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人教版教材插画引发热议,几乎是全网一边倒的斥责其存在的严重问题,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表述了。笔者认为其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源于当下艺术高校的艺术教育、学术导向被西化的问题。
当下中国美术界创作的价值观混乱,审美扭曲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原因还是80年代后,受西化思维影响最严重的那批艺术家,目前还在各个高校甚至学术界充实着中坚力量的角色。主流价值观审美创作方向,在当下艺术院校里、学术界甚至总是被忽视的角色出现。
笔者翻了近几年的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展,几乎作品画面阴暗,人物状态描写的不是丑陋、就是焦燥、狰狞,要不就是一副苦相同时伴随着压抑的神情。很难理解生活在当今幸福的时代,为什么作品里的人物很难见到笑容?甚至有些花鸟画作品,鸟的表情都那么的垂头丧气!
纵观中国绘画从唐代到清代,人物表情的眼角及嘴角几乎都是上扬的、微笑的,或者庄重的。反而到了今天,生活在我们这个伟大是时代,为什么人物的描写都那么的低沉沮丧、垂头丧气了呢?
新维度·2020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作品展
https://mp.weixin.qq.com/s/f1jDHeru62p-ddx7zO2Dmw
2021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高清图集)
https://mp.weixin.qq.com/s/Nm9Ldptz-kE0az3X_ymMZQ
2022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国画)
https://mp.weixin.qq.com/s/tBnIFTuWrPEpbvUgbMAmsQ
2021清华美院 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绘画系)
https://mp.weixin.qq.com/s/SKZAuWh07v0fucA-sw9bbg
上边链接仅随手找到,各大美院的毕业展大家从网上搜搜吧,几乎都是通病。
前几年,在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支持下,很多描写丑陋的作品反而成为了学术的、不俗的、高大上的艺术作品。这几年貌似改观了些,但是还没有本质的变好,这是艺术界都能观察到的。
包括目前学院派的学术展、毕业展里,歌颂英雄的、劳动人民的,祖国富强的这类题材的作品,几乎没有什么创作。可见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主旋律的作品在当下所谓的学术领域是多么的不受待见!远远比不过描写憔悴的、丑陋的、压抑的受推崇!可见由于西方价值观所谓 ‘学术’ 的引入,给当今艺术院校师生们思维状态带来的混乱和不健康是多么的深入。和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院校内的艺术家们那朝气蓬勃的创作对比,今天他们的创作完全消沉、消极了。
当然很多主旋律题材的艺术创作,很难和中国画传统的儒、释、道哲学体系发生联系,但这类创作也应是民族气节和国民精神的强有力体现,不可或缺的!不能说主旋律变成了没旋律不是?从另外个角度讲,如果没有英雄们的战守边关,没有人民群众的努力耕耘和积极创造,哪里来的学院内艺术家们的空灵宁静、诗情画意呢 ?!难道他们一点不值得研究和歌颂么?
今天艺术提倡“百花齐放’,前提你得是朵美丽的花 ! 纵观中国历史绘画的经典之作,几乎都是积极的美好的。古人对艺术的指导理念是成教化助人伦的,打动人美好心境的向往,激发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怀的,总之要给大家带来精神的升华享受的。
我们当今在艺术高校里的教学理念要重视“真善美”及“正能量”的学术地位。不能用西化的思维,丑陋的、苦哈哈的创作内容来讴歌当下伟大的时代。不能虚伪的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制高点上用那种虚无的姿态,去鄙视和排挤积极地歌颂人民、歌颂英雄、歌颂这个伟大时代的艺术思想、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
当今,形势十分复杂,在思想活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 艺术高校要引领积极的学术思想,要碰撞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经典作品,生动展现民族的正气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歌颂光明、抒发理想,鞭挞丑恶、抵制低俗,给民族信心和力量。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