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鄙人是光伏行业从业者。
2008年多晶硅一吨价从300多万暴跌到2010年的70万/吨,当时的成本的在30万左右,较高的利润短暂的造就了中国首富江西赛维LDK的老总彭晓峰(大家可以自行搜)。
11年的欧盟对中国进行双反,国内光伏跌了一个大跟头,价格迅速跌到10万左右,导致一大批企业倒闭(包括上面那个首富)
因为中国是两头在外,只有中间的污染生产过程在国内。但是依靠国家补贴出来的国内市场,
民营企业不断优化技术,扩大规模、摊低成本,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效率提升66%,成本降低了90%
2018年5月31国内取消了补贴,我们行业内称之为531新政。
这是我18年的预言,事实证明我预测是对的。取消补贴倒逼国内企业使劲降低成本
最终把成本压倒了4万元/吨,实现了盈利。
马上步入社会的准光伏人应如何看待531新政? – 赵连城的回答 – 搓米问答 /question/279932780/answer/418246761
目前多晶硅单价在15-27万每吨,成本在5-10万元/吨,下游的发电成本每度已经到了1-2毛钱。
可以看出来,即使不补贴,整个行业都有盈利之道。
顺便说一下,光伏行业欧美早就凉了,在登顶的路上,主要是为了卷死韩国,韩国有5家大型多晶企业 大名鼎鼎的韩泰 、三星、韩华等等。 但是可悲的是他们没有原料和市场,要从中国买原料,在卖回中国,所以怎么可能赢。目前被卷的只剩下一家OCI,在马来西亚,靠出口美国市场为生,本土工厂已经开不起来了。
目前光伏产业就是 中国从沙子(硅石)开始生产一直做到电池,南亚负责把电池片装进铝合金框子里卖给美国。另外,美国要求不能使用新疆的产品,因为国内的一半的硅都是新疆生产,特别是冬季,南方没有水电以后,基本停工。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有办法应对,比如行业老大保利协鑫,总公司在徐州,新疆和内蒙都有分公司,用哪里的是查不清楚的,还有一点就是美国的市场并不大,去年27Gw的装机量 ,现在国内的订单根本交不完,根据国家的规划,2030年之前我们有1200GW的单子要做。
从环保角度说,光伏整个生产过程的造成能耗污染,都可以在一年左右收回(约1500小时),剩余的24年生命周期都是真正的清洁能源。而且中国人探索出了光伏治沙,光伏养鱼等等模式。按照现在的电站发展速度,我都担心沙漠就不够用了。(沙漠里的光伏电站为了抑制了风沙,会努力种草子,清洗和冷凝水让草长很好,所以沙漠里铺上光伏,几年后就变草原了,这个模式已经推广到巴铁那边了)
========================================================
很多朋友问光伏治沙的问题 我是上游,就大约说一下基本操作吧。
很多沙漠是有丰富的地下水的,1是光伏电站的建设有清洗系统,太阳能水泵清洗和精细滴灌技术结合,最初地面植被是为了防止扬沙,增加发电效率的。有的地方植物生长过于旺盛还需要除草,防止火灾,不得不含泪养羊,最后就是发电 种草 养羊一体化,适合大西北。
光伏养鱼 也是类似的情况,1电池板夏季遮光,池塘水温低,创造更加适宜栖息环境。2是解决了鱼塘的供氧机器电力问题,不在苛求活水。3是发电收益,而且不占用昂贵土地。适合内陆江南地区。
最后说一句,光伏行业证明了,当你强大威胁到西方的时候他们会制裁你,但是当你真的强大到碾压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脸红的接受,光伏、高铁这种大投资、长收益、大市场的产业绝对是中国人的强项。
但是我们现在只是推掉了外塔,拿下了太阳能级晶硅9.99999%(6n),而单晶硅的水晶是纯度高达9.99999999999%(13N)的半导体级的晶硅,将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暂时还垄断在小日子国手里,这业算是卡脖子的地方了,国人当自强吧!
