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搜了下这家店的名字,发现作为一个老牌知名理发店,疫情前就有老客专门跨区域过来享受服务。
下面这条是18年的新闻。
下面这是前几天的消息,也就是别的答案贴图里提到的“头势”。
看下来恐怕是因为有些老客就是习惯在这里做头发。这也不能怪人家,谁能想到上海政府认为可以清零了却还有疫情在外呢?
我一开始以为,这个红玫瑰,一听就不正经。压抑了三个月,有那种世俗的需求也很正常:)
但是万万没想到,红玫瑰真的是正规国营理发店,只是名字老了点。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地站在镜子前(检测点)???
6月12日更新;
round 2, ready, go!
上海总共16个区,结果一美容院3名员工初筛阳性,一下子涉及到了15个区。
有些人在骂上海那家美容院,真没必要。这能怪他们吗?连上海官方都认为已经清零了,谁能想到突然冒出来这么多阳性?
疫情反弹是正常现象,上海这次顶多就是空档期短了点。
不过巧合的是,6月8日,上海文明徐汇官方账号还刚发文称赞这家“红玫瑰美容院”,说进店要扫码,要看检测报告,口罩、杀毒一样不落。
谁料到才隔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筛出来了员工阳性,接触了500多个顾客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这三名员工为何会突然阳性?是他们之前就阳性没转阴,还是有人携带阳性病毒传给了他们?
按理说,他们隔离了两个月,早就转阴了,只有被别人传染的可能性。可要是如此,源头在哪就是个大问题了。
在这家美容院身上找问题,纯属无稽之谈没事找事,还不如屯点食物。也确实如此,很多上海人经历了之前两个月的封城,早成了惊弓之鸟,看到这样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屯粮和挪窝。
按照一贯的风格,这种时候上海辟谣一定会出来说两句,鼓舞鼓舞士气。于是,他们出现了,上海辟谣处今日发文,“网传上海要开始新一轮筛查?假的!!”
说实话,这篇内容除了“标题”之外,其他我基本上没怎么看明白。一会是“假的”,一会又是“的确,上海近期有些街镇发布了核酸筛查的消息”。
所以到底是“假的”,还是“真的”,还是“半假半真”的?
6月9日,上海闵行发布通知:11日上午开展全员核酸筛查,采样时段实行封闭管理。
什么叫封闭管理?不说清楚多少是有点慌的。
同时,上海松江也发布了消息:11日和12日两天进行全员核酸筛查。
这些通知具体是什么意思,估计大家都能看得懂。问题是,这些消息透露的意思,和上海辟谣表达的意思,是不是矛盾了?
说白了,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如实报就好了。一座城市里出现了几个本土新增很难以置信吗?哪有那回事儿,该核酸核酸,该扫码扫码,都是这么过来的。上海还搞过精准防控呢,连这点魄力都没了?三个阳性查出来,又玩那套指东打西。
正常去操作,把民生放前面,然后尽人事,听天命。光明正大地尽力而为,怎么就那么难呢?
原本没什么,上海辟谣这么一“辟”,反而让别人觉得在遮掩什么,多少就有点慌了。全员核酸,全员筛查怎么了?是今天刚来地球还没经历过全员核酸检测吗,多大点事,有什么不能说的。
看到好些人在问“上海会不会又一次封城了”,我觉得不会。前提是上海一切操作正常,一切信息公开,一切作业照着其他城市抄。
反过来,如果又要面子又要底子,阳性、密接都怕丢脸不报出来,那就没什么好说了。还是烧柱香,祈祷一下那三个同志是中科润达检测出来的阳性比较稳。
连全员核酸筛查都不好意思说出来,啧啧,可真有你们的,也不怕面具长到脸上拿不下来。
我是竹不倒,我的公众号是“竹不倒”。
新闻得连着读
呃~ 我们小区是“受害者”之一,也因为这事我们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封控……
今天凌晨大概接近一点钟的时候,我们小区的群里面开始沸腾了,因为大家看到小区门口来了很多警察以及规模不小的大白,话说我们前面两个多月的封控期间都没见到这么多的大白,什么样的事情导致这么大的阵仗?
