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1921年生,祖籍河北省藁城市,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幼承家学,曾从师山西名医孟正己。熟谙医典,博采众长,尤崇温病、脾胃学说,精通针灸。行医五十余载,勤于实践,大胆探索,尤擅治内、妇、儿科疑难疾病,屡起沉疴。20世纪60年代初,在包钢医疗队,运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大面积钢水灼伤病人,疗效卓著。在参加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中,提出中医先治腹水,后用锑剂,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方案,在血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先后数次到泰国、菲律宾进行学术交流,为泰菲人民诊病疗疾,为祖国医学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路老除为我国培养优秀中医师、研究生外,还指导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来华学者学习、临证,桃李累累。
曾参加编写《中医临床资料汇编》、《中国针灸学概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内科学》等书,在全国中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医话医论荟要·路志正医话医论》、《中医内科急证》、《痹病论治学》、《路志正医林集腋》。
现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一、宣肺法湿清热法治愈半侧面部自汗证一例
张某,男,40岁。
初诊∶1977年5月3日。
主诉及病史∶1974年6月始出现左侧面部汗出,甚或左半身出汗,淋漓如雨,恶风。天气暖和时稍一急躁则汗出尤多。心烦易怒,多虑健忘,夜寐不安,晨起咽干口苦。咳嗽痰多而黏,色黄成条,难以咯出,右侧鼻塞流涕。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曾长期服用谷维素、谷氨酸等罔效。
诊查∶两颧微红,目赤多眵。舌质淡,舌尖偏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微弦滑。
辨证∶肺失清肃之令,湿痰热内蕴,营卫失和而起。
治法∶肃肺化痰,清热利湿,调营和卫。
处方∶桑叶9g穞豆衣9g薏苡仁20g杏仁9g枇杷叶9g陈皮6g木瓜15g桂枝9g白芍15g胆南星4.5g冬花9g芦根15g(后下),5剂
二诊∶汗出量少,鼻塞、流涕等症皆轻,痰量亦减;惟寐差,口苦、咽干依然。舌质红,苔薄微黄,脉弦小数。为肺气得清、湿热见退之象,治宜肃肺和营,滋阴降火。
处方∶桂枝6g白芍15g穞豆衣9g杏仁9g杷叶9g木瓜9g枸杞子9g知母9g黄柏6g甘草3g
水煎服,3剂。
三诊∶进药后,心烦汗出已止,夜寐得安,口苦、咽干、咳嗽等症均瘥。标邪已除,扶正收功。
处方∶太子参15g黄芪15g白术9g白芍15g桑枝9g生牡蛎30g(先煎)穞豆衣9g桂枝6g黄芩6g生甘草3g
【按语】本案为内有痰浊郁热,卫气与营气不谐,湿郁热蒸而逼津外出,以左属阳、右属阴,故左侧面部甚或左半身汗出。经用桑叶、杷叶、杏仁、胆南星清肺化痰,以复其肃降之今,则治节行、卫气和;苡仁、木瓜、芦根清热利湿给邪以出路;桂枝汤以调和营卫,仅进药八剂,三年宿疾得以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