谢邀,正好一直有关注这块,所以可以说一说里面的逻辑。
其实伴随这项政策的,还有拜登政府的另一项太阳能产业政策:启用国防生产法(DPA)让美国国内公司尽快生产满足需求的太阳能面板和组件。
对,就是特朗普政府前年疫情期间为了让呼吸机在美国生产而启用的二战法律,也是拜登上周开始为了婴儿奶粉在美国国内生产而使用的工具。
但这明明是两个相冲突的政策:一个是鼓励进口面板,一个是鼓励国内生产。
既要有要的结果,往往是两手空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经济规律不可破。
按照拜登政府的期望,最完美的结果是这样的:
东盟国家和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大量生产太阳能面板、美国产业工人大量安装面板并联网发电、美国人大量使用太阳能清洁能源并保护环境
也就是排中、就业、环保三赢,赢三次。
所以自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美国就开始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面板征收惩罚性关税、立法投资美国国内生产。
但现实过程中,每一项都没有赢:
面板方面:
东盟国家没有生产太阳能面板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所以大量依赖于中国技术投资建厂生产,而实际过程中则是贴牌——中国的商品直接运过去,改一改,贴个牌,转口运输到美国。
这就造成2016年之后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面板骤降,但泰、马、柬、越的出口暴增,今年已经上升到了82%——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
关税加了个寂寞。至于墨西哥和加拿大,就更没戏了。
美国国内方面:
虽然组网安装需要大量人力,但终究没有生产面板赚钱,而两者带来的就业岗位几乎相等——这也就产生了开头所说的矛盾政策,到底是鼓励进口来降低组网安装的成本?还是鼓励国内生产来促进供应链美国化?
两边选择哪一项,都会得罪现有利益团体。而拜登的选择则是,两边都支持,所以出现了矛盾的现状。
而环保方面,则更加艰难了。去年美国想要对我国新疆问题指手画脚,把所有涉及到新疆的太阳能面板都认定为“forced labor”,可却被气候特使约翰特里以及副国务卿舍曼联名反对,导致政策延期了许久。
原因就是在于,如果因为这个原因,那么美国国内的太阳能需求,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而回到现实中,在现在推出这个政策原因则更加魔幻:拜登政府的政策砸了自己的脚。
今年3月,有美国国内的太阳能面板公司举报,说大量中国企业投资泰、马、柬、越,走三角贸易变相逃脱关税制裁。
然后美国商务部接受了,开始发起调查。可这个调查却包含了溯源条款,也就是说:如果一旦调查完成,那么我调查期间所有进口的商品都要被溯源,只要被我查到了,那么直接最高250%惩罚性关税走起。
换做你是企业,你会做什么?
对,我不卖了。进口面板数量直线暴跌,跌停了。
占据80%市场份额的面板突然不卖了,结果就是组网生产的公司彻底抓狂,没有面板我装什么?
根据美国自己的统计,从3月到现在,一共下马了308个太阳能组网项目。
然后这群公司集体抗议美国商务部,不能这样啊大人,我们活不下去了!
