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三位地位如何排名?为什么?

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三位地位如何排名?为什么?

一个很普通甚至卑微的女孩子怎么练就气质?

【1】不要老是笑,特别是尴尬的赔笑。【2】大大方方拒绝别人,理由简短。过多的解释反而让你成为错误的一方,记住,拒绝别人不是你的错。【3】少说可能,大概,也许,这类低能量词语,遇事不定,可以说我考虑下,明天给你答复,显得稳重。【4】从现在开始,每当面临选择时,你要从以前的逃避,改为挺身而出。这点小事,老子就做了,咋地?从来没做过的事,去做;想要搭讪的人,去搭讪;想打的电话,马上打:从来没走过的路,去走即便失败了,你也没什么损失啊,本来就未曾拥有,何谈损失!【5】不要“总”拿自己的糗事逗别人开心,不 更多

如果有选择的机会,你会像《狂飙》里的高启强一样黑化来赚取利益还是老实守法一辈子碌碌无为呢?

1.就高启强面对警察的强悍心理素质、意外致徐雷死亡后的严密部署(假装去进货)、快速学习能力(孙子兵法)、圆融的人际能力(化敌为友),做什么事都能小有所成,走白道也一样,差的只是学历/原始积累/机遇。不黑化他也绝不至于一辈子碌碌无为。2.但要达成大的成就也很难,因为出身和起点太低了。剧中给他开了金手指,前期借势(警察安欣),中期搭上陈书婷和泰叔过于顺利。干掉徐江是替陈书婷亡夫报仇,跟其孩子相处也不错,陈书婷卖个人情帮忙搭上泰叔的线倒是可以解释的通,但磕个头泰叔就送白金瀚,收义子,显得这个老江湖门槛 更多

文 / 我所谓

2022年1月30日,澳大利亚墨尔本,罗德拉沃尔球场。

战神拉法尔·纳达尔,36岁高龄,经过5小时24分钟鏖战,从0:2逆转到3:2,时隔13年拿下职业生涯第2座澳网男单冠军,大满贯数量率先达到网球男单史无前例的21座,暂时领先身后20冠的德约科维奇与费德勒,在网球“史上最佳”(GOAT)马拉松竞争中暂时领先半个身位。男子网坛“三巨头”——纳达尔、德约科维奇、费德勒——你追我赶的战斗豪情与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彪炳史册,激动人心。

职业网球至高荣誉是四大满贯,正常每年各办一届,按照每年开赛时间分别为: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简称“澳网”),硬地赛场。

法国网球公开赛(简称“法网”),红土赛场(球速最慢)。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简称“温网”,在英国),草地赛场。

美国网球公开赛(简称“美网”),硬地赛场。

2002年,31岁的老将桑普拉斯赢下美网男单冠军,夺得职业生涯第14座大满贯,加冕男子网球“史上最佳”(GOAT)。

时人普遍认为:14,难以企及。

次年,2003年温网,22岁的费德勒(1981年出生)拿下男单冠军;此后他依靠强大正手、潇洒单反、无敌发球与华丽进攻,统治澳网、温网、美网,进入夺冠快车道,每年入账2-3个大满贯,到2007年已迅速拿到12个大满贯。瑞士天王威名赫赫,桑普拉斯的GOAT宝座岌岌可危。

其间只有法网“不为所动”,因为这是更年轻的西班牙斗牛士纳达尔(1986年出生)的专属领域。纳达尔似乎天生属于法网与红土,或者说,法网与红土属于纳达尔。从2005年19岁开始,纳达尔连拿4届法网男单冠军,但求一败而不可得。

2008年,费德勒夺冠步伐遇阻,先是年初澳网半决赛不敌21岁的德约科维奇(1987年出生),目送对方进入决赛夺冠。德约的父亲激动高呼“旧王已死,新王当立”,但没人当真甚至视为笑话,因为费德勒的强大不会因为一场失利而减弱,更因德约此后2年无冠(大满贯)——谁能预见后来的德约能进化到近乎无敌境界?

法网不敌纳达尔很正常,但却在一场史诗级五盘大战中丢掉后花园,成全纳达尔温网捧杯。只在年末拿下美网,大满贯数量缓慢增至13。

2009年,似乎要变天。

澳网决赛,五盘大战,纳达尔展示“穿越之王”风采,依靠强悍稳定的左手正手与双反、举世无双的强烈上旋球、深不见底的体能、不知疲倦的奔跑以及坚强的心理素质,3:2力克费德勒,拿下个人首个硬地大满贯,也是生涯第6个大满贯,竟然实现红土、草地、硬地对天王费德勒的全场地压制,新一代天王呼之欲出。这也是我后知后觉认真看的第一场网球比赛……的集锦,瞬间喜欢上纳达尔战天斗地的顽强球风,也欣赏费天王的华丽球技。

但舆论普遍看低纳达尔,认为他满场奔跑、每球必争的防守反击打法只会加速透支身体机能,能打到30岁正常退役就是奇迹。舆论似乎是对的,纳达尔在当年法网遭遇伤病提前落败,并退出随后的温网。

费德勒把握良机,拿下从未拿过的法网男单冠军,大满贯数量追平桑普拉斯,接着一鼓作气问鼎温网男单冠军,大满贯数量15,成为众望所归的GOAT。

虽然年末费德勒丢掉美网,但这又如何?没人会怀疑,以他硬地实力,还能拿到——谁能想到,世事难料,自此之后,12个美网男单冠军属于7个人,其中没有费德勒。

也没人会怀疑,他的GOAT地位坚如磐石,桑普拉斯已是历史,现役最接近的纳达尔只有6个大满贯而且身体成疑,德约更是只有1冠,不在讨论之列。

多年以后,我们往前看,惊觉2009年是费德勒大满贯优势最大的一年,领先纳达尔9个,领先德约14个。

2010年,费德勒澳网收复失地,纳达尔竟然涅槃重生连拿法网、温网、美网冠军,步入巅峰之年。伤病杀不死他,只会让他更坚强。如此纳豆,怎能不爱?

