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拜登在白宫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并在社交媒体发文「这是分享美食、庆祝、更新和反思的时刻」,其中有哪些意义?

拜登在白宫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并在社交媒体发文「这是分享美食、庆祝、更新和反思的时刻」,其中有哪些意义?

拜年是不是无意义社交?

什么是无意义呢?我现在去拜年,已经收不到压岁钱了。相反,我还要倒给压岁钱。去给外公外婆拜年,一人500;给伯伯伯母拜年,一人500;给小舅舅舅妈拜年,一人500;给姨妈拜年,500;侄子侄女若干,若干个500…………还不算买年货请吃饭。他们老的老,小的小,根本也帮不上我什么。我更没有借钱、介绍相亲的需求。这么看起来,我这个年拜的是不是很没意义?但我记得的是,5岁起,我父母开始经常吵架,打架,家里整天鸡飞狗跳乌烟瘴气。我害怕得要命,捂着耳朵哭,没人管我。我去拉我爸,被撞倒,鼻血横流,我妈看了更急, 更多

最好的社交方式,不是请客送礼,而是以下三种,不要陷入无效社交

经常听人说,“我不是在应酬,就是在去应酬的路上。”乍一听,感觉人脉非常广。仔细一品,却带有几分无奈。人不能脱离社交,不然就会没几个朋友。人不能痴迷社交,身陷其中的话,会令你应接不暇,耽误正事。有人说,应酬就是正事。一杯茶、几杯酒、一番拳拳盛意,事就成了。看起来是这么回事。然后呢,几度为难,一句遮人口舌掩人耳目,事情又重新回到原点——走流程。权谋教父曾文正说,“世事洞悉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权谋。”几千年以来,国人把权谋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渗透到人情世故的每个细微之处。君不闻,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 更多

前几天身在北美的校友们还在群里讨论这件事,拜登这么做主要是两个目的。

第一:为自己与民主党争取以华裔为主的美籍亚裔选票。

第二:为美国争取中国籍为主的亚裔外籍学生、工作人群继续留在美国。

不管是拜登庆祝中国农历新年还是美国一些州尤其是蓝(民主党)州将中国农历春节纳入法定节假日,通过这种美国官方认可过洋节来表达文化包容和鼓励,尤其是拜登前段时间还让台积电在亚利桑那投资建厂。

争取选票自然不必多说,美国媒体最近的反思挺有意思的,最著名是一篇报道美国非常需要来自中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子的新闻。

新闻标题是《DON’T DRIVE AWAY SMART STUDENTS》直译是”不要赶走聪明的学生”。

新闻直接点出几个很关键的问题:

1.根据美国官方数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超过50万名中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博士生在美国大学学习后留在美国,通过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并创立了至少共计价值1000亿美元的科技企业。新闻重点提到了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崔屹创办的纳米材料科技企业Amprius,即将为美国陆军的新订单服务。

2.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是非常错误愚蠢的决定,这项政策至少让美国每年从中国少引入了3000-5000名STEM领域人才。

3.原文:Finally, to win this war for human capital, U.S. politicians should tone down their anti-China rhetoric。大意是为了赢得全球化人才的争夺战,美国政客应该对反华言论进行控制,尤其是疫情后一些仇恨言论。

4.呼吁美国签证制度改革,为STEM人才提供更多的H1B名额。

5.中国籍学生、美籍华人学生现在能占美国部分高等院校STEM领域总入学人数的16%,目前中国籍学子毕业后定居美国或至少留美5年的博士生占比达到85%以上,需要保持这种势头。

6.近些年来因为美国的高压政策,导致40%的华裔科学家感到恐惧甚至担忧到想要离开美国,但是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的数据并不支持特朗普政府所谓的学生赴美”窃密说”(低于0.1%),新闻专门反思了美国曾经对著名华裔科学家郗小星的指控为莫须有的冤案。

7.我专门看了下新闻作者,不是高华,两名美国白人作者甚至其中一位是来自美国国防大学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国家安全与资源战略学院的Anita R. Kellogg。

拜登夫妇亲自拜年了。

今年这个春节,给中国人拜年的外国领导人,感觉特别特别多。算起来,这也是拜登第三次以美国总统身份拜年了。

但今年的拜年,一些细节很特别。至少三个看点吧。

细节一,白宫史上第一个农历新年招待会。

今年的规模搞得有点大,用第一夫人吉尔·拜登的话说,这是白宫的第一次农历新年招待会。

你没有看错,白宫现在向我们学习,也搞起了新年招待会

要知道,前两年,拜登还纯粹是拜年,说点吉利话,表达个姿态。记得第一年(2021年),拜登夫妇大年初一,发了拜年视频;第二年(2022年),也是大年初一披露,两人和白宫工作人员过了一个中国味的除夕。