可商务部整整犹豫了1个月,就是因为另外有一批人在为这个政策叫好:最先举报的美国国内太阳能面板生产厂商。
按期葫芦起了瓢,现在的政策也称不上完美。
这样的例子其实我们也在很多地方看了很多次了。
中美贸易战的商品,其实也是如此,大量转口到东盟国家再出口美国,美国家庭硬生生吃进了关税;
美国制裁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结果东方两个大国做转口贸易含泪赚差价,美国和欧盟又是硬生生吃进了油气涨价的苦果。
而对拜登政府、或任何一任美国总统和政府的问题在于,这问题目前是无解的。
靠金融掏空产业之后,美国吃到了向全世界征美元税的福利;但也正是产业空心化之后,哪怕强如美国,也要吃瘪。
实际上,美国主流太阳能组件类型的82%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可问题是,这四个国家是没有生产能力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四个小国连一台都生产不出来,又是怎么包揽美国市场82%的呢?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某东方大国(印度:正是在下)。
众所周知,全球光伏产业20强中,有15个来自中国。中国光伏专利4089项,是美国的27倍。要做颗粒硅,离不开中国;HjT和ToPcon182/210离不开中国;无论你在光伏产业做什么,你都离不开中国。
不过,中国虽然在光伏产业有绝对的统治能力,但美国有301审查啊。美国不让你卖,你怎么办?中国和东盟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去东盟贴个牌,算东盟生产的,就避开301了。
所以允许泰马越柬进口,只不过是美国竞选游戏里的一块遮羞布而已。美国政客们需要反中拉选票,要让别人看到他们“在努力“与中国脱钩。美国政客们也知道东南亚既没有这个技术,也没有这种人才沉淀,你就是给他钱,他也生产不出来。
东西还是从中国买的,到东盟去贴个皮包企业的东盟牌子,然后转买到美国去。甚至,也可能是直接在中国厂家进行代工,在中国贴东盟企业的牌子,到时候连集装箱都不用卸,在东盟填个单子就出口美国了。
遏制中国崛起,已经是美国共和党民主党的共识,而美国的信口胡说承诺体系,又会催生出这种种怪像。这才刚开始呢,以后多的是。可惜美国无论如何脱钩,它也不可能成功,要想重塑一个制造业规模等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和,发电量等于美国、印度、俄罗斯、德国之和的超大型产业链,那是痴人说梦。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我真诚提醒: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厂家一定要特别小心,特别注意。
千万不能在出口泰、马、柬、越的产品表面粘贴任何含有中文的标识,更不要写上制造商名称,也别写依据中国标准生产、经过检测合格之类的。
英文方面也是要特别留意的,像Made in China这样的标识,一定不能有。
否则,东盟贴牌中国造就会被揭穿了。
美国的脸就挂不住了。
而拜登,也很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说成通共,甚至是投共。
这太不厚道。
所以,请大家小心,就当自己是生产三无产品的企业去做出口产品,这时候别搞什么品牌营销。人家美国要的就是三无产品,而不是中国制造。
别砸了人家泰、马、柬、越的饭碗。美国心甘情愿地让中间商赚差价,那是财大气粗,不是人傻钱多。
都给他留点面子。
好像还真有挺多人没看懂的。
那就直白点:现在是卖次品的好时机。美国要当冤大头,你客气啥啊?
刚刚瞄了一眼股市,今天光伏一片欢腾。
你说,拜登总统宣布泰、马、柬、越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咋咱A股反应这么大?
说道底,拜登这个特意没提中国,但是还是漏了一手,明面上从这些国家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其实就是从中国进口罢了。
这些国家,2年之内怎么能拔地而起的建设整个太阳能组件的上下游企业产业链?