2011年,属于德约科维奇,技术已修炼成完成体,历史第一的接发、举世唯二的底线相持(纳达尔并列)、大胆稳定的球路调度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豪取3座大满贯;唯有纳达尔继续守住法网领地。

2012年,三巨头分别拿下一座最擅长场地冠军:德约科维奇澳网、纳达尔法网、费德勒温网。费德勒虽老,但手握17个大满贯,最佳地位愈见稳固;纳达尔11个大满贯,有希望争个第二,至于德约?民间戏称“三德子”,现役第三且打且看吧。

2013-2014年,费德勒老迈,失去竞争力,纳达尔与德约争雄,分别拿下3个与2个大满贯;其中纳达尔14冠追平桑普拉斯,但舆论普遍认为地位明显逊色。

2015-2016年,德约科维奇再上巅峰,全场地无死角夺得5冠,大满贯数量猛涨到12个,堪堪闯入GOAT讨论范围;费德勒更老,继续无冠;纳达尔更伤,身体不堪重负,堕入职业生涯最低谷,2年大满贯无冠,退役似乎随时可至。

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势头勇猛的德约毫无征兆进入“冥想期”,迷信吃素等不利体力运动的莫名做法,竞争力滑坡,连续无冠。费德勒老骥伏枥,在36岁高龄出人意料焕发新生抢下3个大满贯,其中17年澳网依靠改进后的快节奏单反技术(你没看错,这个年纪的天王还在打磨技术,丰富武器库),3:2击败宿敌兼克星纳达尔,几乎坐实最佳宝座,让观战全程的我春节也多了一丝遗憾;18年澳网再拿冠军,大满贯数量来到惊世骇俗的20个,GOAT之争几无悬念。但是,同期纳达尔也出人意料再次涅槃重生,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打法,减少底线相持,打磨小球技术,加大进攻威胁,强势拿下3冠,大满贯数量增至17个,彻底将桑普拉斯抛在身后,死死咬住与费德勒的3冠距离。

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费德勒38岁,终究难以再胜时间,实在打不动;纳达尔32岁尚能一战,拼下3个大满贯,尤其2020年拿下个人第13座法网冠军,书写“红土之王、法网之神”传奇,大满贯数量也如愿达到20个终于追平费德勒,并列GOAT;但这个时期,主角是德约科维奇,他“如梦方醒”,在2018年温网半决赛以击败纳达尔的方式复苏,闯入决赛并夺冠,此后连拿5个大满贯,尤其2019年温网决赛逆转获胜,面对面摧毁费德勒21个大满贯梦想,强势冲到历史第三,距离前方费德勒与纳达尔的20个只差3个。什么叫做“浪子回头金不换”?德约这就是。

2021年,德约传奇再续,34岁高龄一举拿下3个大满贯,总数也来到20,持平纳达尔、费德勒,依靠交手战绩与世界第一数量优势,领先半个身位,暂时坐上GOAT宝座;尤其法网,半决赛3:1击败纳达尔,决赛从0:2到3:2逆转对手夺冠,举世皆惊;唯一遗憾,年末美网,强弩之末,冲击21大满贯失败,决赛不敌新生代梅德韦杰夫。纳达尔则每况愈下,澳网2:0好局被逆转,法网直接输给德约,并因伤退出温网、美网。

2022年,澳网开战,世人均看好德约夺冠、彻底封王;但谁也想不到,他死硬不打新冠疫苗,不合赛事规定,无法参赛且三年内不得入境;于是,世人更看好梅德韦杰夫、兹维列夫等95后新生代夺冠,然后才是伤愈复出、新冠病愈的老将纳达尔。

质疑与惊叹齐呼,艰难共伟大一体,纳达尔竟然又又又涅槃重生,一路苦战杀入决赛冲击个人第21座大满贯,并上演“让二追三”传奇戏码,豪取澳网男单冠军,在三巨头中第一个站上“21”。

三巨头你追我赶、波澜壮阔的大满贯攀岩竞争之旅,将网球推向不可思议的高度

04-07年,费天王独舞;

08-10年,纳费争霸;

11-14年,德纳争霸;

15-16年,德约独舞;

17-18上半年,费纳争霸,费天王20大满贯成为GOAT;

18下半年-20年,德皇归来,纳神20大满贯并列GOAT;

21年,德皇独舞,20大满贯成为GOAT;

22年,纳神独上21大满贯新晋GOAT,三巨头华章待续……

费德勒铸铁打江山,成天王美名,超越历史高峰,一度战胜时光,谁能想到他会在沉寂5年后36岁再拿冠军?

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在无人看好中奋起直追,屡屡死地求生、绝境反弹,将“纳神”“德皇”这两个讽刺生生打成美名,谁又能想到2009年只有6冠的纳达尔、只有1冠的德约时至今日竟能超越费德勒?

