石榴,这个是真的便宜。
这边收入的话,看你做什么,小生意我感觉还行,这边的人消费欲望强,有钱没钱都爱花点,打工的话如果公务员或者国企,研究院这些收入不错,但是私企除了有限的几家以外,其余的薪资很低。
甚至让我感觉比唐山都低,可能是因为这边二产太弱的原因?
如果打算来西安生活,不用管搓米问答那些瞎咧咧的,我来之前看搓米问答印象也很不好,来了以后是觉得真的好。
物价低,房价低,三产发达,绿化很好,天气暖,不潮湿,有暖气,这边主任专家的号才十几块,比北京定点医院医保挂号都要便宜,我对比过很多城市,真的是觉得这里是性价比最好的。
补充一下西安的市政府工作态度和自己的切身体验吧,市长热线很难打通,基本上人工你不打个几十分钟别想打进去。
因为疫情原因想回老家(低风险无病例),电话咨询,西安市疫情的防控电话半小时都打不通,一直占线,后来改打街道和区的防控电话通了,但两个说法不一致,一个说没事,一个说你做火车途径中高风险就要隔离。
西安的行政真的有太多提高的余地,这点跟南方城市(我老婆是浙江的)还有北京和天津比,差距实在太大。
对了,去年的时候过来了一周,吃外卖吃到了猪疙瘩肉,怀疑是病猪肉,打了工商局投诉电话,他说过几天联系我,然后就没下文了,真的是服气。
ps最近小区消防通道大门关闭,楼下天天七点多除草机嗡嗡作响,用了12345公众号投诉,等有结果,在来反馈记录一下
绿化争议很大,放一张西安绿植变化的图,想看的自己可以去这个认证官号看,另外有人愿意动手的话可以去查一下西北地区近十年的降雨量,地球进入丰水期了,西安的绿化在未来从气候上讲肯定会更好。
在我看来,好的城市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北上广深模式,高收入高消费,年轻人在压力之下潜藏着无数机会,一门心思朝着国际大都市疯狂进击。
第二种,就是那些小城小镇,低收入低消费,年轻人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前程,但好在稳定安逸,老百姓活着没有什么紧迫和焦虑。
最要命的是什么?
就是西安这种的。
明明是第二种,却又想成为第一种,结果闹得不上不下不人不鬼不中不洋不伦不类,整个西安人民都深受其害。
17年以前,西安是个安逸的城市。
工资不高,消费也不高。
房价普通人也可以负担得起。
在省会城市来讲,算是小镇青年的天堂了。
毕竟,真有雄心壮志的,可以去闯北上广,成则成矣,输了大不了打道回府,家乡就是他们的避风港。
17年,一切都变了。
房价在一年内上涨68%。
然后就开始了三级跳。
为啥?
因为相关部门在决策上有问题。
一会儿说要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拉动西部发展,结果一个西咸一体化到现在都搞得虎头蛇尾。
一会儿被抖音炒成网红城市,打算重拾旅游业老本,结果新来的领导不喜,这个大计划直接腰斩。
一会儿又要冲北上广,大力引进浙商,结果搞进来一堆炒房客,造成现在西咸一堆空房,市区照样房价虚高,把年轻人给整懵了。
就这样。
原本低收入、低消费的城市,变成现在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
怎么说呢。
西安的发展规划部门,永远都是一天一个想法。上一个想法还没落实,又搞下一个,各种心血来潮,结果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没完没了,等任期一到,捡烟头的调任高升,留下一地鸡毛,让西安人民面面相觑。
举个例子。
17年的“人才引进政策”,甭管什么人,只要有个文凭,就可以落户西安。
美其名曰:沿海大城市都是这么搞的。
?
大哥。
照猫画虎都不带你这样的。
西安是缺人才吗?
不缺!
西安著名高校扎堆,在教育力量上,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稳坐前五的存在。
每年一大堆亟待就业的本土大学生,在那里嗷嗷待哺,你还去引进其他地方的人才?
你开个茄子玩笑?