根本就不存在,,也不可能,美国进口的这么大量,最后还不是得通过转口贸易,贴牌生产出口到美国去。
就像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降低进口美国大豆份额,然后某些不知名的国家,大豆突然出口猛增,一个道理。
我国的光伏龙头有一些已经在这四国建厂了,连马甲都不用换,换个名字就能继续。
这一波叫什么,叫美国赢了面子,东南亚获得了数据,中国赢得了里子,皆大欢喜。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欧美制裁俄罗斯,结果俄罗斯的石油就跑到印度去,印度摇身一变成了石油中间商,俄罗斯石油在印度中转一下,就继续出口到欧美。
但类似的魔幻事情,并不是今年才有,也不是只出现在俄罗斯的石油。
过去这几年,美国一直对我们各种制裁,结果被制裁的商品就大量转道先出口到东南亚,贴个牌后,就转而继续出口美国,以此绕开美国的关税制裁。
美国放着一手的中国制造不买,宁愿去买东南亚的二手中国制造。
其实跟欧洲买二手俄罗斯石油,性质也差不多。
另外,这种大量转道东南亚贴牌的现象,也促进了东南亚贸易的繁荣,但归根结底还是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但最近却被一些人因此鼓吹成产业链大规模转移。
然而,中国制造并没有这么脆弱。
虽然我们现在外部有强敌环伺,面临的环境也比较险恶,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知,不能妄自尊大。
但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
比如,6月6日美国宣布,将豁免东南亚四国光伏组件24个月的进口关税。
这实际上说明,美国从2018年开始,对我们进行长达4年的光伏切割,最终以失败告终,美国至少在光伏产业认怂了,还是得乖乖用我们的太阳能组件。
因为,东南亚的光伏组件基本都是从我们这进口过去贴牌的,再出口到美国的。
现阶段,美国确实没办法摆脱对我们的光伏依赖。
这种依赖就好比欧洲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短时间确实找不到足够的替代。
除非美国不搞新能源,不搞太阳能了,不然美国在光伏领域,就是绕不开中国制造。
因为我们过去这些年,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光伏产业中心。
我们当前生产全世界80%的光伏多晶硅料,还有超过90%的光伏硅片,以及超过80%的光伏组件。
这使得无论美国如何制裁,短时间内都很难摆脱对我们的光伏依赖,只要美国还想要搞新能源,就离不开中国。
因为只有我们的制造业,可以制造出足够便宜的太阳能电池板。
我是2016年开始看好太阳能产业,开始做一些系统的产业研究。
只不过因为光伏产业这两年涨太多了,估值明显过高,有些泡沫化风险,所以这两年我就很少提及光伏产业。
所以我这里还是强调一下,虽然我看好太阳能产业,但这跟看好光伏板块股票是两码事,大家现阶段还是要多注意一下风险。
我是一直不建议基于热点,就去盲目追涨。
我这里主要通过这件事情,来跟大家分析一下,中国制造一些无法被取代的优势。
我们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首先对光伏产业做一些科普。
我们通常说的太阳能电池板,就是光伏。
因为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所以,就简称为光伏。
光伏产业的原材料,跟半导体一样,都是沙子,也就是硅。
硅是地壳主要组成元素,这是光伏产业可以大规模扩大化的一个很重要基础。
比如说,这两年很热火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是锂电池,由于需要大量用到锂,所以这两年锂价是火箭式上涨,这也给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带来很大压力。
但光伏产业就不一样了,不管光伏规模扩大多少,对沙子的需求有多大,这个沙子的价格整体还是比较稳定的,不至于涨得太离谱。
要把沙子变成半导体,是要经过很多道复杂的工序。
我这里大致列一下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构成。
首先要把沙子先冶炼成工业硅,然后再把工业硅提纯成多晶硅料。
到这里,光伏和半导体就出现一个技术分叉。
工业硅提纯成多晶硅料的时候,纯度达到6个9,也就是99.9999%就可以达到太阳能多晶硅的要求。
而半导体产业,需要多晶硅料的纯度达到11个9才行,技术要求非常高。
由于沙子的成本比较低廉,在提纯多晶硅料时,最大的成本是电力。
所以,提纯多晶硅料是非常有规模效应的一个环节。
也就是规模越大,制造成本越低。
目前我国占了全世界80%的多晶硅料产能。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欧洲推动新能源,催生了第一轮太阳能热潮,当时多晶硅料的价格堪比黄金。