纳神、德皇、费天王,三巨头视“14”如无物,“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与人生信仰,令人神往叹服。

通过以上回顾三巨头竞争史诗,才能真正理解:本届澳网纳达尔败中求胜夺冠有多伟大。

是的,伟大!

凭借上佳的发球状态与丰富的技战术,纳达尔杀入2022年澳网男单决赛,对阵去年美网冠军、“21大满贯”守门人、26岁的梅德韦杰夫。

外界大部分人看好梅德韦杰夫将依靠一发、底线相持以及年轻10岁的体能优势,像去年年底美网击退德约科维奇一样,粉碎纳达尔21个大满贯梦想,维持住三巨头20冠平衡格局。

理智也告诉我纳达尔夺冠前景渺茫,如今他的临场状态与竞技水平显然弱于新生代梅德韦杰夫,曾经澳网更是他的绝对伤心地——五入决赛才一冠,玄学可怕。

我是下班才进入比赛直播,一进去就眼见纳达尔第二盘5:3发球胜盘局被破发,接着输掉抢七,大比分0:2落后。

第一盘,2:6,单看比分,我想应该是脆败。

第二盘,太伤了!用尽各种技术战术,但发挥挣扎,面对机会球,无论正手还是反手总是一堆主动失误,鏖战84分钟后抢七落败,太伤士气、太伤信心。

此时,我内心不抱期望,纳达尔体能似被榨干,发球、底线均处下风,前两盘愣是打不过,第三盘只会更难赢,且看且珍惜。

第三盘,纳达尔体能竟然没有出现问题,似乎在第二盘盘末已经提前度过疲劳极点,双方正常发挥,前五局各保发球局。

第六局,盘分2:3,局分0:40,纳达尔发球局送出三个破发点。

这是纳达尔本场比赛的至暗时刻!

实时夺冠概率,纳达尔只有4%——以后,当你想放弃,不妨看看此时此刻。

只要被梅德韦杰夫抓住其中任何一个破发点,就是2:4落后,第三盘基本交代。

然后,就是纳达尔神话般的绝地反击,挽救三个破发点后保住这局,咬住盘分3:3——至少不会马上死了。

第九局,梅德韦杰夫腿部反而出现疲劳,纳达尔乘势破掉对方发球局,最终6:4扳回一盘,耗时64分钟。

总比分1:2,起码不会输得太难看。

第四盘,纳达尔体能依旧没有问题,虽然发球状态又下滑,但加强回球攻击性,并针对对手站位靠后的保守心态与不擅长网前处理的弱点,果断增加下旋球与网前球比重,充分调动对手前后移动,凭借多破发一次的优势,耗时62分钟6:4拿下,顽强扳平总比分2:2,有戏!

第五盘,决胜盘!

双方体能都下滑,但状态与战意达到顶峰,纳达尔先取得破发领先,但因体能影响发球,在5:4发球胜赛局被反破,盘分5:5悬念陡起,不会重演第二盘吧?却见纳达尔继续发起进攻,竟然即刻反破成功,盘分6:5重新超出;更在第二个发球胜赛局没有浪费机会,干净利落连得4分胜出,酣战72分钟7:5拿下决胜盘,揽得澳网男单冠军!

总比分3:2,第21个大满贯!

纳达尔竟然赢了!

全场比赛,纳达尔处于劣势,主要指标数据大多落后:

ACE球(发球直接得分),3:23,落后;

一发成功率,62%:69%,落后;

一发得分率,67%:71%,落后;

接发得分率,36%:38%,落后;

制胜分,69:76,落后;

主动失误(非受迫性失误),68:52,落后;

总得分,182:189,落后。

落后,劣势,但依旧以弱胜强。

纳达尔逆天改命,从第三盘开始,施展全面丰富的技术战术,燃烧永不言弃的精神斗志,将个人比赛状态提升到更高层次,从而压倒梅德韦杰夫。

实话实话,整场比赛纳达尔表现并不如意,胜在关键分把握能力,这就是巨头之所以为巨头之处——状态不好,也能赢球。

2019年,费德勒38岁,在最擅长的温网冲击第21座大满贯,失败。

2021年,德约科维奇34岁,在比较不擅长的美网冲击第21座大满贯,失败。

2022年,纳达尔36岁,在最不擅长的澳网冲击第21座大满贯,成功,竟然成功。

比赛并不漂亮,但绝对伟大!

赛前不被看好,赛中跌入绝望之谷,硬是咬牙爬出生天、攀岩而上、站立顶峰。

这就是纳达尔。

战神纳达尔!

这场比赛,正是纳达尔网球生涯的缩影——杀不死我,只会让我更强大!

能见证男子网球三巨头绝对空前、几乎绝后的光辉岁月与竞争史诗,幸甚至哉!

