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6 月份准备考研是否来得及,应该如何准备?

6 月份准备考研是否来得及,应该如何准备?

考研复试,你为什么被刷了?

初试平平,复试第二逆袭成功上岸,现在研三在读,作为导师的开山大弟子,每年都会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辅助复试选拔工作。其实有些时候听着大家的发言,我心里都跟着着急,话不应该这么说/太紧张结结巴巴/自我介绍太长太长听着就感到很冗杂等等等等,有些时候趁老板外出取文件,我还会善良隐晦的给一些提示,毕竟大家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针对现今导师的各种性格,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应答话术,附有设计思路供参考)索性借着这篇回答,一口气把那些【复试加分项】+【复试不应该做的那些事】都总结一遍,考研复试的那些事儿,看这一篇就够 更多

2024 考研北大软微会「爆炸」吗?

哪一年北大软微不炸呢?炸难道就不考了吗?那肯定不可能啊。北大的软微就两个专业,电子信息和工程管理。北大的工程管理硕士,那是“大佬们的聚会圣地”,很多人不敢去凑这个热闹,所以电子信息可以相当于考研人的必争之地了。来看23届的招生目录:电子信息01-06方向招收统考。01-04为计算机相关方向,想也知道热门。05新兴交叉学科、06集成电路工程,风口专业哪能不热门呢?07金融科技,好的,又是金融又是科技,热门buff直接叠满,就算学计算机的不报这个方向,学金融的也会来挤啊!当然,其中最热门的方向还是0 更多

学姐当年暑假开始复习的都上岸啦!你也一定没有问题!!!

一起来看看6月份开始准备该如何高效复习吧!

温馨提示(疯狂暗示):记得收藏和点赞!

??【基础阶段(就现在开始到8月)】背好单词?语法长难句?一刷真题

【背好单词】

记住,从现在开始直到考试,你每!一!天!都要背单词!

建议基础较差或一般的同学以背诵纸质书为主,单词app 可以作为后期的辅助背诵工具。

▼自用纸质书推荐

·《考研单词一笑而过》(周思成老师主编),亮点是辅助记忆很有记忆点,而且书中会穿插一些小故事,不会那么枯燥。非常适合不喜欢背单词且对背单词没有信息的同学。

·《新东方考研英语乱序版(俞敏洪老师主编),排版清晰,干净的一本书,每一页下面的自测版块我很喜欢。

(其实原则上讲,市面上任何一本叫得出名的单词书都ok,重点是你要把它背完?反复背!但如果真的对背单词缺乏信心和兴趣的同学,我还是比较推荐思思老师的那本单词书的,各种谐音?联想记忆更能激发你背单词的兴趣。)

▼每天背单词的安排

早1h背诵新规划的单词,晚1h背诵当前和前一天早上背过的单词。背完一遍再重复。

▼背单词方法分享:

两个小方法可以轮番使用~背单词就没有那么枯燥啦!

· a4纸背单词法。之前在b站看到一学习博主发的,我觉得很好用!万能门放在这里啦.视频讲解的更清晰!【【学英语】北大学姐的高效背单词法!不看亏大了!1小时竟能背100多个?-哔哩哔哩b23.tv/CHIHqt

· 抄写法。还是用a4.纸,一个英文单词抄写7遍,每一遍脑海中都去复述意思,每天晚上看抄写的单词回忆中文意思,认识的划掉,不认识的圈出来复习,直到全部划掉。

(思思老师在单词书里强调,背单词要“勤标记,多重复”,所以背单词一定一定一定要拿起笔,边写边背)

【语法长难句】

考虑到时间比较紧张,直接看老师视频讲解效率更高一些。

▼田静老师——语法跟她

老师公众号里有一个是15天语法课程,能帮助你快速厘清语法问题

(可以一天一节也可以一天两节,边听课边笔记,小半个月就搞定语法)

宋智鸣老师——长难句跟他

可以关注智鸣哥的宝藏围脖账号,视频号里有整理好的长难句分析合集。今年也有新更的长难句讲解视频,以及文字图片版长难句解析。不要小看一天一句的小累积,量变会引起质变的哦~(免费的!小傻子才不去看!)

(作为语法课程的加强辅助练习,每天1句~2句。近几年英语越来越难,长难句逐渐增多,所以一定要坚持下来,语法课听完了也要坚持练习长难句,你的阅读会有质的飞跃。)

【一刷真题】

▼刷题范围

英语一:05-19(优先做10-19,第一遍做完时间还比较富裕的话,05-09年的真题选做)

英语二:10-19

(英一英二均留下2020和2021年真题来做后期的真题模拟。)

??注意,不要为了追求遍数盲目加快刷题速度。质量第一!质量第一!质量第一!!!

▼刷题方法:

a.先看题目再看文章。阅读题目时,将问题、关键字全都圈出来,然后带着问题去原文中找答案。

b.在第一遍阅读原文的过程中,可用铅笔将不认识的单词划出来;做完第一遍题目时,查明单词意思记在小本本上;然后单词都认识的基础上再做一遍阅读,比对和第一遍的差别

c.听老师视频讲解。重点在老师讲解每一道题目时的做题思路,要注意不同题型的做题思路是不一样的,着重注意自己做错的题目的错误原因!做对了也要听,以防是蒙对的。

▼阅读老师——孔玮

孔玮老师的”结构性”阅读实操性很强!她以学生角度来帮助你剖析错题,帮助你在有不认识单词的情况下也能做对题!并且引导同学多以英式思维思维去做题,比如文章主旨一定要回去看文章第一段。非常适合基础一般的同学听。(指路关注孔玮老师围脖,也是干货满满!)weibo.com/u/1233839520

??强化阶段:背单词?真题?作文初练习(暑期开始)

【背单词】

继续每天背单词9月结束前最少背完3遍!同时,把真题中出现的不熟悉的单词牢牢掌握。(要有意识的在做真题的时候背单词哦,一个单词在有前后语境搭配的情况下是更有助于记忆的~)

【真题】

根据自己的进度1刷完真题后,开始2刷。注意2刷时间控制在17min左右,做完一篇自己对答案解析修改即可,不用看老师讲解啦~注意标注出2次都出错的题目,分类整理出错的题目,找出规律,避免类似错误重复出现

【作文初练习】

开始初步整理作文,了解出题类型、作文框架结构、一些写作技巧、语言的扩充方法等。

▼强烈安利我的宝藏老师——周思成!!!

思思老师上课风格:阳光热情又搞笑!
老师重在讲解写作思路及写作结构,他的“三连细分法”“万能诡辩论”等方法超好用!我之前也背过很多模版,但是提笔就是写不出来,需要痛苦凑字数,是思思老师真正教会了我如何写好英语作文。

(如果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思老师就是授之以渔的好老师。)

??真题阶段:背单词?整套阅读?小三项(10月)

【背单词】

不知道你有没有坚持背单词到现在呀~我推算了一下,这时候单词书至少背了有5遍以上了,是不是听起来超棒超有底气!多翻一翻单词书划标记最多的单词加强记忆,每天做真题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在真题中背单词~。每天饭后可以用app进行单词的查缺补漏。(我用的墨墨背单词app,敲好用~)

【整套阅读】

11月上半旬应该就可以完成真题的二刷啦,然后我们开始三刷——整套阅读的练习

规划好时间,2-3天一个小周期。第一天在规定时间内做整套试卷的阅读,然后用剩下的1-2天进行整套阅读的文章分析。注意把握好时间哦~

【小三项】

终于开始小三项的练习啦!小三项不可以放弃,它是有技巧的,只要掌握技巧多加练习,正确率低不了!

▼小三项老师推荐——宋逸轩

宋老师讲小三项超级厉害!能够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分数!

??冲刺阶段:背单词+真题模拟+作文练习

【背单词】

一直背到考试呀~重点放在之前整理出来的单词上,每天可继续用app在午饭和晚饭后背单词。因为app根据记忆曲线会反复反复再反复出现你不熟悉和多次出错的单词,直到你记住它为止。

【真题模拟】

▼模拟重要性

? 掌控整场考试的做题时间.

? 预知考场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提前调整!

? 感受考场的氛围,减少考试的紧张感。请重视且利用好每一次模拟考试!

▼如何模拟

11月尾巴或者12月开头的第一个周六模拟2020年真题,定时3小时,完成包括作文的整张试卷题目,注意把握好时间~

之后的一个星期用来分析试卷,同时每天在作文纸上练习一篇真题作文。

下一个周六模拟21年真题,方法同上。

【作文练习】

▼作文老师——继续跟紧周思成

12月押题课必听哦!

“开卷考试”的快乐希望你也拥有!去年考场上我拿到卷子乐开花,一口气完成!思思老师这几年全部小范围命中真题,所以考前一定一定要看一看!!!

之前的作文练习~

(简单强调一下英语作文的重要性:英语后期唯一能和别人拉开巨大差距的就是写作,因为写作真的是技巧性非常非常强,它的确同我们的词汇量和实力有关联,但它整体的技巧性同样不可小觑。我之前跟的思思老师会在作文班帮大家总结写作规律,总结运用框架以及积累很多的预料库,对最后作文冲刺的帮助非常大,我考的英语一,最后大小作文加起来旱区26分左右。)

所以宝子们一定要对英语有信心呀!

嘿嘿,好棒呀你都读到这里啦!

快点赞收藏关注学姐以后不迷路!

我们继续来看看怎么搞定政治~

??5月——暑假:打基础,强化课?刷选择题

【强化课】

▼复习顺序参考

马原』-『史纲』-『思修』-『毛中特

▼强化视频

『腿姐陆寓丰

因为我去年跟了腿姐全程班,最后北京地区政治75+,分数证明跟腿姐绝对没错!而且我超喜欢听直播课的感觉,每次直播惊喜拆盲盒:猜猜今天是陆老师还是丰老师?

『徐涛』

涛涛老师强化课也很强,虽然没有跟,但腿姐课上经常夸他,我舍友跟的徐涛老师考的也很好,大家可以先去试听一下两位老师的课程,挑选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一跟到底。

【刷选择题】

30天70分刷题计划》or《肖秀荣1000题》都ok,第一遍错的多也不要焦虑,正常。

做完了多看看错题~

??9月-10月:二刷选择+技巧课

【二刷选择】

根据进度,大概到10月中旬能完成一刷,然后开始二刷。时间紧张的同学可以有选择性的二刷,比如只二刷第一遍错的比较多的板块,剩下的就着重看错题就好。

【技巧课】

没有商量,技巧课只能必须听腿姐的!腿姐的技巧课YYDS!!!前期强化课没有听完的可以不用听啦,只要腿姐的技巧班开课,只跟技巧课就可以了,更推荐跟直播课,效率高效果棒!!

??11月:模拟题?冲刺课?《冲刺背诵手册

【模拟题】

肖8》?《腿4》

模拟题的重点都在选择题,一定把所有的选择题知识点掌握。《肖8》的大题可以不用看,《腿4》大题看一下出题方向,

【冲刺课】

冲刺课的重点是时政,时政在考试中分值不低于20分,一定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因为时政知识点实时更新,不出现在大纲上,所以除了在模拟题上整理时政知识,最好跟着老师把近一年的时政要点帮你理清楚~

【《冲刺背诵手册》】

小小的一本绿皮书真的超级好背!!!前半部分是带框架的知识点,后半部分是整理好的keywords以及大题背诵点,可以一直用到上考场!

▼背诵小技巧指路:

腿姐喜马拉雅带背!!!

哇这个带背太神奇了!

我后期每天早起后就戴上蓝牙耳机在洗刷吃饭和路上听腿姐音频带背,考场上写大题的时候竟然有腿姐在耳边给我读答案的错觉哈哈哈哈!!!

今年会有新的更新哦!

??12月:《肖4》?腿姐押题(10道题)

【《肖4》】

肖爷爷YYDS!不必多言,考研人手一本。选择题可多刷几遍,所有出现的知识点一定一定要吃透!大题掌握好每一道题的出题方向(尤其是前2套题),答案的话更推荐背腿姐的,更有逻辑且更易得高分!

【腿姐押题】

腿姐押题课会再把时政精华讲解一下,然后出10道大题。时间紧张的话,只背熟腿姐10道题足够了,反复背10遍,信心十足上考场!

好好复习吧!咱们岸上见哦!

现在开始到12月初试,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冲一冲,本科变硕士。

? ①院校查询

【查询地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②专业查询

【查询地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③目标院校专业目录

【查询地址】: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

④?专业实力查询

【查询地址】:中国教育在线

⑤历年录取分数线

【查询地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⑥历年报录比查询

【查询地址】:考研帮网页版?

①学硕&专硕:学制、学费、培养方式就不说了,网上都有,一般来说专硕比学硕简单,招生人数多。
②全日制&非全日制:差别包含上课时间、学费、住宿,如果一个专业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那分数线取折中或者按照非全划线,这意味着全日制的过线难度降低了,而且很多学校全日制还能向非全调剂,不用走调剂系统。
③英语一&英语二:大部分专硕考英二(也有考英一的)、学硕考英一,医学类都考英一,不要因为英语去决定自己考专硕还是学硕,不值得。
④调剂:有些学校还要联系导师问要不要,导师同意才能调剂,所以,不要把调剂当后路,尤其是本科不好的人,一般调剂都是要看本科的,反而很多好学校保护一志愿,对双非的人更友好。
⑤水区&旱区:就是阅卷的严格程度,北上广严一些,西北西南还好。
⑥专业课压分:看学校、看专业、看考试年,不是绝对的,有些学校今年压,明年不压,有些学校这个专业压,那个专业不压,专业课分数不太高,不能证明压分,除非是文科类考了个位数,才算是真压分,比如宁夏大学
⑦考研总分:500分。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其中: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
⑧试卷结构
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英语(一)——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英语(二)——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分
数学:——理工类(数一、数二)经济类(数三)
数一: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数二:高数78%、线性代数22%、不考概率统
数三: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一般情况下,工科类的为数学一和数学二?

①院校公布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时间:每年8月-10月

②考试大纲公布 时间:每年7月或9月

③研招网开放网上咨询周 时间:每年9月19日-9月23日,每天09:00-17:00

④网上预报名 时间:每年9月最后一周

⑤正式报名 时间:每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

⑥现场确认(网上确认) 时间:每年11月上旬或中旬

⑦打印准考证!! 时间:12月中旬-初试结束(初试前10天左右)

⑧考研初试时间 时间:一般是12月第三个周末。

⑨初试后时间节点

不论是因为兴趣、名校、就业或是提升学历都OK。

但该问的该查的你要彻底查清楚,千万别稀里糊涂的开始。

另外,一旦选好了,就不要变来变去!

①复习资料

政治

政治的资料书你一定要用我男神肖秀荣的,我承认徐涛和陆寓丰的课是真的比肖秀荣的课好太多,但资料书这方面你可以永远相信肖秀荣。

英语

专业课

②复习规划

6—7月

8—9月

10—11月

12月

不要再问现在开始来不来得及?
我告诉你,就现在开始刚刚好,永远也不晚。
不到最后一刻,都有逆风翻盘的机会!!加油

来不及了

但还是要准备一下

毕竟,这年头不考研?说不过去啊!

你居然不考研?对得起自己吗?

对得起爸妈吗?

对得起谁啊你?

啊?

老一辈的人人生必做的是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但咱们今天的人生必须项是:考研

以上言论如果打扰到大家了

请果断来评论区掰头一下hhhhhh

话就说这么多哈,接下来说点正事

6月考研全程规划——

先做一个整体的规划:

假设每周的学习时间是6天

以英语为例:

单词每天都背

200×30=6000

6.6—7.1(30天)一轮

7.2—8.2(30天)二轮

8.3—9.3(30天)三轮

9.4-10.5 (30天)四轮

10.6-11.7(31天) 五轮(已经很熟了)

11月之后可以重点背真题词汇 (高一中-低频词)

真题阶段

以《考研真相》 英语一真题书为例,留最新3套题目:

4×10=40篇阅读

6.01一7.31(一刷)

一个周做5篇,需要8个周,56天

8.01-9.15(二刷)

一周做6篇,需要不到7个周,45天

9.15-10.15 (三刷)

1次做2篇,一个周做5天,需4个周

10.16-11.06(四刷,已经足够了)

一次做4篇,隔天做,需要3个周

5-6月:一轮打基础

每天学习时长:6~8h

英语:

从你正式决定考研的那天起,你的背单词之路就开始了。每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背单词,直到上考场那天,背单词不能停;利用这个阶段,学会阅读技巧,会划分句子结构,学会语法知识,学习长难句,积累作文素材。

数学:

6.01一7.31(一刷)

一个周做5篇,需要8个周,56天

8.01-9.15(二刷)

1周做6篇,需要不到7个周,45天

9.15-10.15 (三刷)

1次做2篇,

一个周做5天,需4个周

10.16-11.06(四刷,已经足够了)

一次做4篇,隔天做,需要3个周

政治:

这个阶段先不用看政治,暑假7月份开始就可以,暑假直接听徐涛的强化班视频课。

暑假(7一8月)强化阶段

8-10h

英语:

单词继续;

做《考研真相》的真题书,因为这书用的人很多,我也用的这个。

刚开始刷题不用很快,用真相逐词逐句精讲册逐词逐句精翻文章,分析出题套路;开始准备作文,整理作文模板。

数学:

开始二轮,多做题,分析错题,整理做题方法,总结

题目类型。

专业课:

背诵重点笔记,整理相关专业课专题,总结答题技巧,专业课真题很珍贵,不要浪费。

政治:

直接看徐涛的强化课程,配套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做1000题。

九月开学(9-10月)查缺补漏

每日学习时长:10~12h

英语:

单词继续;

分析出题人套路,总结阅读技巧,阅读真题值得反复做;整理属手自己的作文模板,多练手。

数学:

可能会遇到瓶颈,继续多做题,一定要分析题目

专业课:

背背背!背知识点、背名词解释、背简答题、背专题。

政治:

1000 题,徐涛通关优题库等选择题都可以刷,一定要总结记忆,对比记忆,选择题才是拉开政治分数的关键。

最后冲刺阶段 (11–12 )

每日学习时长:10~12h

最后阶段,稳住,我们能赢!!

背背背!英语作文,专业课,肖四肖八

留几套真题,最后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做,找找感觉;调整作息,调整心态。

大致规划就是这样,我再分享一下自己备考时候的作息吧——

每日计划表(参考)

前期

7:30 起床

8:00–8:30 英语单词

8:30–8:40 休息

8:40–11:30 轮流看数学和英语

11:30–14:00 午饭+午休

14:00-16:00 英语阅读每天2篇

16:00–16:20 休息

16:20–17:20 专业课

17:20–19:00 晚饭+休息

19:00–21:00 政治、专业课

21:00–21:10休息

21:10–22:00 政治或英语

22:00–23:00 不要太晚睡

9月-10月:强化

7:00 起床

7:50–8:30 英语单词

8:30–9:50 政治复习、知识点+选择题

9:50–10:00 休息

10:00–11:50 数学

11:50–13:00午饭+午休

13:00-15:00英语阅读,英语阅读每天2篇;其他题型(结合真题)

15:00–15:20 休息

15:20–17:20 专业课知识点+练习

17:20–18:30 晚饭+休息

18:30–21:00 专业课+政治

21:00–21:10 休息

21:10–22:00 整理笔记

22:00–23:00 睡觉前回忆知识点

11-12月:冲刺期

6:30 起床

7:10–7:50 英语单词、作文等

7:50–8:00 休息

8:00-9:50政治:选择题,真题,11月中旬背大题

9:50-10:00 休息

10:00–11:50 数学:真题+练习总结

11::50–12:40 午饭+午休

12:40–15:00 英语阅读,每天保持2篇;作文练习1篇

15:00–15:20 休息

15:20–17:20 专业课

17:20–18:20 晚饭+休息

18:20–21:00 专业课+数学

21:00–21:10 休息

21:10–22:20 英语和政治总结大题

22:20–23:00自由安排

ok,学废了吗?

学废了,我就再说点其他的话——

努力学习考研的动力,就是战胜别人的那种感觉

因为战胜别人意味着你能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这是刻在基因里难以撼动的那种爽感。

所以考上研和你游戏打赢的那种感觉,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游戏能让人停不下来就是在不断的满足你战胜别人的感觉。

那考研复习能不能像打游戏一样停不下来呢?

这是当然可以的。

但是你要明白,考研的录取人数就那么多,这种爽感永远是稀缺品,而且这种感觉你还脑补不来。

那怎样才能抢到这种稀缺的感觉呢?

第一,永远不要承认自己不如别人;

第二,如果正面战场不敌别人,那就想办法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猛攻一科能让你快速的进入正反馈的状态,任何学渣逆袭的第一步都是先成为偏科生;

第三,用刷卷替代刷题,每一分的进步卷子都能直接告诉你;

第四,打印一分一段表,一是可以直接计算排名,二是你要清楚的知道,提升五分可以战胜多少人,如果学校不公布排名,自己用卷子估算;

第五,几门科目选一个直接往后自学,成绩上落后,那就从进度上找一些优势,比如一本考研词汇闪过的单词,别人才开始背,但是你已经背完一遍了,因为精准划了重点,你肯定是要比别人快的;

第六,如果你成绩还不错,找一个假想敌,分析他的情况,知己知彼,然后想办法去超越他。

生活从来不是为了竞争,但竞争一定是为了生活。

赢的感觉才能让学习这件事坚持下去,方法从来不是捷径,能让你考研上岸的,只有决心和勇气。

朋友!时代变了!2022了还有人问6月复习来不来得及!!!!!

你问问去年考研的那些400+却遗憾落榜的人。你问问他们6月复习来不来得及!!!

去年有多少人,整整一年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几乎自虐一样苦苦复习一年,2月份查成绩,看到400+激动到眼泪和嘴角一起失控,3月份一出复试线,一句【地崩山摧壮士4】都不足以形容他们内心的崩溃!

这样的帖子在网上不知凡几,你现在问我【6月准备考研是否来得及】?

于是我告诉你来不及!请问你就真的不复习了吗?要放弃自己的理想了吗?那你趁早放弃吧,那你这样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动摇的人确实考不上研,考上了也是折磨导师折磨自己!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那样的人,无论我说什么都要奋力一战,那你就去学习!学习!学习!

日常复习安排:每天1.5h记单词,2-3h精读两篇阅读,0.5h总结

?注意:虽然大部分考生的复习节奏是先背单词再做真题,但是对于现在才开始备考的你不行?!记单词和真题完全可以并行!

这一轮刷题目的是掌握语法、长难句和真题词汇,巩固英语基础。大家一定要提前选好教材,尤其是语法都不懂的0基础小白,在挑选教材时更要注意细节。我身边英语基础比较弱的研友同学,用的基本上都是《考研真相》,就图一个细致。

刷题建议:

逐字逐句分析,强化单词和长难句能力??

对照错题,总结解题方法??

后来就背电脑了,虽然沉,但是更好用。

和上半年不同的是,这个阶段刷真题,更要注意做题的准确率。每一道题都要总结,对的为什么对了,错的为什么错了,以后做题的时候才好提高警惕,准确率就会快速提升。到暑假结束的时候,我的很多阅读都能做全对了。

可以背模板,但不要完全套用模板,不然改卷老师会压分压的你怀疑人生。

我是先用闪过送的写作真题词汇本,用前面的高级词造句。他的词汇都是根据使用场景分类的,完成一组造句,基本上就能把一段内容写的差不多。这其实就是一个自创模板的过程。

然后仿写真题的范文,真题的答案解析册上就有,而且还有一些句子的突破法则,可以自己尝试写一些高级的长句

最后用《写作160篇》,这个上面的练习更多,还有一些预测的话题,我挑着练了一些,然后继续仿照范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各个学校的真题都可以做,只要是考试范围内的就行。即使是同一科目,但每个学校考试的侧重点不同,考察形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这恰恰可以帮你把知识点巩固得更扎实,更全面。

肖8的题目一定要反复做,无论第一遍的时候对了没,都要多做两遍,有些题能蒙对一遍,是运气,能蒙对2遍,是巧合;能蒙对3遍,那才是本事!

3遍之后,只做错题。无论这个题之前错了几次,3次也好,1次也罢,都说明这个知识点掌握的不够扎实!那就多做几遍!把这个题想的明明白白才算结束!