当时生产出来的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也非常高,如果不靠补贴,根本无法与火力发电竞争。
但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扩产,并不断技术革新,多晶硅料的价格就大幅度下降。
过去十年,多晶硅料的价格降幅是超过了90%,从一公斤400美元,大幅下降到现在一公斤35美元。
只是提纯太阳能多晶硅本身并不难,但要提炼出足够便宜、又达到技术标准的多晶硅料,就很困难了。
所以,国外企业很难跟我们竞争。
我国多晶硅料的产能集中度也很高,有差不多一半是集中在新疆,因为电力价格低廉。
多晶硅料的规模效应,是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
沙子提纯成多晶硅料后,需要用不同的工艺加工成单晶硅片或者多晶硅片。
而目前我们生产着全世界超过90%的硅片。
硅片最终才通过复杂的制绒工艺,变成一片片太阳能电池板,然后再封装成太阳能电池组件。
然后一个个太阳能电站,通过大规模使用太阳能组件,实现光伏发电。
我国在光伏产业链所有环节,都实现高度集中,可以说是世界光伏制造中心。
全球光伏产业20强中,有15个来自中国。中国光伏专利4089项,是美国的27倍。
这种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已经形成比较大的壁垒。
美国早在2018年1月,就通过201法案对我国的光伏产品单独加征30%的高额关税。
当时我们和美国的贸易战都还没有正式开打。
可见,美国在遏制我们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态度是很坚决的。
但4年过去了,我们在全世界的光伏产业占比,却仍然不降反升。
这就让美国很尴尬。
过去4年,美国一直在努力让企业回流美国去生产光伏组件,但效果却很差。
因为美国制造的成本太高了,而光伏行业是一个对价格高度敏感的产业。
因为光伏发电,最终的竞争对手是火力发电。
光伏在2008年的发电成本还是4元/度,不靠补贴压根没有竞争力。
但随着我们的光伏企业大规模扩张,不断推动技术革新,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按照现在光伏组件的价格,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降低到0.4元/度。
在印度、沙特这类光照条件好的地方,光伏发电的成本甚至已经降低到0.2元/度左右了,已经实现跟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
当然了,光伏发电最大的缺陷是作为不稳定能源的通病,白天能发电,晚上不能发电,夏天发电多,冬天发电少。
当前储能技术还是有瓶颈,这使得光伏发电在电网的占比,不能超过15%,否则就会对电网稳定造成冲击。
但全世界除了发达国家的光伏发电占比能超过15%,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光伏发电占比通常都很低。
我们的光伏发电占比也只有4%,所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光伏产业是一个对价格高度敏感的产业,所以光伏产业过去十几年一直在各种价格战,竞争异常激烈而残酷。
美国企业想要在没有形成规模优势的情况下,贸然跟我们竞争,压根就竞争不过。
所以过去这4年,美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主要停留在终端的光伏电站环节,需要大量进口太阳组件,装配到光伏电站,而光伏制造领域仍然没啥进展。
但因为美国对我们的制裁,所以我们大量的光伏组件,就绕道东南亚,贴个牌,再出口到美国。
所以过去这4年,我们光伏组件对美国的直接出口是大幅度下降,但对东南亚的出口暴增,然后东南亚出口到美国的光伏组件也同样激增。
东南亚国家自身光伏产能很低,其实谁都明白东南亚大量出口的光伏组件基本都是贴着东南亚牌子的“中国制造”。
美国之前为了发展自身新能源,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今年3月,美国本土一些光伏制造企业,因为竞争不过我们企业,就跑去跟美国投诉,要求调查这种绕道东南亚出口的行为。
于是,美国商务部就开始说要溯源调查。
结果导致美国进口太阳能电池板数量暴跌,进而导致美国大量准备上马的光伏电站一下子陷入停滞状态。
今年从3月到5月,美国已有318个光伏项目被迫推迟或取消。
这就让拜登很头疼了,毕竟新能源是他主打牌。
一方面,美国一直信誓旦旦声称要制裁这制裁那。
但另外一方面,美国真要制裁到底,连绕道东南亚贴牌也禁止,那么美国的新能源就别想搞了。
但架不住美国本土制造业也有一些利益相关群体,跑去把这件事情捅破,等于扯下了美国的遮羞布。
才让美国有了这次难堪。
结果,在象征性的调查了3个月后,美国最终这次宣布豁免东南亚四国的太阳能关税,等于是要默许我们绕道东南亚出口的这件事情。