冠军之心不死,期待传奇继续。

时 / 2022年2月1日

微信公众号“我所谓”,欢迎关注支持。

除非这三个人都退役,否则谁也不知道他们还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在2009年费德勒拿到温网,获得个人第15座大满贯超越桑神时,GOAT地位似乎无法撼动,此时的纳达尔手头只有6个大满贯,而且刚刚丢了此前已经四连冠的法网,而德约科维奇当时还是三德子,只有一个大满贯在手。到了2010年澳网结束时,费德勒大满贯达到16个,领先纳达尔10个。

如果2010年澳网结束他们三个全部退役,那么按照桑普拉斯时代的说法,费德勒毫无疑问是GOAT,纳达尔只是红土天王,类似于库尔滕。德约?只能说还不错。

不过历史从来没那么多如果。2010年法网开始,纳达尔连拿三个大满贯,2011年开始,德约则开始了他疯狂的连胜……后面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

目前三个人的大满贯数量是20:19:16。

按照他们目前的成就,可以盖棺定论的几点:

第一、红土之神——纳达尔,毫无悬念的土场之神,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第二、草地之王——费德勒,考虑到草地赛事的稀少,费德勒在草场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确实值得钦佩。不过他的草地纪录,特别是温网夺冠的纪录还存在丢掉的可能性,目前最大的追赶者是德约;

第三、单赛季最高积分——德约科维奇,德约的2015年确实太恐怖了,16585分。

第四、职业网坛最大影响力——费德勒。这个即使纳达尔和德约大满贯数超过老费,影响力最大的肯定还是老费,全球主场,相当长一段时间的GOAT(2009至今)。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曼联的全球影响力很大吧,但是他的欧冠数只有三个,落后于阿贾克斯的四个……

第五、单赛季最强统治力——费德勒,德约科维奇。这个属于关公战秦琼,所以我把俩人都列上了,如果把06年的积分换算成15年,从换算后的积分看德约更高。但是费德勒胜率更高,负场更少。92胜5负对82胜6负,这一点费德勒占优。

其实这三个人对于职业网坛都是非常强大的bug。关于这三个人的历史地位,只能等他们都退役之后再下结论了。

抖个机灵:

奶牛四个孩子,家庭地位应该排第六;

德鸡儿女双全,家庭地位第四;

豆子只有个女朋友,今年要结婚了,地位可以排第二;

所以还是豆子>徳鸡>奶牛。

费德勒最全面最华丽,纳达尔最坚韧,德约最稳定,三巨头我都喜欢,相生相克,为网坛贡献了无数场经典对决,他们互相竞争,又彼此成全,如果缺少某一个存在,我估其余两个都退役了,因为对方的存在,他们在现在这个年龄,还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打法和技术,完善自己,比如纳达尔,跑得不如以前快了,体力不如以前了,但他发球更好了,反拍更具威胁了。

我不喜欢排名,他们都会被写进网球历史,都会成为伟大的传奇,不要为了成全某一个去诋毁其他的,排名难免会有主观的因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与其要比他们地位的排名,还不如来评选他们之间最经典的比赛,回味那些荡气回肠的经典对决。

更何况他们三个都还没退役,真的要排也等他们都退役了再排吧。

之前很多人预测小德会凭借最近两年从低谷走出的高光时刻超越纳达尔,但是今年纳达尔法网12冠之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又变成了3个大满贯,追赶纳达尔的难度又加大了。但是小德刚满32岁,还可以打几年,硬地实力也确实更胜一筹,听说明年法网有顶棚了,一些粉丝的信心还是很足。

纳达尔现在离费德勒只差两个大满贯了,他又是绝对的红土之王,只要他在美网澳网拿到一个冠军,再在明年的法网拿到一个冠军,或者再拿两个法网冠军就可以平费德勒的大满贯。

个人认为费德勒再夺冠的几率不是很大,毕竟年龄确实大了,但是也真的很佩服他,在之前状态一直不好的情况下还可以拿到18年的澳网冠军,所以会不会有奇迹发生,谁也不知道。

由于90后球员始终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大满贯大多数时候还是被三巨头瓜分,所以三人退役之前历史排名将会怎样变化,还是很期待的。不可否认的是,三个人都是历史上伟大的网球运动员,作为小德的粉丝,希望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7.15温网决赛

从晚上九点到凌晨两点,整整五个小时,两个顶尖球员对胜利的渴望和拼搏,还有各种各样的戏剧性,第五盘到十二比十二之后又抢七,最后小德在仿佛天降紫微星的昭示赢下了三个抢七局,真是太精彩了惹。

整场比赛小德打得真的有点烂,一发看起来真的辣眼睛,除了抢七局之外的很多球看起来都有点不太聪明的样子,总是要被逼到绝路之后才会大幅度提高状态,第二盘输得太难看了,都说可能是战略性放弃,可是也没有去磨费天王的体力,感觉很敷衍。

费德勒全场整体状态要比德约好,真的很瑞思拜他,都快奔四了还能五小时折返跑,还有这种状态,他真的没有输!差的就是处理关键球的心态!第二盘第四盘他破发了四局,但是都是在德约魂魄飞天状态离奇的时候轻松地赢了,第五盘看到那两个被赛点我都准备关手机了,结果他打得太草率了,感觉线路都还没想好就发球了,小德迅速地把赛末点变成了破发点,真的太太太戏剧了。

