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去远方才是现实啊。
留在老家……这是极度不接地气。
谢!先出去吧,趁着少年看看大千。
理想再高先要吃饭,
志向在远也要果腹。
哪个重要看你志向能否结合实际了,
话很虚随着壶里日月增长你会觉得理想越来越廉价。
祝考出一片天地吧,毕竟登高才能望远。
当然是考出去啦,利用考学,我把南北差异理解的差不多了。坐车途中也会看着地理环境的变化,来思考环境对人的影响,以至于以后,对环境的选择。终究是人选择环境,然后环境成就人。
现实都混不下去的人,还谈理想,我只能说这是个强人。
反之,天天活在理想中,而疏于现实世界的人,只能算是个疯子。
所以,你说哪个重要呢?
相对于个人来讲,理想和现实都是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想点明方向,现实中才能有所行动,不致迷失,人没有了理想,其实也没有了所谓现实,剩下的除了空洞的生存外,就只有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样人生的价值就无处体现,人生的意义也难以得到。
我一直觉得,包括我在内,很多做题家的一生就是个笑话。
底层父母的目的,就是让下一代复制自己的人生,他们不鼓励你创业,打压你学“没用的知识”,掐死一切兴趣爱好,然后用自己几十年重复岁月,没任何寸进的认知,以过来人身份荼毒有可能脱离底层轮回的大学生,最后造出一个又一个伤仲永。
人可以吃平庸的苦,享平庸的福。
人也可以吃精英的苦,享精英的福。
但不能吃精英的苦,再受平庸的罪。咸鱼有咸鱼的快乐,精英有精英的满足,但是付出比精英还多,收获比咸鱼还少,那就是纯纯的笑话。
鸡娃时代,皓首穷经,告诉你人定胜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一周5天睡眠不足,学个昏天黑地,颠倒乾坤,个人意志淹没在同省几十万人的沙场烟尘里,身体垮了,头发秃了,至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胜率几何?不重要,我们要讲主观能动性。
等大学毕业,他们又会苦口婆心让你考公务员,想尽一切办法混进体制,虽一月四千,胜在稳定。
这时候你不愿意了,自己寒窗十几年,头顶名校光环,不能说人中龙凤,至少也要做出一番事业吧,不然都对不起稀薄的头皮。
他们又千拦万截,说创业不靠谱,成功几率小云云,这时候不讲人定胜天和主观能动性了,改讲大数据了。
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好的没捞着,坏的一个不落。学生时把你当天之骄子,从严要求,用狗屁的家族使命感来pua,不少人娱乐一下都会引起负罪感。
但进入社会后一切颠倒,又想方设法让你当个普通人。
“力争上游,不进则退“的是他们,“别嫌几千少,要学会知足”的也是他们,但既然注定平凡,那前20年的努力有什么意义?
这场病态又无意义的高考备赛,将一代代人卷入其中,毁灭了几千万人的童年和人生30%的快乐,好名次对父母而言,只是向亲戚炫耀时才有意义。
高考结束的夏天,填报志愿,一群亲戚朋友出谋划策,“考土木,出来当包工头”,“考材料,国家大力推的项目,肯定好”,“这个化学也不错,名头响亮”……..人生的转折点,被他们郑重又草率的决定了。
生化环材的天坑,傻瓜父母领着孩子排队跳。他们倒没恶意,只是没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为你指明道路。
大学混出来后,经济下行,又遇到疫情,几个月不发工资,攒的那点钱很快坐吃山空。
大厂裁员,小店倒闭。
精神压抑,情绪焦虑。
灰溜溜回到老家,发现街道店铺十家倒闭了七家,包括自己最爱吃的那家店,最后拖亲戚才找了个月薪5k的工作,继续混。
疫情期间,接连发生的魔幻新闻让大众不再对未来抱有信心,想来想去还是铁饭碗香。
于是又和几百人坐在一个考场,群雄逐鹿,争夺1:203的编制名额。
同场的有三本,大专,还有研究生。6,7年前出高考成绩那天,他们有的回去摆了三桌宴席,有的回去生了一个月闷气,有的被父母指着鼻子骂了3小时……
今日再聚首,千人一面,不分区别,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7岁,妈妈牵着小手将他送进小学。
18岁,在埋头苦读的间隙,幻想世界之大,远方风景。
22岁,几十顶学士帽被抛向天空,学的一堆不明所以的知识出校门几个月就忘了,最宝贵却是几张合影。
2x岁,人生不易,皈依金钱。
人生一场大梦,用前20年追求一张凭证,老师和父母合谋画了张名为“名校“的大饼,但没人告诉他:一切不能变现的证书等同废纸。
等认清真相,明白学历只是孔雀那无用的羽毛,才发现荒废的时光永远追不回来。
有家要养,有钱要赚。
真正应该冒险的年纪,浪费在书山题海,除了换来几根白头发,什么都没有留下。
人生总爱跟弱者开玩笑。
理想给我有前行的理由,现实是我必须面对的挑战。
那个更重要??