今年更进一步,白宫夫妇亲自上阵,在大年初四搞出了农历新春招待会,邀请400多亚裔人士来到白宫,大家一起过新年。

当然,拜登很注意政治正确,请注意,每年他说的是:农历新年。

既说今年是兔年,也说今年还是越南人的猫年。

但不可否认地说,白宫这一天张灯结彩,春节,现在也成了白宫的一个保留曲目。

细节二,拜登夫妇穿着很特别。

拜登仍旧是西装革履,但系了一条大红领带;第一夫人吉尔则干脆一袭大红长裙,特别喜庆。

吉尔说得更感性:当我们扫除过去一年的尘埃,当我们讲述可怕怪兽(年)的故事,当我们告别昼短夜长,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新年的希望:门框上的大红对联,桌子上摆满了佳肴,窗边闪耀着灯笼的光芒。在最黑暗的夜晚,新月在未知的阴影下,向着黎明时分闪耀……

真不容易,她知道“年”的传说,知道对联、知道灯笼,看来第一夫人真没少做功课。

记得2021年拜年视频中,第一夫人吉尔身后,还放了一个青花瓷。这肯定不是随意的布置。

今年同样细节拉满,除了红色元素外,拜登夫妇还特意请来舞狮表演。在我们熟悉的新年锣鼓声中,中国的大红狮子在白宫上下翻飞,最后亮出祝福语:恭喜发财。

吉尔笑得合不拢嘴,拜登在一旁不断拍手。

细节三,浓浓的悲哀扑面而来!

不是淡淡的悲哀,而是浓浓的悲哀,在这本该欢庆的夜晚,真的是扑面而来。

第一夫人吉尔开场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当我们要庆祝农历新年的时候,我们的喜悦被本周发生的两起可怕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打破了。我们为在蒙特利公园和半月湾失去亲人的家人祈祷,我们与这个社区的每一位成员一起悲伤。

拜登随后也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看到这么多朋友真是太好了,即使我们怀着如此沉重的心情聚集在一起。

他接着说:最重要的是,当你想到那些被留下的亲人时,他们是祖父母、父母、阿姨、叔叔、兄弟姐妹、朋友、邻居……请和我一起默哀,向他们致敬……

最喜庆的新年招待会,第一件事就是默哀!

坦率地说,中国人很难想象的事情,但却是白宫刚刚发生的事情。因为也很简单,就在这个农历新年,美国已经发生了两起针对华人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一起造成11人死亡,另一起造成7人死亡。

看最新的报道,很让人痛心的,受害者中还有5位中国公民。

他们可能有亲人在美国,来美国团聚过新年,哪知道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为什么?

拜登也承认,在美国,有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他说:“这个社区经历了深刻的仇恨、痛苦和暴力,以及反亚裔仇恨犯罪带来的伤害,你知道,对老年移民妇女的痛苦攻击……”

但更直接的,还是枪支泛滥。2023年1月还没有结束,但就在这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美国已经发生39起大规模枪支暴力事件,仅在今年头两周,就有超过1300人倒在枪口之下。

所以,在这次新春招待会上,拜登也发誓:我们将再次禁止攻击性武器,我当参议员时努力过,我们现在将再次这样做……

人群中爆发热烈掌声。但我想,大家其实也知道,拜登说得很好听,未必真做得到。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在禁枪问题上,拜登还真是够呛。

感觉过去一年,拜登又苍老了许多,白宫工作不好干啊。

白宫史上第一个农历新年招待会,很特别,很喜庆,但,也很悲伤。

撇开政治上的分歧,以及美国对我的种种打压,但就冲新年招待会这一点,还是要对拜登夫妇刮目相看。

最近几天,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也不仅仅外国政要们拜年忙;世界不少地标性建筑,也披上了中国红;海外的唐人街,更是张灯结彩,舞狮游行,爆竹烟花,比国内绝大多数城市还要热闹。

我前几天说过,最近几年世界政要拜年,感觉至少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吉利话拜年;第二个层次,学一两句中国话再拜年;第三个层次,不仅说中国话,也穿上中式喜庆衣服拜年。

拜登似乎更进了一步,不仅夫人穿大红长裙,干脆在白宫办新春招待会,请来中国舞狮表演。

什么中国人的农历新年?

现在是美国白宫的保留曲目。

在招待会上,拜登还开玩笑说,他一度还想过,要不要放烟花爆竹来庆祝一下……

这说明了什么?