但需要警惕的是,拜登这次还援引了《国防生产法》,在贷款和拨款支持下,推动未来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
美国动用《国防生产法》并不是一个常见的事情。
2020年疫情期间,美国呼吸机告急,当时美国也动用了《国防生产法》去紧急生产呼吸机。
而今年美国出现“奶粉荒”后,拜登在上周也动用《国防生产法》来紧急生产婴幼儿奶粉。
这个二战时期的法律,最近这两年在美国被频繁动用。
这也是美国当前供应链紊乱的一个真实写照。
同时,美国动用《国防生产法》来加快其本土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这也可以看到美国迫切想要摆脱对我们太阳能依赖的决心。
但最终实际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
我个人认为,至少十年内,美国应该是很难真正摆脱对我们的光伏依赖。
如果美国能够投入巨资,不遗余力推动本土光伏制造,十年后才可能形成跟我们有竞争能力的美国本土光伏巨头。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但也不能妄自尊大,就完全无视了美国的这种决心带来的一些威胁。
包括这次美国豁免东南亚四国的太阳能电池关税,也是给了个两年期豁免期,显然,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利用现在“不脱钩”,在为未来“脱钩”做准备。
我之前说过很多次,如果美国现在跟我们脱钩,不会对其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的话,美国估计早就跟我们脱钩了。
但问题就是,美国现在并没有能力跟我们脱钩。
美国对我们的光伏依赖,只是美国对我们的制造业依赖的一个缩影。
这次俄乌冲突爆发后,大家都看到了天然气卢布的威力,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气是建立在欧洲短期内找不到替代,才能实现的一个效果。
很多人就担忧,我们又不是资源大国,上哪去找这样一个可以反制西方国家的利器。
但实际上,过去这4年,我们和美国的贸易战,已经说明,中国制造在某种程度是可以达到俄罗斯天然气的效果。
美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找到替代的。
所以,假设未来基于某些事情,让欧美也对我们进行这样的极端制裁,我们实际上也可以搞“商品人民币”,到时候是可以要求这些不友好国家进口我们的商品时,都必须使用人民币支付。
我们现在不这么做,只是因为如果这样做,等于跟美国撕破脸皮,是对美元霸权直接开火。
美国过去4年,一直在各种尝试着产业链转移,对我们各种制裁,但对我们的制造业依赖,并没有降低。
这已经充分说明,我们的制造业,不是别人说替代就替代的。
但美国也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美国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摆脱对我们的制造业依赖。
美国现阶段短时间内很难摆脱对我们制造业依赖,至少5年之内肯定是不行。
但如果美国真下定决心要跟我们脱钩,给美国十年时间,不说完全摆脱对我们依赖,至少可以大幅度摆脱对我们依赖。
到那个时候,我们等于就少了一个可以反制美国的利器。
美国也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来对付我们,而不像现在还会打着“竞争”作为幌子。
所以,趁美国现阶段还不敢跟我们脱钩,把一些该做的事情做了,也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凡事皆是取舍,得审时度势,寻找到一个最有利的时机出手。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从美国开始搞毛衣战,东盟迅速成长为中国的第一贸易伙伴并交易额屡创新高,据统计局:
其中一部分是实实在在的贸易,另一部分呢?据日本《日本经济新闻》:
用膝盖都能想明白… …
碳排放可能是西方战略史上最大的一次搬石砸脚。
本来西方国家在内燃机时代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中国怎么追都追不上。结果西方自己搞了个全球变暖->碳排放->新能源的大战略,要大搞新能源。
新能源嘛,新赛道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西方可能天天吹西方体制善于创新,吹的自己都信了,以为换了赛道自己还能赢。
结果几年下来电网电池电动车都被东亚尤其是中国吊打,但是碳排放百万漕工已经成气候了,回头太难了,只能卡在这精神分裂。
不过这里还是可以卖一下药丸:如果西方天降伟人把舆论扭转过来,全面抛弃新能源,那在这块投入最多的中国恐成最大输家。。。
泰、马、柬、越 , 四个国家,都在东南亚,对吧?
