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5-1
西华门郊步
城阙生温吹,盘旋丛薄间(1)。风衔箫鼓落,晴带鸟乌闲。选坐前朝石,飞光压驮山(3)。有湫如破镜,曾写旧容颜(4)。
【笺注】
陈三立正月初春,至南京故宫宫城西门——西华门郊外散步,写了此诗。在描写风景中 略带沧桑变化与时光流逝之感。
(1)“城阙”二句:城门边,生起暖风吹拂,盘旋在丛生的草木中间。
“城阙”,城门两边的望楼。《诗·郑风·子衿》:“佻兮达兮,在城阙兮。”孔颖达疏:“谓城上之别有高阙,非宫阙也。”此代指城门。
“温吹”,暖风吹拂。宋吕本中《怀从弟》:“五岭风温吹瘴雨,九疑云湿卷愁烟。”
“丛薄”,丛生的草木。《淮南子·俶真训》:“夫鸟飞千仞之上,兽走丛薄之中,祸犹及之。”
首联写西华门外,暖风中盘旋草木之间。
(2)“风衔”二句:微风含着箫鼓声落下来,晴空有着乌鸦闲飞。
“鸟乌”,乌鸦。《左传·襄公十八年》:“师旷告晋侯 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 杨伯峻 注:“鸟乌祗是乌。”
颔联写风传箫鼓,鸦带晴飞的风景。
(3)“选坐”二句:选择块前朝的石头坐下来,山如驮着东西的马,闪着光彩。
“前朝石”,指明朝建筑的遗留石头。今尚存三座门券的须弥座。
“飞光”,犹耀光,闪光。南朝梁江淹《别赋》:“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压驮”,马驴等载物。清查慎行《关吏行》:“压驮驮增骡价贵,入船船重关津难。”
颈联描写自己坐石看山。“前朝”一语,略带沧桑之感。
(4)“有湫”二句:有一个水潭,像一面破镜,曾经照着我旧时的面容。
“湫”,水潭。《说文》:“湫,湫隘下也。从水,秋声。春秋传曰:晏子之宅湫隘。”
“曾写”句,陈三立民国四年(1915)曾游西华门,但未写及水湫,见1521《携家人杂姻家稚子,循溪穿大通桥,出西华门晚眺》诗。
尾联写自己曾来潭边照影,隐约有时光流逝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