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我们该怎样去表达,别人才会听?

我们该怎样去表达,别人才会听?

如果你很喜欢一个人,有什么句子可以表达对他(她)的喜欢呢?

1、静下来想你,觉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议。——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2、玫瑰到了花期,我很想你。——北南《碎玉投珠》3、假装看不见,余光千百遍。4、月亮照回湖心,野鹤奔向闲云,我步入你。 ——仓央嘉措5、你要知道,你不是我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而是我怦然心动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这是我对这份感情最大的诚意。6、我望着月亮,却只看见你。——《英国病人》7、我关掉月亮,你甚至更明朗。——鲁米8、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脚边。——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9、我愿意一路坎坷不平 更多

写作 | 如何【表达观点】

如何【表达观点】最近看了一批学生们所写的【表达观点】类的文章,发现几个常见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也是很多人的误区,今天就来讲一讲。先说我看到的一个好的趋势。来自【网易有道乐读】跟着我学习的低年级孩子。因为一开始我就告诉小朋友们,写文章、哪怕只是写一个段落,都要搭建好结构,因此【结构化】的意识渐渐地就建立起来。等到开始写【表达观点】的文章时,基本上都能做到【有条有理】地展开表达。在文章的开头,懂得用简洁的方式,说清楚自己要讨论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进入中间部分,懂得要分角度、或分层次 更多

图片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安安

学员提问

大杨老师您好!
我们该怎么样去表达,别人才会听?

导师答疑

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前提是你的表达不是出于你的焦虑、你的痛苦,而是出于当下实际的状况。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讲,心中有所愤恨就无法立于中正,心中有所喜乐你也无法立于中正。
当你对一个人、一件事带有愤恨、喜乐的时候,你只要一表达,一定带着你的倾向,除非你的内在不再被这些愤恨、喜好抓住的时候,你的表达就会非常切中当下的实际状况。 
面对孩子,当你对孩子的未来不焦虑的时候,当你对孩子的行为不抗拒的时候,当孩子在看电视、打游戏时,你告诉他:“看了一个小时了,可不可以歇一会儿”,你会发现孩子会愿意和你互动。
而以前同样是这样一句话,孩子会说:“别管我!”
图片
同样一句话,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

第一种,你讲话不是因为你的愤恨、不是因为你的焦虑和担心,而是因为实际的状况,你传递的是非常平静的能量。

你只是做了分享和表达。

第二种,你讲话的口气是出于你想要掌控他,你很焦虑。

你向他表达以后,如果他还没有动,马上你就会很生气,你的脸就会很难看,你的情绪会失控。

你的心中会生恨,你的内在被困扰了,而不是立于中正讲那个话,你的语气、语调、脸色完全不一样,那个孩子马上就会感受到。

所以,先处理好我们的内在,再面对外在。
先处理好心情,再去处理事情。
我面对了太多的父母,当孩子教育出问题的时候,他们来找我:
“老师,你给我的孩子聊聊吧,让他回学校。”
“老师,给我的孩子聊聊,让他怎么样怎么样……”
其实,你只要先把你的内在处理好,外在就自然而然,非常容易。
内在的那个“因”处理了,表面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反之,如果里面的那个因没有解决,只是在症状上解决,即使这个症状不见了,过一段时间它还会出现,是会反复的。
图片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如果你很喜欢一个人,有什么句子可以表达对他(她)的喜欢呢?

1、静下来想你,觉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议。——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2、玫瑰到了花期,我很想你。——北南《碎玉投珠》3、假装看不见,余光千百遍。4、月亮照回湖心,野鹤奔向闲云,我步入你。 ——仓央嘉措5、你要知道,你不是我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而是我怦然心动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这是我对这份感情最大的诚意。6、我望着月亮,却只看见你。——《英国病人》7、我关掉月亮,你甚至更明朗。——鲁米8、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脚边。——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9、我愿意一路坎坷不平 更多

写作 | 如何【表达观点】

如何【表达观点】最近看了一批学生们所写的【表达观点】类的文章,发现几个常见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也是很多人的误区,今天就来讲一讲。先说我看到的一个好的趋势。来自【网易有道乐读】跟着我学习的低年级孩子。因为一开始我就告诉小朋友们,写文章、哪怕只是写一个段落,都要搭建好结构,因此【结构化】的意识渐渐地就建立起来。等到开始写【表达观点】的文章时,基本上都能做到【有条有理】地展开表达。在文章的开头,懂得用简洁的方式,说清楚自己要讨论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进入中间部分,懂得要分角度、或分层次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我们该怎样去表达,别人才会听?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