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国医大师邓铁涛时方运用心得——安宫牛黄丸

国医大师邓铁涛时方运用心得——安宫牛黄丸

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邓铁涛国医大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治慢性结肠炎方(邓铁涛国医大方)

〔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结肠炎。〔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邓铁涛国医大方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用以治疗温热病热陷心包,中风昏迷,小儿惊厥的方剂,症状为神昏谐语、烦躁不安等,主要功用为清热开窍、豁痰解毒,是凉开三宝之一。

【用药心得】

       邓教授认为安宫牛黄丸有通窍醒脑的作用,适于高热伴神志异常者,每服0.5-1粒,每日1~3次,用法有口服、鼻饲、点舌等。点舌之法,就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苏合香丸,或含有冰片、麝香、牛黄的丸散点放舌上,从舌上吸收,用时将药丸水溶后用棉签蘸点舌上,不停地点,当丸药厚铺舌面,则用开水点化之,化薄后继续点药,此法邓教授用于抢救重症昏迷、吞咽反射消失的患者,有时能起到醒脑、恢复吞咽之作用。

       安宫牛黄丸邓教授多用来抢救高热昏迷者,如暑湿、湿热蔓延三焦,症见神识昏迷,可在服用利湿清热剂同时加安宫牛黄丸,以通窍醒脑;热入营分,症见高热,神昏谐语,或昏沉不语,舌不灵活,开窍用安宫牛黄丸;急性心肌梗死若神志模糊者,是痰迷心窍,化痰中宜加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之类;慢性肾炎脾肾衰败,浊蒙心窍型,若出现昏迷不醒时,如湿浊化热患者见舌苔焦黑而干的,则兼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肝硬化并发肝昏迷宜用安宫牛黄丸,半粒开水溶化点舌,半粒灌服或鼻饲,再随证治之。

       邓教授抢救昏迷患者除安宫牛黄丸外,还喜用紫雪丹或至宝丹,比较三者后认为都有清热解毒、除痰镇静、通窍醒脑的作用,其中以牛黄丸、紫雪丹比较凉,热毒盛多用牛黄丸,高热烦躁多用紫雪丹。

【验案举例】

      1985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严重昏迷(一氧化碳中毒)之患者,经用西医常规方法抢救一昼夜,病情继续恶化,高热神昏,痰涎壅盛,四肢抽搐,戴眼反折(瞳仁瞧下瞧内,仅见瞳仁之边沿)面目及全身浮肿,喘促,张口,口臭难闻,二便不通,舌瘀暗、苔厚浊,脉洪大而数。急用安宫牛黄丸1枚冷开水10ml,化开不停点于舌上。另用大黄、崩大碗各30g,苏叶15g,煎水取汁再溶化紫金锭3片,保留灌肠一日2次。3天内共用安宫牛黄丸5枚,再加上前后6次灌肠之后,患者体温降至37.5Y,痰涎明显减少,解除心电监护。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邓铁涛国医大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治慢性结肠炎方(邓铁涛国医大方)

〔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结肠炎。〔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邓铁涛国医大方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国医大师邓铁涛时方运用心得——安宫牛黄丸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