赢的时候也很有趣,小德压线了结果线审却喊了出界,小德胜赛分变成了两人重打,可惜费天王没能抓住机会,把球打飞了。

作为关注了德约很多年的粉丝,虽然上大学之后直播看得没有以前多,冠军数量也记不太清,但很幸运能够认识他。看的时候真的很唏嘘,全场都是费德勒的粉丝,弹幕也尽是秀智商的言论,费德勒取得制胜分铺天盖地都是呐喊声“罗杰!罗杰!”,而小德要求重打,全场却响起了一片嘘声。又想起了不记得是哪一年的温网决赛,穆雷享受了全场的欢呼和喝彩,而小德只有在挽救了几个关键分之后不断提醒观众不要大声喧哗干扰球员,最后他还是输了,整场比赛都很憋屈,这些英国佬表面绅士,实际上却毫无风度,干的都是利己又偏见的事情。小德没有国籍优势,没有办法在大满贯中看见太多的支持者,一路上走来,无论是一一年锋芒初露还是一五年美网跟费德勒的比赛中的一片嘘声和不属于他的喝彩声,再到今天的比赛,都能够看到他的成长,已经没有了当年容易受场外因素干扰的的脆弱,全球客场(除了中国)的经历,让他今天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对球的处理和对自己状态的提升远胜过费德勒,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心脏。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运气,我也觉得确实有点儿运气,可是没有运气可以让你不断地拯救自己,只有实力和逼上绝路之后必胜的心才是赢得比赛的原因。

打裁判椅被警告,没有给费德勒挥拍致歉,对费德勒制胜分的重打要求,第五盘破发后却不为他呐喊的“罗杰罗杰”,弹幕里面键盘侠认定的影帝做作,那么多的人不喜欢他,觉得他打球难看,缺乏进攻,善于表演,也有那么多的人喜欢他,为他深夜守候,凌晨喝彩,都无所谓了,这是三十二岁的德约,一个人对抗一万观众,这是三十二岁的德约,坚韧强大,永不服输,这是三十二岁的德约,拥有的第十六座大满贯。

2020.02.02

十七冠了。

这个问题他们都退役再问才有意义啊。除非纳达尔和小德真的大满贯超越了费德勒,不然费德勒网球第一人纳达尔第二人是不会改变的。

其实楼下已经有比较荣誉的具体答案了,写的挺清楚了,大满贯,费德勒(20)领先第二名纳达尔(18)两个,纳达尔领先小德(15)三个,其实比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大满贯差距超过一个的情况下其他一切都没有意义。

世界第一持续时间是费德勒领先,最重要的是持续第一的时间太bug了。大师赛我一开始老印象了,目前是纳达尔34个,小德33个,费德勒28个。直接上两张图吧,大致和最新数据是一样的,可能少那么一两个。

在大满贯差距的前提下大师赛目前没有讨论的必要,但是要给小德提一句他是唯一个“金大师”。

大师赛其实和大满贯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

1. 只有硬地和红土,没有草地。是纳达尔的优势,也是费德勒的劣势,小德相较两者打法更均衡,所以在年龄最小的前提下已经快追上纳达尔了。

2. 奖金少,不是五盘三胜容易爆冷。

但是这些目前其实都没什么意义,最重要的还有一点是给人留下的印象。

费德勒的印象最完美,全面,统治力,常青树和优雅,温网的御花园,超越同期的统治力,光一个反拍和削球就吸粉无数。

纳达尔生涯前中期事实上一直是作为一个反派和后起之秀,但是随着红土的绝对统治力,以及打不死和跑不死,包括大伤后改变打法朝着费德勒的常青树看齐,逐渐纳达尔也成为了活着的传奇了。

小德的印象其实是最吃亏的,打法最均衡但是也无聊,冥想大师,还狙击了费纳两人荣誉收割的进程(费纳的粉丝是真的多),所以,除非小德真的大满贯第一,他的口水仗必定是打不过的。

当然了,这也是我的偏见和喜好,我就喜欢费纳决,哈哈。

目前来看纳达尔和小德都有机会上20甚至超过费德勒,毕竟小德年龄优势太大了,90代目前还没有占领的意思。

所以目前的排名就是费德勒,纳达尔,小德,但是真正退役之后的大满贯数,才是决定性的。

都是全满贯,大满贯最终数量决定一切。

拿其他主观评价说事属于耍流氓,单说费纳,时期一致,纳达尔生涯H2H压制费,生涯胜率高过费(截至目前),大师数目高过费,奥运拿男单冠军超过费,如果大满贯打平或超出。那纳达尔毫无疑问全面压制费德勒。

费德勒比纳达尔强,强就强在大满贯多。这就是硬实力硬指标,是费德勒目前历史最佳的坚实证明。

未来谁大满贯数目第一,谁就是历史最佳,毫无疑问。

首先,同意很多答案的说法,三人还未退役尚不能盖棺定论,并且都非常伟大,基本上锁定公开年代史上三巨头。球迷能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无疑是幸运的,与其争出一二三的排位,不如在比较中去回味,去赞叹。

其次,我认为最重要的指标永远是大满贯总数,其次是统治力(表现在排名第一周数、高光赛季),年终/大师赛总数/奥运会/戴杯只能是锦上添花。

于是我开了一个脑洞,假设纳达尔或德约都能拿到20贯,怎么样才最有利呢?

先说纳达尔,20贯对于他来说几乎已是瓮中捉鳖,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拿下即将举行的20年澳网,这样便是史无前例的双圈大满贯(金满贯还不是唯一呢)!拿下美网也是极好,五座美网并列史上最多,和费德勒一样坐拥两大满贯的夺冠纪录。最容易实现的自然是法网,但相较之下加成就不多了。而温网似乎对纳达尔难度最大,毕竟有六年没进过决赛了,但近两年都闯入了半决赛。

再说德约科维奇,还有四座大满贯要追赶,排列组合也多了好多呢。先说极端的,20年年度全满贯,这就不用说了,直接史上第一人,要啥都有了。如果能在某个大满贯拿下两个以上也是非常好看,澳网拿三个,第二位在单一大满贯上双的球员,而且存在实现的可能;若是法网拿两个,三圈大满贯;温网拿三个或四个,追平甚至超越费德勒;类似的,美网拿两个以上也可追平甚至独占第一。不过实话说看起来最容易实现的路线还是拿下两个澳网,再在温网或美网拿下两座奖杯。

当然了,如果费德勒再一个大满贯,又是完全另一个故事了,拿澳网并列第一,拿法网双圈,拿温/美都是独占。

yy一番之后,越发觉得三巨头现在每拿下一个大满贯都是历史突破,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就,妥妥的史上第一集团。在这个时代作为网球迷实在太幸福了!