我复习政治的时候,会总结每一部分考点的得分率,把史纲、毛概、马哲等等的得分率统计一下!得分率最低部分要着重复习,材料就是1000题,翻出来继续做,反复做。做题总结方法如上!
答题的答案没有必要抄,等到肖4再抄都来得及。整理思路,把干条记住就行了。

有的同学11月就冲刺了!就——猛士!我室友每天早上5:30就起来背笔记,一直到晚上12:00多都不休息。每天只有早上去一次食堂,一次性买好午饭和晚饭,在冻死人的自习室里,全靠咖啡和巧克力续命。

我跟着她的节奏过了不到一星期就放弃了。强度那么高的复习工作,我暴风吸入的一顿饭也只能顶一个多小时,第一天的三餐吃得潦草,第二天就急性肠胃炎了。【超痛!人到底为什么会生病啊啊啊啊啊啊!!!】

其实前期复习得扎实的话,12月再冲刺足够了。稳住!稳住才能赢啊!不过也会出现问题——我翻开笔记,感觉自己这也会,那也会,合上笔记,感觉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建议直接上题!

所有的做题都要反复做!出错的知识点,或者记得似是而非的知识点,都要重点复习。

有很多同学觉得我死学,我努力了就能上岸。真不是这样,很多同学在图书馆一坐一天。但是就知道死记硬背,英语做完真题对个答案,也不总结。数学也不总结错题,专业课理论还没理解透,就开始背。

英语:
1.单词不是背一遍就可以的,要重复背诵,不然你会忘记。也不是要一直全部背诵,你得挑重点啊,中后期背的基本上都是频考词,还有你在做真题时自己总结的单词。
2.真题同样也不是只用对个答案,你得总结每道题错的原因,是完全没理解,还是思路跑偏,你都得去想。这样也知道自己哪部分容易错。

数学:
1.一定要整理错题,一定一定!!!!
2.定理、公式一定要理解!!死记硬背没有用

政治:
1.理论千万别死记硬背,不理解的看网课去理解。
2.不要只重视主观题啊!选择和多选也拉分,你做选择题错了的理论一定要整理到一起。

专业课:
1.除了自己整理框架外,我建议复习完一大章节,自己就在白纸上默写下章节,然后往里面填理论名词,不需要把名词解释写出来,你自己能复述出来就行。这方法查漏补缺真的实用!

选择确实比努力更重要,但考研上岸的同学没有一个是不努力的。

把地理位置和专业放到了前面,一般来说,地理位置更重要一些,因为一线城市和超一线城市实习机会更多,那么你在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工作经验就有了。

还有,能省会就省会,机会更多。很多单位只在省会城市的学校招人。尤其是政府机关单位,省会学校的推荐机会更多。

个别专业,比如新闻传播、传媒等专业,一定要选对城市,北上广深,才是这些行业扎根,并且蓬勃发展的地方。你在二线城市学新媒体,毕业可能连个工作单位都找不到,工作更别说了!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从心,追逐梦想就完事儿了。但是,如果你家里没权没矿,建议把未来职业规划(地理位置)也考虑上,毕竟,都是现实生活里的人,心有乌托邦,以后也得搬砖不是?

再有,梦想着个东西,着实有些虚无,每个人都能量产,但是你要想清楚,你到底能不能为了它,吃苦受累。我身边有太多人,为了梦想努力考研,一段时间后,他们换了梦想!

所以选择院校,并不是说你随便想想就决定了,一定要搜集好信息!你得方方面面都了解,复习起来的目标也更明确。

首先先划定一个大的院校范围,在你决定了专业之后。

打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进入研招网,可以在硕士目录中选择院校范围。

搜索硕士专业目录,就可以知道你想考的专业在哪些学校中开设硕士学位。先大致的选出自己比较想考的院校,然后通过对比报录比、分数线、参考书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

勾选城市、专业就会出来一个院校表。
然后再把你觉得比较适合自己的院校,挑出来,单独列张表。包含报录比、初试分数线、复试录取分数线、都找出来。一般在你想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都能找到!!!!

来不及了,你就不准备了吗?

讲真的,类似这样X月开始准备考研来得及吗的问题,我看到都麻木了…

转变思维,不要问来不来得及,而是问现在开始准备,该怎么复习。

这篇回答写于6月1日,我会坚定的回答你:来得及!

但如果一个月后、两个月后再来问类似的问题,我会毫不犹豫的劝退。

常规操作是从3月开始准备,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开学的时候正式开始准备。但实际上,这几个月复习的内容是有限的,又要准备考研,又要应对学校里的课程,甚至有些学校有些专业在大三下学期还安排了校外实践等课程安排。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相比常规操作已经落下了,必须奋起直追。但是,没必要自我放大差距。

在这个时候,更要讲究正确的方法,减少徒劳。

(一)单词篇

1.单词的误区

?误区1:背了就忘,背的意义是什么

你可能会觉得,今天背了单词,第二天醒来又忘了,有何意义?

其实不然,背过的单词,会在你脑中留下“印记”,下次再背到这个单词的时候很容易想起来。也就是说,这个背过的单词,虽然你现在忘了,但是你再捡起来会比一个全新的单词要容易。第三遍背、第四遍背…更是如此。

?误区2:只顾着背新的单词,不复习和回顾

有的小伙伴每天背100个新单词,背完就把单词书合上了,就当是任务完成了。

背诵不是目的,背诵只是过程,记住和能运用才是目的。

?误区3:在背诵方法中反复摇摆

背单词很痛苦,所以不少小伙伴在各种背诵方式和工具之间反复横跳。

背了几天词汇书,太痛苦,遂弃之…

转向用app背单词,只记住了图片,没记住单词,由弃之…

又听说在真题中背效果好,太多单词不认识,好麻烦,再弃之…

又翻开单词书第一页,从新来过…

背单词一定是痛苦的,不要想着走捷径。任何一种方法坚持下去,几个月后定有收获。

学长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考研资料包,包括按照真题词频排列的大纲词汇表,英语语法思维导图等等~免费的

2.怎样高效背单词

单词背了忘,忘了背,到底该怎么背?

我自己的方法是词汇书+结合真题背诵,通过单词书建立初步认识,反复背诵,不求完全记住,再结合真题语境来强化和巩固。

不建议只背词汇书,因为词汇书上的单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没有在语境中去体会,更多的是死记硬背,有时候虽然认识,但是做不到灵活运用。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也不建议直接从真题中背诵单词,因为不认识的单词太多了,一个个需要查阅,非常耗费功夫。在真题中背诵更适合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

(1)词汇书:

我自己背的是红宝书,只背了必考词(26个unit)和基础词(31个unit),超纲词没有背,意义不大。

每天背2个unit,并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前期很痛苦,且耗费的时间很长。但坚持下去,会越来越顺。

艾宾浩斯背单词方法:

(1)按照表格制定复习计划,明确每一天的背诵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2)每天早上抽出1个小时(前期需要2个小时),晚上结束一天复习任务前,再抽出10-15分钟时间,巩固下上午背诵过的单词,按照顺序开始背诵和复习巩固。

(2)真题:

背完一遍词汇书之后,就可以在真题中去记忆单词了,尤其是考研英语中的熟词僻义,必须要结合语境才能掌握在考研场景下的常用意思

很多单词在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process考过33次,既考过名词也考过动词;account考过21次,考过占比(2003阅读)、说明(2007阅读)、价值(2006阅读)、会计(2007新题型)等意思,一个小小的单词能变着法子考。这些反复出现的单词就是考试的重点。而且,在不同的场景和语境下,同一个单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甚至天差地别。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bill有账单的意思,但是考研中考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议案、法案的意思。如果你只知道bill账单的含义,那就翻车了。

(二)长难句篇

如果说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那么长难句就是考研英语的骨干,尤其是考研阅读中充斥着大量的长难句。特别坏的是,考研还特喜欢在长难句处出题。

长难句的特点:句子很长,且句式复杂。要想读懂长难句,就必须将复杂的句子拆解成简单句,而要想拆解成简单句,最重要的是区分句子的主干和修饰。将复杂的长难句拆解成多个简单句,那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应对长难句就一个字:拆!

1.认识长难句

在学习拆分长难句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下长难句,知道长难句长在哪。

先来看一个简单句:The only way to get insurance was through a job.

大概的意思是,获取保险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找到一份工作。

这句话很简答,但是好像看完之后没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会在简单句的基础上,加上一系列的修饰成分来补充说明。

于是,加上修饰成分后的长难句如下:For many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with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s or family members with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s ,before Obamacare the only way to get insurance was through a job that provided health insurance.

句子中,especially those with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s or family members with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s中包含“with…or with…”,两个with伴随状语并列修饰成分,分别修饰并列对象为those和family members;同时,especially those with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s 整句作many people同位语。

2.长难句分类

可以把长难句分成两大类:一是并列句,二是主从复合句。当然在一句长难句中,并列和主从复合同时出现也很正常。

①并列句

②主从复合句

3.长难句拆分方法

拿到一个长难句,错误的打开方式是从头到尾开始翻译。

长难句的正确打开方式:先找连词–>再找谓语–>最后去修饰

(1)step 1 找标志词,断句

标志词包括:连词、关系词、介词、不定式符号to以及逗号和分号

(2)step2找谓语

在第一步完成断句后,找到每一个断句中的动词,分清楚哪个是谓语动词,哪个是非谓语动词。

(3)step3去修饰,提主干

修饰的作用是对主干的补充说明,包括: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非谓语、同位语。

将所有的修饰去掉,剩下的就是主干。

举个例子:

For many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with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s or family members with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s ,before Obamacare the only way to get insurance was through a job that provided health insurance.

①找标志词,断句

For many people , / especially those / with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s / or family members / with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s , / before Obamacare the only way / to get insurance was through a job / that provided health insurance.

②找谓语

该例句中,谓语比较容易找,was为谓语动词。

③去修饰,提主干

翻译:对于多数人来说,尤其是身患重疾或者家人有患重疾的人来说,在奥巴马医改之前,唯一获取保险的方法就是通过找到一份提供医疗保险的工作。

4.长难句必备语法

拆分的方法学会了,但是要在真题中真正用好,还需要语法底层能力的支撑。

学长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必备的语法小知识,赶紧收藏。

(三)阅读篇

从分值上,阅读部分满分40分,占比40%。

从难度上,阅读是一块硬骨头,有些小伙伴一篇阅读5道题,错3个起步,运气不好的时候5道题全错

?误区1:真题很宝贵,要留到考前模考。

?事实:留2-3套真题自测就好;真题的宝贵用处不在于模考,而在于利用真题学习,把真题当成教材来使用。真题的价值是用来反复研究,分析出题思路。

?误区2:四六级分数不高,就觉得考研英语也考不好。

?事实:我身边不少四级都没过的,最后考研英语70+。你问问自己,四六级考前有做啥实质性准备吗,买的真题有完整做完一套吗,啥也没准备,本来英语基础就一般,四六级当然不行了。考研不一样,你要花一年的时间去准备。一年时间,可以很长,长到可以改变一个人。

?误区3:重点刷模拟题,把真题丢在一边。

?事实:跟我一起大声读,考研英语,所有的模拟题都是垃圾,都是垃圾!如果买了,也别扔,垫垫桌角还是不错的;如果没买,那么很好,千万别买。

1.阅读每一遍该怎么刷

1)限时完成阅读(每篇阅读最多给自己25分钟)

想象此时自己就在考场上,不借助其他任何工具,独立且限时完成这篇阅读。25分钟一到立刻停笔。

【阅读高效做题方法】

2)逐句翻译全文(重点关注长难句)

逐句翻译全文,可以了解到哪些句子没有读懂。有时候一句话,拆开来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拼成一句完整的话就读不懂。

简单的句子,可以在心中翻译,没问题即可跳过;重点关注文中的长难句,先是拆解长难句的结构(提炼主干和修饰),并在纸上写下句子的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考研英语场景下的长难句拆解和分析能力,整理出不认识和不熟悉的单词(尤其是熟词僻义)和短语;还可以锻炼翻译的能力,以后翻译模块还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准备。

1)同样先限时完成阅读(每篇阅读最多给自己25分钟)

2)先不着急对答案,再做一遍,不限时

虽然在第一遍刷阅读的时候,已经翻译和搞懂了长难句,但可能还会有已经忘记了的词汇和长难句,重点标出来和搞明白。没有词汇和长难句的障碍后再做一遍。

这一步很关键,让你知道你阅读正确率不高是词汇和长难句不过关还是阅读的思维和方法没掌握。

3)核对答案,查看解析,搞懂每一道题目每一个选项

标记出每一道题的设问类型,第三遍刷题的时候有用。具体的设问类型有:主旨题、例证题、推理题、猜词题、作者态度题和细节题六大类。

搞清楚这道题的考察点是什么,弄明白这道题为什么选A,更要明白为什么B、C、D不对。

考研英语常见干扰项: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过度引申。你需要搞明白干扰选项到底是哪一种。

第一遍和第二遍刷阅读是以文章为单位往后刷,刷完一篇接着刷下一篇。

到了第三遍刷阅读,得站在更高的视角去对待阅读,按照题型去刷题,将一种类型的题型串联起来

比如作者态度题,将历年考研中涉及到的题一起串一遍,去理解出题人的思路。

2.阅读题目类型及方法

考研阅读理解的题目无非以下六种(整理自唐迟老师的阅读课)

(1)主旨题

a)中心句法:关注独句段

b)中心词法:重点关注文中高频出现的词(注意:关注同义词)

c)串联各段首末句或者转折句

(2)例证题

(3)推理题

a)寻找段落主旨:答案往往是对某一段文章的总结和提炼

b)寻找转折处:转折处经常是正确答案的命题点

(4)猜词题

a)首先排除字面意思,这是强干扰项,尤其是简单词,考的往往是熟词僻义

b)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包括和、或、但等关系,找出所猜词所对应的含义

(5)作者态度题

a)首先排除小墓碑词,就是一定不会选的词,比如:uninterested, unconcerned, indifferent,confused, puzzled等

b)根据形容词以及副词、转折来判断作者态度

(6)细节题

除了以上几种,其余的题目均为细节题。

a)细节信息的拼凑
b)常识干扰
c)反向干扰
d)用文中其他部分的信息进行无关干扰

3.考研阅读的逻辑

(1)三大原则

做阅读的时候,时刻记着这两句话:

①细节服从主旨:选项如果服从全文主旨一般就是对的

②阅读的本质是逻辑:重点关注转折处、段首段尾

③阅读的答案是对比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选项与文章“横向”对比,选项之间“纵向”对比

(2)标点符号的作用

· 逗号、破折号:两个逗号间或一个逗号后是补充说明成分,可跳过,抓主干

· 冒号:前后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后面具体补充前面内容(冒号后与全文中心有关)

· 分号:前后并列逻辑,是结构、语义上的并列

· 引号:作为批判或支持的论据,说反话表示反语

· 括号:补充或解释词义的作用

· 问号:出现在文首、句首,提示主旨,中心句

(3)错误答案十大特征

· 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

· 正反混淆

· 答非所问

· 过分绝对(never,must,absolutely,none)

· 扩大范围(隐蔽性扩大范围)

· 因果倒置(逻辑关系)

· 常识判断(符合常识不一定正确,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正确)

· 推理过度

· 变换词性(往往词的意思也变了)

· 偷换概念(个别的词换了)

(4)正确答案五大特征

· 与文章中心思想,主旨大意有关

· 所在位置:首段段尾句;转折处;因果关系处;条件关系处

· 特征: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 语义: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词:can/may/might(推理题的答案常这样设置,以显示推理题所论述含义的相对性)

· 特点:概括性,深刻性

(四)作文篇

作文分为大作文(英语一为图画作文,英语二为图表作文)和小作文。

(1)小作文介绍

小作文最热门的就是写一封信,比如给朋友写信推荐一本书/一部电影,也会考察告示等。

在小作文部分,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差别不大。如果你考英语一,完全可以拿英语二的作文真题来复习和模考。

学长整理了近些年来英语一和英语二小作文的题目。

(2)大作文介绍

英语一为图画作文,英语二为图表作文。

学长整理了近些年来英语一和英语二大作文的题目。

(3)作文准备方法

作文准备两大误区:一是只背万能模板,空洞的模板分数很低的;二是机械的背诵作文全文,当然有效果,但是性价比不高。

英语作文高效的准备思路:

Step1:建立起写作的基本框架,相当于“骨架”;

Step2:积累一定的语料,在考场上能更好的应对,相当于“血肉”。

(4)作文高分语料准备

对于大作文,推荐三段式,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每一段都分成三个模块。

【一、开头段】

1.话题引起

过去数年见证了一个社会现象…

The past several years have witnessed a social phenomenon that…

【适用】正面话题、中立话题、负面话题

人们慢慢意识到…

There is a growing national awareness of …(主题词)

【适用】正面、中立、负面话题

中国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The problem of … is more serious in no country other than China.

【适用】负面话题

2.图画描述

图画描述=如图所示+图画描述公式

如图所示:

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

It‘s shown in the picture that …

图画描述公式:

单图:地点+动作+核心事物,doing something(表示伴随状态)with+非核心事物的名词(表示周围环境和细节)

In the sunshine stands a girl, wearing necklace and ribbon, with a smile on her face.

多图:找两图的关系->对应关联词->分别描述图画,用衔接词连接几幅图 连接词:转折,递进

3.图画总结

尽管图画简单,但寓意深刻

Simple as the picture i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it is as deep as the ocean.

作者的真实目的不是图画本身,而是要引导我们去探索图画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The author’s real purpose is not the picture itself, but to lead us to find what hides behind the picture.

【二、中间段】

4.意义引出

毫无疑问,这幅画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应该充分重视……

Undoubtedly, the propose of the drawing is to show us that du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主题词名词或词组)

【适用】正面、中立、负面

这幅极富寓意且令人深刻的图画,微妙地揭示了…… 和 ……之间的关系

The metaphorical and impressive picture has subtly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 and …

【适用】正面、中立、负面(找出两个核心事物的关系)

这幅画通过强调……是一种精神力量,无论周围世界如何艰难,它都能够支撑我们这一事实,阐述了……的真正含义

This picture illustrates the meaning of …, by stressing the facts that…is a kind of mental strength, which can support us no matter how hard the world around us becomes.

【适用】正面(强调品质类)

事实上,作者想传达给我们一个非常明显的信息:……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极其有害。

Actually, the author strives to send out an abundantly clear messages that … is of extreme detriment to one’s success。

【适用】负面话题(强调有害特征)

5.意义阐述

举例论证=引出例子+例子本身+例子总结+科学调查

引出例子:

在我所听到的、看到的和经历过的所有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例子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Among all the touching facts relating to this topic that I have heard , noticed and experienced, the most impressive one is……

我找不到比……更有说服力的例子了。

例子总结:

The case of … teaches us that …

The experience of… teaches us that…

科学证明:

根据最近的一项国家机构进行的调查,接近79.2%的受访者持有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

According to one latest survey conducted by a certain national organization, approximately 79.2% of the respondents hold the same view that……

最近一项调查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这项由……进行的调查,在调查了……之后,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宣称……

A recent survey can back up my point. The survey conducted by…, after polling …, has found that 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 claimed that…

引出原因:

除了一下几点,我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第一,第二……

I can think of no better reasons than the following ones.

具体原因

万能原因:政府和法律、媒体和社会、公民行动和意识

? Due to a lack of pertinent law and regulations,….

? Social authority might not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 A lack of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of … results in …

引出后果的句子

? 因此

So,…/as a result…/consequently…

引出争议:

当谈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When it comes to …(主题词),views may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正方观点+理由+(例子)

On one hand, some people might hold the view that…(观点)

Furthermore , they also claim that…(理由)

For example,例子

反方观点+理由+(例子)

On the other side the rest might hold the other side of this picture. Moreover, they also argue that…(理由)

For instance,.例子

6.意义总结

虚拟语气的省略句

【正面】Were there no such policy/thing, never would we ….

【负面】Were the opposite facet of this situation to continue , we would pay a high price.

【三、结尾段】

7.归纳评论

考虑到这个现象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牢记……

Considering every aspects of this phenomenon, we should bear in mind that …

情况如此危急,是时候采取措施解决这个……的问题了。

The situation being so serious,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

如果使用起来不小心或者没有节制,……将会是一把双刃剑

If used carelessly or without restraint, … could be a double-edged sword

8.建议措施

不同主体不同做法

【媒体】mass media,such as television and internet, should make every effort to propagate and + advocate/stop/prevent/end/put an end to it.

【政府】

教育公民:the government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educate every citizen to do sth.

立法:It is essential that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worked out and enforced to do sth.

【公民】

行动:as for ourselves, we ought to take practical actions to do sth.

意识:the public should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9.憧憬未来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问题被解决

With these measures taken, it is reasonable for us to believe that the problem will be solved in the future.

伴随着恰当的法律和警觉的民众,这个问题迟早会被解决

With appropriate law and alert public, it will only be a matter of time before the problem becomes a thing of the past.

(五)完形篇

完形的地位挺神奇的,明明是试卷的第一道题,打开试卷后最先看到的题目。

但是由于每题0.5分,且投入产出比不高,一直是最被冷落的题目:考场上留到最后做;复习的时候最后开始准备。

考研英语作为一门应试考试,只要是考试,一定存在技巧。尤其是完型,如果能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还是能多捞个1、2分。

1.解题步骤

Step1:浏览全文,了解大意

在做题之前,先花1-2分钟快速浏览下全文,了解文章主题大意和感情色彩。

重点看段首和段尾句、转折句。

Step2:看选项,首先看红花绿叶词

看完选项后,如果有红花绿叶词,直接挑出来,先排除绿叶词,重点关注红花词。20道题中,有几道题直接搞定,还有几道题能排除掉1-2个错误选项。

Step3:再看逻辑关系词,将剩余选项带入文章中,依次判断

然后看空格的前一句和后一句,理清前后的逻辑关系。通过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前后逻辑来选出或蒙出最后的答案。

学长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考研完形的红花绿叶词,非常好用~

2.四大题型

(1)逻辑关系题

(2)词义辨析题

(3)固定搭配题

(4)语法题

(六)新题型篇

(1)七选五

解题步骤:

第一步:在需要填的空前后寻找线索

寻找线索的方法:

a)复现

重点关注选项和原文之间的原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复现

b)逻辑关系

并列、转折、因果、递进、让步等

第二步:将选项带入逐个匹配

匹配的方法:

a)就近原则

b)逻辑靠近原则

(2)多项对应

解题步骤:

第一步:标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包括:专有名词、数字、大写等定位词

第二步:根据定位词,到原文中寻找

第三步:根据原文或者原文的同义改写,找出正确答案

五、英语复习高分建议

1.单词背到考前

背单词没什么好方法,无非就是反复多轮。看视频背单词是最浪费时间的方式。你不是在背单词,你就是在听单词的段子。

背单词不一定非得拿着单词书背,从“abandon”开始背,也可以在单词中背。前期可以背单词书,后期更建议结合真题背。

2.务必重视英语真题的作用,反复研究真题

每一套真题都凝聚了命题者智慧的结晶,其质量吊打市面上所有的模拟题。无聊模拟题怎么吹,在真题面前提鞋都不配。

具体真题的研究方法,见全程规划部分的强化阶段。

3.刷真题只顾数量不顾质量

接第二条,不少考研er也知道真题的重要性,也知道要多刷几遍真题,但是只顾数量不顾质量。

按照第三节中所述的真题研究方法,做题、单词长难句、题目分析,一篇文章少说也要2个小时。

每一遍做真题,不会的单词长难句都要逐句查,不会的题目都要分析,要做到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没有一句长难句不明白,没有一道题目不了解。

4.考研英语建议做题顺序

考研英语强烈不建议从第一题开始做到最后一题,英语的做题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应该把精力最充沛的时间留给价值更大的题目。

学长给大家推荐一下做题的顺序。

5.合理的英语真题做题顺序

考研英语,千万不要按照题目顺序,从第一题做到最后一题。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强度也不小,必须把精力最充沛的时间留给最有价值的题目。

千万不要再一拿到考研英语,就从完形开始做起了,太不值得!

