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国医大师邓铁涛时方运用心得——桑杏汤

国医大师邓铁涛时方运用心得——桑杏汤

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邓铁涛国医大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治慢性结肠炎方(邓铁涛国医大方)

〔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结肠炎。〔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邓铁涛国医大方

桑杏汤

         桑杏汤岀自《温病条辨》,多用于燥邪犯肺,外感温燥证,症见外感燥热,头痛身热,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脉数等,有轻宣温燥、凉润止咳功效。

【用药心得】

        桑杏汤组成:桑叶10g,杏仁13g,沙参13g,浙贝母10g,香豉7g,山梔10g,梨皮10g。兼目赤咽痛的加玄参15g、马勃7g、山豆根7g。此方以桑、杏、贝、豉宣通肺气,合沙参、梔皮、梨皮养津清主热。药味轻清,分量亦轻,符合治上焦用轻清上浮的原则,所谓“辛凉甘润,燥病自平”,即此方意。

          邓教授多用此方于秋燥表证,证属温燥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或不恶寒),头痛,无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龈肿,口渴,甚则咳痰带血,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认为感受秋燥之气,肺气失宣,故有发热、头痛等表证;津液为燥气所伤,故干咳、口渴、鼻燥;苔白、脉浮属表证的舌脉;舌红是津伤化热之证。宜清肺疏表、化痰润燥,用桑杏汤。若火郁上焦,龈肿咽痛,或耳鸣目赤,是燥气化火,上扰清窍所致,治当辛凉清上,用翘荷汤之辛凉清燥泄热轻剂。方中薄荷辛散,合连翘、梔皮、绿豆皮以清燥火之上扰,甘、桔利咽止痛。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邓铁涛国医大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治慢性结肠炎方(邓铁涛国医大方)

〔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结肠炎。〔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邓铁涛国医大方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国医大师邓铁涛时方运用心得——桑杏汤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