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对题主表示肯定,至少【学而不思则罔】的精神可嘉。但咱别忘了,还需警惕【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不单指读书,题主看到的那些“不读书现在过得也挺好的人”,他们在别的方面一定付出了超越凡人的努力。如若不信,可以去取取经,讨个现身说法。或许那些“不读书现在过得也挺好的人”,此刻正在后悔,早知道当初多读一点书,那现在的事业至少可以拓宽几倍、几十倍……
因为学无止境,见多才能识广,厚积才能薄发。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大学,我认为大学本就有“博学”之义。题主不妨问问身边念过大学的前辈们,大学带给他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一定不是知识,而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不通过上大学也能习得。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探索的心,哪怕道路曲折一些,也能达到理想中的彼岸。所以才会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不读书过得也挺好”,而事实是:人家过得好,其实也在不断学习,甚至比常人更努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题主既然学习这么努力,那至少将来不至于后悔。至于会不会有好的未来,在当今社会,这跟努力读书还真不一定成正比。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所以题主不用迷茫,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一定都是有用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去做就好,剩下的交给时间。
最后,我来猜猜题主迷茫的原因
人,不怕迷茫,越是迷茫,越不要轻易放弃,最困难的时候,最容易找到方向。
建议题主先处理好心情,不要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找到努力的方向后,轻装上阵,自然未来可期。
推荐题主去看看《苏东坡传》,他是我心中不折不扣的斜杠男神。他的豁达乐观,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宽容大度……跌至谷底时,对苦难的傲视、痛苦的超越,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是我们一辈子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祝题主早日走出迷茫。
题主只看到不读书的人过得也挺好,可是忽略了,不读书也有很多人过得不好。甚至没说,很多人因为读书从此改变了命运,开始过得很好的了。
就拿那些不读书过得很好的人来说,他们如果读书也许比现在过得更好也是可能的。
所以,看到不读书过得也很好,不能作为自己不努力读书的借口。
不读书,做个个体,开个小吃,理发店,和超市也挺好的,要是没有能力做个体,就去工厂也不错。
但有一点,你要知道,假如他们想做大做强,是不是还得从新捡起书,从新学习,那时他们可能要付出几倍的努力也达不到读书人的高点。
进工厂打工,你要是没学历没技能,你就永远没有提升的能力,只能做工厂那个最小的螺丝钉,你可有可无,就跟个透明人似的。
不读书,你的前程一眼就能看到底,你读书可能就有发展的潜能,机会也会多,平台也会高。
读不读书,都能生活,只是命运不同。读书是自己悟,书只是你的领路人,自己不悟,混时间,那就不如早点做自己当下能做的事,早点挣钱,按部就班,挣钱娶媳妇……
好好读书吧,学到的知识永远是自己的,自己的知识拿来就用,比求别人方便,也比现学的及时。
我看你是不会好了。
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在于,读书人是领导不读书的人。劳心者治人。
读书的人,满腹经纶,雄韬万略,明白天下的事理,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读书人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你也就是装装样子,在学校里呆着,满脑子的,金钱美女。看到别人有钱了,四处购物了,就觉得自己未来迷惘了。你这个书,等于白读。
所以啊,就不该读书。按理,应该是读书人,去化成天下,去告诉别人,为什么要读书,我现在读书是为了什么,以后读完书可以如何。这些话,是要你这个读书的人来说。不是我们来说的。
怎么现在因果颠倒,变成你这个读书的人,来问我们这些不读书的人,自己迷惘了怎么办?
所以啊,忍忍,毕业后,去劳务市场算了。
读什么书哦,简直是浪费纳税人给你的补贴。
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
不读书有不读书的出路。
读书也有读书的出路。
人生总有路可走。
不要羡慕别人,到最后迷失了自我。
不要邯郸学步,到最后迷失了本性。
不要南辕北辙,到最后迷失了方向。
不要见风使舵,到最后迷失了人生。
好好做你自己就可以了。
你唯一能做的,不是成为别人,而是成为自己。
有的花,能开一个月,如月季。
有的花,只开一会儿,如昙花。
有的树,十年便可参天,如杨树。
有的树,千年依旧傲立,如银杏。
你是谁?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成不了别人,只能成为你自己。
与其迷茫于别人,不如好好的做你自己。
做自己,这就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