另外说一句,做完一个部分,及时填涂答题卡,不要留到最后,每年都有同学因为来不及填涂答题卡而遗憾。

在政治开始之前,学长想先说下对政治学科复习的看法。

一、资料及网课推荐

二、复习规划和安排

三、考场捡分小技巧

四、政治复习高分建议

开始之前,先大体说下各学科的特点~

1.马原:考研政治中最难的科目,尤其是哲学部分。知识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不适合死记硬背,先理解知识点,多总结各原理的含义及方法。

2.毛中特:与时政结合最紧密的一科,也是分值最高的一科,知识点多且更新快,每年新考纲变动最大的部分也在毛中特。

3.史纲:知识点零碎,需要背诵的点比较多,重点抓住和理清时间线。

4.思修:最简单的一部分,这部分要是得分太低,完全是思想有问题哈哈哈~

5.形势与政策(时政):最容易的科目,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准备,考研老师到了考前1-2个月都会整理这一年中的重要时政内容,到了11月背诵下即可。而且肖4肖8中也会押时政的题,重点背诵下即可。

一、资料及网课选择

写在最前:考研政治的复习,没必要买太多的资料,一套肖秀荣系列、名师模拟题、再加上网课足矣。

肖秀荣+徐涛+腿姐=yyds!

1.肖秀荣系列

学长把肖秀荣老师系列单列出来,足以见得肖老爷子在考研政治界的地位。2021考研5道主观题全部压中,2019考研压中4道大题,每年考研政治考完后,肖秀荣都能登上热搜。

肖秀荣系列是全家桶,全家桶嘛大家都知道的,总有几样是你不喜欢或是不适合的;同样的,肖秀荣全家桶也不是每一本都必须买。学长为大家整理了这几本必备的。

《精讲精练》:知识点全面且细致,可以直接替代教材来使用;很厚,内容真的很多,强烈建议结合网课,拎出重难点,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效率更高。

《1000题》:相当于课后练习题,复习完一章知识点,做一章选择题,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答案部分还是很详细的,而且会标出知识点在精讲精练中的页码,方便回顾知识点。

《知识点提要》:每年9月份出版的一本小册子,是在当年的新版考试大纲基础上,对于精讲精练的浓缩和提炼总结。强化和冲刺阶段选择题的记忆和背诵就靠它了!

《4套卷》和《8套卷》:尤其是4套卷,主观题押题神书。

4套卷的纸张是淡绿色的,政治考试开考前,考场外面一推一堆人拿着淡绿色的肖4主观题背诵着。

2.徐涛

对于考研政治,我一直是建议大家「适当」听一些网课。马原、毛中特、史纲和思修,有大量琐碎的知识点。跟着老师的网课,拎出重难点,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而且马原还是有一些抽象的概念,自己看起来不太容易理解。

?误区:从基础班就开始看起,一直看到冲刺班

政治完全没必要看基础班,比较浪费时间,直接从强化班看起

徐涛老师应该是考研政治网课部分最火的老师了。总是能把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以通俗的方式讲明白,并且上课幽默,能把枯燥的政治知识点讲活。对于理工类的学生更是福音。

徐涛老师有基础班、强化班、刷题班等等,不建议大家都听,都听太耗费时间,学长建议只听强化班就够了

3.腿姐

腿姐对于政治答题的技巧很有研究,毕竟考试嘛,总是会存在一些技巧的。如果能利用好技巧,帮自己多捞几分,那还是很香的。

选择题的技巧,腿姐会根据历年真题的规律,提炼出技巧。比如根本、决定等词通常与实践、生产力相对应;比如马原三选的概率在90%,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选,且已经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那就果断三选,尤其是对于头疼的多选题帮助较大,。

主观题的技巧,腿姐会分题型教你答题的框架,马原的原理该怎么用,看到了题干中的哪些关键词该选哪些原理,还是很好用的。而且学会了答题框架,后期背诵肖4也会思路更加清晰。毕竟肖4的答案主要来自重要讲话,还是蛮晦涩难懂。

二、复习规划和安排

1.基础阶段:7月-9月

基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整地过一遍知识点,尤其是史纲和毛中特,知识点多且零碎,有必要整理笔记和知识框架,将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

①结合《精讲精练》,一边看徐涛的强化班,一遍做好笔记,圈画出重点和难点(课上有讲),重点内容重点听,题目重点做,非重点内容可适当快速;

②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和强化班课程后,刷一章1000题。刷完题目后及时对答案,并圈出错题。分析做错的原因,并回到精讲精练和笔记,再次巩固错题涉及到的知识点。

③政治科目学习顺序: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

先从最难啃的马原开始,学马原一定不能畏惧。刚开始学马原的时候会觉得不容易理解,但马原考来考去就那么20多条原理。

由于毛中特中有些知识点是和史纲交叉的,所以建议先把史纲拿下。

毛中特很有意思,一来是因为这门学科每年都有不小的变化;二来是看着简单,做起题来不简单,尤其多选题。

最后是思修,这算是最简单的了,如果学得不好,可能是自己价值观有问题。

另外说一句,时政在基础阶段不需要准备,从强化阶段再准备完全来得及。

2.强化阶段:10-11月

分章节二刷1000题,重点是一刷时错误的题目;刷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查漏补缺。

①结合《知识点提要》小册子,以及徐涛强化班的笔记,进一步强化和串联知识,整理知识框架;

建议提前开始背诵选择题部分的知识点,12月的时间要留给分析题。如果全部压到12月,背诵的负担太重,会导致后期压力太大。

尤其是马原部分,建议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知识框架。

举个

②二刷1000题,重点是一刷时做错的题目。

③刷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

掐表限时完成,建议选择题部分不超过60分钟。完成后及时对答案,分析错误原因。

除了肖4的分析题需要看意外,其余所有的模拟题的分析题部分都不需要看,哪怕是肖8 也不需要。

④整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各种第一个xx是什么,核心、首要、基本对应的是什么,非常容易混淆。建议以表格的形式,分类整理,对比学习。

举个

3.冲刺阶段:12月

目标:大量背诵,重点是背分析题(肖4)

①先根据题干对题目进行分类,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不能保证肖4每年都完全压中5道题。如果知识机械的背诵,一旦没压中,到了考场上很容易慌了神。只有知道你背诵的内容回答的是什么知识点,才有可能在没有压中的情况下,灵活运用。

②重点背绿色的部分,其余的内容理解下,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即可。

③先把答案拆分成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比如背景、作用、意义、原因等;再圈画出每一个角度的几个关键词,按照理解进行记忆和背诵。

重点背诵分析题,选择题也要兼顾,不然容易忘。

12月初的时候,肖秀荣的4套卷上市,意味着打响分析题背诵的第一枪。

说一个注意事项,一定选一家离你最近的店铺,不然别人都开始背诵了,你的4套卷还在路上。

三、考场捡分小技巧

考研政治的多选题,是大家最头疼的一部分,也是最拉分的一部分。别着急,学长给你总结了一些小技巧,帮你多捞几分。

1.多选题做题思路:排除错误答案

2.多选题历年规律:

从历年真题的答案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4选3。近几年全选的数量集中在4-6个,如果做完后发现全选的数量远低于或者远高于这个数,还得检查下了。

3.做题技巧:

①拿到一道多选题,读完题目后,先排出选项;

②如果已经排除了2个选项,那再简单确认下另外两个选项,如果没有问题,大胆选上就行;

③如果排除了1个选项,另外三个看着都是对的,那就大胆4选3,每年都有近10道甚至更多的4选3;

④如果一个选项都排出不了,那得分情况看看。如果是马原部分,那大概率不对,再斟酌斟酌;如果是其他题目,尤其是思修,那就大胆全选。

4.各科目蒙选小妙招:

①思修部分的两道多选题,大概率是全选。如果实在排出不掉,就全选,大概率是对的。

②马原部分不太可能会是全选。

③毛中特部分至少1道全选题。

四、政治复习高分建议

1.觉得基础不好,可以看视频梳理思路,但不能完全依赖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再看一遍,重点的地方圈圈划划。

2.政治要想考高分,关键在选择题。

政治要想拿高分,关键在于选择题。如果选择题能40+,一般来说,你政治75+没跑了。

肖秀荣4套卷、8套卷里的选择题相对简单,至少比真题要简单。如果时间充裕,可以买几本市面上常见的模拟卷做做选择题。

3.我在开头写政治可以速成,但不意味着一两周就可以。政治最晚9月份得开始了。

4.前期只需要做选择题。大题基本都是靠押题,就算没完全压中,靠着背诵肖4也能拿到基本分。

5.政治的真题价值不大。政治学科是与时俱进的,和时政结合紧密。之前有翻过真题,真题中重要的考研已经揉到1000题中了,把1000题研究透就足够了。

6.字可以不好看,但一定要保证卷面整洁。政治的答题卡是一块一块的空白区域,没有横线。可以去某宝买一些答题卡,提前练练手,找找感觉。尤其是男同学,写错字了总喜欢随便一涂,一定要改掉这样的习惯。

好吧,前几天g刚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那么今天就再说一次:

现在是已经是6月份了,如果你还不开始备考,那么就会来不及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还不赶快行动起来!所以别问,问就是来得及!

我本科是双非,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三跨考985,专业只招两个人(推免占了大部分),7月份开始准备,还遭遇了专业课大纲与参考书目在当时10月份突然全改了,且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女票打电话说分手的狗血经历,基本上最艰难的情况了,最后初试第二,复试第二成功上岸。

作为一个当时7月才开始备考的过来人表示,6月备开始准备全不算晚!这样复习至少还有7个月的时间,不多不少,刚刚好。而且据我所了解到的,每年考上的人中,至少有40%以上是六月或以后才开始认真准备的,因为有课or懒惰or没状态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要注意提升复习效率,并且要立马开始进入状态,启动考研。

而6月份急需要做的事有4件:

6月份,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心仪的院校选择,如果你考的不是34所自主命题院校,那么还没定下目标的同学们要抓紧了。反之,如果你要考的是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那么也可以先准备复习,因为是统一命题,所以这个影响不大。暑期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院校也不晚。关于考研如何选择学校的分析与建议,可以参考我下面这篇5000字的回答,非常值得一看:

当然你也可以加入搓米问答官方的考研择校训练营,借助免费的课程来梳理考研流程和规划,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考研是一场信息战,还能够加入考研互助群答疑和领取公共课资料,里面有份「考研院校信息资料包」帮助很大,其他考研大v也有推荐,点击看看是否需要,趁现在还是免费的快领~

相信听完这个训练营,以及能解决你90%关于考研规划与资料收集的问题。

现在我默认你已经选择好了学校,所以接下来就从整体规划、考研心态、复习安排、复习方法和考试策略这几个方面,分享我在考研中的经验。

我的考研路全程是我自己一路走过来的,没有报班也没有研友可以互相商量,所以在整个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也走过不少弯路,“弯路”的普遍特征是:花费时间多但却收获甚微,复习性价比不高。

回顾我的备考之路,深感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选对路(方法/方向)真的会走的快一些,这也是我写这篇回答的初衷,把自己的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帮助更多想考研的人。每每想起考研的那段岁月,都会觉得五味杂陈。

而做为一个三跨985成功上岸的幸运儿,我不是什么学霸,唯有积累的经验与科学的方法。

一、考研基础常识

二、考研复习攻略

三、考研忠告建议

接下来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为你全方位科普考研规划,送上保姆级的考研备考复习攻略与时间安排,手把手教你如何从6月份开始高效准备考研,上岸率直线up。文本略长,全篇约2.6万字,但字字干货,希望你能耐心看完。同时关注不迷路,收藏防丢失,点赞必上岸(????)

以下干货,一个普通的双非考生的三跨985的成功经验!!良心攻略哇!!!

六月份

已经决定考研的同学,特别是对于”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考生千万不可以”放轻松”,有必要提前打基础。考研的备考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基础、提高、强化和冲刺阶四个阶段。六月份正是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政治的复习可以先不用开始,等到政治大纲下发以后完全来得及。英语和数学则要开始全面的打底复习,弥补自己之前基础的不足。对于专业课,特别是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要注意了,如果你早已定好自己想考的专业,那么越早准备越好

七月份

这个阶段正好是大家放暑假的时候。每年都有很多同学为了备考而选择留在学校参加辅导班学习,也有不少同学依然如故回家过暑假。不管怎么说,要记住,暑假的两个月对考研很重要,这是极少有的一段完整的没有学校上课干扰的自己复试的时间,它决定着在9-10这个强化阶段自身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我建议大家除非有足够的自我学习控制力,否则就留校,和周围研友一起或者找个辅导监督的老师督促,进行有规律地安排自习。暑假的两个月,要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并对基础阶段学到的知识进行一轮总结。

八月份

关注全国研究生招生最新政策变化,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考试科目、指定参考教材有否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专业课参考教材每年变化不大,如有变化可能会增加或替代一本或两本参考书。如有发生变化,要第一时间把增加的专业参考教材准备到手,认真系统进行复习。在备考阶段切记不要每天只是一味的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确实很投入,很用功,但这不是一种科学、灵活的用功方式。时刻要保证自己没有偏离正确的大方向,自己的阶段指导方针是正确的符合时势的。

九月份

了解报名流程、选择好报考院校专业(只能选择一所院校一个专业)。网上报名看起来简单,可以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不少专业性的疑问。每一项信息该如何填写,保证填写正确无误这是最关键的。比如考生类别、考试方式、户口、档案所在地等等这些重要信息的填写,建议大家在填写前上网搜索一下相关内容,咨询一下师兄师姐或者考研机构的相关老师。落实清楚了再填写,不要着急往上写。

十月份

这一阶段考生需要关注的事情是比较多的。但核心的工作是考研的报名,因为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时间为此期间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10点;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

十一月份

英语每天至少5篇阅读(包括新题型),完型与作文可以开始筹备了;政治开始二刷1000题,以及做肖八,整理错题;数学做模拟卷强化练习,注意计算精度;专业课真题介入,强化复习常出考点。进入到十一月份,就意味着进入了考研的冲刺期,每天复习时间与计划可以做出适当调整,开始冲刺吧少年们!

十二月份

调整作息时间、平和心态、全力以赴考试。这里要告诫大家,考试前一天千万不要再熬夜看书了。考研对于每位考生来说都是复习不完的,因为当你复习的越多,知识面越广,就会发现自己未知的东西也越多。考前你需要的是自信,相信自己之前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想要考研,那么首先你就得先要了解考研,关于考研的16个真相,请仔细听。相信了解过后,一定能增加你对考研的信心:考研,其实没那么难。

1.跨考没你想的那么难

不管你是一跨,还是二跨三跨,跨考研虽然难,但其实都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难,也不必过于担心竞争不过原生专业的同学,唯一可能需要担心的是目标院校原生专业的考生,因为毕竟他们跟老师都认识,上课的内容也很可能成为考点,但除此之外,其他院校的原生专业的考生,你并不比他们差。

所以如果你是跨考无需太不相信自己或者太有压力,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认真复习就好。但是,并不是说努力了就可以跨考成功,只是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

事实上,大部分考完研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触:考研难度也就内样儿,事后回想起来都是考前由于对考研的未知而自己吓自己的。

2.大部分专业学硕和专硕就业区别不大

在现在这个年代了,学硕基本已经与专硕在就业上没什么差别了,只是学硕更注重理论,而专硕更注重实际运用,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异,只要你是硕士就是一视同仁。并且,专硕相比学硕还是有一个时间上的优势,就是有的学校学硕需要3年毕业,而专硕2年就可以毕业(但是专硕学费会贵一些,补充)这相当于你可以提早一年毕业去挣钱,就拿我举个例子,我读的是两年专硕,刚毕业第一年的年薪是近30w,这样我就比3年制的学硕多拿了一年的薪水,还多了一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专硕真的不比学硕差。

3.考研半途而废的人有不少

考研,它不同于高考,不会再像高三那样有老师盯着你督促你对你负责,也没有老师在你不懂的时候给你答疑,考研复习完完全全靠个人自制力和自觉,没人会监督你督促你盯着你,遇到的问题全部要自己解决。因此每年都有不少考生都会半途而废。

据统计,每年都有约20%左右的人会选择中途放弃考研,23考研人数一定会超过400万人,所以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你就已经打败了超80万人。坚持下去,才有希望。能坚定地坚持下来,就已经胜利了一半儿

4.考研信息收集非常重要

对考研信息的收集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甚至与复习旗鼓相当。

有不少想考研的同学都忽略了考前对目标院校信息收集与咨询的重要性,仅仅学校和专业很好,也不经过调查就开始想当然地埋头复习,有些在初试被挡下来,有些幸运地虽然辛辛苦苦进了复试,结果没想到保研已经占去了一大半的名额,还有特别喜欢本校的学生,那就尴尬了,最终只能背离自己选择的学校,含着泪去调剂。

所以,开始复习前一定要对目标院校进行情报收集,去找目标学校已经考过的师兄师姐咨询,每一个考过的人肯定都会有一些干货的。

5.考研资料与课程往往可以免费获得

很多人以为考研资料与课程都需要花钱买,但其实在网络上有不少优质的考研资料与课程,都是可以免费获得的,比如在考研论坛,考研帮,以及各大网盘等,不乏一些优质的免费内容,甚至在闲鱼上,也有很多低价资料可以选择,可以节省不少的考研花费。

6.要根据自己的实力确定目标院校

不要好高骛远,考研不难,但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本科水平和学习能力,再去确定你要考的目标院校。每年都有不少同学考研跪在了目标太高上,所以确定目标院校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专科考上清华的有没有,当然有,但是会不会是你,值得细品。不要觉得考个非211或985的研究生就丢人了,有这个学历,你就已经比普通本科高出一阶段,国家每年才培养50万研究生,能在里面的就已经很优秀。985虽好,但量力而行

7.跟你竞争的人其实数量不多

考研具有一定的个人针对性,虽然每年有超200万人报考,但你的实际竞争者可能只有几百人甚至不到,也就是说,只有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才是直接竞争者。这其中,对你最具威胁的就是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考研本科生,因为他们对于你具有天时(自己专业老师出题,上过出题老师的课)、地利(在自己院校考)、人和(跟专业出题老师相识),所以这是最具威胁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对手,但是,but,这样的人一般不多,你想想你们班有多少人考研,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你就知道这部分人屈指可数了。

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竞争人数不多并不代表着竞争不激烈,说想当海贼王的人也没有很多,但是路飞面对的竞争也很激烈呀。

9.三心二意的人往往会求之不得

边考公务员边考研、边找工作边考研,边出国边考研,边……三心二意人有不少,除了少数真的是宇智波一族的天才的,其他人结果往往都是一无所获。既然决定了考研,最好还是专注于考研,不要两边费力不讨好,放手一搏,及时跌倒也不后悔。

10.政治英语大部分分开拉开不大

一般复习上没有严重偏科的人,大部分英语政治都能考到55以上,55分对于绝大部分院校与专业来说都是完全可以过线的,而如果英语、政治能考到70分那就算很不错的分数了,80分算超高分。90分都属于前1%了。所以,不要太在意政治英语拉分的问题。

11.低调才是王道

考研最好低调一点,别整天嚷嚷着要考研,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考研一样;也别总是有事没事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炫耀自己复习得好,觉得稳了。在我认识的几百个考研学生中,每年都会有这种爱嘚瑟同学,但最后这类同学的结果往往都不太好。

12.考研是个体力活

考研,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和众多细节。让人开心的是,考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体力和耐力事情。如果你能看到这篇回答,我就默认你之前在考研论坛、贴吧、QQ群以及别人嘴里知道好多传说中逆袭的事情:某校大一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数人荣登清北;一战渣,二战逆袭斩获理想学校各种浮夸的例子,之前我不信啊,觉得…既然这么强,高考的时候干嘛来着,后来我发现这是真的,这不是梦!也就是说,对考研初试这件事,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按照稳妥的学习方法,做好时间管理,学够足够的时长。只要目标不太诡异,都没问题的。问题就出在,方法不对,不知道反省,静不下心,半途而废。考研的过程中,我还真是认真留意了一下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战友们,上述四条,会pass掉80%以上的人。

13.作息时间异于常人大多是惨淡收场

考研是个长战线,如果从一开始就是打鸡血式复习法,那么到中后期会非常疲惫,对身体和心态都会有极大地影响,这样的同学结果往往都不太好。所以考研首先要保证睡眠,绝不熬夜,这一点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你第二天的复习状态。每天学多久不要紧,要紧的是复习效率。

14.考研提前订酒店很重要

考研期间酒店非常紧张,一个离考点近且环境好的酒店,可以节省路途时间,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调整状态,对考研当天有着不小的帮助。所以在考点确定后,订酒店事宜就需要提升日程,不要拖延。同样复试也是如此

15.你觉得没考好不一定真的没考好

考完后,你觉得自己考砸了没考好,不代表结果真的没考好。像我当初就是,考试那两天得了重感冒,觉得考砸了,但是结果却考了专业第二名,在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因为自己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相信很多同学上岸的同学也有同样的经历。所以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16.很多要考研的人做不到认真阅读

考研过程中,很多人考研复习的时候看书非常不认真不仔细,或者说有时候根本看不进去,这往往会对我们的复习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在当下这个浮躁社会,大多数人都没办法静下来去认真阅读,就比如你们看到这里,你可能都没发现我说的这16条里其实没有第8条。所以啊,少年,想要成为优秀的宇智波一族,啊不对,想要考研成功,还是要学会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

其实大家都知道考研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了解各种各样的考研信息。所以找到一条如何搜集信息的道路就也相当重要了。很多人一开始对于这么多的信息感到茫然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信息基本都来自别人,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可以直接获得信息的渠道。

但是渠道太多吧,来来回回点来点去看着都累;渠道太少吧,信息又不全有所缺失。所以,为大家吐血整理一波几个查找考研信息最有用最靠谱的网站,我可以拍着胸脯跟你说,通过这个几个网站,不说99.9%,但至少可以涵盖90%以上的考研信息

1.最官方最权威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研人必须要知道的网站,虽然我觉得这里面考研前期信息寥寥可数,但上面有很全的院校信息和专业资讯,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专业、目标地区、目标院校进行搜索。尤其到了每年的招生目录考试报名时期,你需要密切关注这一网站,因为所有招生变动都会通过这个网站发布出来,比如说招生人数,在招生目录中就会公布招多少人、推免几人。而且初试网上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复试调剂,均在此网站操作。所以考研人必备,不必多说,赶紧收藏就完事儿了。

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或招生网)

这个我必须重点强调!真的真的是非常有用的网站。因为我发现好多考研的同学们,都不太看重官网的重要性,反而更喜欢从一些乱七八糟的地方了解学校的信息。尤其是在择校初期,很多信息都在官网上。比如院系介绍、往年分数线、往年录取情况、报录比、招生目录、导师信息、专业课大纲、参考书目、院系联系方式等等,甚至有不少院校会在官网发布历年真题!

以本人为例,在我当初考研时经常进入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在硕士招生一栏,上面的信息几乎全部可以查到!你说是不是很有用!

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上面当前发布的信息间接地推测出研究生各方面的情况。举个栗子:假如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面公布了中山大学今年这一专业招收两名推免生,但却不会公布这一专业今年究竟有没有推免生,那么到十月份左右上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的就可以看到推免生的名单,如果你看到有三名推免生的信息,所以这就说明统考招生人数便会减少一人,那么对于后期推算自己能不能进复试会有很大帮助。

唯一的区别是各所院校的信息公开度不一样,所以有些信息是查不到的,因校而异,所以地址就不贴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注意识别广告别点错,实在不行就用必应或者搜狗也ok(气skr人)

3.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

一个比较正规的一个教育信息平台,可以查到很多院校的报考人数汇总、相关考研资讯,近几年考研真题,考研复习经验,考研报录数据以及报考指南等,可以上面两条的信息补充,找不到情况下的可以来这里试试。

网址: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

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这里可以查询相关专业的学校排名,选定专业却纠结于选择学校的朋友们可以到这里查一下,作为择校的参考。在网站中间找到【学科排名】部分,选择自己想了解的专业,就能直接看到目标专业各校的评估结果了。这里的评估是基于很多院校的客观评价,比起花时间问学长学姐省时省力,而省下时间去复习岂不更好?