我总觉得,还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世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尊重,也切实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散发出的迷人风采。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过中国春节,享受中国年味的热闹、喜庆和欢乐。

中国的生肖文化,更是让外国人津津乐道。比如拜登就说,兔年意味着哪怕你面对巨大的挑战,但却认真而执着。记得今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前两天也说:兔象征着活力和机敏,“这是人类面临艰难和考验时所需要的品质”……

世界依然面临挑战,我们确实需要像兔子一样充满活力和机敏。

文化是超越国界的。外国人在隆重庆祝我们的春节,将心比心,我们可以不鼓励洋节,但也真不必太介意,太上纲上线。这个世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自信的,越是开放的。

感觉现在国外不少城市,春节的气氛比国内还浓烈,现在,连白宫都办起了新春招待会,美国总统都还念念不忘爆竹烟花,我们也要认真反思反思。

正如我前两天所说的,我总觉得,中国真正的强大,应该是有一天,我们的春节,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华人庆祝,不是华人也庆祝。

兔年,必然大吉!

拜登在白宫庆祝的是农历新年(Lunar New Year),而非中国农历新年(Chinese New Year),此举迎合的是政治正确,讨好的是亚裔和除中国外的其他过农历新年的国家,因其招待会有中国元素就沾沾自喜甚至感激涕零纯属自作多情。

如果他真有诚意的话,不妨当场表演个嘴叼大地红,过年燃放爆竹可是中国节日传统,有着2000余年的历史。

你说邪门不邪门,好好的农历春节突然就变成了亚洲地区的阴历新年了。

连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翻译词句都变了。

合着一个存在了很多年的事物到底是什么,全部是由他们自己的那一张嘴决定的。

怪不得他们那里盛行主观唯心主义和一神论宗教。

所以说,别看你又是搞这又是搞那,中国人非但不一定领情,反而还会感到反感甚至厌恶。

你要是老老实实还用原来的称呼,哪怕是干脆翻译成spring festival 我都能认为你是真心。

搞成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lunar new year ,别的不说,单是从基本事实上都过不去。

春节根据中国农历制定的,农历的根本是为了农业,而不是什么单纯依据月相制定的历法。真要往上面硬靠,也得称之为阴阳合历。真要翻译,也得翻译成solar-lunar new year。

而农历这个关键词,自然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农历,那就只能是中国的农历,其它地方很难适用,甚至像越南这种地方,压根就无法在实质上适用。

在古中华文化圈,也就是现在的东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那是照抄的中国的农历,他们过的春节,压根就不是他们的春节,只能是他们的新年。

只有在中国,春节和新年的意义是完全重叠的。

所以说,到现在,虽然看上去还是在同一天,可是节气和节日压根就不是一个意思,也不能放到一起说。

结果,那边明晃晃摆着阴历新年,这边却突然拿出来春节两个字。

但是那些人,都不一定能读出来和写出来春节这两个字了。

到底是谁在难堪。

所以,中国人看见这一幕,不会认为拜登是在给中国人拜贺春节,而是在给跟春节同一天过新年的人拜贺他们的新年。

结果还非要硬拉上中国的春节,这不就是给自己的无知找难堪吗。

所以说,唯心主义要不得,不是说张了一张好嘴,就一定能把白的说成黑的的。

别人是有眼睛有嘴巴有耳朵有脑子的。

拜登上台以来,搞的这几次的大规模的认知战,没有一次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总是试图在众所周知的地方扭曲别人的认知。

这能成功的了吗。

拜年是不是无意义社交?

什么是无意义呢?我现在去拜年,已经收不到压岁钱了。相反,我还要倒给压岁钱。去给外公外婆拜年,一人500;给伯伯伯母拜年,一人500;给小舅舅舅妈拜年,一人500;给姨妈拜年,500;侄子侄女若干,若干个500…………还不算买年货请吃饭。他们老的老,小的小,根本也帮不上我什么。我更没有借钱、介绍相亲的需求。这么看起来,我这个年拜的是不是很没意义?但我记得的是,5岁起,我父母开始经常吵架,打架,家里整天鸡飞狗跳乌烟瘴气。我害怕得要命,捂着耳朵哭,没人管我。我去拉我爸,被撞倒,鼻血横流,我妈看了更急, 更多

最好的社交方式,不是请客送礼,而是以下三种,不要陷入无效社交

经常听人说,“我不是在应酬,就是在去应酬的路上。”乍一听,感觉人脉非常广。仔细一品,却带有几分无奈。人不能脱离社交,不然就会没几个朋友。人不能痴迷社交,身陷其中的话,会令你应接不暇,耽误正事。有人说,应酬就是正事。一杯茶、几杯酒、一番拳拳盛意,事就成了。看起来是这么回事。然后呢,几度为难,一句遮人口舌掩人耳目,事情又重新回到原点——走流程。权谋教父曾文正说,“世事洞悉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权谋。”几千年以来,国人把权谋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渗透到人情世故的每个细微之处。君不闻,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拜登在白宫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并在社交媒体发文「这是分享美食、庆祝、更新和反思的时刻」,其中有哪些意义?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