西安从不缺人才,缺的是留住人才的待遇。
在西安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大公司,一家公司有上百人,那都算凤毛麟角了。
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租了个小写字间那种,能租下整栋楼只有教培机构,哦,现在教培机构还倒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你身边一个平平无奇的售货员,很可能是交大毕业的应届生。
是的。
一个985、211毕业的大学生,就这么在小微企业里,从事着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然后将一身的才气和雄心壮志消磨在两平米的工位上。
因为他知道,西安的平均工资就是这样,去其他公司也不会改变太多。
除非从西安润出去。
正是西安名校大学生太多,把工资卷得惨不忍睹。
如果是以前的西安,虽然工资低,但消费和房价也低,咸鱼还可以躺平。
但现在呢?
消费还好,可房价上去了。
工资还因为大肆落户大学生,加剧内卷,造成了进一步的下降。
这还怎么玩?
于是,没有际遇和关系的学生,要想出人头地,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只能选择润,去其他大城市闯荡。
这就是西安留不住人才的真实原因。
而上面,还在感叹西安人才外流严重。
于是继续在大肆吸引外来人才落户的路上马不停蹄。
好。
现在外来人才落户,继续造成了内卷加深,然后人才外逃更加重,你又觉得人才少继续引进……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的死循环。
大环境就这么给你破坏了。
现在相关部门一直都在扶植小微企业,搞出一堆孵化园,还有很多行业补贴。
唯独很少见到引进知名大公司的利好政策,好不容易进来几个,还是来炒房卖资源的。
结果呢?
就是西安没有多少大公司,小微企业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小微企业是发不出高工资的。
于是西安囤积的大量名校生,只能受困在这些小作坊,拿着微薄的工资消磨岁月。
西安不是没人才。
是西安的人才没有发挥才能的环境。
哪怕是霍去病。
你让他跟着李广在雁门关放半辈子哨。
他再怎么天纵之才,都该养废了。
当然。
你可以说西安脚踏实地。
喜欢一步步走。
可问题是,当你走到一万步,累到气喘吁吁的时候。
才发现别人已经他妈的乘上火箭了!
那你还不如一开始就别动弹呢。
好歹落个清闲和安逸呢,是不是?
西安人在贵州打工。
在兴义,安顺,贵阳,六盘水,遵义都呆过。
贵州太魔幻了,人均三千多的工资,一个路边的苍蝇馆子一盘带点肉的炒菜必上三十,一碗简单的粉简单的面,轻轻松松十几块。一碗糯米饭要六块,看起来很便宜,可他真的就真的单纯的糯米蒸的饭。
这才叫做收入低物价高。
我吃单位住单位的,就偶尔点点夜宵+周末吃饭,月均个人饮食消费1500+。我也没觉得吃啥好东西了,反正就花没了。我在西安上大学的时候涮菜烧烤吃到爽一个月都花不了1000块。
随随便便聚个餐,6个人的炒菜,小康馆子,不加酒800+。上点档次或者沾点网红,松松1000+。
我看不懂60+的小炒肉,也看不懂80+的西红柿炖牛腩,更看不懂40+的干锅土豆片。
不过有一说一,贵州地摊火锅是挺便宜的,但真的挺地摊的。
西安人,外企普通开发,每周3天远程办公,媳妇普通测试外包,每周两天远程办公。
这问题很难回答
如果想说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应该是工资普遍不高,消费普遍也不高,但是有高消费的项目,也有人消费得起这些项目。
我和我媳妇的收入差不多,我公司多一点五险一金和年假,税前我俩合起来差不多有40W,加上理财差不多能有39.5W,少的0.5W是被我炒股弄亏了。
按说税前40W左右的家庭年收入在西安不算工资低了吧,但有一次和媳妇带孩子去逛商场,那里的摇摇车要四块钱才能做一次,一次就3分钟,我家门口的摇摇车才1块钱一次,这里四块钱一次我是承受不起的,4块钱3分钟,意味着这个摇摇车如果满载的情况下,1个小时的时薪大概是80块钱,一天是640块,一个月上班22天大概是13k,相信在西安绝大部分人一个月是挣不到13k的,但就是这么昂贵的摇摇车,我舍不得让娃娃坐,但那个商场里摇摇车竟然是座无虚席,莫非他们都是会员,而我是临时卡???