马来西亚,泰国,在很多人印象里,还是有点工业能力。越南好像也是后起之秀。
光伏产业,从多晶硅,到单晶硅,到电池片,到电池组件。
技术虽说不是和芯片一样的高科技,但是至少比钢铁水泥工业,还是要高端一些。
所以,柬埔寨出现在这个名单里!到底是啥意思啊!
他们四个好像都是一路货,都获得了来自东方神秘大国的加持!
中文是联合国办公语言之一,所以东南亚各国的产品上印有中文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同理,中国有很多优良港口,海运资源充足,所以东南亚公司从中国港口发货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大家不要想歪,美国制裁中国光伏产业的意志是坚定的,行动是坚决的,肯定不会半途而废,更不会进口贴牌产品。
我能说啥,果断支持一下稀宗。
为什么美国开放东南亚市场,国内大涨?这套路大家都懂,类似加拿大的贴牌口罩,和墨西哥边境组装厂,满满都是套路。
你得明白一个道理,产能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爆出来的。中国光伏是从亏损补贴,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更是一个10几亿大市场培育出来的。中国光伏无论从专利,产能,还是安装量都是遥遥领先。除非你能如日本搞垄断氢能源汽车一样,大家都转电车那日本就搞了个寂寞。比如大力发展风电什么的,不过可惜风电国内也很强。
截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水电装机3.91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亿千瓦)、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798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6.5%、13.8%、12.9%和1.6%。
我还听说一个段子,不知道真假,英国要搞海上风电,来的是中国施工队,美国公司挂名站着看(这懂得都懂,赚钱吗,不寒碜)。
所以我们搞新能源是认真的!认真到最后能把一个别人认为高能耗,低回报,的垃圾产业,变成公认最强者。这个最强者还是一直在商业上被打压,各种小作文摸黑的情况下逆袭完成的。这很值得骄傲好吗?
我们也应该清楚,美国是一个油气输出大国,光伏的发展本来就不是特别强烈。今年的特殊情况下,油价涨幅太大,光伏只能说是美国的权宜之计。等油价降下来,美国政策的连续性让人怀疑,不过这并不重要,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缺少能源的国家。大家都不想被能源卡脖子,而发展可再生能源,就成为了必须。
关于倒买倒卖的事情大家说的都差不多了。俺说个其他方面的笑话吧。
在拜登发布这条命令前,商务部部长吉娜·雷蒙多正在对东南亚太阳能行业进行调查,为美国进口设备设置更多障碍。
结果拜登一句话,商务部白忙活了。
雷蒙多只能表态说“我仍然致力于维护我们的贸易法,并确保美国工人有机会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竞争。总统的紧急声明确保美国家庭能够获得可靠和清洁的电力,同时也确保我们有能力让我们的贸易伙伴对其承诺负责。”
谢邀,白宫的这个声明当然是利好广西(dog)。
我们知道,中越之间,因为存在关税、配额和技术壁垒,越南在国内媒体上被频繁曝光向国内走私行为,见下图:
而我们又知道,走私贩子向国内运输货物得手后,空着载具返回会白耗油钱。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不顺手捎带点中国土特产回去,岂不少赚了一倍的走私利润?