网址:评估评审_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5.考研论坛

说起考研信息怎么能少了我们牛逼的考研论坛!这里是考研同学的聚集地,考研人的精神家园!会有很多同学在考研论坛里分享以往的考研信息和考研经验,都是实打实的过来人,所以这些信息有时候是比官网更可靠的!有了目标院校可以在上边找一找学姐学长也不是难事。想起来,当年我考研结束后我逛了下论坛,两门专业课334和440简直是哀鸿遍野,心里还是有点偷乐的,稳住了心态(坏笑哈哈哈…)

网址:考研论坛_考研人的精神家园!

6.中国考研网

中国考研网信息很多都是来自官方,不仅有考研初试的信息与资料,更重要的是也会发布很多考研调剂信息,会帮你收集各种来自官方的渠道消息,省去你自己挨个查找的时间,所以这个网站的调剂信息非常非常全,可信度高,寻找调剂信息必备!!

网址:中国考研网-为考生提供专业、可靠、贴心的考研信息

7.我要考研网

我要考研网是考研信息门户平台,类似于互联网中的网易新浪搜狐门户这类,就是信息很全,涵盖了考各个阶段的信息,以及初试专业课、复试专业课相关的经验!

网址:51考研网官网-考研信息门户服务平台

8.小考虫调剂论坛

小木虫是一个学术交流论坛,但是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板块就是调剂信息。划重点,调剂用的!作为论坛,小木虫上的信息都是私人发布的,一般由导师或者课题组学长来发布缺额信息,基本覆盖了全国90%的院校。所以小木虫上的信息很多,但是也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需要自己邮件联系导师或者课题组的咨询。

网址:小木虫论坛-考研调剂信息库

9.直接的网站搜索

在某些信息实在查询不到时,你需要试下另外一种方法信,那就是直接的网站搜索。比如总是演大学2015年的录取名单,你在中山大学的的研究生院官网其实已经是搜不到了,但直接百度却可以在其他网站上查到,因为有不少有这些信息的机构或者同学会将这些信息传到网上,学会搜索,还是很重要的!!!百度必应谷歌或者搜狗都可以,虽然百度有很多广告,但是建议还是先去百度搜,甄别广告后还是找不到,可以试试其他的搜索引擎。

以上都是大家自己通过上网可以直接获得信息的,我这里没有列举通过学姐学长及考研班等获得的途径,因为这些是不言而喻的,充满了不确定性。我觉得与其给你一些具体的信息,不如给你了解信息的渠道,因为你要知道信息每年都会变的,23年与22年的绝对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我就吃过这个亏(专业课复复习大纲在10月份全改了的血泪史)。但掌握了这些信息渠道,你就可以自己主动去获得各种信息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呀,你看到这里啦!!网站很多,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利用怎么办?当然我也很贴心(夸我!)地为大家整理好了几个重要考研信息的查询方式,请收好咯!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直接使用:

为了表示这一节的重要性,我在标题后面特地打上了星星标记,也是我自己考研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非常重要核心方法,所以接下来这部分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看,用心用心再用心记!

1. 首先要评估自己

制定计划的第一步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考研一共四门科目,你需要明确知道自己哪一门科目是ok的,哪一门科目比较差的,哪一门是比较熟悉的,那一门是需要重点针对复习的。

然后按照需要重点照顾的程度,为每一门赋予一个百分比精力系数值,总值为1,举个例子:

比如你觉得你英语不错,只需要20%的精力占比就够了,然后专业课学得很好,需要15%的精力占比,但是政治和数学比较差,尤其是数学,是最差的,需要重点照顾,可能40%的精力占比,那政治就是25%。

我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认真考察自己后,给出自己对应的四个系数值。可以找个半天时间好好的评估一下自己,不要随随便便想当然,这一步很重要

2. 然后确定每日的复习总时长

不管你每天可以付出的时间有多少,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明确确定一个具体的复习总时长,然后每一阶段的每天都严格按照这个总时长去复习,个人建议:

一般在9月份前,每天8小时足够

9-10月份,每天9个小时或以上

11月份,每天至少10个小时以上

12月份,冲刺阶段,可以打打鸡血每天保持在最少11个小时以上

3. 科学地分配时间

确定好每日总时长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第一步得出来的四个系数,去乘以我们确定的每日总复习时长,科学合理地分配出每一门科目在每天所花费的时间。比如我上面的举例,在目前9月份阶段,那应该就是英语:10小时×0.2=2小时,政治:10小时×0.25=2.5小时,数学:10小时×0.4=4小时,专业课1.5小时。

然后每一阶段的每天严格按照这个时间分配去复习,不要变,保证每一天的学习生物钟都是稳定的,有助于长期复习吸收。相信我,等你用过这个方法一段时间后,你绝对会认同这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复习分配。

4. 制定小目标和大目标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制定每一阶段复习的进度大目标与拆分后的小目标。比如这个月我的大目标是看政治看几章节,英语做多少篇阅读,专业书看多少章等等,是一个宏观的量;然后把这个大目标,按照每个月4周的量化拆分,比如这4周每周都要把大目标完成到什么进度,那这样就是4个小目标或者周目标了。然后制作成简单的复习目标进度表,目标完成的打勾,没完成的打叉。

这样做的好处是:

1)可以量化复习任务,让自己每一阶段的目标都很明确并每个月都有新动力,宏观把控自己的复习进度,不会出岔子;

2)每个月或者每一阶段都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完成了什么,没完成什么,对于复盘回顾自己的复习情况提供了一个核心的数据日志支撑,这个讲究的数据的时代,复习也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数据来优化不断改善自己的复习

3)每个阶段末看到自己的复习进度表,如果都打上了勾,那可以潜在地告诉自己这个阶段做得不错,激励自己,让自己的复习心态和状态越来越好,提升自信,这点最重要。

5.迭代调整

每一阶段的开始,都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复习情况状态,重新评估自己,适应性的调整自己的每一科目的精力系数值(比如你觉得这个月数学有提高了,专业课有需要花多些时间了,那就对应调整系数值),根据每一阶段的每日复习总时长,重新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以及调整大目标和小目标。

这叫复习的自我迭代,微信用了10年才迭代成现在这个量级的产品,难道你以为复习就不需要迭代了?对复习的迭代,可以让你一直保持最正确地、最科学地、最合理的复习计划,这是我从移动互联网中摸索出来的方法。

在我看来,考研英语的复习无非是分为单词、阅读理解(包括长难句和完型)、翻译与写作三部分,只要能搞定这三部分的复习,拿到70+基本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本章节致力让你不是很难地达到70+,让你消除对考研英语的恐惧与不自信。

复习方法

1)单词

单词这种东西,主要还是用心背与记忆的方法,书其实是相对次要的,所以书什么乱序不乱序版的都可以,选一本自己喜欢的或者适合自己的就好。这里主要讲一下背单词的方法,因为单词的重点是每个单词的意思、用法,更重要的是把这个单词放到文章当中去了你认识它并且马上反应出来是什么意思,所以这就需要培养你对这个单词的熟练程度。

个人比较推荐两种背诵记忆方法:

单词分类分期背诵法

早期背所有的核心单词,中期背自己不大记得住的核心单词,后期背真题单词。这个方法虽然很笨,但还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对于基础不好的孩子们来说,你在练阅读的时候会发现你能看得懂文章的大意,这就是你背了单词后的提升。

考研大纲规定的是5500个单词,但有很多是我们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学过的很基础的,起码有2500个我们熟悉的和非常生僻的单词我们不用去刻意地记,因为要么我们早就会了,要么不可能考。所以大概3000个是比较高频的,我们是需要掌握的。每一天给自己一个定量,背50个或者100个。

同时,要把背单词的时间碎片化,不要集中一个时间段背。吃早餐时背,吃午饭时背,吃晚饭时背,晚饭后散步完背,等等等等。我就是在吃饭的时候背单词,因为我不背单词我也只是玩手机的而已。并且要反反复复地背,一个单元一天,30天刚好过完30个单元(比如一个单元50个单词,那么两个月就能过完3000个单词)。

单词不分类多遍背诵法

顾名思义,就是所有单词背多遍,因为单词只背一遍肯定是不够的。所以第一遍可以滚筒式的把所有单词都看一遍,尽量记一下,记不住的就过。第一遍是比较慢的,因为太多单词你不认识了,尽量在8月份以前完成。

然后是第二遍,至少要在10月份之前完成。第二遍要快一些了,还是看一遍尽量记,记不住的就过,等第二遍看完之后你再去看英文真题文章的时候你发现一篇文章读完虽然很多单词你还是记不住,但是至少你能理解文章究竟是在讲什么东西了,这是很神奇的。

这个时候你看一下真题大概就有意识的会发现哪些单词是最常出现的,这时候再看第三遍,第三遍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单词你一看到基本就能想到他的意思了,这时候就将自己一看到一点印象都没有的单词挑出来抄在一张纸上,然后第三遍过完,第四遍就背自己挑出来的这几张纸上的单词,之后看了之后又将这里面一看到就没有印象的单词再挑出来,下一遍再挑出来看,这样一遍又一遍的看过最后我就只 剩一张白纸的单词了。

看着不熟悉的单词越来越少的感觉太美好。而且你每一遍过后去看真题文章都会有新的感觉。到这些做完了之后,再回过头来把所有单词过一遍基本就搞定了。不需要太多压力去背单词,很多单词都是混眼熟基本就可以了。而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上面这两种方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但是不管哪种背单词法,每一天都要复习前一天学过的单词,所以越往后面,你的复习量会越大,但一定要这样做,因为你不能背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这样就白记了。 背新单词时,建议大家细声读出(不需要拼写),并记住最主要的两三个意思即可。有些单词七八个甚至十多个意思,用不着记那么多。复习旧单词时,只需要快速读出英语读音和中文意思,不需要去刻意地记。记不住没关系,因为你以后还会复习到它,你只需要在多次的复习中对它有印象就可以了。

以及要注意不管那种背法,最好都要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记忆,这样背得更牢固。可以搭配艾宾浩斯记忆类APP使用,很方便。

同时如果不想使用手机APP,更喜欢纸质版,那么附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计划表,有需要可保存打印:

2)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包括新题型一共有5篇,50分,得阅读者得天下,是决定你英语是否高分,甚至成败的关键。起码要拿28分才算是合格(能保证基本过线),拿到34分-38分以上算是比较理想的分数了(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40分以上就已经相当厉害了(总分拿70+不是问题)。

当大家背了一段时间的单词后,就要做阅读的练习书来找感觉了,建议是6月份开始。阅读一定要多练才能找到感觉的,自己尝试找开题人的出题思路。刚开始的时候每天练2-3篇即可,练完后对答案要看看自己的做题思路和出题人的思路是否一致。

阅读A那四篇的难度不一,但普遍不会太简单,大家要严阵以待。阅读A尽量保证每一篇能对3-4个左右。阅读B(即新题型)有很多花样,有7选5、选顺序等,但是题干和选项当中会给出答案暗示,不算太难,10分保底8分还是可以的。

当然只做真题要是不太够,还需要专门的阅读理解书来练习(只推荐张剑的150篇)。9月份开始每天阅读理解固定5篇,一篇都不能少,再难也要坚持下来。我记得我当时复习期间前前后后加起来大概一共做了500多篇,刚开始的时候每篇最多对两个,做到怀疑人生,怀疑出题人的逻辑是否正常,甚至都骂街了撕试卷了,但到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12月的时候得分水平稳定在36-44分之间,进步,总会看得到的

阅读理解还有个部分就是长难句,长难句核心体系就两个:从句和非谓语。能把一个句子的主句找到,就可以看懂它的意思了,如果时间不够的话,没必要花费过多时间研究,不用刻意地去练。

3)作文和翻译部分

作文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小作文基本上是信件或者通知,不会很难写。大作文现在一般是图画作文(英语二)或者图表作文(英语一);图画作文就是给你四幅图,让你看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图画想表达的内容;图表作文是给出一个图表,上面标着几个年份或者数据,你要写出图表上想表达的内容。

但是英语作文其实不需要太早准备,平常可以通过练阅读的时候加以练习,看看文章是怎么写的,怎么用连接词和从句。大概在11月中下旬开始差不多可以开始练习写作文,小作文大作文都要练着写,找感觉,最晚也要到12月初也要着手准备

直接拿真题作文来练,从10年的开始练,一周练2-3遍。练多了,可以根据自己的练习,在考前的时候自己总结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多记几个起承转合的连接词和从句,到时候写的时候就套进去。最好能变化衍生适合很多主题,作文虽然有30分,但是付出与投入很难成正比也很难体现在分数曲线上,只要能拿到20分就算合格了,所以这部分我个人认为没必要花多少时间,当然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建议大家还是可以提高一下写作水平

至于翻译这部分,只要你背单词了词汇量上来了,怎么写都还是能拿个基本分6分的。我建议选择直译即可,因为你要意译的话会比较花时间,也多不了多少分,没有很大必要。翻译也不需要刻意练,大家可以通过做阅读直译文章的时候顺带练习即可。

4)完形填空部分

完形填空在12月前完全放掉(大家不要学习我,因为我考研之间只有2个月,建议11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练习完型了),考前最后半个月用真题熟悉下手感,因为完型一个空才0.5分,而且有时候认真做反而还没随便填得分高(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完型5分钟写完居然拿了8分,平时练习的时候10分钟认真写均分只有5分…也算是运气好了),如果你时间有限,我们可以舍小取大,选择做收益最高风险最小的来“投资”,所以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在完型上。

这样下来你算一下,是不是英语考70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了?

复习计划

1)每天早中晚固定的半小时时间背单词,早上记忆-中午巩固加强-晚上回顾和预习

2)八月份抓紧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刚开始可以每天2篇,感受被虐以及锻炼信心

3)九月份开始阅读理解每天增加到4篇,以及加入新题型的练习,一共是5篇,并将长难句融会贯通,正确率尽量能保持在60%以上,也就是50分能拿到30分,平均每篇对3个

4)11月份阅读正确率期望可以提到80%,并且开始练习完型填空和作文准备

5)12月阅读继续每天4篇的数量保持,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作文备用+完型收尾,冲刺冲刺打鸡血打鸡血吧!

资料选择

恋恋有词背着比较舒服,大家自己选择就好,乱不乱序都无所谓,单词这种东西,主要还是用心记,书都是次要的

阅读理解推荐张剑黄皮书《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

作文可以《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长难句推荐田静的的《句句真研》

至于真题,随便哪家都可以,近15年真题就好

考试策略

英语二是第二门,考试时间是第一天的下午。时间是三个小时,但还是比较紧迫的(特别是对于基础不好的来说)。所以建议的答题顺序是:

先写四篇阅读,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一篇,整体不要超过80分钟;

再写即新题型,时间为15-20分钟;

然后写小作文+大作文,小作文15-20分钟,大作文40-45分钟,整体时间为控制在80分钟内;

然后再写翻译,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最后写完形,留10分钟就行了,没时间就平时攒的靠手感;

当然以上只是建议顺序与大概时间,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

要注意的是,英语的大题(即翻译和作文)是有标明题号的,大家一定要看清楚题号再写上去,写错是没分的。如果你写了一半才发现写错再换答题卡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而且也不一定有多的答题卡,千万要看清楚再动笔。

考研政治我建议是最早别早于7月开始,再早了纯是浪费时间。太早准备,到后面很容易就忘光了不说,还占用复习其他科目的时间;太晚准备的话,考研政治需要看的内容还是有一定量的,可能会不够时间背诵和刷题。

因为考研政治的特点在于,一个三观稍正的人随便看几星期书去裸考,可能都可以考个四五十分;而一个复习充分发挥正常的人,考个70多分就算不低了,能考到80就算高分,太神奇的一门科目了。

它的考题构成其实非常简单粗暴,题目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单选和多选)50分+简答题50分,一共100分,其中:

单选题:16道题共16分,每题1分,第1-16题

多选题:17道题共34分,每题2分,第17-33题

简答题:5道题共50分 ,每题10分,第34-38题

简答题34-38题的顺序分别是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以及时政。

其中简答题和单选题比较好拿分,是浑水摸分的好地方,但多选题一般是扣分的重灾区,得分率都比较低。

复习方法

1)知识大纲

由于我高中是理科生,大学政治课一直都是申请免试,所以也没怎么记过,可以说是政治方面完全空白,差中之差,所以我选择花最多时间放在政治上。

刚开始复习政治,肯定是要从熟悉知识点大纲做起,这跟其他科目有点不一样,不是从做题开始的。推荐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第一遍用来熟悉知识结构,第二遍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练习巩固记忆并加深印象,有时间有能力的话,可以看第三遍,查漏补缺。第三遍时间不太够的话,可以选择疾风劲草作为第三遍过的时候看的书,这本比较薄,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2)选择题

政治一般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大题有背肖4一般都比较容易浑水拿分,所以选择题做好是关键,这其中多选题的得分率一般都比较低,是需要注意尽量拿分的。

选择提刷题训练推荐用1000题,配合着第二遍过大纲(精讲精练)的时候做。并且1000题只做一遍是肯定不够的,建议要至少刷3遍,第一遍做学会做题,正确率能到60%就可以了;第二遍做的时候要加深记忆并掌握一些选择题解题技巧,比如排除法,反推法,联想法,其他题干找证据法等等,正确率尽量提高到80%第三遍主要是查漏补缺看错题,每个题都要搞懂,尽可能地将正确率提升到90%以上。注意,所有的错题,都要在《精讲精练》上找到对应的出处,不要只看答案解析就完事了,不然印象不深刻。

除此之外,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的选择题也是要至少刷3遍的,用于检测自己目前仍然薄弱的部分并针对性加强,在1000刷完第二遍后可以开始着手做了。

真题的话可以选择近六年的选择题来做,刷2遍就够了。

这里提一个小技巧,就是第一遍刷题的时候,不要写在书上,可以写在纸上然后校对,尽量保证第二遍做题时不受影响。有人也许会说,那用铅笔写在书上可以吗,我个人还是不太建议,用铅笔写了还得擦,考研时间那么宝贵,你确定还要浪费时间去搓橡皮泥巴吗?

选择题得分期望是50分可以拿到40分,不用追求太高,已经很不错了。

3)简答题

简答题没什么套路,要想自己被书然后学会解答,我觉得是太浪费时间了,直接整理或者备用肖四的大题就好,你肖爷爷永远是你肖爷爷,背了4套卷,再加上自己平时积累的写满,大题拿30分还是很容易的。

如果实在还不放心觉得不保险的话,还可以利用肖八和近几年的真题,自己从答案中找一些解题原理,逐渐搞清答题思路,绝对万无一失。

简答题得分期望是可以拿到35分,我觉得足够了,加上之前的40分,一共75分,怎么样,是不是蛮简单?就算你选择题发挥得再不好,30分也是有的吧?这样都能保底有60多分。

复习计划

1)8月份可以开始看《精讲精练》第一遍,配合课后练习,打知识框架与基础

2)9月份开始第二遍《精讲精练》,并开始刷1000题

3)11月份开始快速刷《疾风劲草》,并用肖八作为补充练习

4)12月份整理以及背诵背肖四大题关键点+选择题

资料选择

政治目标是70+的话,肖秀四件套足够了(精讲精练+1000题+8套卷+4套卷)

中期复习(大概10月份)啃完《精讲精练》一遍后,可以搭配风中劲草,这是本神书,只有考过研的才会懂

想冲击80+的,学有余力可以看看腿姐的4套卷,可作为后期冲刺阶段补充使用

考试策略

政治是第一门,考试时间是第一天的上午。考试的时候,3个小时是非常充裕的,建议大家用45分钟写选择题,因为选择题才是决定我们是否高分的关键。特别是多选题,建议大家把题干读两遍再作答。

做完选择题后,还有2个多小时,建议大家大概25分钟一道大题来完成。基本上每一道大题会有三个小问,首先是考查基本的知识点,然后让你把知识点和相关内容联合起来谈谈你的说法,言之有理即可,但一定要和知识点的内容相关,不能无边无际地扯。要把整一页四分之三的空白处写满,不能太空,不然很难拿高分。大题拿高分是很难的,基本上都是25分左右,能有30分已经算高分了。所以大家写满了,把基本的分数拿到即可。

另外要注意的是,政治是有标明题号的,所以一定要看清错了题号再写,写错了是没分的。如果你写了一半才发现写错再换答题卡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而且也不一定有多的答题卡,千万要看清楚再动笔。

还有,不建议大家提前交卷,写完还有时间就好好检查你的选择题有没有填错了答题卡。我就是发现我填错了一道多选题,后面改正了过来。我考试从来不提前交卷,你有那么赶时间么!

数学是一门极其amazing的科目,文化课(政治、英语)如果能跟别人拉开10分以上的差距,那分差就很大了;但是数学爸爸他不一样,150分的满分,一拉往往可就是几十分啊!它能让你万劫不复,也能让你力挽狂澜!当然,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的同学,可以直接忽略这一部分。

复习方法

其实数学没什么神奇的方法,就是玩命练题,享受被虐的过程。即使是例题,也要先动笔做一遍,再对照答案。求不定积分是重点也是难点,但是,历年真题中考的题型都很基础,所以没必要和复杂的不定积分死磕

第一遍做全书高数时,把所有不会的题和错题做标记A,第二遍只做A题,把仍然不会和错了的题做标记B,第三遍只做B题,把仍然不会的和错题标记C。如果错题仍然很多并且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做第四遍、第五遍。几遍下来知识点就基本掌握了。线代和概率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重点推荐一下李永乐的线代视频,很多解题技巧和方法非常节省计算时间。时间有限的话,做近十年真题即可。时间充分可以用早年的练手,题型和重点不同,难度也较大,不用太纠结正确率。模拟题难度较大,完整的卡时间全部做过一遍之后,再回头把所有的错题做两遍。

最后,要总结真题和模拟题中每章出现的题型和常考常错的知识点,整理到笔记本上,考前多看几遍。还要整理大题的规范格式,并加强练习,很多细节不注意都会扣分。像往年题目整体难度很大,思路很偏的情况下,主要是考基础和心态。几道题不会之后,就特别容易慌乱没有思路,很多基础题目也做不出来了,很多常见的错误又出现了。与其花时间纠结不会的题目,不如把已经做出来的多检查几遍。整体偏难的情况下只要把会的题目都做对,分数就相差20分左右。

复习计划

1)3-5月,啃教材全科扫盲,并把复习全书的例题都要做了并理解。时间分配上,最好两个月分配给高数部分,一个月给线代和概率部分,这样收益是比较高的。

2)6-8月,第二轮复习,把李永乐复习全书的习题都做了,并且学会整理错题集,不要嫌麻烦,多记总没坏处。碰到总是犯错的知识点可以再回过头看下教材出处重新梳理。并且每周的最后挑出一天时间来巩固吸收之前的错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温故而知新

3)9-10月,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因为经历了上面的第二轮,基本上知识框架与基础差不多很稳固了,这一轮再快速的刷一遍复习全书的习题,持续提升。

4)11月,开始开始做模拟卷和真题了,然后再次检测哪里还是薄弱的环境

5)12月,疯狂冲刺轮,最后的刷题走起,包括但不限于错题、模拟题、真题、预测题等等等等,反正就让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做题状态,准备浴血屠杀数学爸爸(或者被屠杀哈哈(#^.^#)

资料选择

三本教材及课后题详解(基础必备)

双李复习全书(非常非常非常推荐!)