今天又研究了一下三巨头的大满贯决赛的对手,可以部分代表那届大满贯的含金量。首先,三巨头在大满贯决赛都只会输给最有实力的选手,除了三巨头会师的决赛,费德勒只输给过德尔波特罗一次,纳达尔只输给过瓦林卡一次,德约分别输给穆雷和瓦林卡各两次,相对有点多,但对手也是当今第四第五巨头了。再看他们赢得大满贯时的决赛对手,我分为三档,第一档是其他两巨头,第二档是大满贯冠军,第三档是非大满贯冠军。费德勒的20冠组成:4+12+4,可以看到他在决赛赢其他两巨头的次数相对较少,但也有超过半数的冠军是从大满贯冠军这种实力球员那里拿到的;纳达尔19冠:10+1+8,两极分化,既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到了超过一半的大满贯冠军,同时也有8次是从非大满贯冠军手上拿到的,尤其从2017年开始的这波复苏,决赛对手都偏弱,不过蒂姆和总理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大满贯冠军;德约17冠:8+6+3,与纳达尔类似,一半的冠军是直接通过决赛胜巨头拿到,而硬战比例比纳达尔还高,含金量十足。

昨天德约拿下澳网第八冠,硬地大满贯总数追平费德勒(11个),我认为他在硬地上的成就已经微微领先费德勒了。下面列举一些他俩的硬地成绩,德约在前,费德勒在后:

不出意外德约在硬地大满贯上还会有建树,最终的格局将是费德勒草地王,纳达尔红土王,德约硬地王,瓜分完毕。

再分析一下三巨头各自最大的优势和相对的劣势。

费德勒在大满贯总数和球王周数上的记录目前都存在被超越的风险,其最大的优势在于:

再来说说费德勒的劣势:

纳达尔的优势显而易见:

纳达尔的劣势也是相辅相成:

德约科维奇如今一直在侵蚀费德勒的记录,其优势在于:

劣势:

地位的话 费德勒>纳达尔>德约

历史地位靠荣誉攒 大满贯就是唯一指标 大满贯相同或只差一个的情况下才考量别的荣誉

多说一句 个人能力的话 都放巅峰期 看场地 红土纳达尔>德约>费德勒

草地费德勒>德约>纳达尔

硬地三个人五五开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整个体育圈都有一种很不好的饭圈风气,叫排名

足球迷为了梅罗还是罗梅吵了十几年了

篮球迷天天都在为詹姆斯杜兰特等人的历史地位较劲

连网球场这片在国内相对小众的赛场也没法作为净土

如果你是一个从新世纪开始观看网球的人,到2020年门口,他们联手砍了55座大满贯,你亲眼见证了史上电力最强也最长的三名球员互相竞争不断提高各自竞争力补足各自短板,你应该有的态度是感叹,天呐,我真幸运

然而实际上不是的

任何一项运动从来就没有什么官方标准来定义GOAT,大家都是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在争论,就像网球并不是只有大满贯,拉法有奥运冠军加持并且在三项大赛中拿到两位数的冠军(个人认为在任何一项赛事里能拿到十次冠军已经是奇迹了,他有三项并且其中一项是大满贯),诺瓦克是金大师(某种程度上这比集齐大满贯难多了),而罗杰,他已经38了,他还在那里

可惜这些到了粉丝那里都变味了,在部分奶粉看来拉法就是靠红土,尤其17年之后拉法在红土外对战罗杰战绩堪忧,拉法的两次美网都因为没有碰到三巨头中任何一人而被看作无含金量;在部分豆粉看来拉法对战老牛总战绩仍然碾压,拽什么拽,而且大满贯超过你不就是时间问题么;在德粉看来,你俩都是全球主场,即使这样我们家小德在2011年之后对你们哪个不是胜多负少,小德还是吃了出道晚的亏,否则有你们啥事

球迷的粉丝化真的很可怕,根本没有理性可言。粉丝自带的逻辑就是我喜欢的球星比你喜欢的球星厉害所以我就比你有眼光以至于我就比你优越,然后就会出来各种各样奇葩的言论比如什么红土不算网球场,三个人同龄老牛会变成穆雷之类,总而言之就是我粉的球星赢了是实力使然,你们粉的球星赢了就是各种因素造成的,有本事在满足条件一二三四五的情况下赢我才认

世上本没有排名,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排

如果你本人是个Loser,不会因为你粉的人牛逼就改变你是Loser的事实,你想改变靠的是把你的偶像当做人生楷模去学习去努力去奋进,然后把自己变成像他一样好的人;指望他不断赢球来提升你可怜的优越感,只会让你在Loser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我个人觉得既然三巨头尚未退役,那么能够讨论的其实只有如何去给不同的网球荣誉附加权重,从而构建一套相对客观的球员历史地位的评价体系。