我住的是很普通的多层小产权小区,我们这个单元6层12户人家,有门口开凉皮店的,有当小区保安的,也有做美容美发的,还有做点家装生意的,我给孩子请的保姆,他们家里男主人是滴滴代驾,女主人是高铁站里工作,他们绝大部分人的收入也就是西安的平均水平上下,他们的生活都很平静,没有因为什么高消费闹得活不下去一样,周末吃个穿,去景区露营玩耍。
——————————
新添加两张图,一个是在大米王国玩沙子,一个在小区门口商店打小钢珠
更新一下,如今带节奏的人太多了,或者是社会怨言太大,你把题目的西安,换成国内非一线城市,90%都是成立的。
我是从南方回西安的,幸福感是有提升的。平时的快乐源泉,就是去莲湖公园那里吃烤肉,1块(有的店是1.2元)1串,特别美。朋友来西安,对我带他们吃的烤肉无比惊讶,又便宜又好吃。
如这位答主所言。。真的跟不要钱一样。。
所以,莫杠,你杠就是你对。
=====
补充一下,忘了说
陕西非常容易实现水果自由
三月四月,草莓,15块钱一篮(3斤)
四月五月,樱桃,5-15元一斤。杏2块钱。
六月七月八月,西瓜1块-2块。桃子1块钱一斤。
九月十月,葡萄5块,猕猴桃2块。石榴3块。
十一月,苹果。30元一大袋。。
生活很大乐趣是家里吃不完的水果。。
原回答:
一般直接提现消费的是餐饮,西安餐饮,算是很便宜了。
平时消费,午餐15以内可以搞定。
当然,也和陕西人习惯有问题,喜欢吃面,一个干干净净给你倒水的小店,10-12元油泼面,14-18三合一,就这个价位。
外面最少也20起步吧。
平时外面吃饭,西安有很多兜底餐馆,就是你不知道吃什么,兜兜转转,味道不会特别惊艳,但是味道绝对不差,价格也绝对不怎么贵,人均大概50元上下。
比如,百姓厨房,大厨小馆,小六汤包等。
西安神仙物价的天花板,洒金桥,大皮院,红埠街,烤肉1元,1.2元的比比皆是。
20个肉20个筋,一个干饼,41元。我们县城都没这么便宜。
最近深爱的猪脚饭,20元。
米旗蛋糕
这个价格也还好吧。
当然,你说外地牌子,星巴克,奈雪什么的,全国都这个价。
行:公共交通没啥说的。打车8.5元起步价,也还好。
住:城六区房子均价1.7万,但是退而求其次,买个楼龄老点的(20年),含电梯的,大概就是1万。
深圳楼龄20年的,价格最少也4-5万吧。
收入:收入方面,全国除了沿海一线城市,内陆3000,5000工资的比比皆是,武汉,成都,重庆,郑州。
只是西安制造业相对较少,没有这个缓冲区间。
特别高的相对其他城市也少点。
大概就是这样情况。
在西安,两口子赚8000,看1.6万的房价。
在深圳,两口子赚3万,看10万的房价。
你觉得哪个更轻松点。
话说回来西安问题也有,但是总体,还算是适宜城市。
有人质疑西安人均50左右可以去吃饭。
实际就是这个价。
评论区有人非要抬杠说北京广州吃火锅人均100的神结论,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这两年没吃过火锅。
现在锅底平均70,料碗10元/份的时代,两个人是怎么吃出200的,非要用清水锅底刷羊肉来算,海底捞点清水锅,200以内都能吃出来。
忽然这么多疑问。
一大堆质疑草莓价格的。
最近(5/3)草莓价格已经到一篮10块了(2斤)
一篮是2斤。
一小盆是3斤。
一大盆是5-6斤。
狄寨,长安县107国道附近,都是这个价。
谢邀
题主所说的“工资低消费高”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
西安工资低吗?