王式安概率论辅导讲义(系统清晰,可以补充资料)

双李历年试题解析(近十年真题,必备!上面的复习全书中已经附带了历年真题解析)

李永乐冲刺6+2(难度大,冲刺加强用)

考试策略

数学是第三门,考试时间是第二天上午。因为数学考试是没有答题卡的,是直接在试卷上写答案,所以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地安排好答题的空间,同时答题时尽量不要跳步骤,因为每一步都是有步骤分的。

一个小建议,如果你选择题和填空题,三分钟都没有解题思路的话,就果断先放弃。因为不能让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影响后面大题的解答时间,毕竟不少大题还是不难的。在解答大题时,也一定要学会暂时放弃不会做的题,不要为了一道题目苦苦思考很长时间,每道题思考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容易导致概率和线性代数等部分的题目无法解答,而概率和线性代数的题目相对要比高等数学的简单一些,因此不要为了一道题目而耽误了后面二三十分。

总之,该放弃的就放弃,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相信自己做不好的题别人很可能也做不好;自己没有做出的题,别人很可能也做不出。

由于每个考研人的专业课大不相同,所以这里就不具体举例去展开怎么复习,但是我专业课140,应该算考得比较好了,所以就介绍一下复习专业课的大体思路和心得吧。

复习心得

首先,去找目标学校已经考过的师兄师姐咨询,每一个考过的人肯定都会有一些干货的。

其次,专业课需要严格按照分配的每天固定的时间来复习,不要多也不要少,不然会因为专业课打乱节奏,这里建议每天3小时即可。专业书至少要看六七本,然后每一本循环看,至少看到3遍,因为专业课的书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只有至少看到了第三遍,你才能真正消化掉并拿为己用。

看完专业课的书留一两个月的时间做历年真题,然后分析真题,这里的分析,不是指分析单个题目,而是以“投资者”的角度,来总体分析这些年的出题规律和出题方向的变动曲线,来为今年的考题做预测,这样考起来才会游刃有余,预测没中没关系,别人也一样,预测中了那就是赚了,写起来得心应手。通过分析历年真题的题型变化然后做出对应的曲线分析,你总能发现很有意思的命题规律,这一点比较复杂,就不详细展开了。总是专业课就是要踏踏实实看,然后做真题,剩下的,就看你吃透多少了。

复习规划

1)3~5月份,专业书正式一刷,第一遍看需要全面,打专业基础知识框架,知道每本书在讲什么

2)6~8月份,专业书二刷,这一遍看得需要细致,理解书中的知识点

3)9~11月份,专业书三刷的同时,开始做历年真题,然后分析总结真题中出现的高频知识点

4)12月份冲刺,在继续巩固专业书的同时,整理历年真题出到的重要知识点,并做合理预测

看书技巧

1)一本书间隔一段时间看三遍要比一本书连续看三遍效果要好,过段时间重新去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看书的时候没必要刻意背诵,要学会理解式记忆法,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记住,学会分段理解。一大段话其实都基本在表达一两个核心观点,记住关键词,自己能整理出一段话就行。

3)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模式一般包含三部分,先解释概念(名词解释),再解释特征特点内涵(简答题),最后结合案例解释关系重要性多写几句(论述题)加上自己的理解。

考试策略

专业课是第四门,考试时间是第二天的下午。每个人考得都不一样,我大概说说一些必要的策略。首先一般来说,专业课的答题时间是非常充足的,所以不需要太赶着做,而是思考清楚了再做。其次对于一些案例分析题,答题模式一般包含三部分,先解释概念(名词解释),再解释特征特点内涵(简答题),最后结合案例解释关系重要性多写几句(论述题)加上自己的理解。

首先在初试没过的时候,绝对不要去想复试;在初试没过的时候,绝对不要去想复试;在初试没过的时候,绝对不要去想复试。重要的话说三遍!初试结束后有的是大把时间去准备复试。所以这部分内容,做一个提前了解就好。

其次提醒几个复试小点:

1、复试前口语一定要突击练。学了很多年英语,但是很多时候学得却是哑巴式英语,我们很少张口说。而到复试这个关口,英语发音虽说短时间很难提高,但是日常的表达短时间还是可以突击达到的。

建议大家去参加一下英语角,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英语角,只是以前大家很少参加,这个时候尽量要求自己去一下吧。另外,找几个话题,比如自我介绍,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要考这个专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展望等等,先把答案草拟出来,然后对着答案每天进行练习朗诵。

2、一定要把初试专业课指定书目以及复试指定书目浏览一遍,做到重要的观点和重要的概念心中有数。

3、面试的时候注意仪态仪表,穿着”简单、整洁、大方”,不可打扮太过花哨,女生记住不要浓妆艳抹。

关于考研复试该如何准备,在考研初试结束时,可以参考我下面这篇回答,保姆级考研复试攻略:

好的心态是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以下3点考研所需要必备的心态,请你记牢。

1. 建立习惯

万事开头难,建立习惯,是最困难的。大学前三年的懒散和自由,让你已经不习惯坐在自习室里看一整天书了,会很难坚持住。所以我们首先要摒弃掉大学前三年养成的忍不住玩手机、做事情心不在焉、一看书就犯困等等等种种恶习,当然开始这会很难,但是如果你连些都克服不了,那就不要谈什么考研了。

然后,再去建立心无旁骛看书复习的习惯,能坐得住,找回自己高三备战高考时的那种状态,循序渐进,那么,你已经成功了20%。

2. 专心致志

既然决定考研,那就铁了心一心一意地去准备。不要再去怀疑自己该不该考,想东想西,路是你自己选的,没有人逼着你做选择,既然选了考研这条路,就专心致志去为之努力吧

也不要去想考得上考不上这种问题,除了会影响你的情绪和状态,对复习没有任何帮助,纯属浪费时间,因为考得上考不上不是你想出来的,而是靠实际行动做出来的。有思考这个功夫,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

3. 以放松的姿态去面对考研

考研是个体力活,是个长线且枯燥的过程,所以我们更要学会以一种“放松”的姿态去面对考研,让我们逐渐享受考研的过程,体验那种为了小小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快感,甚至慢慢地“爱上”考研。所以不要过于紧绷,不要过早就把自己搞得非常疲惫不堪,过早打鸡血,不然后期冲刺期很容易心态崩掉。但是,“放松”不是“松懈”,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心散涣漫,而是转换一种让自己舒服的姿态去考研。

关于持续高效复习:

其实能够进入到一个好的复习状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很多顶级985院校的考生,在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也是不容易集中精力复习的,甚至还会走神。毕竟本科几年过得相对懒散和自由,让你已经很难坚持长时间的看书复习了,不可能一下子就进入理想的全天候高效学习状态。

就像我当时考研,从最开始的复习2小时都坐不住,到后面每天学习10小时以上,花了差不多2个多月的时间来调整。所以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去逐渐提升学习状态和效率,不要一开始就寻思着每天能学十来个小时,不现实,胖子也不是一口吃成的。先定个小目标,6月份每天能学够8小时。

关于坚持下去:

1.因为题目总做不对,有很强的挫败感,想要放弃

然而事实却是:复习的前半阶段,就没有谁能把题做到正确率很高的。就拿我认识的一个北大的考研同学来说,他的数学错题集记录了李永乐复习全书的近90%的错题,真的是厚到不行。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他在做复习全书的时候,基本上全错。对,基本全错。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复习之所以要多轮而不是一轮,就是为了提前发现错误,提前踩坑排雷,最终搞定,而不是到考场上才发现,那时候就来不及了。所以错得多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不要因为前面学得不好,状态不好就放弃,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么过来的。坚持住,才会进步。

2.因为各种私事,没有办法专心复习,想要放弃

一个人在长时间的复习当中会遇到失恋、诱惑、意志不坚定、问题搞不定等等等等各种事情,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使整个复习崩盘。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因此想要放弃的想法,包括那些大家眼中的超级学霸。推荐一个帮助坚持并且能极大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记录自己每一次学习时间。这也是我能给到的最好的建议。

这些学习记录是克服考研“放弃、懈怠心理”的最好武器。我认识的几个师弟师妹不止一次的和我说,每当想要放弃、懈怠的时候,看看以前的记录,感觉已经投入这么多了,如果放弃就好可惜,然后顺其自然的就坚持了下来。

并且计时可以明显的提升学习效率,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却能带来极大的回报。刚开始计时可能会不适应,会有多计或者漏计的情况,不要紧,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

当然你还可以借助我上面说的免费课程,进考研互助群和其他考研人们一起互相打气与监督,还可以听直播课和领取考研资料,点击看看是否需要,怕以后不免费了。

其实大家在考研的时候都喜欢看成功的经验贴,但其实失败的经验贴往往比成功的更有价值。因为成功的经验都千篇一律,但失败的教训却是各式各样。

下面这几个考研中经常容易犯的错误,请一定要记好,给未来的学弟学妹提一个醒,可能有很多都会是导致你失败原因之一。如果以后你也不幸走在了这条道上,那么赶紧悬崖勒马,只要你意识到了并及时改正,那么就还来得及。

记得一开始自己时常有这样的想法,尤其是下午。常常睡到两点赖床赖到两点三十四十什么的实在太司空见惯了。所以这时候就想要不下午就不去了,五点钟吃晚 饭去了也学不到多久······但后来我告诉自己,学一个小时也是学,只要在学就是好的,看了一个小时的书自然会有一个小时的收获,说不定考试就考到我这 一个小时看的里面的知识呢。所以之后及时赖床了,我也依然会起床去学习,也许这就是常说的抓住每一分钟来学吧。

同学经常与我聊复习进度,有时候我听他说复习到哪了,经常是比我慢我就觉得肯定是自己复习没有他认真,比我快又觉得自己复习得太慢,真的是很痛苦。但后来我仔细一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习节奏,我只要好好看好自己的书就可以了。其实我们常说自己复习得不好怎么样,但自己内心深处你是一定知道自己复习得到底如何的。所以我想一下我觉得自己复习得还是很有节奏的,慢慢的就不想这么多了。

我在考研教室复习时,有一段时间前面坐了一个女孩。她的书摆放得非常整齐,书里夹了可爱的小书签——但大多停留在前几页。她还有一本超级可爱超级萌的日 历,每天都画着不一样的“规划”?她的笔记本非常多,我见她每次记单词都边记单词边写,写得超级整齐!她还有超级整齐的笔记等等,但我发现她所有的书都停留在前几页,笔记也只做了几页。她每次来看书一定要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才开始。

我并不是想说这样就考不上研究生什么的,但我觉得这样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你的目的不是做一本漂亮的笔记,不是把每个单词都抄的漂漂亮亮,不是让所有东西看起来都很规律——你真正的目的是那些笔记能够进入你的记忆,是你能记住每一个单词,是一个小时的学习就要有一个小时的效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无论你做什么,你应该记住的是最后的你的目的只是做那几张试卷,而那几张试卷都是老师根据那些最基本的几本参考书出的题目,所以你能做的就是记住那些必考的知识,理解一些年年都考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

所以,一定要知道你最终的目的是记住那些知识,搞定几张试卷。而不是做一个美丽高雅漂亮的笔记本——你给谁看啊?!

我们宿舍加我一共三个人考研,另外两个报了考研班。从一开始他们报考研班我心里就开始有压力,虽然表面一直说觉得自己不适合报考研班, 可心里其实也很焦虑——肯定有很多信息他们都知道我却不知道,他们学到哪了?哪些是重点他们老师肯定都会告诉他们等等,等到复习过程中我常常跟另外一位同 学在微信上互相考对方,常常在自己回想不起来的时候焦躁无比,因为觉得别人肯定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自己还没背下来怎么办······这就是我曾经也走过的弯路——不自觉的与他人比较。

后来考研结束办交流会,他们说虽然他们报了考研班,可是真的觉得作用不大,那个时候就会觉得我特别有条理,肯定我已经按照自己的步骤背的特别好了等等的。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与他人比较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我们常常在比较的时候无限的放大别人的成绩 而压低自己的成果。即使我当时觉得自己复习得还是比较有条理的,可依然无数次觉得别人都复习得比我好。

所以,你在焦虑别人都报了考研班你没有报的时候,别人也有可能羡慕你很有主见很有规律的复习;你觉得别人都复习得比你好的时候别人同时也觉得你才是背书背的最好的。因此在考研过程中千万不要盲目与别人比较,最忌低看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比较中丧失信心。

如果你控制不住要跟别人比较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当你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好的时候,别人也觉得自己没有你好。还记得考研结束在论坛看到一个在15年十月份发帖说自己背大纲背了四遍并跟我考了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人,心里觉得自己肯定没戏了,结果成绩出来却与最初所想的相去甚远。

每个考研的同学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考研的时间表。有的比较细致有的则比较粗略。拿我自己的来说,我在十月份之前完全没有进入考研状态,放假回家两个月也在看书,但也只停留在看看而已,根本就没有进入状态,十月份来了之后,才真正进入状态,但也只是一个粗略的时间表。

十月份我开始发力,上网自己搜集了政治参考书以及每本参考书的面市时间,然后初步规划了自己的时间。然后基本按照每天搞定多少页的计划逐步推进。然而经常的情况是打算每天看三十页专业书结果只看了二十页。然后就非常焦虑,觉得一切都乱了从而导致信心遭受打 击。

所以过分遵从“考研时间表”是不可以的,要灵活变换策略,在没有达到目标状态的时候千万不能慌张。即使一切推倒重来也没有什么关系。我在那半天没有看到三十页的情况下便打算变更自己的时间表。从其他的复习时间中抽出时间来完成这一任务。所以不要太过遵从时间表,因为时间表最终还是 你自己制定出来的!

即使你报了考研班,但适合你的考研道路最终都是你自己走出来的。所以很重要的 一点就是你对自己的在复习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要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关于做笔记这个问题。我也做过笔记,还记得自己特意去文具店买了五十张白纸,因为看了太多 的考研贴都说一定要做笔记,所以我觉得自己似乎也需要做笔记才可以。然后我花了四天的时间,做了八张条理清晰的笔记,看起来简直美不胜收。

可是在第四天继续做笔记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做的笔记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不过是把书上的条目抄下来,然而这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其实大纲早就条分缕析的把笔记做好了,所以那时候我毅然决然的决定放弃做笔记。因为我发现这个方法根本就不适合我。因为做笔记的目的是什么?记住并理解知识点!只要你能 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即使不做笔记也没有什么影响。而我就很习惯边看书边进行理解记忆,所以做笔记对我来说就只是抄书而已。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当你发现某一种方法(通常是别人介绍的)并不适合你的时候,无论有多少人告诉你要这么做,你都必须学会停下来,认真思考这条路到底适不适合继续走下去。包括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就如同背英语单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你在自己要学会去寻找哪一种方法是最适合你的。每一个方法都是需要 你去实施的,只有你自己付诸实践了你才知道这个方法适不适合你。

考研资料可谓是五花八门,好像哪 一本不买就会漏掉什么重要信息。所以很多同学在一开始都会盲目跟风买一大堆的资料和参考书。然而实际上几张小小的试卷基本上那些参考书都能覆盖到所有的题 目,否则就属于超纲题,然而每次考试并没有多少超纲题,所以你真正能够提高分数的方法是把大纲内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几分的超纲题上。我 在下面会着重介绍自己于茫茫书海中挑选出来的各种资料,并解说每一资料的特点。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资料,而不是别人说哪一本资料好就买哪一本。

很多考研的人进入刷题或者模拟考试的节奏时,在刷题或者模拟考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似乎只关注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考试考了多少分。做对了或者分高就高兴,做错了或者分少就难过,然后就抛掷脑后,又找新的题或者试卷再来一遍。 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做题和模拟考试的意义并不在对错,而是它们可以帮我们找出我们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点。我们通过对这些薄弱点的强化和改进,才能达到最终提升的目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这个阶段,做错的价值远大于做对的价值。但是如果你不改进它,错误永远是错误,薄弱的地方永远是薄弱的,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更不要因为你现在做对做错,或者分多分少,陷入自满或者沮丧的情绪,因为我们考研是只为最后一次考试做准备的,一万次的模拟的分数都没有最后考试的分数有意义

考研复习过程中当然也有复习得比较顺利的地方,比如某些科目或者某些章节知识点。有些人觉得,这个地方我复习得不错了,嗯,就不要再看了,我应该把我所有所有时间都花在我复习得不好的地方。这样做肯定也是不对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之前记得再清楚的地方也会变得渐渐模糊,如果不加以复习,最后就会顾此失彼。而考研不会在意你是否曾经这里学得好不好,只会关注你考场上能不能做出来。所以不管复习得再好的部分,都要及时复习,越是临近考研,越应该重视之前学过的内容。

这种情况在考研中其实是最常见的,因为人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忽视想象和实际是有差距的。计划和想象中自己是十分专注的,十分高效率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却不是这样。于是这个时候就容易变得不安或者自责起来,尤其再一看别人好像很专注,就更加惶恐。在经历七八月所谓的”黄金备考时间“之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好像自己还没有复习充分,然后开始焦虑。

然后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没有人每时每刻都保持高效率学习或者工作,要学会“原谅”自己有时不在状态或者确实松懈了,不要把心理负担带到下一个复习阶段。正如泰戈尔所说:

然后要明白,越临近考试的时间越宝贵。因为你越临近考试复习的内容在你大脑的影响越大,留存率越高。有的人是比你复习得早,但是越早复习的内容忘记得也越多。与其担心时间不够,不如好好利用当下的时间。而且考试是抽查,不是所有内容一定会考。说不定考的就是你刚好复习的内容,你比复习时间更长以及复习更全的人得更高得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知道还有很多人感觉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挫折和困难,一次次打击下感到很沮丧,心态崩溃,甚至有了想要放弃的想法。但是啊坚强的考研人,你要知道,这也意味着其实很多人也正和你有一样的想法,如果你能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等他们都自我放弃后,那你就打败了他们,可能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做一个总结就是:考研还没结束时,胜负未定,心态为王。

本来想把这个放在第一点写,但是想想还是放在了最后来压轴,因为这一点真的真的是太重要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重要。上面那些准备固然重要,但都是上层建筑,而最最重要的准备好一颗下决定要考研的心才是经济基础,无乱如何都不会动摇,都不会始乱终弃。不然再好的方法、再好的规划也是徒劳。

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要考研,那就铁了心一心一意地去准备。既然选了考研这条路,就专心致志去为之努力吧

当别人在保研,在实习,在考公,在找工作,在准备出国,你要考研;

当你的舍友出去旅游,看电影,看电影,秀恩爱,你仍要考研考研;

当别人说你考不上,说你好高骛远,不认可你,不相信你,你更要考研;

甚至,当你其他同样考研的人在向你炫耀自己的复习进度,然后你突然自信心倍受打击。但是你要想想啊,他们又不跟你考同一个专业,不是你的竞争对手,他复习得好与坏对你没半点影响,所以你必须时刻不受影响,你依然要考研;

或许你会羡慕,会嫉妒,会不平衡,可是,别人的事又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不是已经做好了决定的么?决定了就不要纠结,只管努力去冲。所以不要去管别人在做什么,跟你真的没半毛钱关系,也不要再去怀疑自己该不该考,想东想西,路是你自己选的,那就心无旁骛的坚持下去吧!

考研其实最需要准备的,就是下定一颗要考研的决心,心中要有个信念:那个大学,无论如何,你都要上它!心中若菩提,万般皆是研。

6月份准备考研,我希望你可以静下心来,拥抱考研,快乐考研

最后,我推荐看一看下面这个这个励志视频。这个视频激励了当时正在考研的我,然后希望也能给你带来一些决心。

考研不是中国好声音,不相信眼泪,也没有故事,唯有坚持与努力。

真的很感谢你能看到这里,期待你明年上岸的好消息!

看在我敲了这么多字的份上!觉得有帮助的话,不要只收藏不点赞呀!

耽误这位准研究生0.1s的时间,希望认真看完的你可以点个赞再走。

因为你的赞同是我创作的氧气 ( ?? ?? ?? ),双击屏幕一定上岸!

我是@严徒,考研话题下获得50w+点赞与收藏,陪你一起考研。

欢迎考研的同学关注我,考研相关的私信和问题抽空都会回复。

你们只管负责学习+上岸,我负责帮你们总结经验+节省时间!

Love and Peace .

————————以下信息一定可以帮助到你

考研相关的任何问题,欢迎咨询,咨询过的都上岸了~

关于跨专业考研选择专业的分析与建议

关于考研该如何合理规划

关于考研全流程的各个时间节点与细则

关于两个月考研能否成功

关于考研一定要避开的一些坑,以防事倍功半

关于考研复试如何准备一份加分的简历

我28岁读研,目前研一。总有人问我:我现在27.28了,努力还来得及吗?如果我说来不及那么你就不努力了吗??

所以任何一个想要考研的人,不要问什么6月了考研是否来得及,9月了是否来得及,10月了是否来得及,如果自己不努力,即使给你几年时间都来不及。

我参加21考研,9月才开始备考,明白考研的逻辑,找到方法,现在才6月,完全来得及。

我毕业5年考研,备考3个多月,理科跨考社科,395分专业第一上岸。过程辛苦,但有90%稳定上岸的方法。

我8月底决定考,9月才开始,以下是我的作息时间规划,我保证了每天睡觉8小时,除了10月耽误大半个月,其他时间都有效利用。

整个备考都在家里(10月遇到事情耽误半个月,后面为了有学习氛围,去了半个月图书馆)

8月最后一天给自己规划了作息,执行了几天不适合,9月8日进行了调整,10月开始背英语模板,又开始做了调整。最后要练习英语作文和背肖四,也做了调整。

没有自我感动,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用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效学习。

虽然备考过程很辛苦,因为是工作后考研,明确知道自己目标和知道如何执行,找到了一个90%能考上的方法。

考研其实就是应试考试,如果把所有问题弄懂,不大可能。我们只需要在有限时间内拿到目标分数即可。

我的目标:在3个多月内拿到350+分(对目标院校分析了,至少得拿350分)

PS:考什么学校不算目标,顶多算想法,确切可量化考多少分,才是目标。

我对自己能力进行了分析,做了初步规划:英语:60,政治70,专业课每门110+。

我英语基础差(四级没过),我的目的是在3个月内拿到60分。

我对真题进行了分析:

经过分析发现:

发现没,英语拿分关键点就是:单词+阅读技巧。

大家可以认真看一下我的作息时间,每天有四次背单词,每次15分钟,一直坚持到考试之前。

最后,毕业多年英语0基础情况下考了63分。(我的方法比较适合没基础想上岸的人)

我两门专业课考了270,没用多少时间,因为我找到了一个90%能考上方法。

我总共其实只有三个多月备考时间,用了一个月分析真题。

两门专业课,六本参考书,标记完了发现真题主要在两本书上。

我给自己专业课定的目标:110/150≈75%

意思就是:我只要把历年真题出现的两本书,搞懂75%即可,再努力一点,搞懂80%。

有人给你说考研很难,确实很难。

现在有人给你说,你把这两本书搞懂80%就可以考上研究生,还难吗?

本来经过对真题分析,也知道那些绝对不会考,排除了一些,需要背的大大减少,把必背的和真题背了10遍。

确实,在考场上打开档案袋,每一道题都是会的。

分析真题的具体方法可以看我这篇文章:

听徐涛的课,听完课一章节刷肖1000题,1000题我也刷了两三遍,12月背肖四。就看了徐涛的网课和肖秀荣的题,用的时间最少,考了六十多分,心满意足了。

重要的是,毕业5年,我只花了3个多月时间,考了395分,一战专业第一上岸了。

撒花……

总结:

考研不是靠蛮力,不是拼谁早起,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法,达到目标分数。

记住考研的逻辑:

考研的重点是“考”,而不是“研”,3个月把所有知识搞明白,不大可能;但掌握技巧和方法在3个月内拿满意目标分数,是绝对有可能的。

加油

毕业6年了,如今又回学校读书了,已经进入学校两周了,希望看到此回答的小伙伴,都能顺利上岸。

可以点赞支持一下哦……

没有异人的天赋,却永远记得大学时老师说过的话: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能背叛你,唯独你学到的知识不会。

加油!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喜欢支持我~

我是 @MY麦子,毕业5年考研,备考3个月上岸,28岁回学校读书。

欢迎大家随时和我沟通交流,我也会持续更新关于考研以及我个人成长的内容,希望帮助到更多毕业多年想要的同学。

我的其他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考研复习每天学到什么程度才能上岸?

考研要准备多长时间?

考研到底有多累?

23考研的你现在都复习到哪里了?

考研到底有多少人划水?

考研真的需要那么早起吗?

考研的每天平均睡多长时间?

考研背书特别容易疲惫背不进去怎么办?