你没本事重不重要又怎样?
建议你做两件事:
1.别听你家人的;
2.走出去看世界。
稳定最重要,护士要是可以一月上万,早九晚五,还瞎折腾什么
父母在不远游
但是一月三四千,天天加班,赶紧跑
什么理想,现实
现实就是你压根不知道自己理想是什么
两个都重要,而且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平衡和融合,把你的理想放在心里,时刻想着,比如说你的理想是实现财富自由,可以过自己掌控的人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现实是短期内我做不到,而且目前我也没有钱,那么你只要记得你的目标,你的理想,就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越具体越好,那么当你每天去完成小目标时,就离大目标不远了,所以说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而去不断的努力精进就可以实现。
现实的生活是,理想跟现实,都不重要,活着,以及如何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连饭都吃不起了,生活都没有办法保证正常了,连最基本的选择权都没有了,要什么理想?要什么现实,所以,先确保自己有足够的选择权。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得到什么,达到什么高度。。。
再去想怎么做,怎么承担责任跟义务,怎么付出,怎么承担风险。。
成年人的第一课,其实就是要懂得从成本,收益,风险的角度,看待问题。
说得再具体些吧。
其实出远门,还是在家乡,不算什么新问题了。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下看法吧。
首先要考虑的是,家人,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兄弟姐妹,需不需要自己照顾,如果有病需要照顾的话,如果是至亲,还是有恩于自己的至亲,建议先别远游,先就近照顾。
然后需要考虑的是生活成本,如果父母的钱包,支撑不起你在外的消费,你也暂时或一直没有能力,靠打工挣钱生活的话,最好还是先在县城,至少有人照顾,保证生活。
其次,是要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是到远方,逃避现实的无聊、孤单、贫穷、困难?
是到远方,追寻自己的理想,而且只有大城市,才有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
并且自己能够承担相应的费用跟时间、精力成本,也愿意承担期间的痛苦、无聊、苦闷,甚至是失败的代价。
比如我知道的,网络文学,有声,直播,高尖端科技,互联网算法、电商等等,确实只有大城市,才有比较好的发展,但淘汰率一个比一个高……
而我为什么要去做呢?
因为我做好了,即便一辈子穷困潦倒,孤寡一生,也要将编好的虚拟故事,分享给读者的准备。
能得到稿费养活自己,甚至是改善生活,当然最好。
如果不行,也不去强求。
为什么?
因为我在这领域已经得到读者的认可,得到正面的反馈。
而这读者的认可,正面的反馈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当我挣不到稿费的时候,我就想过,自己为什么坚持创作?
如果是物质的话,连当保安都比网文创作稳定,连送外卖、送快递,种地、搬砖,都要比创作赚得多。
然而,送外卖,送快递,搬砖,种地,还有当保安,都不能帮助一个重病的读者,带着希望,走过人生中最后的阶段……
我是因为一个读者,重病在床的时候,能够从我的内容中得到力量,得到希望,得到跟外界交流、快乐的机会,才选择继续在这一行业(其实网文创作连行业都不算),无论自己富贵贫穷的做下去。
而你呢?有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呢?