可以认为不低,作为土著会觉得日常消费吃喝拉撒还是挺便宜的,即使在目前这个不高的工资水平上依然可以比较好的生活着。但同时大多数外来人口甚至部分第二代土著年轻人在面临扎根生活的时候会觉得很艰难,生活温饱是没问题,但是买房、教育等所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一个西北其他市的毕业生没赶上17年涨价潮之前买房的话,可能买房的计划就无限期推迟了。那么不买房问题就解决了?也不是,房价上涨之后房租也上涨了,而且从18年大量租房平台垄断全西安租房市场后房租又上涨了一波。作为一个高等教育集中的城市,西安每年都有海量的大学毕业生,西安的就业市场就这么大的容积,无疑无法消耗完这么多优质人才,这方面又造成了一定的内卷化。
所以呢,工资低不低对于大部分的新市民市民都是毫无疑问的。
这个城市不支持你活的有梦想(手动狗头)
有太多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从小镇来到城市的青年,还没怎么经过社会的捶打,象牙塔和安逸的小镇生活是其全部的社会阅历,对了,可能还有一些道听途说和在网上看到的和自己一样人的二手见闻。
以这样的信息储备在现实中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受阻受挫(大概率),自然臆想一些或有或无的场景(关于地域,体制,暗箱,阴谋,潜规则),毕竟不合我意定有猫腻,然后就在另一个虚拟世界小学生式的疯狂输出,再传播影响另一群对这个世界无知懵懂的小可爱们。
西安自然比不上北上广深等。
但工资低,高消费基本上在全国二三线城市都是通用的,换个名字还能黑一遍;
也要承认,收入与物价之间的鸿沟并不是好事,但这个鸿沟不是西安的本土问题,是全国大范围现状。
因此,不是黑西安的正确姿势。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高收入低消费是伪命题,你不能要求你收入高,但供你消费场景的那些服务人员都是低收入(毕竟,只有他们低收入了,才能支撑小可爱们期望的低消费,啥?他们的收入没考虑?就像没考虑和他们一样的工作一样)
工资低,大概率能力低,且基础的靠行动,靠体力,靠腿脚的工作还瞧不上,喜欢办公室。
消费高,大概也是1万的房子看不上,小店没看不上,2万的房子勾不到,高档餐厅去不起。
在西安混不小去,你去郑州、南京、武汉、合肥大底是差不多的。中国的二线城市,没有档次的差异,更多的是规模问题。对了,基本上大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比西安高。
要么北上广,要么小镇,都不选,那就踏实点,好好做事,在各种和西安一样的城市好好做事。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列几个城市,看哪个比西安的工资消费比更高,然后才能讨论。光说西安没法说。
对于高学历理工科人才,西安的性价比极高,收入和房价比简直高得离谱,对于个体户其实也不错,西安商业不差,对于普通打工者确实不太友好,私营企业不发达。ps.西安你都活不起,还喊房价高的,哪里你活的起啊?
幸存者偏差
你在搓米问答问这个问题,搓米问答用户相对于中国网民群体来说只是极小一部分。代表不了整个网民群体。
能在搓米问答作答的人,不说素质高低吧,最起码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能准确的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知。也喜欢阅读文字。
这类人群说句难听话,已经是网民里段位比较高的一群人了。所以你在搓米问答里可以看到各种真真假假的几十万年薪,百万年薪。
可是这是真实的吗?具有代表性吗?
这个问题你可以去贴吧问问,看看网民里最不装的一群老哥是什么样的回答。也可以去抖音问问,看看最装的一群老哥是什么样的回答。甚至可以在西安的大街小巷走一走,问问路人,看看西安的芸芸众生能给你什么回答。
西安这个地方因为大学特别多,其实大家的工资都挺廉价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西安有很多大学是民办的每年会有大批的应届毕业生,学历在大专本科的一抓一大把,很多专业都是那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比如文秘啊什么的,每年会有很多的毕业生导致西安这个地方压根不缺人才,就比如行政文员之类的,很多人想象中会很牛逼,跟着领导去开会什么的,就跟电视剧中的一样,但是其实呢?大一点的正规公司看不上这样的毕业生小白,小一点的公司工资低而且去了什么都要干,职能不能分类,就跟打杂一样
就这样的工作,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还是愿意干的,但是像这样的工作一个到手能有3000就不错了