这个问题从去年11月就有人问了,往后还会持续到7月来得及吗?8月来得及吗?还有两个月来得及吗?最后一个月来得及吗?真心劝大家少纠结,早准备,否则下半年你还是半步未前。

6月份是考研备考的最迟准备时间了,说实话这个月份你要是还不开始,那今天凉凉的几率就比较大。这绝对不是在吓唬你,首先是开学后迎来大四,你的实习、毕设、论文、就业、毕业各种事情接踵而至,真的很难抽出时间去集中复习;其次,你需要在你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考到最高的分数,因为现在这个形势已经不是你跨线就可以有学上的了,以往370、380就已经算是佼佼者了,现在只能算是入场券,可想这个竞争有多大,所以不要再拿国家线那个分数去要求自己了,努力考高一点。

如果你现在才打算开始,那请你一定要把速度提起来,好好抓住暑假这个黄金时期,不然就真的晚了。

这时候最好选,因为去年的录取结果都已经尘埃落定了。你需要先选出几个你想去的地方,因为研究生毕业之后大概率是要在你读研的地方工作的,久而久之也就会定下来。选出几个地方之后,再考虑要不要跨专业,当然我的建议是只要不是对本专业恨之入骨,最好都不要跨专业,一来备考难度大,二来就业难度也会很大。

专业确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选学校。其实确定地方和专业之后,学校就很好选了。个人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研招网查,很方便也很清晰,具体步骤就是:

1??打开研招网,点击硕士目录

2??选择省市、学科门类和学科类别,学科门类里有专硕和学硕可以选,所在省市如果还没确定可以先不写,点击查询

3??查询过后出现招生单位,点击学校名字

4??开设此专业的院系所、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就都有了,还有录取人数,需要更多信息的话可以点击【考试范围】里的【查看】

5??里面考试科目啥的都有,复试科目可以去官网搜招生目录

6??把想去的学校都查找出来,自己汇总成一个excel表格,内容可以包括学校名称、学校档次、院系所、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研究方向、拟招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参考书目和录取分数线,以便后期查看。

?需要注意的是:

1、表格需要不断进行完善,4-5月今年的录取情况就尘埃落定了,可以把新的分数线补充进去;7-9月会出新的大纲,需要对招生人数、专业方向和参考书目进行调整。

2、调剂的话是要求公共科目要相同,所以不要觉得不考数学,或考一个小众科目就是轻松,如果大多数专业都需要考数学而你没有,那你调剂的路就很窄,会很难受。

3、大致确定好5-10所学校后,可以先找找学校的真题,看看题目难度,也随时关注下今年的录取情况,自己能力范围内选择一个最好的。

英语开始复习之前,你需要先对你的大致水平做一个定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衡量标准就是四六级成绩。如果你的六级分数比较理想(500+),那说明你的英语基础是够的,如果你的四级过了但六级没过,或者六级分数不高,那说明你的英语基础有待巩固,如果你连四级还没有过,那说明你的基础真的很薄弱了,需要好好补一下。

英语的基础就是单词语法,理论上来说前期(1-5月)是要集中背单词和学语法的,但现在来看显然来不及。所以6月才开始复习英语,建议把单词和语法融入到真题中去,以题带点,从真题中梳理语法知识并积累生词

如果你的基础没有那么好,可以先用练北教版黄皮书里面的手译本,整理完长难句结构切分和成分解读后自己翻译一下句子然后订正,再把注释里的生词摘抄出来背诵,这样相当于你可以少复习一个翻译题型。

不得不说,有具体语境的话,单词真的会好背很多,而且语法知识也没有那么抽象了。

做真题先从年份最远的题开始,2010-2022这些年份的题是重点,尤其是近5年,一定要多刷,把时间卡好。另外,黄皮书的解析一定要好好看,来龙去脉给你讲解得很清楚,还有做题技巧总结,千万不要只对答案然后就扔了。

政治现在开始是刚刚好的。总的思路就是“看网课——做笔记——刷题——背诵”这四步,备考思路比较固定,难度也不是很大,说白了你只要背得多分数就一定不会低。

强化课选一个老师跟完就可以了,徐涛或腿姐都行,我当时跟的徐涛,讲课风趣幽默而且暖心,反正不建议跟肖秀荣的课就对了(对不起肖老但真的很引人入睡hhhhh)。

跟谁的课就买谁的书,徐涛就是《核心考案》,腿姐的就是《考点清单》,不要犯懒,有些该补充的笔记一定要动手写在书旁边。

听课的过程中建议大家配合做题练习,直接搭配《肖1000》就行,看一节课做一节题,只做选择题就可以了。

9-10月就是背诵阶段,主要就是背诵知识点。这时候建议大家买一个背诵册,就是那种别人总结好的精华知识点,杨娅娟的《学霸刷题笔记》就很好,里面的知识点都是用图表、思维导图和顺口溜的形式总结出来的,不但有精华总结还有练习题,背起来超级方便,背完还可以刷刷题巩固一下,说真的前中期刷完肖1000和刷题笔记,其他练习题都不用看了。

11月12月就是冲刺真题,要逐渐把重点从背知识点转移到背押题上面,肖四肖八是必背的,时间充裕或者想冲高分的同学也可以听听腿姐的技巧,最后押题也可以再多选一位老师。总之押题的话不太推荐徐涛,感觉有点偏难,和真题难度相差还是挺大的。

数学6月才开始真的有点晚了,如果你不是高数王者,那建议你把目标分数值降低一点

考研数学里面高数是大头,所以高数部分是一定要吃透的,注意积累基础知识点、概念、性质、定理和计算方法。

很多同学都在纠结现在开始还看网课吗?当然要看!这是夯实基础最快的办法了。这个期间听课的密度要大一点,配合着做题巩固。

练习题的话选择有很多,这里问过很多上岸的学姐学长,给出的结论都是根据基础选择2本就可以了,细细刷完最重要,买太多根本来不及。

10月开始刷真题,2000年之前的就不要看了。先做2019年之前的,因为题目比较多,所以真题的解析一般不是特别详细,有不懂的可以去B站看李艳芳老师的真题讲解,讲得非常透彻了。近3年的题用来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

数学要特别注意总结错题,因为错题透露出来的问题就是你的薄弱点,针对薄弱点专攻补足,提升的速度才会快。

专业课的备考差异比较大,这里就说一个概括性思路。首先你得把参考书和真题备齐了,这个上学校官网找,找不到的问往届学长学姐。然后根据真题考查内容,把参考书按照重要等级排序,最重要的先看。

真题的参考书至少看三遍第一遍速看,了解大致内容和知识框架,看完后做一个知识点思维导图;第二遍精读并做笔记,把里面的重要知识点总结摘录出来,这些内容就是后期的背诵材料;第三遍查漏补缺,书里面的边边角角都要照顾到,因为考研考得很细,脚注、附录都会成为考点。

书看完了就是背,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文科类的起码背5遍,不然你真的什么都记不住。个人感觉大声朗读+默背+默写的效果是最好的,动动手可以记得更牢。

最后两个月就是做真题了,做完可以把按照真题把相同方向的考点按照题型总结出来,比如名词解释、简答题或者论述题等,最后把真题和总结的题都背了,每年考研是会考到一部分往年原题的。

现在开始的比那12月刚下定决心,多赚6个多月

所以说还来得及!!!搞快点!!!不要再拖了,再拖真的就要哭唧唧

这时候开始,需要你把补基础和做题的时间压缩

总体上来说,此刻理想的进度,应该是各学科(除政治)全面进入“干就完事儿了”的环节。

现在6月份一天7个小时,等暑假之后均衡在10h左右。

10h的学习规划在内容的完成和学习时长的直观表现上,可以给人以一定的正反馈。心态好了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更高一些,在休息放松时也更“心安理得”不会过于焦虑。

我的时间安排,以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00、晚上18:30-23:00三块时间为主

科学表明这是人脑清醒的黄金时间,也恰好将考研时间包含在内。跟着这份计划表不能保证你肯定考上,起码能让你不会因为每天思考要不要早起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浪费你的学习时间。

还是那句话!以下时刻表仅限参考,高效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内含大量干货以及做题技巧)

如果你连学校还没有确定话,看这篇

很多人曾说在考研中“选择大于努力”,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这样的。

择校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是否具备基本专业知识以及考研基本素质

a.报录比 b.是否压分,是否保护一志愿

c.复试形式 d.考试题型是否适合你

e.地区(可以适当避开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

f.一定要有plan B,至少选择2所学校,考试科目要大致相同,如果9月份其中一所学校突然变换考纲,也不至于惊慌失措。

1、单词:墨墨+单词书

最好多看看例句,增进理解更有益于长时记忆;把记忆量切割到每天;永远记得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大概已经被大家说烂了,成年人了自己看着办哈。

两件事,坚持背单词,一直坚持到考研前,扫清阅读真题里的单词

2、长难句:田静《句句真研》

基础差点的可以倍速跟一下老师的课,虽然不直接考语法,但阅读中的长难句必出题啊!!

3、阅读:张剑+唐迟

非常重要,占时占分值很重,没有捷径,多阅读多做题,长难句需要攻克的尽早开始,不要迷恋解题技巧,读懂文章最重要,读懂的基础上再刻意练习阅读速度。

4、写作:不建议最后背几十篇模板,是真记不住,建议形成自己的模板

从造句开始,可以选择在背单词的时候同时练习造句,造句的精髓不在于用词,在于熟练运用句子结构,掌握多种句子结构并熟练运用能让你在写作时,专注表达意思,而不是写内容的同时还在思考句子结构对不对、是不是单一等拖慢进度的问题。同样,多多练习才是王道。

5、完形填空、翻译、新题型:这三个题型其实归根究底,还是考验阅读理解能力。

完形填空和新题型都是看你是否能够读懂给出的文章,然后推测填入的单词/段落

翻译你要能看懂原文,至少用中文说出大意不成问题。

所以阅读理解的积累和练习基本就是英语一的重中之重了。语法薄弱的建议报班。最后强调一遍,阅读理解它重在理解!

六月之后就是阅读的天下了,即使是六月才开始备考的同学,也不建议花一个月的时间来背单词。

入坑晚的同学可以花一周时间听完长难句的课,然后直接用2000-2010年的真题来背单词,高频词出现第五次就记住了,单词书或者软件做辅助同步背,不需要记拼写,只要看英文能背出中文就可以。

张剑老师的黄皮书虽然贵了点但真的好用,答案解析很详细。

我是从96年的真题做起的,96-02年为一个阶段,基础阶段就做的这7年真题,而且只做阅读理解部分。

刷真题的建议

六月有基本的解题思路和计算能力,刷完(看完)一遍《18讲》或者《复习全书》。

六月份要开始大量做题了。首先跟着强化班细化题型和知识点,然后独立做题。

强化班可以跟张宇或者汤家凤,我跟了张宇,强化班可以慢一点听,同时习题要跟上。

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思考和归纳每一道题用到的知识点和做题思路,形成自己的解题体系。

全部做完大概要三个月左右,也就是10月结束之后开始做真题。

提高阶段(6月-8月)

· 书课推荐:《张宇1000题》/《汤家凤1800题》/《李永乐660题

· 复习科目:高数&线代&概率

1.开始线代&概率的学习

线代和概率的体型都很固定,不如高数灵活,多练习熟悉套路就可以。

线代最开始不习惯可以抄答案,一边抄一边学想为什么,抄多了就会做了。

2.黄金暑假,大量刷题

要刷题!要刷题!!要刷题!!!

只看视频不刷题的会死很惨。

暑假是突破壁垒的关键期,要尽量自己独立做题!

做题的关键在于开拓思路,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方式,把老师讲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总结归纳,建立解题框架

要刷题,不过不要盲目刷题,很多人做了很多题,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但是依然做不对数学题。

有的同学全程都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被老师和参考答案拽着走。在提高阶段会有很多人给你总结很多题型,但是别人给你归纳的框架终究有限,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思考和归纳每一道题用到的知识点和套路,建立属于自己的解题体系。←这个是拿到高分最最关键的一点。

就是说,你必须让你之后做的每一道题都是“有用”的,无论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你都要让这道题有“归处”,后期所谓的“查缺补漏”也是建立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否则你那真的不叫查缺补漏,那叫女娲补天。

这个阶段,该整理自己的错题本了,错题根据框架体系归档,这样你刷完一遍就知道自己哪里薄弱,是计算有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有问题。如果是计算有问题,换一本习题集多刷多思考;如果是概理解有问题,去听听其他老师的课。

4.习题集们

《张宇1000题》据说偏难,虽然大家都“劝退1000题”,那个酸爽,谁刷完谁明白。

我考研那年,1000题刚分出abc组,这个做法还是很友好的。张宇早些年打死都不分组,表示考研题都是混在一起的,不会给你分档的,我现在觉得他说得对。

尤其是这些年的考研趋势,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都是越考越细,越考越活,培养思维来应对变化也不是坏事。

自己刷题!自己刷题!!自己刷题!!!

《汤家凤1800题》相比较于1000题,出题倒是中规中矩,过于中规中矩了。

汤神的1800每年变化都不大,今年他们出得尤其早,似乎只改了一点点基础题,其他部分基本跟去年一样,没什么变化,大家如果选汤神的书,可以去咸鱼淘一本,今年和去年没啥差别。

三.冲刺阶段(9月-12月)

· 书课推荐:《真题大全解》

· 复习科目:高数&线代&概率

1.刷真题

真题从9月就应该开始刷了,真题成套刷,不要拆开。

真题至少刷两遍,第一遍可以不控制时间,做出来就可以,第二遍要严格控制时间,整理错题集,归纳到体系里。

2.模拟题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模拟题和押题都要做一做,不要在意分数,主要是查缺补漏。也不要迷信押题,押题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

考数学的话,6月应该开始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

专业课不建议抱书啃,大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B站、慕课、腾讯课堂、某度网盘搜索指定参考书的作者讲的相关课程。

如果是针对考研的课程,可能会讲得广而深,要根据考纲自行删减。如果是慕课的通识课,会讲得比较浅,大家跟课程做笔记之后,要通过看书来补充,尤其是针对跨专业的同学,听课比自己看书效率高太多了。

专业课的一轮复习要搭建学科知识框架,然后再慢慢细化知识点,文科类一轮复习不要求全,往后可以慢慢补充。理科类一轮复习不要跳步,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在一开始掌握清楚。

六月政治没必要开始,不过不考数学的同学可以听个强化班打基础。

这个阶段听懂就可以,可以,但是没必要,到时候跟进徐涛和肖大大就行。

想早点学看这里

考研政治题型及分值:

具体科目占比

?政治复习性价比真的很高,但是能上80的确不容易,最重要的是选择题一定不能翻车!!

学习顺序建议:

马原分为哲学、政经与科社

史纲

毛中特以理论为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思修

(二)、方法建议

1、得政治选择题者得政治!一定要好好刷选择题,且必须回归书本知识点找到出处!

2、政治也需要自己做思维导图,特别是马原要特别加强框架意识,把土地政策、会议单独总结在一起,方便记忆

3、听政治老师的课还是很有收获的,徐涛/肖大大都可以,搭配使用更好。

4、马原重在理解,理解不了的抽象哲学知识点,可以尝试代入生活实例进行理解

5、毛中特其实是现代版史纲,这两科重合内容也较多,可以在一起复习

6、史纲、毛中特适合按专题复习,比如会议类专题

4. 编一些口诀有助于记忆,如“川面”—洛川会议全面抗战,徐涛公众号留言里也有同学分享自己的口诀~

8、特别注意关键词对应,如“最XXX”的是哪一次事件会议

(三)、具体备考规划

7-9月中旬 基础强化阶段

每日学习时长建议:1.5小时-2小时

资料:徐涛基础(强化)班+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徐涛《核心考案》

1.25-1.5倍速听徐涛老师的强化课配套徐涛核心考案,圈圈划划理解后,听完一部分做对应的肖爷爷的1000题,检验自己的理解和吸收成果。

徐涛老师的课很有趣幽默,是我们大部分考研er备考时的快乐!确实是一边看一边笑,但大家也不要只听课不思考噢,一定要边听课、边思考、一边配套做题。

政治一共分为4个模块,马原、史纲、毛中特和当代,一共40章左右,大家可以计划40-50天完成一轮学习,学会灵活分配时间,简单的可以一天学2章,难的章节可能要学2天。注重做题目给自己的反馈,重点理解和吸收自己的错题。

9月中旬-11月上中旬 强化阶段

每日学习时长建议:2小时(这个阶段就不建议看视频了,主要是刷选择题)

资料:徐涛《优题库》/肖秀荣《1000题》

肖秀荣《1000题》应该是考研er人手一本的习题册了。

《1000题》应该至少刷2遍,这本题册中的题目设置与正式考试的风格很像,知识点覆盖也很广,刷题遍数自然多多益善。今年《1000题》还附赠了做题册和思维导图,二刷三刷更方便了。

【方法策略】

《1000题》做三遍足矣,如果学有余力想冲高分可以做一做其他老师的习题册。徐涛的《优题库》是不错的选择,《优题库》比较符合真题的形式,而且时政涉及较多,是一本很好的辅助拔高材料。如果只做《1000题》,刷太多遍,思维会限制在一个套路里,考场上极易翻车。

下面这个是1000题错题总结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PDF版有需要的,评论或者私我发你

每章都有题号、答题批改、考点记录,方便大家回顾错题,第一二遍统计,第三遍只要刷错题就行

《优题库》【方法策略】

11上中旬-12月考前 第三轮:冲刺阶段

每日学习时长建议:3-4小时

资料:分析题背诵+肖八、肖四、徐六等冲刺卷

考研界有句话,政治不是看你发挥的怎么样,而是看肖老师发挥的怎么样。

虽然是玩笑话,但是我真没遇到过说政治不背肖四的。虽然肖老不能压中全部的大题,不过把肖四背熟了,完全可以用肖四去答题,就是修改几个字罢了。选择题靠自己,大题靠肖秀荣,做到这两点,政治不会有大问题的。

肖四最起码最起码也要背上三四遍,免得到考场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写不出来,岂不是干着急。十二月份也要把各模拟卷的选择题练个眼熟,保不准在考场上就遇见了,岂不美滋滋。

最后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的话,点个赞关注一下在走吧,大家有啥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哈~~

六月份完全还没到破釜沉舟复习的地步,只是需要压缩一下时间,但过了这个暑假,你再这样问,我绝对不敢打包票,除非你天赋异禀,但现在绝对来得及,所以请立即开始即可。

暑假是黄金时间,素来考研党有得暑假者得天下的说法,因为暑假你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复习当中,而在这之前的月份,学生会有不同的课程以及各种期末考试,难免时间都是零碎的,复习效率也很低下。所以从现在开始准备,把握住暑假,你一定可以的。

为了避免长篇大论,也节省你的时间和耐心,我这个回答告诉你如何选择目标院校以及数学、英语和政治这个时间节点开始复习的安排,你可以作为复习参照,具体内容可直接点击目录跳转查阅即可。

当然顺便简单介绍一下,学长我是21考研,380分成功上岸上海双一流211,不是大佬,但绝对是大多数普通考研党的真实写照,大一下就挂科高数物理,天赋平平,400+我承认我没那个天赋,但跟着我的复习规划,考个不错的成绩绝对没问题!

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喜欢或者觉得有帮助的,点赞支持一下即可,既是对我的认可,也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全文7000字,码字两周,是最简单直接的从现在开始的一些必备干货,希望你认真阅读,看完一定对你有帮助!

开始之前,需要免费白嫖考研择校视频和资料的,请移步下面搓米问答官方限时赠送的大礼包,包括数学常见公式总结、英语核心毕本词汇以及政治思维导图等一系列资料,数量有限,失效就是没名额了,质量很好,需要可以先领取一下!

这个问题可以结合上面我讲的先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跨专业考研,如果有,在草稿纸上写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如果不跨考,那就是本专业大方向,写下来。后续可以询问本专业老师和学长学姐本专业的细分方向。

考研像高考一样又重新给了你一次选择学习地域的机会,高考若意外没去成心中钟意的城市,可以借着这次机会继续努力所以目标院校。

除了这个原因也要重视城市的选择,本科毕业可能不在读书的城市工作居多,但研究生毕业很大概率会在读书的城市发展。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城市,工作时不仅就业岗位多,而且薪资标准也高,何乐而不为

然后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自己理想的读研城市

查询理想城市中有你报考专业的院校

通过上面两个问题,现在你手上有了城市+专业这个组合,接下来就让我们进行查询

方法一:通过研招网硕士目录进入查询

点击图中硕士信息栏中红色框线圈住的硕士目录进入到如下界面

分别在图中红色框线处选出自己理想的城市省份及专业,其余四个方框可以不用选择,然后点击查询,会出现这个省份里包含你专业的大学,然后在这里面选出你合适的院校

方法二:通过研招网信息库进入查询

点击研招网首页信息库中的专业库,打开后如下图

以工学中的机械工程为例,按图中方框所示选择自己的专业,点击右边的查看,大家根据自己的专业自行选择

进入查看界面后,点击自己想去的城市,如图中北京,点击进入即可看到目标专业所在的城市院校

在进行上面的筛选后,你会发现虽然目标小了好多,但是还是有一大堆院校有你想报考的专业,那么接下来选学校就要从这两方面大致考虑

学校排名

毫无疑问的是名校有着顶尖的学术资源与师资力量,未来就业前景一片光明,比如清华、北大、武大、南开等等,所以是否选择名校要加入自己的考虑之中

我们考研党选择考研的目的可能很重要一部分也是奔着提升学历去的,因为本科学校比较差,所以选择的时候也建议你报考的学校档次能跨两个档次最好,比如二本报考211,当然也可以直接报考985,这都是没有问题的,在考研党中也比比皆是。如果没那个信心,那最少也建议跨一个档次

专业水平

热门名校是我们考研党都梦寐以求的,所以这一方面也导致竞争会异常激烈,所以我们也需要进行取舍,有的学校虽然综合实力不是顶级的,但是该学校某专业却是全国前列,比如江南大学虽然不是985,但是食品与科学工程却全国第一,所以这种情况下,你也可以专业为主,学校排名放在第二位

相信通过上面一系列操作,你已经对自己所要报考的院校有了几个确定的选择,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这几个相近院校的具体信息进行对比,来确定出最优选

承接上条,在几个你钟意院校里,我们还可以通过如下信息继续进行筛选,保持好耐心,毕竟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好,后期复习便事半功倍!

在相近的院校中,我们当然要挑选出一个相对容易的,所以从这几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①报录比

报录比就是专业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报录比越大,说明竞争也越激烈。

我们可以通过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官网上找到此信息,以同济大学为例,打开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点击历史数据选项,如下图

点击历史数据后,我们可在页面找到往年报录情况

点击其中的往年报考录取统计,在里面查看该专业报录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报考236,实际录取仅2人,因为越好的学校保研比例越高,该专业当年推免了46人,所以只剩下两个统招名额。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一不小心就是神仙打架的阵势

通过报录比作为参考,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报考专业在这个学校的竞争程度,决定自己是否报考

②招生人数

招生人数也是也是重要参考指标,例如两个相近的院校,一个学校本专业招20人,而另一个学校本专业招5人,你觉得报哪个更稳妥呢,所以结合报录比,通过招生人数来确定这个学校的竞争程度,这样更稳妥一些。这个信息也可以在目标院校研招网上查找。

③拟录取名单

通过拟录取名单,我们可以看到报考本专业的最低分数,根据这个分数,我们可以预估自己所需要达到的分数要求,来判断报考的难度。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名单上面的各科分数,判断专业课给分的基本情况,有无压分情况。

通过上面几个因素的综合考虑,我们就可以得出报考院校的最优解,在确定院校这个过程一定不要怕麻烦,选择大于努力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上面是我讲的确定院校时的直接方法,毕竟文章太长容易晕,直接了当更容易接受,还有一些院校相关信息查询方式,我写在这里,方便你后续观看,当然以下这些网站内容丰富,也可查询考研其它信息。

①学科排名查询方式

这个也是可以作为你选择专业的辅助方式,通过比较两个学校里该专业的评估结果,来确定你的选择

方法一:打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点击学科排名选项

进入后该页面如图所示,查询你想选择的院校

方法二:打开中国科教评价网,点击图中排名选项进行查询

weixin.qq.com/r/9UTm-jr (二维码自动识别)

②考研报录比查询方式

打开中国教育在线网站,进入后点击报录比

打开新东方院校在线库,点击其中的报录比

6.专业课资料查询方式

专业课资料是我们考研党复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课如果有真题那一定要将它吃透,如果没有就好好吃透目标院校规定的复习参考书目,当然也有的院校参考书目也不公布,这就比较惨了。所以专业课资料获取上一定要用心,下面是一些我们考研党常用的专业课资料获取方式,供你参考

目标院校研招网、考研论坛、贴吧、百度文库、淘宝

找本校考上的学长学姐,如果有考上的学长学姐的话,建议没事多和其聊天沟通,不仅可以获取专业课资料外,还可以获得其贴心指导。请吃一顿饭,换来的可是宝贵的上岸经验,何乐而不为?如果本校没有,那就看下条

联系目标院校学长学姐,一般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都是考研上岸的,手里肯定有专业课复习资料,最起码指导如何获得这些资料,这也是最靠谱的获取方式。可以直接向他们明码标价购买,具体如何联系到他们,可以通过qq搜索目标院校考研群,里面一般都有售卖资料的,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找机会去到目标院校现场获取。

以上是关于考研如何选择目标院校及专业的方法介绍,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让我知道哈,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有任何疑惑欢迎评论留言,我会及时回复

需要免费白嫖考研视频和资料的,请移步下面搓米问答官方限时赠送的大礼包,包括数学常见公式总结、英语核心毕本词汇以及政治思维导图等一系列资料,数量有限,失效就是没名额了,质量很好,需要可以先领取一下!