1. 大满贯冠军

2. 年终总决赛冠军(一年一度+ 参与者质量高+1500积分+球员规避伤病的能力)

3. 大师赛冠军(赛制轮次和选手数量多)

4. 世界第一周数(顶尖球员的稳定性体现,但是有可能出现在重大赛事上毫无作为但是仍然位居年终第一的情况,比如说rios,拉夫特,和muster)

5. 戴维斯杯/ATP杯(历史悠久+全世界范围内参与+国家与团队荣誉;缺点:部分高排位选手退赛+潜在的预选赛出局的可能性)

6. 大满贯亚军(签表难度+比赛轮次+1200积分)

bonus:奥运会冠军

P.S. 剩下的包括atp 250和500比赛的冠军头衔,对于三巨头这一层次的球员并没有太多的意义;这些零碎的荣誉堆积不列入重点的考虑对象

1. 不倾向唯大满贯论的历史地位的衡量方式,这样的考量略显偏激和片面: a. 对于一个球员的评价应该同时结合他的巅峰+稳定性;只考虑上限(比如萨芬2座大满贯冠军,或者克耶高斯在2017年打出的历史106位的elo排名)或者只考虑稳定性(费雷尔,伯蒂奇)都会对一个球员的历史定位造成偏差。b. 每个大满贯因为时代竞争对手层次的不同而大概率含金量不同 c. 网球比赛不仅仅局限于大满贯,如果仅仅大满贯对于一个球员的历史定位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么对于顶尖球员来说,设立和参加其它比赛的意义又何在呢 d. 如果仅仅只有大满贯,而缺少其他荣誉的佐证,那么对于一个球员的历史地位说服性也是不够的(这个例子有点类似于篮球领域,一支球队的当家核心捧起了总冠军奖杯,但是没拿到fmvp,得分王,dpoy,等其它奖项)

结论:任何的单一的荣誉衡量体系虽然朗朗上口,但必须要承担其内在不可回避的片面性的风险

2. 当重大冠军数或等价换算相同时,优先考虑冠军的多样性和覆盖场地的全面性(这个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比如说,如果同是20个大满贯冠军,费德勒的冠军成色有可能会比纳达尔略高一些;同理,虽然纳达尔在大师赛目前是35个冠军头衔,但其中有25个是在红土上拿到的;因此,立足于这套逻辑,德约科维奇在大师赛赛场上的双圈“金大师”的头衔含金量会相对偏高一些。

3. 当重大冠军数或等价换算相同,且场地分布较为平均时,依次考虑 a.头对头战绩 b. elo积分(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冠军的含金量和同时代球员的竞争水准)c. 对战顶尖球员以及atp积分前十的胜率

4. 当条件1,2,3,都满足时,依次考虑 a. atp排名前十的周数 b. 重大比赛的双打战绩(如纳达尔2016年跟洛佩兹搭档的奥运双打金牌)c. 总冠军数

5. 优先等级1级的荣誉对于2级荣誉不需要考虑等价换算的问题,具有绝对的压制效应;比如,假设当费德勒的大满贯数量比纳达尔多一座,那么他与纳达尔相对来说比较不利的h2h记录将不会纳入考量;同样,如果德约科维奇在最终的记录层面超越了费德勒,那么他远远落后于费德勒的场外影响力,名气,和之于网球精神内核的发掘将不会纳入考量

P.S. 因为对于签表的设置了解实在不多,下面所写的基本基于我的记忆,有对于签表比较了解的朋友还望指正与不吝赐教,谢谢了

我大概根据获胜的难度列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对于签表和大师赛的参与人数我不是特别熟悉。根据我草率的研究,似乎每一个大师赛的人数,赛制,对于种子选手的优待政策似乎都有所不同。比如说,今年的蒙特卡洛大师赛加上alternates,外卡的人数是61人,排名前八的种子选手享受首轮轮空的福利;但是今年的迈阿密的迈阿密大师赛的候选人数应该是达到了92人。对于三巨头这种签表相当靠前的选手来说,在大师赛打满4-5场比赛大概率就能捧得最后的冠军奖杯。今年的澳网候选人数是128人,基本上要打满7轮才可以捧起最后的奖杯。大满贯五盘三胜,大师赛三盘两胜,也就是说,一个大满贯冠军折合成3个大师赛冠军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做一个简单的等价交换:

1大满贯 = 2atp年终总决赛冠军/2奥运冠军 = 3大师赛冠军or3个团队荣誉冠军 = 52周的年终第一数= 4-5个大满贯亚军

这种换算思路只是代表一家之言;如果有更好的计算方法欢迎在评论区中分享。当然,人的思维模式总是倾向于将事物简单化,因此,将球员的历史地位仅仅跟大满贯数量绑定在一起也无可厚非。

等到三巨头生涯结束,尘埃落定之后,历史会给他们一个最为公正的评判。

2020法网后

论球场成绩,退役后,费德勒成绩大概率第三,因为他年纪太大了,明年40岁了,年轻5岁和6岁的豆子和小德谁一谁二还要看未来两三年的大满贯争夺!

当然影响力代言这些应该还是老费第一!