3000的收入,再西安除去房租1000左右,除非你住特别远的城中村那会少一些,在加上现在饭其实挺贵的,一碗凉皮都在6块左右甚至更高,这样算下来,3000的收入勉强能活下去
西安没有什么工业能支撑那么多人的就业需求,虽然西安每年会有很多毕业生,但就这样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难留下人才的
其实要是在大城市有工作机会,还是可以先去锻炼几年,再回来也不迟。
不知道为什么,19年的回答突然最近火了,上述的物价是19年我自己的感受
现在是2022年了,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公司楼下的凉皮也从6块变成了最少8块起步
房租也从刚开始1500一个月变成了2400一个月了
公司楼下的面,原来小碗8块,现在12块一碗
总之,这几年除了物价涨了,工资涨了500
20年毕业生,在西安呆了一年多了,家是陕西人别的市的,现在工资平均6000左右,去年平均4-5000左右,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因为大学是在外省上的,20年之前只是每年路过西安短短的停留几日,对西安的主要影响就是夜景不错,汇集全国各地的美食,火车站外就是城墙之类的……
后面毕业之后赶上疫情,想着还是找个离家近一点,离朋友近一点的地方待着,就选择了西安。
刚开始的时候真是各种不顺的,也没少吐槽西安,例如工资低,一大堆3-4000还一堆要求的工作,很多工作没有只有五险没有一金;内卷严重,很多工作都都要求什么985,211,一本院校什么的,即使是一个很普通的岗位;房租偏贵,不合租的情况,房租1000+的比比皆是……这些对于刚步入社会,家境普通的打工人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压力,也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所以整个去年的状态都比较emo。
幸好周围有一起合租的小姐姐,会在我因为工作上的各种事不开心的时候,经常加班的时候,以自身和她周围人的经历来开导我,给我一些中肯的建议。还有几个不错的同事,会在我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真诚的给予帮助,一起转遍了公司附近的饭馆。
之后经历了去年年底的西安封市,在家办公了一个多月,看到了网上各种各样关于西安的负面言论,也听到了周围在西安的朋友的真实情况,对比而言,我可能还是比较幸运的,所在的社区管理很好,有自己的菜市场,有超市,核酸采样,物资配送,买药送诊都很方便。(租的是某村的回迁社区,两室一厅一月2000),疫情期间菜市场,超市的东西稍有涨价,但都没到离谱的程度。
在来到现在,有任何关于疫情的风吹草动,西安就会进行全民核酸筛查,进市的关口也查的比较严格(上次好几个核酸阳性的患者都是在入关的高速口检测出来的),这样或许有点兴师动众,但会给生活在西安的民众莫名的安全感,可能是年前的那波疫情长得教训吧,现在的西安感觉能够随时转换成管控阶段,另外核酸贴纸也给平淡生活增加了一点小惊喜,有感觉生活在慢慢变好。
最后讲一下工资情况,我个人的工资去年刚进公司的时候3000左右,后面普遍四五千,偶尔6-7000的样子,一年平均下来4-5000左右,年底晋升升了一级底薪涨了1000,现在平均6000左右,也有七八千的情况,现在相对去年的时候变得更自如了一些,不像之前那样经常加班,周末节假日也开始出去逛逛,稍微闲下来之后发现西安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地方的。
比如说,作为古都真的有很多地方可以逛的,要门票不要门票的都有,当然我是首选不要门票的。
喜欢历史的可以去各类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青龙寺遗址博物馆,这些都不要钱(这些是我去过的),西安美术馆(大唐不夜城那一块儿)有时候也有免费的影展,微信提前预约就可以。
喜欢自然风光的可以去逛各种公园,曲江池,兴庆宫、青龙寺,城墙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里面有个7.2公里的塑胶跑道,每隔一百米就有里程标记,公园很大,还有很多可以野餐露营的地方),(这些是我去过的),还有昆明池,丰庆公园等等
喜欢爬山的有好多山可以选择,比如,终南山南五台,翠华山(去过),华山,秦岭七十二峪等地都不错,但因为比较远,我还没去。
喜欢寺庙道观之类的可以去各种山上找找,之前在南五台和翠华山上都有看见,另外西安城墙西北角的广仁寺也挺有意思的,是陕西境内唯一一个藏传格鲁派寺院,之前绕城墙跑步的时候顺道去过,也不收费的。