这个时间点,已经没有时间再去过教材上的内容了,但也不要担心,跟着老师的教辅资料绝对没有问题,不会有任何的遗漏,安心开始即可。

①基础阶段:6月-7月

所用教材:武忠祥高等数学基础篇+李永乐复习全书基础篇+21版武忠祥视频基础班+李永乐视频基础班

因为武老师22年去了有道,所以不再讲解基础班,由有道新老师进行讲解,所以我推荐的还是武老师的之前的复习方案

武老师高等数学基础篇搭配武老师的基础视频班,基础班是按基础篇进行讲解的,这样搭配使用十分方便,省去了手记题目的时间,可以把武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在旁边,非常适合基础阶段。

线性代数也是同样的操作,对着李永乐老师的视频搭配复习全书基础篇,打好基础阶段的学习。

这个时间段可以做的题有:基础篇讲义上的例题以及基础过关660题。

可以先在听完老师的视频后把讲义上的例题吃透,然后再做660,需要注意的是660以考察数学中的定义、原理出发,上面全是选择和填空题,刚上手会觉得特别难,慢慢适应。当然如果觉得过难的话可以先吃透讲义上的题目,后面强化再把660上不会的题目进行掌握。

这个阶段的复习要求是全面复习,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为强化阶段做好准备。

所用教材:高等数学辅导讲义+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武忠祥强化班视频+李永乐强化班视频+数学强化通关330

这个阶段开始进行强化阶段学习,武老师的强化班视频是根据高等数学辅导讲义进行讲解的。强化阶段的高数视频有二三十个左右,不过每个时间都两个多小时,对着讲义听,特别的省劲,还可以自己跟着老师思考,偶尔有补充的内容,记在讲义上即可。

线代这个时候也进入强化阶段,李老师的强化班也是根据线性代数讲义讲解的。现代王李永乐老师可不是浪得虚名,现代强化可以说无人能敌,我们考研党里有的不看现代基础班,但强化班线代基本都跟的李老师,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这个时间段可以做的题有:高数讲义例题+严选题+线代讲义例题及习题+强化通关330

严选题是今年刚出的一本习题册,购买高数辅导讲义时赠送的,相当于之前武老师划的辅导讲义上的习题。而强化通过330上面全是一些大题,难度也稍微过大。

强化阶段一定要把两本老师的辅导讲义吃透。高数部分配武老师视频是真的牛逼,武老师总结的做题方法与特殊技巧,对于有的选择题直接就是秒杀,上考场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按老师们的安排这个阶段也可以做他们的分章真题,但我个人不建议做,首先可能时间紧张,其次真题还是留给自己套卷联系比较合适,而330如果来不及做完也不要紧,以吃透讲义为主。

这个阶段的复习要求是把握整体,形成数学体系。总结归纳常考的题型,掌握相关重点及难点。

所用教材:历年真题套卷+武忠祥17堂课

这个时候高数的强化视频已经学习结束了,可以开始刷真题套卷对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这个时候武老师会出一个高数17堂课视频,相当于是每个章节的专题讲解,自己哪方面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可以对着视频再学习下。

线代这个阶段不需要看别的视频,开始做历年真题,并且反复折腾那本讲义,线代相对不难,一本讲义足以搞定。

这个时间段可以做的题有:历年真题+基础过关660+强化通关330

这个时候也可以将基础660和强化330上标注的做错题目进行二刷三刷。去年题型改革后,选填部分占比增加,所以660一定要多刷几遍,掌握选填的方法与技巧。330的大题难度确实有,有的题实在啃不下来可以放弃。

这个阶段的复习要求是通过真题训练,进行查缺补漏

所用教材:名师模拟卷+武忠祥冲刺视频+李永乐冲刺视频+选填题速成视频

这个阶段是最后的冲刺时期,对前期的内容进行融汇贯通下进行一个拔高。这个时候真题刷的差不多了,如果刚开始也不用急,真题知识对复习内容的检测,复习的慢复习的扎实,真题开始晚点无所谓。

真题做的快的可以进行真题二刷,并同时配合名师模拟题交叉训练,模拟题也不用天天做,隔几天做一套,同时对上面不熟练部分回过头对着强化的东西再进行复习回顾。

这个时候武老师还会出一个选填题速成技巧视频,两三个小时,就是对强化阶段的每章选填内容的总结,如果强化打的好可以不看,如果觉得忘了,就在看一遍,有的题属于上考场直接秒杀。

以上就是数学复习规划的安排,大致就是这样的流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合理调整。

需要免费白嫖考研视频和资料的,请移步下面搓米问答官方限时赠送的大礼包,包括数学常见公式总结、英语核心毕本词汇以及政治思维导图等一系列资料,数量有限,失效就是没名额了,质量很好,需要可以先领取一下!

英语部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准备,不要太过焦虑,至今我身边还有四级没过的同学考上了研究生的,所以你也可以。

所用资料:单词书+语法长难句书+考研英语真题

英语和高数都是前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所以在基础阶段一定要打好,后面强化、冲刺阶段就会轻松很多。

在这个时间段,主要完成三部分的训练,单词的背诵,长难句的学习,以及阅读理解的训练。

单词书推荐任何一本名师的即可,单词的本质还是在于重复记忆,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可以结合遗忘曲线背诵即可,我当时用的红宝书,如果想要搭配视频的,可以入手恋恋有词。每天背诵一个单元,坚持到最后,基础阶段可以多花点时间。考研中的单更多考的是熟词生意,所以多注意它的生僻用法。

语法长难句是阅读做好的一大重点,考研英语红没有专门语法题,通过长难句来考察,所以句子结构异常复杂。所以在长难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先学习考研英语中需要必备的语法知识,然后再进行长难句的实战练习。基础阶段可以每天练习一个长难句,也不追求数量,日积月累,后期为阅读理解打下基础。推荐任一名师的长难句即可,我当时用的刘晓燕老师的。

阅读理解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精读,使用真题开始进行训练。刚开始复习时,一篇阅读什么也读不懂再正常不过,这时候我们可以先从早年的真题阅读上手,通过精读训练,掌握阅读常见词汇、熟悉文章逻辑及出题特点,每天保持精读一篇文章,也不要过多浪费真题。这个时候如果需要看视频,推荐唐迟老师的阅读班。真题推荐市面常见的即可,我当时用的黄皮书,这个阶段使用2009年以前的真题即可。

所用资料:考研英语真题

在这个复习时间节点,也就是暑假阶段,我们主要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考研英语各题型解题方法的学习上,我们要进一步掌握考研真题词汇,通过真题的训练,初步来熟悉真题各部分题型的解题方法。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把自己学到的方法用于真题实战中,精读全文后做题,并把我们错误的原因分析下来,将方法总结下来。这个阶段建议使用2010-2016年的真题即可

所用资料:考研英语真题+作文书

这个时候基本暑期都结束了,在后面这个复习阶段,我们复习的重点主要是进行考研英语真题的精炼,将自己之前总结的做题方法应用的炉火纯青,并开始准备我们考研英语作文,制定出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

这时候我们做真题时尽量保证自己高度集中,到考研前期一定要留下一套或者两套进行模拟训练。英语的模拟一定要使用真题,不要使用名师模拟题,那感觉还是差的多。作文书的选择也是市面上任一本即可,我当时使用的王江涛老师的红皮书。

这是以上英语备考各阶段主要的复习任务,还有几点说明,英语学习以真题为主,在于揣摩出题人的思维角度、干扰项的类型。所以真题格外宝贵,可以反复多刷,仔细研读。而对于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书籍选择,英语不像数学有很多讲究,所以不需要过多纠结,市面上热销的即可。

需要免费白嫖考研视频和资料的,请移步下面搓米问答官方限时赠送的大礼包,包括数学常见公式总结、英语核心毕本词汇以及政治思维导图等一系列资料,数量有限,失效就是没名额了,质量很好,需要可以先领取一下!

政治现在完全不用开始,等到7月份正式开始即可,因为这是政治这门考试的特点决定的,历来考研党都是这样过来的,毋庸置疑,在这之前,把你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数学和英语上即可。

所用教材:徐涛核心考案+对应强化班视频+肖秀荣1000题

我暑假开始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时,当时也听网上的建议,用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但无奈书太厚,用起来不方便,而且要时常补充笔记,就索性买了核心考案对着视频记,直呼真香,配套会用绝对没问题,不要纠结。

暑假这个阶段是考研党复习的黄金时间,以别的科目优先复习为主,复习枯燥了,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看视频并做对应章节1000题,1000题答案可以写在本子上,也可以搞个网上1000题答题卡写在上面,因为1000题后面还要二刷三刷

视频马原和毛中特两部分必看,马原比较难,而毛中特知识点较多,剩下几门看自己时间安排,也可以直接看核心考案教材。这个阶段尽量完成1000题一刷。

所用教材: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

通过暑假的学习,对政治的各部分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也基本完成1000题一刷,但1000题错误率应该不低,然后在这个期间段主要紧张1000题的二刷三刷,并回顾核心考案上的重点。

1000题一定要多刷几遍,二刷三刷甚至四刷时,只需要刷之前标记的错题就行,简单题会了就是会了,无需多刷。

所用教材:徐涛冲刺背诵笔记+各名师模拟卷

这个时候1000题已经刷的差不多,对各版块的知识点也掌握的差不多了,现在进入冲刺阶段,这时候每个老师基本都会有一本选择题的背诵册子出版,我当时用的还是徐涛老师的背诵冲刺笔记,这本书相当于他帮我们把核心考案的笔记浓缩了,选择题的考点也都包含其中,虽然小,但是一本完整的知识点册子。然后这个阶段就开始刷各名师的模拟卷,然后背诵小册子,如果题目错的多。建议先背诵小册子再刷题,不然浪费了检验的机会。同时可以把相关模拟卷的考点补充到小册子上,到考前这本小册子是选择题复习重点。

所用教材:徐涛冲刺背诵笔记+肖八+肖四+肖秀荣时政小册子+名师模拟卷

这个时候基本到了最后的疯狂拿分阶段,因为要开始搞政治大题了,虽然时间短但涨分最快。肖八可以只做选择部分,大题部分简单看一看即可,因为肖四基本也覆盖了肖八里的考点。不要觉得背一本肖四大题不稳,你要知道,肖四四套卷子可是三四十道题目,你背熟了绝对够你用了,出口就是专业术语,分数能低吗?

这个时候选择题也穿插做各名师模拟卷,检验记忆情况,回顾徐涛背诵冲刺笔记。这个时候肖大爷会出版一本时政小册子,每天没事看看背背,结合选择题部分的时政,基本时政分数已经拿下了!

当然时间点不用卡的那么死,可以自己略微调整,但大体进度不能乱,先搞选择题,最后背诵大题和时政部分。所推荐的资料也都是主要使用资料,绝对够用,吃透一本教材比同时看三四本有效。

而且要注意的是,近几年毛中特、思修和时政部分结合比较紧密,所以后期要多刷各名师模拟卷,把相关考点补充到冲刺背诵册子上,后期不断背诵。

以上就是老学长为你推荐的考研各科高分复习规划,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喜欢的话,欢迎点赞收藏哈!

有任何关于考研的问题,都欢迎评论留言,或者直接找我交流,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来得及,赶得上,你可以!

我把话放在这里,6月仅仅只是少了最佳备考周期一个月时间,你只是单纯比别人少听了半门科目的网课而已,仅此而已!

要学会相信DDL的力量,6月慌个啥,要知道考研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上岸的人都有,更何况还有6个月时间呢。

其他答主们讲的各科复习攻略都已经很详细了,那我就来补充一下择校方面的坑与问题吧!

你还有4个月,还有100天,来通过考前对于具体院校的客观数据分析,最终得到一个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如果你不想输,你想从一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

那么,

你就必须要引入一个关键的择校数据:【复录比】(进入复试人数:拟录取人数)

它可以帮助你一眼瞬间定位出:某所学校的具体学院具体专业的招录难度,到底有多高,到底存不存在歧视现像。

就在你现在看回答的搓米问答里,上方有一份来自搓米问答官方的考研择校攻略卡片,里面有免费提供给各位23考生的择校资料包,免费领取上方择校卡片,解锁真实、客观的择校资料,拿到数据资料,自己闷声分析、自己闷声考,这不香吗?

接下来,我用两所院校中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来给各位举例。

在这之前,你们猜一猜,是211的南师大好考,还是双非一本的浙师大好看?

来,看完接下来的数据,你就能明白了:

上图清晰可见,复录比的结果为:1:1.5

即使这个复录比有点小高,但并不是不能接受,虽然没有达到1:1.3及以下,但是这个复录比却彰显了极大的公平。

请注意左侧的进入复试考生名单中,有被标注为绿色的考生,也有无色的考生,他们分别代表——1、进入复试且成功被拟录取(绿色);2、进入复试但被淘汰(无色)

显而易见,所有被淘汰的考生均处于低分段。

中高分段考生的利益得到了巨大的保障,这无疑是南师大给各位考生摆明的态度——我不介意你本科学校如何如何;我也不介意你到底复试会不会一鸣惊人,你只需要老老实实把初试分数考高就能完事录取了。

此外,南师大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其复试赋分几乎与初试分数情况完全重合,你硬是看不到一点初试末端排位考生逆袭的影子。

为什么?

因为南师大就压根没想着去给初试末端考生逆袭的机会。

所以他们选择复试赋分与初试分数向契合的趋势,来让自己未来被冲的概率减小到最小,院校其实也鬼精的狠,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那么按照初试结构排位录取,自然而然也就说得通了。

但是!另外一所学校可一点都不好了。

尽管这一志愿进入复试的人数少的可怕,有且只有7个人。

但是!这就算只有7个人你也要刷啊,实在无法做到一志愿等额,你拉两个调剂生过来陪跑也可以啊。

反正规定的最低复录比是1:1.2

你要是想给考生留下个好印象,为啥还非得刷人?关键偏偏还是刷的初试第三位考生,这不明摆着就是为了给后面初试排位低的考生逆袭机会吗。

很显然,浙师大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他没有和南师大一样去合理保障中高分段考生利益,而是独门地刷掉了这位考生。

浙师大,真有你的。

所以,各位,通过对复录比的分析,你现在应该了解了:

即使是有院校层级差别的学校,但是其招录结构和招录习惯往往都是天壤之别。并不存在说只要是双非学校一志愿就绝对稳。

千万不要这样想!

要知道这可是:【英语语言文学】

还算得上是一个冷门专业了,都还能操作成这个样子。那如果是热门专业?啧啧,那不敢想。

所以,再次提醒!

请注意,如果你也想自己通过复录比来判断你的心仪学校到底是不是坑,我必须要求你手里有下面我说的数据文件!(择校必须是一件客观的事情,任何一切主观要素你都要排除掉,使用客观、严谨的数据,才能对得起你自己!):

1、你目标院校的具体专业的上年度进入复试名单

2、你目标院校的具体专业的上年度拟录取名单

3、上述文件,能搞到两年的数据最好!

4、如果搞不到(说实话报录比和进入复试名单数据确实难找,因为几乎所有院校的名单公示期都只有10天),或者你懒得去爬院校官网找数据,也没有关系。

就在你现在看回答的搓米问答里,上方有一份来自搓米问答官方的考研择校攻略卡片,里面有免费提供给各位23考生的择校资料包,免费领取上方择校卡片,解锁真实、客观的择校资料,拿到数据资料,自己闷声分析、自己闷声考,这不香吗?

号外!号外!六月了,四舍五入的话这马上就考试了!

六月份准备的话确实有些晚了,但是也不是来不及了。只要准备妥当,相信还是可以考上一个心仪学校的。

在刚开始的这个阶段里一定要挑选好自己最适合、性价比最高的学校。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可不是一句空话。选择学校花费半个月时间,可是选不好适合的学校耽误一整年时间。

当然如果你对于学校的选择还没有任何准备,可以先抓住搓米问答的官方课程机会,现在完全免费,只要准备多一点,成功的可能就大一点。

在你了解了择校的基础知识后,学姐也要教授大家“择校三板斧”,用来择校肯定没问题。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对于一些流行的考研信息,我们真的是越来越难辨真假了。包括去年的很多人强推历史学、农学、社会工作、甚至还有人推荐“新传”!

我们当时都无语了,新传也算是冷门好上岸的学科吗?

可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往届生,对于择校真的了解不多,一看稳稳上岸就都报名了,等到出成绩才发现被坑,可是悔之晚矣。

那我们找哪些人咨询呢?

我建议找本专业学长学姐目标学校学长学姐。

关于咨询的内容,学姐建议咨询以下几条:

对于本科阶段的学姐学长,要去咨询以下这些问题

对于考研目标学校的学姐学长,要咨询这些:

咨询相关信息后,宝子们心里至少有三到五个学校的名字了。

进一步择校就要从这几个学校中进行更精致的筛选,另外九月份密切关注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内的相关要求,如果有的学校招生人数过少,那就从这几个中再进行选择。

备考听课三原则

不依靠单词视频课。虽然有很多视频课讲解如何背单词,可是在备考阶段这些课程会耽误很多时间。如果现在是三月份大家还可以看一下,已经六月就不推荐了。

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老师。现在去网上搜任何一位老师,都有好的评价和坏的评价。但是窃以为不同的人适合不同风格的老师,主要还是看成绩和听课效率。

政治不需要听基础课。建议政治直接开始强化班学习,基础班其实效果并不大,如果大家感到不放心,那给大家推荐搓米问答官方的这个免费课程,用来打基础绰绰有余,甚至英语、重难点计划这里也有。

相信在这个课程的帮助下,大家的复习会更加如虎添翼。

政治的复习推荐肖老师+徐涛老师+腿姐

资料方面,《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核心考案》+《风中劲草》

前四本是推荐一定买的,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和后边的《风中劲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决定,毕竟我们最主要为了提高选择的正确率,大家一定多刷几遍《1000题》。

几点tips:

①在八月份左右就开始准备。

②可以现在先看课程学习。

③最重要的是选择题的正确率,多做题,多背书。

④每年有人啥都没看政治考高分,但这不证明我们就是这些人之一。

课程方面,推荐徐涛老师的强化课+腿姐的技巧课+肖秀荣视频课。这三个老师基本可以满足在政治复习全过程的需求啦。

徐涛老师的教授方法非常幽默,但是大家不要因此而觉得轻轻松松就可以高分,回过头来还是要好好理解的。很有助于背诵记忆了解政治讲了哪些知识。

接下来就是看腿姐的课程,腿姐的课程则是技巧性很高,重难点清晰。只要努力背,能看到分数蹭蹭上涨。

肖老师的课程是因为和课本配套的,复习时候便于实时观看。当然大家也要看一下上边推荐的搓米问答课程,提高正确率不二之选。

单词加阅读,高分不糊涂

单词其实差不多就用市面上的那几本,哪种适合背哪种。

给大家讲一下单词背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背单词每天不要花费太多时间。

前期每天1-2个小时,后期每天1个小时,冲刺阶段每天复习半小时足矣。花费太多时间容易厌倦,也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2、持之以恒。

背单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不能因为坚持了一个月没看到效果就放弃,持续背3个月以上再来谈效果这种事。

3、考研单词背诵方法

①对单词进行集群记忆。

由一个核心词扩展延伸,动词延伸到名词、形容词、形近词

等。

比如“statistic”n.统计数值adj.统计的,统计学的—>“statistical”adj.统计的,统计学的—>形近词“stationary”adj.固定的,静止的,利用逻辑关系,加深记忆。

②单词书与真题单词背诵相结合。

考研复习前期背单词以单词书为主,APP背诵为辅,开始做真题后,以真题为重点,结合单词书。

③重复记忆。

单词多次反复记忆,及时复习才能记得牢固。当一个单词记了几遍还是记不住的时候,我会拿一张便利贴写下来,贴在书上或者桌上,平时时不时的看几眼,看的次数多了就记住了。

同时根据遗忘曲线及时复习以前的单词,才能做到真正不遗忘。

我们背单词可以分时段记忆,早上起床后没有前摄记忆的影响,可以背一遍单词,中午吃完饭也可以背一遍,晚上没有后摄记忆的影响,再来一遍,反复多次直到记住为止。

④碎片化记忆。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看自己整理的单词,利用APP随时随地背诵。

⑤趣味记忆法。

利用谐音,拆分等方法,进行无厘头的关联,让单词有趣起来。

比如history.历史

由“his”和“story”组成,“他的”“故事”成了“历史”。

company n. 伙伴

听起来像“肯陪你”。“伙伴”就是肯陪你的人嘛。

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攻克难词。

阅读及真题使用方法

真题的使用首先从阅读开始,得阅读者得天下,这个天下一定牢牢把握住。

那么真题中的阅读到底怎么训练呢,这不就来了吗~

1、阅读训练计划

? ??第一遍

卡时间做。

一篇阅读15分钟做完,前期可以先20分钟,熟练后严格控制15分钟。时间建议在下午,考试的时候也是在下午,可以提前适应。

先阅读题干,划出关键词,同时对文章有大概了解。

再去通读全文,标好自然段,阅读过程划好关键词、转折词等,尤其是题干出现过的词。

最后分析选项,常见的干扰选项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答非所问、正反混淆、扩大范围等,还要注意正确选项与主旨一致。

②对答案分析

返回文章,一句一句进行翻译分析。

梳理句子和句子之间以及段落之间的关系,划分层次,寻找主旨句,自己找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真题书的解析,一定要慢慢学会自己找。

看答案解析,分析干扰选项为什么错,正确选项为什么对,研究命题人的思路,研究怎么挖坑的。

整理文章和题目选项中不认识的单词,长难句,解题思路也整理到小本子上。

??第二遍

根据第一遍形成的做题思路,严格控制时间。

第二遍着重注意解题思路,划分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做题思路,建议看一下唐叔阅读课,对于做题非常有帮助。

总结错题特征,总结自己经常错误的地方。

下面是学姐自己总结的一些,欢迎自取~

??第三遍

根据不同题型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快速判断题目类型,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保持手感。

注意:留近三年的真题到11月份进行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拟,提前去好厕所,规划好每道题的时间。

学姐在这给大家一些专业课学习小技巧。

①坚持,背书不要在意背多少遍,记住为主。

专业课大部分都是背诵的小伙伴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背多少遍才能记住?去年我在背书的时候也有这个疑问,后来我发现背几遍意义不大,背过去我还是会忘。所以,我开始不在意遍数,而是在意知识点,哪个知识点忘了就再背一遍。

②理解记忆,注重逻辑关系。

③真题怎么用:

我的用法是这样的:首先整理每一章考了哪些题,什么题型,以此来分出重点章节(不要忽略每一章,记住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加深理解)。

其次,11月份和12月份进行自我检测(抽出时间模拟,如果抽不出大段时间,可以将试题分为几部分,按每一部分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可以找出自己记忆不到位的地方,对于时间也能做到了如执掌。

④思维导图(框架),看框架说出内容。

我把每一章内容都做了自己的框架,后期主要就是看着框架说内容,哪里不会再看哪里。这种方法使我在考试的时候面对论述题也思路满满,可以想到好几章的内容来回答。

这部分,话不多说直接上解题方法

下面的新题型方法适用于英语一

新题型一般是三种题型:七选五、小标题、排序。

1、小标题

遵循一个宗旨,总结段落主题。

着重关注段首、段尾句,主旨句

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也要关注中心词(经常反复出现)。

2、七选五

段首题:一般下一句是主题句

段中题:该句一般是承上启下,做题时全段都要读。

段尾题:该句是总结句,总结整段主旨。

方法:

首先阅读选项,找出线索词(代词、专有名词、连接词、数词、复现名词等)

其次,仔细阅读文章,尤其是阅读衔接句子,根据线索词找出和选项主旨相关的句子。

最后,全都选出后,通读全文,看看是否通顺。

3、排序题

排序题一定要注意啊,真的很容易一个不对,全部都错!