最后,就是人性的问题。
很多媒体人,作家,把这个世界划分为两种。
一种是媒体报道的“理想国”,是他人用图文、视频、有声作为媒介,向你灌输的世界。
另一种,才是你所生活的世界。
这其实可以有两方面的理解,一个是别人将粉饰好的世界,灌输到你脑海当中之后,从中获利;
另一个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路,各自的背景,各自擅长的领域,各自的家境、资源、底蕴,以及各自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抗压能力等等。
所以,步入社会,接触人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自己能给予别人什么,别人能从自己身上获得到什么?
是物质价值,还是精神价值?
其实认知社会、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自我定位的过程。
而自我定位的过程,又是知道市场、行业、人性的过程。
说得简单些,就是你怎么认为自己,不重要,你有什么能力,能做到什么成就,也不重要。
但是你能为别人带来什么,自己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非常理解县城孩子,出到外面看看风景的心情,尤其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很多事情很多职业都被媒体披上一个很好看的滤镜,让人心驰向往。
但我的观点是:“别人的道路,走得再光鲜,再靓丽,再通顺,也是别人的道路,只有自己脚下的路,才是自己需要面对的,是无法逃避的。”
看护理这个专业猜测题主应该是女的,成绩也就过得去,什么远近都不要考虑,你就看你的分数能选到些啥好专业好学校,以好专业好学校来判定自己该去远的还是近的,单纯就想去远方读书,专业不好学校不好,你毕业了要么在远方端盘子,要么还是回家考工作,如果护理就是你能选的最好的专业,甚至还有关系帮衬进医院,那肯定是在家好,爹妈就是想你离他们近点,找个合适的老公嫁了,他们老了你好给他们养老,当然他们也好各种帮衬你!有钱了自己到处旅游,什么远方去不了,专业不好没钱在远方要饭呢?那些单纯就让你去远方,不看长远利益的,就是拿你人生开玩笑!
没有现实哪来的理想?
船待在港湾里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听家人的,也许会很稳定,很安全,但那不是你想要的人生,就没有意义,大概率你会后悔。
听自己的,也许会犯错,会吃苦,但那是你自己选择的,大概率你不会后悔。
这完全不用纠结啊
只要家里不是因为有人需要照顾这样一些不可抗的原因
肯定用高考这个改命的机会出去看看啊
毕竟人生这样转折的机会并不多、是极其稀有
而且你其实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那就按照自己想的去做、避免未来后悔
从这件事情本身来看呢
年轻人出去闯闯没什么不好的、增加一些生命的可能性、也开开眼界
就算之后还会回到老家
之前在外面的经历,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者对未来子女的教育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另外呢,我也想说,你家里人的担忧是对的
就业情况、社会竞争都没有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未来确实会有找不到工作、不够稳定等等相关的可能性出现
所以,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并且也要理解家里人的好意
而且去外地读大学这件事情也是一件有很多好处的事情:
离开家的生活挺不容易的、但也确实是一个人成长最好的时间
我大学四年期间,一年长了一颗立志牙
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自己要学会面对很多事情、做很多决定
2.让你看到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
开阔的眼界真的太重要了
人生还很长,大学在新的地方、接触新的环境和人,真的会对你未来的人生观、直接观有很大的影响
3. 社会资源的积累其实在大学时候就开始了
自己一直希望能在北京读书、但本科、研究生都因为不材没能达成心愿
工作之后,终于可以来到北京工作,也确实发现了上学期间就在北京的同学在适应性、人脉资源方面真的有很多优势~
4. 在外地读大学、你可以积累自己独立的人脉圈
你的老师同学都是你未来走上社会很好的伙伴!
他们不但可以帮你很多、也可以教给你很多在老家学不到的东西。
就分享这么多吧~
选择哪条路都没有对错之分
但选了就不要后悔、要努力且认真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