泻药,

2019年美网结束,纳达尔已然手握19座大满贯奖杯。

以硬标准来说, 当他拿下21座大满贯,而费德勒没有冠军入账的时候,就是他带起goat皇冠的时候。

提前恭喜一下纳达尔。

奶粉留。

尽管到现在,费德勒的大满贯还是比德约多4个,但要记住一个事实,除去法网之外,费德勒在夺得前10个大满贯冠军的时候只有他一个巨头,而德约前10个大满贯冠军,大部分时间要对付两个巨头。实际上2007年已经开始出现了三巨头的雏形(尽管费德勒是快速球场天王,纳达尔是红土魔兽,德约科维奇是后起之秀)。其实费德勒在快速球场的巅峰期比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早5年,前10个大满贯冠军应该打点折扣(八折),但纳达尔的最初10个大满贯冠军基本上不需要打折,因为2007年的德约科维奇已经打进美网决赛,他也只比纳达尔小一岁,而且有没有别的巨头,对纳达尔的法网夺冠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除非纳达尔状态极差或有严重伤病,到2019年,纳达尔的法网胜率已超过96%)。当然费德勒比德约大6岁,比纳达尔大5岁,所以三个人直接比较并不十分公平,具有不可通约性。但不能不说,费德勒时代的早期没有与之在快速球场相抗衡的巨头,除了萨芬在2015年澳网一次唯一的高光表现之外,还弄出来一大批所谓的“十连败俱乐部”。三巨头之间不存在“十连败俱乐部”的说法,尽管有段时间纳达尔对德约科维奇连败了很多场,但两个人在那段时间内毕竟没在法网中相遇。三人的大满贯数乘以含金量,感觉纳达尔(19冠)领先10%,费德勒(20冠)和德约科维奇(16冠)大致相当。从对网球的打法来看,纳达尔开启了网球的强烈上旋球时代(类似于乒乓球进入了弧圈球时代);费德勒继承和发扬了阿加西的快攻打法(借力打力,打来球的上升期),但技术远比阿加西全面,第一次打造了快速球场全方位快速进攻的战术体系;德约科维奇明显提高了当代网球的接发球技术,并开创了快速球场的防守反击战术体系。三人对网球技术的进步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很难说哪个成就更巨大。费德勒和纳达尔对公益和慈善事业也做出了很多贡献,其中费德勒的国际影响力最大。可惜的是,2019年温网五盘大战之后,德约科维奇虽然最终战胜了费德勒,但体能恢复的能力似乎还不如比他大6岁的费德勒,之后肩伤明显加重,2019年7月之后的战绩就很一般了:美网对阵瓦林卡的时候连输2盘,第三盘退赛;2019年10月11日上海大师和2019年12月20日的阿布扎比表演赛中两次对阵西西帕斯,第一盘完胜,第二盘崩盘;2019年年终总决赛中连负2场,好像还是德约科维奇第一次年终总决赛小组未出线。不过2020年和2021年澳网夺冠,说明德约科维奇是硬地之王。纳达尔2020年法网决赛轻松击败德约科维奇,使自己成为红土上前所未有的传奇。

费德勒的厉害之处是在于他的速度,他基本上是打来球反弹后的上升期,所以缩短了回球的速度,一般球员很难适应他的速度。可以说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的战术体系都是针对费德勒打造的。费德勒有五次大满贯的决赛对手都是十连败俱乐部的罗迪克,但2009年温网费德勒最后一次在大满贯决赛中胜罗迪克是打得异常艰难的,不仅打到五盘,而且第五盘还是打到14:12。为什么罗迪克最后一次如此顽强,其实是2008年纳达尔在温网上的胜利(费德勒在巅峰期后第一次在快速球场的大满贯决赛中输球)让罗迪克开始相信费德勒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血战到底,机会还是有的。

总之,三个人都是伟大的球员。具体排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历史还在书写中,排什么名

我最喜欢纳达尔,如果没有纳达尔(尤其是巅峰期的纳达尔),网球比赛的观赏性至少下降了一半。原来那种发球上网型打法的比赛的观赏性最差,回合少。

一个很普通甚至卑微的女孩子怎么练就气质?

【1】不要老是笑,特别是尴尬的赔笑。【2】大大方方拒绝别人,理由简短。过多的解释反而让你成为错误的一方,记住,拒绝别人不是你的错。【3】少说可能,大概,也许,这类低能量词语,遇事不定,可以说我考虑下,明天给你答复,显得稳重。【4】从现在开始,每当面临选择时,你要从以前的逃避,改为挺身而出。这点小事,老子就做了,咋地?从来没做过的事,去做;想要搭讪的人,去搭讪;想打的电话,马上打:从来没走过的路,去走即便失败了,你也没什么损失啊,本来就未曾拥有,何谈损失!【5】不要“总”拿自己的糗事逗别人开心,不 更多

如果有选择的机会,你会像《狂飙》里的高启强一样黑化来赚取利益还是老实守法一辈子碌碌无为呢?

1.就高启强面对警察的强悍心理素质、意外致徐雷死亡后的严密部署(假装去进货)、快速学习能力(孙子兵法)、圆融的人际能力(化敌为友),做什么事都能小有所成,走白道也一样,差的只是学历/原始积累/机遇。不黑化他也绝不至于一辈子碌碌无为。2.但要达成大的成就也很难,因为出身和起点太低了。剧中给他开了金手指,前期借势(警察安欣),中期搭上陈书婷和泰叔过于顺利。干掉徐江是替陈书婷亡夫报仇,跟其孩子相处也不错,陈书婷卖个人情帮忙搭上泰叔的线倒是可以解释的通,但磕个头泰叔就送白金瀚,收义子,显得这个老江湖门槛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三位地位如何排名?为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