排序题做题时要遵循“根据已知推未知的原则”,这是关键点。

方法:

①梳理选项主旨大意(先看已知的段落)

②梳理过程中划出关键词或者关键句

③最后根据已知选项排序(有些段首句很明显,根本不可能作首段)

翻译是以单词和长难句为基础的,这两部分前期打好基础,后期练习翻译会容易很多。

有了单词的基础,翻译的内容才能看懂,不然再好的翻译技巧也带不动。长难句基础是为了你可以弄清句子结构,弄清句子主干。

这是学姐当时自己做翻译时的一些做题技巧

首先进行断句拆分:把一个长句子划分为若干小句子(通过逗号、and,but,however等连接词划分)

其次进行句子分析:找到句子主干(主、谓、宾),把句子结构弄明白。

再把句子主干翻译出来

再找到修饰词,翻译出来

最后把翻译好的句子整合润色

刚开始按照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麻烦,但坚持下来,收获会很大。

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小作文包括感谢信、建议信、道歉信、投诉信、求职信

、推荐信、告示这几类,不需要花费很大功夫,背好模板就可以。

大作文(英语一)作文一般是图画作文。

作文还是要多写,不然最后真的写不出来,每天可以写3句话,可以将作文范文的中文翻译按句子翻译成英文,再结合范文对照修改。结合课程,在听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模板。

大作文(图画作文)

第一段:图画描述+中心总结

第二段:进行原因分析

第三段:进行总结(开头第一句总结+具体措施+总结)

最后

做题顺序忘了?没关系,我们再来复习一遍。

先写作文(考试前刚背的模板再不写就忘了)

再做阅读(写完作文,心情稳定的差不多了,可以静下心来做阅读了)

新题型or翻译(先做哪个问题不大)

最后完型填空(性价比比较低)

①在考试前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各种要求的文件,不要因为文件的要求影响到正常参加考试。

②不要求能够超常发挥,只要正常发挥就好。很多小伙伴由于准备不充分,在考试中容易发挥失常,这里就要注意提前模拟考试的重要性了。

③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一个踏踏实实复习了的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是平静中带着激动的,如果你只是激动,那有可能还没复习好。

④在考试前一天失眠的人有很多,所以一定要找到能够快速陪伴入眠的好方法,无论是听听力还是新闻,你也一定要养成固定的睡眠规律。

⑤复试的时候,面对面交流会心里紧张,容易发挥失常。所以在知道自己进入复试后可以和几个小伙伴模拟面试,互相提问。

针对调剂生来说,研招网上的录取信息是需要最后确认录取的。一志愿应该是默认为直接确认录取。所以如果是调剂生,到最后千万要记得再手动点击一下确认录取

学姐在之前也发布了许多回答,大家可以在这里直接点击进入:

身体方面要适当运动

在每天饭后或者学习累了抽出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专门用来运动,跑步或者散步。我在考研复习时,累了会采取散步的方式。

一方面,这可以让你暂时放松一下,运动后会更容易进入专注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一定的运动能够保证身体健康,大大避免感冒这个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冬天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临近考试千万不能感冒!为了更好地学习,也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一定要保证手机不要影响自己。有些同学会在学习一天后玩手机,无论是精神放松还是想了解一下今天的信息,在你玩手机后千万要留出一段时间远离手机,不然手机会让你深刻理解一下什么叫“辗转反侧”。

心理方面,要避免焦虑

一定要记住,从你选择好自己目标学校的目标专业开始,你的对手就只有和你报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的人了。

无论考研增长了多少万人,都和你没多大关系,你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巩固知识,把和你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这些人比过去,你就上岸了。

千万不要因为“震惊…..”或者“今年爆冷门”或者“听说…”而影响到你正常复习!焦虑不能打败别人,只能打败你自己。

??关于日计划

①一天当中需要留出大概6到7.5小时夜间休息,最好是1.5或3的倍数,这样最符合睡眠周期。

②古语有云: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如果想高效率进行下午学习,中午最好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

考虑到考试时间是11:30结束,下午2:00开始。建议午饭时间安排在11:40-12:00,之后的13:20之前尽量休息结束。

??关于周计划

每周时间规划需要注意这么几点:

①每周周一留出半天的时间休息,我一般会忙这周需要忙的事情、逛公园或者去图书馆看其他书籍。

至于为什么留在周一?那是因为周六周日考试,留出周一的时间来休息最不容易影响学习规律。

②后期大概十月份开始,每周的周六周天专门进行实战模拟。网上很多地方可以买到考试答题卡,可以配合着模拟考试。如果没复习好,也可以在十一月开始。模拟能避免考试时总答不完题或者不能合理规划时间。

关于其他,大家要看一下这个回答:

各位未来的研究生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辰光学姐祝大家一路长虹,我们一研为定!!!

虽然我知道这种X月考研还来得及的问题可以一直提到12月,但我还是想说6月准备考研真的来得及

很高兴你能在距离23考研还有6个月的时间里有幸看到本文,我将全方位带你了解一下究竟该如何在6个月的时间里高效备考,一战成硕!

可以看到,数一和数三的考察范围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占比为6:2:2;数二的考察范围是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占比为8:2。

由于数二不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因此在高数部分,数二出题的深度和广度相对于数一和数三会稍微大一点。

数一和数三由于要考三门,因此不可能做到每一门都是面面俱到,但由于要复习的东西比较多,特别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要记忆的公式比较多,总体难度还是会比数二略高一筹。

高数:汤家凤基础班+汤家凤强化班or张宇强化班or武钟祥强化班(当然,精力允许可以同时看一下)+汤家凤冲刺班and张宇冲刺班

线性代数:汤家凤基础班or张宇基础班+李永乐强化班+李永乐冲刺班

高数:张宇基础班+汤家凤强化班or张宇强化班or武钟祥强化班(当然,精力允许可以同时看一下)+汤家凤冲刺班and张宇冲刺班

线性代数:李永乐强化班+李永乐冲刺班

另外,李林的课程班质量也是很可以的,可以去听听。

搓米问答官方也是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数学备考课程,邀请了名师为各位小伙伴解答备考数学的疑惑,考数学的小伙伴可以抽空去听一听!另外,里面还有考研英语核心5500词、政治重要会议线、数学公式大全、英语语法必考思维导图、考研报考院校信息资料包等等资料可以打印。加油吧,考研er!

你刚遇到一道题的时候,你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你。你在做题的时候很可能会卡壳,这没事,毕竟第一次总是有点磕磕绊绊。如果实在没思路,或卡在某一步上了,那就索性去看答案,总比你在这死磕来得强。看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每一步的用意,要思考它为什么会这么做,自己究竟是卡在了哪一步上?卡壳的原因(知识点没复习到?知识点运用不熟练?)是什么?看完参考答案后,一定要自己脱离答案独立做一遍,以准确无误地做出来为初步弄懂标准。几天后,再做一遍,如果还能做出来,说明第一阶段任务算是完成了。

找几道这种题的同类型/延伸题,独立做一遍,由于是同类型/延伸题,思路基本上是相仿的,如果能准确无误做出来,说明你是真正搞懂了。如果还是有问题,你可能需要重新回归书本,回归视频,把这一个知识点好好再研读一番。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能把涉及这道题知识点的综合题给做出来。我们知道考研数学有些综合题,这些综合题无非就是各个知识点的有机融合,这些知识点单另出来你可能还做得出,融合在一起就可能懵逼了。把一道题吃透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这道题放到综合题里你也能轻松做出来,同时你能很清楚地知道每一部分涉及到的是哪些知识点。

英语你只需要记住四个字:死怼真题,记住这四个字你的英语不会差到哪里去。下面详细说说该如何死怼真题。

至少3编

第一遍(初次做题)

模拟考场真实环境,把真题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做一遍。掐表,尽量在20min内将一篇阅读理解做完,在做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比较痛苦,比如文章看不懂(生词、长难句) 、选项模棱两可。但没事,我一开始做真题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第一遍做题主要是为了让你对文章有一个大致了解,让你熟悉一下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出题风格。个人感觉考研英语阅读和CET的出题风格还是不太一样的(本人CET-4 570分,CET-6 517分)做完后,去对答案。一般来说,第一次接触考研英语真题,一篇阅读理解错个2~4个是很正常的事情,完全不用放在心上。对答案的时候,把错题、蒙对的题全部标注出来,一会看答案解析的时候,重点看这些题。对照答案解析,把所有题认认真真分析一遍。一定要认真体会答案解析,清楚每道题的

第二遍(精读)

这一次你就要把这篇文章好好分析一遍了。

首先,你先自己把整篇文章逐字逐句地翻译一遍。在翻译的过程中,你一定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

把这些单词一个一个全部记到小本本上,然后查阅红宝书或使用翻译软件查询意思并记在本子上

对于难以翻译的长难句,先把它们划出来做个标记。

第一遍翻译完之后,你一定非常难受,别急,等词汇量上来以及长难句分析多了之后,你会越来越游刃有余。

翻译完之后,通过黄皮书上的注释将刚才标记出来的长难句好好分析一下,包括主谓宾定状补,语法,时态,特殊句式等。然后,把这些长难句通通记在本子上,同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分析过程写上去。

这一步做完后,再根据黄皮书上的注解把全文再次翻译一遍,同时体会和自己之前翻译时的区别。

全文翻译完之后,就是对题目进行分析。

记住,不要只分析错误的题目,正确的题目同样要进行分析。因为根据我自己的做题经历,有一部分题是蒙对而不是真正自己做出来的!

第三遍(再次做题)

在掌握上述做题技巧的基础上,再次做题,这次做题就要使用以上做题策略分析每个选项来做题

1、研读的时候一定要读透文章,读明白这篇文章讲的什么,生词也要记下来,多过几遍

2、无论题目做对做错,都要把题目仔细深入的看一遍;错的要搞清楚为什么错,答案为什么选这个,体现着怎样的逻辑,自己的思路与真题的逻辑差在哪里;做对的也要看一遍,想一下自己做题时候的思路,与真题答案的逻辑是否一样

3、再深入一点,找一找规律,真题喜欢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出题。这样以后做阅读会形成这种敏感性,每当读到某个部分,就感觉到这个地方可能出题,读的时候也就会重点关注

4、剖析长难句。基本上每篇文章都会有1-2个长难句,深入剖析长难句对提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长难句一般情况下,看第一眼是看不出说的啥意思,也断不好句子。即使花20分钟去剖析一个长难句,只要剖析的彻底,了解其句型、句式、语法等,也是非常值得的。尽量把遇到的真题中的长难句都记下来,没事了翻阅一下,熟悉一下句式、语法什么的。这样深入剖析几次,你会发现长难句基本也就那么几类句式;而且通过几次的深入剖析,你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下次看到长难句,能比较迅速的理清结构,进而理解意思

政治这门学科,你只需要记住:用最短的时间拿到最多的分数!

马原→思修+法基→史纲→毛中特

前期每看完一章即刻做对应章节习题,做完后校对答案。

复盘的时候,每一道题的每一个选项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对应知识点是什么。对于做错的题以及蒙对的题要做好标记并特别关注!

后期要把市面上能买到的模拟题全部做一遍,标记过的题目也要再次做一遍!

下面我以肖八为例。

我们背分析题的原则是以答案为基础,自己进行浓缩整编。

具体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浓缩整编。

我们可以看到答案中使用了两种颜色:黑色和绿色。

绿色其实就是答案的灵魂部分,也就是骨架部分,我们在背答案的时候,首要的就是要把绿色部分记住。对于马原来说,一般是方法论,而这无疑是最重要的。在结合题目将方法论记住后,其余的其实就是在围绕方法论阐释观点,这些看起来很长,但其实并不要求你每个字都原封不动地记住,你只需要多读几遍,然后在方法论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理解,这样马原的答案基本就OK了。

再来看毛中特。

可以看到,毛中特部分其实是很有条理的。分点分的很清楚,虽然每条里面内容不是很多,但几条加起来还是蛮多的。我那时候是这样背的,把每条里面的核心词句圈出来,先记忆这些核心词句,因为这些往往是采分点,然后根据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条的答案围绕核心词句展开,即使是用自己的话,用了口语化的表述其实也无妨的。

其他的像史纲、思修法基、形势与政策都可以像这样的记忆方法来记忆。

总结一点就是

先拎出关键词句,再围绕关键词句通过阅读材料和自己理解把答案展开来

像这样

或者这样

字数要适中,不要过少也不要过多

字数过少

整个版面看起来会很空,很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不认真作答的印象。此外,政治每道题一般都是理论知识+材料分析相结合的模式,一般不会有某道题的答案很少的情况。因此,该写的千万别漏了!不要只写理论知识不结合材料或者只结合材料不写理论知识。

字数过多

可能会导致你的作答要点淹没在茫茫“字海”中,阅卷老师很可能无法找到

不是要你字写的有多么多么好看,最起码要工整,能让人辨得清。一笔一划写端正,给人一种清爽感。此外,每个字之间留一点点间隙,不要全部贴在一起,各段之间也要留有一定空隙。

虽然这种事情很少发生,但确实是有的。比如把35题的答案写到34题上去了,你发现后自作主张用了个对调记号。可是,现在电脑阅卷,会把分析题切割成好几块,每个阅卷老师只能看到自己批阅的那一块。因此,作答前,一定要看清楚题号。

不要一上来就开始写答案,写到一半发现思路不太对或者第一问写太多后面几问没地方写了。建议先在草稿纸上勾勒出大致框架,写下关键采分点,以及你准备用多少字数完成每一小问。

一般来说,你按照肖四的答案来背,考试时候直接默写就可以了。框架一般就是理论知识+结合材料,两者缺一不可。理论知识包括哲学原理、重要表述等等,这些一定不能出现逻辑性、学术性错误;结合材料就是结合材料所给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一下。

想要知道如何判断目标院校是否保护一志愿?想要知道如何获取报录比?搓米问答官方推出的这份考研择校择专业扫盲*规划课程一定能帮助到迷茫中的你!

这个是最重要的。考研相比高考,公平性低了不少,每年都会有各种压分的乱象,所以一定要慎重。关于公平,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虽然考研的难度每年有区别,以至于每年的分数线都不太一样,但是除了个别年份,大多数年份是平稳波动,还是骤升骤降,通过多查阅几年的复试线,还是能看出端倪的。建议大家选择波动平稳的院校专业,比较安全,部分波动很大的专业,容易爆雷。

尽量报考初试占比大的院校,初试是统一考试,分数相对透明,复试的可操作空间以及主观性更强,可控度下降。

有些学校复试存在本科歧视,甚至直接规定不要二本,除非本科院校很好,否则不要轻易尝试。这类信息大家一是可以咨询报考院校上岸的师兄师姐,二是可以在各大网络平台搜索,现在有非常多的黑名单院校盘点。前期多了解些信息,磨刀不误砍柴工。

比较保护一志愿的院校一般是一志愿先复试,而有些院校为了招到本科出身比较好的调剂生,把调剂生和一志愿考生一起复试,甚至调剂生先复试,这类院校慎选。

有些专业课会有一点压分,只要在合理范围内都能接受,比如一般院校该专业课进复试的人是120左右,这所院校110左右,这是合理的,如果这所院校专业课直接给到大部分人专业课60、70分,就是比较严重的压分。压分严重一般是为了减少一志愿进复试的人,招本科优秀的调剂生。如果你不幸踩坑,不仅该院校没戏,直接可能单科过不了国家线,没有调剂资格。

这个大家可以查看录取名单里考生的准考证号,考生准考证号的1-5位是学校代码,如果录取的同学准考证号前五位不是该学校代码,那可能就是调剂生。

如果考专硕,一般20人以上比较稳妥,10人以上次之,如果招收人数低于5人,那你就得好好考虑考虑,5人里面很有可能还包含一两个推免的名额

如果考学硕,学硕一般招生人数很少,对比一下圈定的目标院校里哪个招收的人数相对较多即可。

录取人数越多概率就会相对大一点,那种招一两个的非骨骼惊奇之人还是别轻易尝试了。

注意,这里是录取分数,不是复试线!!!有些专业的复试线是学校划的院线,这里一定要去看各专业实际进复试的最低分,在复试名单上能找到。

这个主要是看专业分的高低,参照公平性这一条的专业课是否压分。合理范围内的压分,绝对分数低了不会影响在同样报考该学校该专业的考生竞争,但是会影响调剂,毕竟你的总分就会和人差了20分。还有也要看看其他科目,比如加入录取里数学清一色130以上,你如果是数学渣渣,就得注意了。

今年中传复试改革,正式复试之前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其中就有科研经历。事实上,北大在前几年就开始需要提交了,复试之前需要填写本科期间的科研项目精力,毫无疑问,是为了打破唯分数论,找到素质更高的科研人才。

但考研的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很多相关经历,除了自身本科就有高含金量科研成果的同学,其他同学慎重选择这类院校。

如果你的数学非常差,很努力了还是没什么提高,尽量避开考数学的专业。另外,如果是考本专业还好,跨专业的话,一定要想清楚,有没有可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攻克专业课。

我们知道,目标院校的专业课真题对于把握考试方向至关重要。然而有些学校的真题从不外传,有些学校会主动提供真题。因此对于差不多的两所院校,肯定优先选择专业课真题获取难度比较低的院校。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在这场残酷的战役中,在同等实力下,谁获得的信息越多,离胜利越近!为此,我特意为考研的小伙伴争取到了搓米问答官方推出的训练营,一定能帮助到迷茫中的你!另外,里面还有考研英语核心5500词、政治重要会议线、数学公式大全、英语语法必考思维导图、考研报考院校信息资料包等等资料可以打印。加油吧,考研er!

我是 @Return3656 ,欢迎私信我考研相关问题,让我们一起努力!

凡是问这种问题的同学,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只不过,听到学长或者老师肯定的答复,自己更有信心罢了。

汤家凤老师也给出了相关建议:

说白了,就是劝诸位起步晚的同学,择校要慎重!

所以,要清楚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要盲目冲击985

择校注意事项:

1、 自己的计划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有些同学习惯早起,有些同学是夜猫子,无论你是哪种都没有必要刻意改变自己的作息,计划一定要尽可能的适应自己的生物钟才是最好的。而“早起晚睡”就更加不可取了。

2、 在规划时,题集不建议规划太多,想着刷完《1800》再刷《1000题》,这种想法会给自己增加太大的压力,极有可能造成为了赶进度而忽略刷题的质量。建议规划时,以一本题集为主,或者《660》+《880》这种题量较少的组合,当你高质量完成一本题集之后,时间充沛的情况下,在进行其它题集的使用,既能发现新问题也能增强自信心。

3、 英语作文要提前跟着课程准备,多积累写作词汇和常用句型,不要把希望寄托于“万能模板”或者“名师押题”。

4、 认真的刷完1套题,比你翻答案看完10套题更有效果,刷题时一定要多动笔,多思考。

5、 错题本不回顾等于没整理不明白哪里错了,单纯的抄答案纯属浪费时间,进度稍微慢一些,质量稍微高一些,复习效果反而更好。

6、 不要跟他人比进度,除非是自己贴心的研友

7、 政治最好也做一套模拟题,不是为了押题,而是为了防止考场写错位置,每年都有把大题写错位置的,虽然特殊批改不会影响分数,但是毕竟影响你的心情。另外,就是练习一下大题的书写格式,字体写好确实能加分(某阅卷老师讲的)。

8、 数学模拟刷题时,草稿纸的使用也要贴近考场情况,准备一张大草稿纸,折成方块,按照“块”进行草稿书写,这样方便检查,也防止草稿纸浪费使用。

9、 完型填空不建议放弃,不难,英语不好的同学也能把握住,5—7分还是能够拿到的。

10、 英语阅读技巧要结合真题慢慢来,刚开始用技巧刷真题可能会有很多不适应和错误,进度慢一些,每次刷阅读题,都先把基本步骤写在题目旁边,题目对应的题型和解决方法也书写一下,这样真的很有帮助。

11、 精读老阅读真题(09年之前)是个积累词汇量的好方法,如果你觉得用APP或者直接背单词书没效果,不妨试一下,精读完30篇,效果显著。

12、 专业课一定尽早准备

13、 当自己疲倦、焦虑、懒散时,不妨听听相声、看看小品等笑料的视频缓解一下,一旦累了就不要硬撑着学习了,放松一下,再思考今后的规划,你的脑子会清醒很多的。

14、 复习过程中如果困了,不妨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

定好目标院校,就抓紧复习吧!

无论你询问谁,5月份都已经结束了!

我是 ,祝愿努力复习的你,明年能够如愿读研!

从现在开始学,一共复习7个月时间,

假设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是6小时(有效学习时长≠每日学习时长)

按照每个月30天计算

到2023考研前,你的有效学习时间还有:

7×30×6=1260

这些时间足够你把单词书背完5遍,真题书做完4—5遍。

? 每天学习时长:6~8h

? 英语:

从你正式决定考研的那天起,你的背单词之路就开始了。每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背单词,知道上考场那天,背单词不能停;

利用这个阶段,学会阅读技巧,会划分句子结构,学会语法知识,学习长难句,积累作文素材。

? 数学:

跟着视频课过完第一遍,整理笔记。

? 专业课:

根据每个院校的参考书目,读专业课本,看第一轮专业书,整理笔记,整理知识框架,阅读专业相关的书籍文献。

? 政治:

这个阶段先不用看政治,暑假7月份开始就可以,暑假直接听徐涛的强化班视频课。

? 每天学习时长:8~10h

? 英语:

单词继续;

做考研真相英语真题书,刚开始刷题不用很快,用逐词逐句精讲册逐词逐句精翻文章,分析出题套路;

开始准备作文,整理作文模板。

? 数学:

开始二轮,多做题,分析错题,整理做题方法,总结题目类型。

? 专业课:

背诵重点笔记,整理相关专业课专题,总结答题技巧,专业课真题很珍贵,不要浪费。

? 政治:

直接看徐涛的强化课程,配套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做1000题。

? 每日学习时长:10~12h

? 英语:

单词继续;

分析出题人套路,总结阅读技巧,阅读真题值得反复做;

整理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多练手。

? 数学:

可能会遇到瓶颈,继续多做题,一定要分析题目特点,总结题目类型。

? 专业课:

背背背!背知识点、背名词解释、背简答题、背专题。

? 政治:

1000题,徐涛通关优题库等选择题都可以刷,一定要总结记忆,对比记忆,选择题才是拉开政治分数的关键。

? 每日学习时长:10~12h

最后阶段,稳住,一定能赢!

背背背!英语作文,专业课,肖四肖八……

留几套真题,最后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做,找找感觉;

调整作息,调整心态。

考研复试,你为什么被刷了?

初试平平,复试第二逆袭成功上岸,现在研三在读,作为导师的开山大弟子,每年都会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辅助复试选拔工作。其实有些时候听着大家的发言,我心里都跟着着急,话不应该这么说/太紧张结结巴巴/自我介绍太长太长听着就感到很冗杂等等等等,有些时候趁老板外出取文件,我还会善良隐晦的给一些提示,毕竟大家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针对现今导师的各种性格,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应答话术,附有设计思路供参考)索性借着这篇回答,一口气把那些【复试加分项】+【复试不应该做的那些事】都总结一遍,考研复试的那些事儿,看这一篇就够 更多

2024 考研北大软微会「爆炸」吗?

哪一年北大软微不炸呢?炸难道就不考了吗?那肯定不可能啊。北大的软微就两个专业,电子信息和工程管理。北大的工程管理硕士,那是“大佬们的聚会圣地”,很多人不敢去凑这个热闹,所以电子信息可以相当于考研人的必争之地了。来看23届的招生目录:电子信息01-06方向招收统考。01-04为计算机相关方向,想也知道热门。05新兴交叉学科、06集成电路工程,风口专业哪能不热门呢?07金融科技,好的,又是金融又是科技,热门buff直接叠满,就算学计算机的不报这个方向,学金融的也会来挤啊!当然,其中最热门的方向还是0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6 月份准备考研是否来得及,应该如何准备?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