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伏尔加河上的水电站

伏尔加河上的水电站

现代民主的马基雅维利时刻

【编辑推荐】在世俗王权被推翻之后,谁来占据原本至高无上的君主腾出的位子?现代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很多“马基雅维利时刻”,如选举过程中的政党提名、竞选中的宣传造势、对竞选对手的攻击抹黑等,不一而足。如何理解这些现象?目前比较传统的解释是这些“马基雅维利时刻”是特定时期、特定国家还不够“民主”的表现,应该给“人民”更多在场的机会,让人民尽可能地自己统治自己。然而,这个解释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作者认为,更为根本的困难在于是否存在一种“有内在一致性的人民”?如果有,哪怕只是在理论上 更多

久保田博二:摄影家

🎬玛格南大师、环球旅行者久保田博二的摄影生涯总结巨著,数百张照片,跨越亚欧大陆,长达万字的访谈,为我们提供看世界的多样可能性角度。📍走遍中国、朝鲜、日本、美国、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多地,凭着坦诚与直接,久保田博二的目光始终保有一种“当下”的现实参与感,以短兵相接的镜头直面现实,在不加评判的目光中呈现当代世界的过往与未来,弓手尚未发射,箭矢已在的中。⚡无论是从60年代的美国漫步至80年代的朝鲜,还在中国风起云涌的80年代从香港街头游走到布达拉宫的广场,又或是穿越在鲜明富丽的日式风景和黑白两色的战场 更多

这是一部伏尔加河水利史,甚至苏联水利史。

1930年2月12日,联共(布)中央决定开始对伏尔加河能源和灌溉问题进行研究,伏尔加河大规模改造由此起步。苏联历史恰恰在几个月前发生转折——1929年,“新经济政策”被中止,第一个五年计划上马,其后延续了一个甲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斯大林模式”形成。到1989年最后一座水利枢纽(切博克萨雷)投产,伏尔加河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与苏联兴衰之路近乎耦合。在本书中,关于伏尔加河水利枢纽的筹备和建设经过、大规模搬迁、劳改营犯人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对文化遗产的选择性抢救的描述,为更广泛地了解现代社会的水利建设和“斯大林模式”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斯大林模式”被很多人认为是近现代史上集权主义的典型代表;相反,也有推崇者肯定苏联政府在国家发展上的巨大成就。在本书描绘的伏尔加河水利建设中很容易找到两种迥异观点…

(展开全部)

这是一部伏尔加河水利史,甚至苏联水利史。

1930年2月12日,联共(布)中央决定开始对伏尔加河能源和灌溉问题进行研究,伏尔加河大规模改造由此起步。苏联历史恰恰在几个月前发生转折——1929年,“新经济政策”被中止,第一个五年计划上马,其后延续了一个甲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斯大林模式”形成。到1989年最后一座水利枢纽(切博克萨雷)投产,伏尔加河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与苏联兴衰之路近乎耦合。在本书中,关于伏尔加河水利枢纽的筹备和建设经过、大规模搬迁、劳改营犯人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对文化遗产的选择性抢救的描述,为更广泛地了解现代社会的水利建设和“斯大林模式”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斯大林模式”被很多人认为是近现代史上集权主义的典型代表;相反,也有推崇者肯定苏联政府在国家发展上的巨大成就。在本书描绘的伏尔加河水利建设中很容易找到两种迥异观点的证据,既有古拉格、自然和人文生态悲剧,又有发电、航运、科技等千秋之利。但无论如何,“苏联”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次别开生面的探索。

布尔金•叶夫根尼•阿纳托利耶维奇,历史学博士,乌里扬诺夫斯克乌里扬诺夫国立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学系教授,现居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市。研究领域为俄国社会经济与生态史,以及伏尔加河流域文化和自然遗产。主要著作包括《伏尔加亚特兰蒂斯:大河悲剧》(2005)、《伏尔加河梯级水电站:俄罗斯的胜利与悲剧》(2011)、《苏联的文物保护(1917—1991)》(2013)、《辛比尔斯克-乌里扬诺夫斯克的沉没瑰宝》(2017)、《追随救世主: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基督教史(公元7—15世纪)》、《斯帕斯克(古比雪夫):旧城往事与传说》(2018)、《渔人的命运:伏尔加河中游及卡马河下游渔业史》(2020)。

华盾,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飞…

(展开全部)

布尔金•叶夫根尼•阿纳托利耶维奇,历史学博士,乌里扬诺夫斯克乌里扬诺夫国立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学系教授,现居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市。研究领域为俄国社会经济与生态史,以及伏尔加河流域文化和自然遗产。主要著作包括《伏尔加亚特兰蒂斯:大河悲剧》(2005)、《伏尔加河梯级水电站:俄罗斯的胜利与悲剧》(2011)、《苏联的文物保护(1917—1991)》(2013)、《辛比尔斯克-乌里扬诺夫斯克的沉没瑰宝》(2017)、《追随救世主: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基督教史(公元7—15世纪)》、《斯帕斯克(古比雪夫):旧城往事与传说》(2018)、《渔人的命运:伏尔加河中游及卡马河下游渔业史》(2020)。

华盾,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国际关系专业。研究领域为俄国科技及政治经济发展。在学术期刊、媒体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和评论,译有《2035年的世界:全球预测》(2019)等著作。

现代民主的马基雅维利时刻

【编辑推荐】在世俗王权被推翻之后,谁来占据原本至高无上的君主腾出的位子?现代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很多“马基雅维利时刻”,如选举过程中的政党提名、竞选中的宣传造势、对竞选对手的攻击抹黑等,不一而足。如何理解这些现象?目前比较传统的解释是这些“马基雅维利时刻”是特定时期、特定国家还不够“民主”的表现,应该给“人民”更多在场的机会,让人民尽可能地自己统治自己。然而,这个解释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作者认为,更为根本的困难在于是否存在一种“有内在一致性的人民”?如果有,哪怕只是在理论上 更多

久保田博二:摄影家

🎬玛格南大师、环球旅行者久保田博二的摄影生涯总结巨著,数百张照片,跨越亚欧大陆,长达万字的访谈,为我们提供看世界的多样可能性角度。📍走遍中国、朝鲜、日本、美国、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多地,凭着坦诚与直接,久保田博二的目光始终保有一种“当下”的现实参与感,以短兵相接的镜头直面现实,在不加评判的目光中呈现当代世界的过往与未来,弓手尚未发射,箭矢已在的中。⚡无论是从60年代的美国漫步至80年代的朝鲜,还在中国风起云涌的80年代从香港街头游走到布达拉宫的广场,又或是穿越在鲜明富丽的日式风景和黑白两色的战场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伏尔加河上的水电站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