结合上述这些乘坐地铁、公交或者骑单车就可以去的免费景点而言,西安在我心中变得宜居了很多。因为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历史,对有历史感的事物都有很感兴趣,各类古建筑,遗址,城墙,博物馆,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几十年的参天大树,以各种遗址建造起来的公园,都会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再加上,现在搬到了城墙边上,天天上下班都从城墙脚下路过,晚上可以逛逛城墙公园,沿着护城河走走,这样的生活让我少了抱怨,变得积极了很多,但如果你对景点,历史不感兴趣的话,上述对你就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了。
现在租的城墙边的房子是老小区,两个人合租的小房子一个月一千块钱,房租直接减半,虽然设施简陋了一些,但出行方便,地铁很近,骑单车也可以上班,周围有很多吃东西的地方,早上还有热闹的早市,城墙周围有各种公园可以遛弯,这样的生活目前我还是很满意的。
在我看来西安的消费其实还好,只要不买房,因为我本人刚毕业没多久,也没有买房的打算,所以目前的我并没有大额支出。在我看来西安的吃的,各个价位的都有,只要多比较,总有适合你的。自己做饭的话买菜也不贵,我在各种卖菜平台,超市,早市都买过,都是比较正常的价格,超市的会稍微贵点,等促销打折的时候买也还好。应季的水果都还挺便宜的,毕竟陕西是水果大省,好多水果都可以实现自产自销,本产地的水果应季的时候都挺便宜的。
就我个人目前的消费而言,主要支出是房租水电,吃,出行,购物之类的。
现在房租一个月500,水电算100,出行共享单车月卡16+地铁(不定),算100=700
吃饭
工作日(平均22天):一般早餐和午餐在外面吃,晚餐偶尔在外面吃。
工作日早餐(平均6元)+午餐(平均15元)=22*21=462(算500),
节假日(平均8天):自己做饭(大约150)+聚餐(2-3次,平均每次80左右,算300)=450
网购(每个月情况不一样)算1000
综合上述,我目前的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在2650左右,以我目前6000左右的工资来说,可以攒下一半。要买房的话这些都是杯水车薪,但对于没有买房打算的我来说,对于现在在西安生活的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
希望西安越来越好吧,也希望我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机会逛遍西安的大街小巷,经过更多有意思的地方。
我有一个朋友,去年10月份从深圳回来,找工作找到今年4月份。她在深圳一个月24k,回来后的工资需求是18k,但是18k的工资已经顶天了,这个工资在我们圈子里差不多是总监级别的了。所以她一直找,总算在3月底遇到一家公司愿意支付18k,但是试用期是15k,加了各种限制。于是她就开始上班了。
上班前我们还经常约茶,上班后第一个礼拜,她给我吐槽,那家公司单休,且法定节假日得不到保证,试用期6~12个月,发薪日20号,社保半年后缴纳。这些都是她入职后才知道的。我想劝退,但是她自己却说,既来之则安之,并且劝告我说,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
她上班第二周开始,我们微信基本断联了,偶尔晚上十点多她会发来一个地铁照片,吐槽两句就没音信了。再后来就再也没消息了,甚至周日都没消息。
一直到6月初,她才发信息来了,告诉我,其实她的工资被各种克扣,扣到了12k。我有点想笑,再一次想劝退她,但是没说出口。她说她一个人在深圳闯了8年,她不信她征服不了西安的狗环境。
我想起来我刚创业时的雄心壮志,也是想通过自己改变西安的狗环境,结果被这个狗环境打的遍体鳞伤。
昨天吧,女孩第一次上班摸鱼,我问她还想征服这个环境吗?她说,不了,只要这个公司能满足她18k,她就愿意干下去。我问她那公司满足了吗?她说没。我又问她那她在这还图什么呢?她说她不信邪。
她其实去年十月份回来已经买了房子,付了首付,把自己掏空了。当然,买的是期房,现在她还在租房子住,每个月房贷+房租的支出在11k以上。六月份她就要断供了,我劝她向家里低个头,让家里帮助帮助,她说再考虑。
对了,她回来后找了个男朋友,因为这个工作,也吹掉了。她在深圳时经常去咖啡厅或者小酒馆娱乐娱乐,日子很是惬意,回来工作就就再也没有过了。
她说她讨厌现在的自己,因为自己现在居然会因为两三块钱的差价去纠结吃什么饭。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她了。
工资低不低不太了解
商场随便两个人吃个餐厅 300左右
谁能告诉我国内工资高、消费低的地方,我毕业就润出西安(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