当然,在传统的云桂琼粤四个走私方向上,广西即沿海又沿边,优势相对大一点。
去年,国内多个搞光伏发电的企业联系我司,要在我司厂房顶部安装光伏发电,发电优先供应工厂及办公所用,如果有多余则反馈到电网,发电给我们工厂使用是比工业电便宜不少,我忘了是多少MW了。
我当时参与招标了,就觉得这行业怎么这么卷啊……就是死命的卷,我们还没怎么开口,折扣一个比一个大……我们说屋顶铺上光伏板,如果漏水不好维修,然后他们就说他们做之前一定把防水做好,如果后续漏水他们免费维修;厂区溜达时他们看我们停车场没有车棚,就说再赠送我们两百来个车棚,然后在车棚顶铺光伏板,我司员工感动的要落泪,冬夏天,为了能够找个有车棚的车位,好多员工都早早的到公司,领导看到也感动的热泪了,我们的员工多么热爱工作啊!
所以我觉得释放什么信号了呢?我觉得他们能够持续性的曲线卷到美国去,应该是挺开心的……
口口声声宣称重视气候问题,实际上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太阳能开发活动放缓的地区。国际能源署上个月表示,由于税务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今年的新增太阳能开发活动可能下降6.8%。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白宫准备在周一宣布,两年内不会对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收任何新的关税,希望通过此举使美国停滞不前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走上正轨。对于高度依赖进口太阳能电池板的美国太阳能开发商和公用事业公司来说,这一决定将是一利好;而对于试图建立美国国内太阳能供应链的制造商来说,这将是利空。
在美国日益遏制我国发展、刻意制造对抗的大背景下,此前美国商务部决定调查所谓——我国太阳能生产商是否通过将日常生产转移至东南亚的四个国家来非法规避太阳能关税。这四个东南亚国家是柬埔寨、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
据几家美国公司和几位议员表示,如果美方调查得出存在规避关税行为的结论,可能会导致对从这些国家进口的产品追缴税款,这种可能性对新的太阳能开发活动造成了寒蝉效应。
美国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的关税适用于我国制造的产品。这些关税被美称为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由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首次实施。
上述调查可能会将这些关税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使用来自我国的零部件、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或越南完成组装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目前,这些国家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约占美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进口总量的80%。
关税问题使太阳能行业产生了分歧,使得太阳能安装商与美国制造商对立起来,太阳能安装商购买进口电池板,而美国制造商希望得到保护,不想受到他们认为的我国公司低价竞争的影响。
这种利益冲突让拜登左右为难,一方面希望促进美国的生产制造,另一方面希望加快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过渡。
在美国国内通胀率上升、拜登支持率下降且蓄意遏制我国发展的情况下,拜登还必须决定如何处理特朗普政府遗留下来的对华关税政策,这些关税针对数以百亿美元计的我国出口至美国商品,推高美国国内物品价格,加剧美国通货膨胀。
包括财政部长耶伦在内的很多美国人向拜登施压,要求取消部分对华关税,以缓解通胀压力。拜登本人也表示,解决通胀问题是他的“首要经济任务”。
包括NextEra Energy和Xcel Energy在内的多家美国公司表示,上述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调查可能严重推迟太阳能项目,加州州长纽森(Gavin Newsom)对美国商务部表示,这会导致很多原本预计2024年上线的新太阳能和电池存储项目推迟。
据美国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称,白宫宣布两年不加征任何新关税旨在给太阳能开发商和公共事业公司提供更多确定性。这些公司此前表示,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导致全美范围内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的活动放缓。
这位官员表示,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的上述调查将继续进行。
这项调查是在既得利益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阳能电池板小型制造商Auxin Solar提出相关指责后发起的。该公司无端指称,我国的公司在柬埔寨、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开展业务,然后将材料出口到美国,以此规避关税。
该公司表示,我国太阳能生产商试图通过将生产转移到不受关税影响的国家,以低于美国制造商的价位销售产品。
除了暂停两年征收新的太阳能进口产品关税之外,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白宫还将公布到2024年将美国国内太阳能产能提高到22.5千兆瓦的计划,相当于拜登上任时产能的三倍。这些官员说,这将使数以百万计的家庭改用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