群里议论纷纷,居民要求业委会像居委会求证,到底为了什么事情。
没多久“当事人”跳出来说话了,也就我们15楼有个居民大约在刚解封没多久,好像是3号去过文题中提到的“上海红玫瑰美容院”理过发,被判为密接,而我们全小区居民被判为次密接,需要进行2日的封控并进行核酸,而当事人一家3口当即就被接走去酒店隔离了。
这么大阵仗来也是为了快速做完核酸让大家休息,不过晚上来敲门很多人已经睡着了,而且我们小区房型比较深,关两道门也就听不到外面任何声音了,所以凌晨的那轮筛查有些人还是没测的。
大半夜过来的确扰民,也能理解吧,不过虽然我们能够理解,其实也可以等到早晨再来给大家核酸和封闭小区的,毕竟后面要封48h,那些睡眠不好的晚上做完核酸也就很难再入睡了,而且大白们也真的辛苦…
何况我们大半夜也没人跑吧…
他们第一时间派了大白把守小区门口,进行第一次初筛,幸好结果出得也特别快,早上起床已经看见大家在群里晒核酸阴性证明了,也算没让大家白跟着熬。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倒不是很担心,毕竟我们15楼的邻居从红玫瑰理完发回来这几天的时间其实已经做过两次核酸了,而且都是阴性。因为上海目前只要出去哪怕买个东西都需要扫场所码,坐地铁也是,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证我们核酸新鲜(72h内有效)。
还有,我们那些凌晨没有筛查到的今天上午大概10点的时候也都补做了,现在核酸结果也都出来了,目前没有反馈异常。
明天我们还需要进行一次核酸筛查,也是一人一管,一个不漏,如果明天筛查下来还都是阴性,我们就可以进入12天的健康自我管理周期了,在这个周期里需要我们自觉,没什么事尽量不要去一些公共场所,就保持最简单的工作与生活。
另外,刚收到物业通知,未来上海大部分地区会安排每周日核酸进小区,进行一次筛查。
目前上海人力充足,所以我们才享受到了前面俩月都没享受到的“待遇”,那段时间我们可没有什么大白把手,完全靠我们居民自觉的。
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够快快恢复正常吧,毕竟上海人民也折腾不起了…
晚上更新一下,上海16个区除了崇明以外好像都受影响了。。这个表只是长宁区那边的受灾小区orz。。。
有人说做完核酸以后,解封情况等通知是我脑补的。然而这是我同事所在小区的居委说的。
看了一下,目前来看,红玫瑰这波影响还挺大的,涉及到了好几个小区的人,都成了密接被拉走了。
其实简单地来说,就是疫情没完全好,但是为了经济,不得不放开了。有几个事实可以侧面佐证:
之前我看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报到,都是说疫情的关键在于找出源头,这样确定传染链路。但是上海在地方zf的循循善诱下,目前根本不可能找得到传染源。因此我觉得这波第二波迟早要来的,居民们该屯粮的屯粮,该跑路的跑路。毕竟居委又要组织大家自发隔离了。
抗疫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个人拙见,不斩断上层的利益链,上海疫情很难根除。毕竟投毒要比防治简单的多。。。
基数越大,越难清零!
超长无症状者是概率事件,基数越大,概率越大。
为什么社会面上还有?
道理简单的很:根本就没有清零过!
一是:基数大了,就是存在个别无症状超长隐秘的情况。
还记得2020年吗,大汉近三个月后解封,周边身份对其扔不放心。后来大汉搞了一次普筛,又确实查出1000多无症状。这之后全国才放心了。
基数越大,越难清零!
超长无症状者是概率事件,基数越大,概率越大。
想想这次感染多少人了,每天几万几万,都赶上高峰期的纽约了。
这么大的基数面前,任何奇异的案例都可能出现。
二是:检测问题。这地方从来就没达到全员普筛能力。据说现在是一天850万例。同时检测也存在前面说的漫不经心情况。我都不说检测机构造假的情况。实际检测机构数据造假已经多个地方发现,帝都就查出三起。这地方检测出阴性的一到外地就阳性,检测机构能没问题?
麻蛋!
因为这个地方,清明节没了!五一没了!端午节没了!
暑假又瑟瑟发抖了!
别的地方都清零后至上7天才解封,这里没清零就解封。
别的地方做核酸嗓子恨不得往死了捅,宁可把嗓子捅穿,不可放过一个。这个地方说是在舌头上沾一下。
就这几天解封和把学生遣回家,就有一到本地被确诊的。
别的地方没疫情,比如深圳、西安、武汉,三天一普筛,五天一普筛。他这里到现在还做不到全员核酸一次普筛。
据说还有十万睡车上和公园、日赚万元的给人提供代买服务的跑腿员。
真没辙!头痛。
重新认识到上海政府的无耻,说是要严肃追责!
自己没清零就放开,出了事情拿老百姓开刀,还严肃追责,疫情严重期间那么多乱象,涉及到的官员你严肃追责了吗!疫情没结束就放开,这责任你们追吗!
这种不是预料之中的吗?难道政府放开的时候就没有做过预案?还是说唯一的预案就只是甩锅?
昨晚理了个发
?刚嗦了根冰棍儿
下次不知是何时了
?黑天鹅都快变成灰犀牛了
知道这个美容院的消息后,我今天特地又去听了下上海疫情防控的发布会。发布会上说了,美容院员工阳性是真的。不过说的是2名还是3名我有点忘了。
后面的提问环节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枉我记了许久:
1、第一个问题问的就是徐汇区美容院的问题。
回答说为满足市民美容美发需要,该美容院6.1营业。入店扫场所码,查建康码、核酸检测报告。人员分开入座,并且会对环境消杀。
说总共有16个员工,目前排查481人。相关人员落实了管控,涉及的区域启动风险人员筛查,已经筛查了9万人。美容院也进行了环境消杀。
是否防疫措施不到位的情况正在调查——已经发现部分员工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每日的核酸检测。之后会追究相应责任。
下一步会做好相应的企业监管:
① 顾客入店,要扫场所码,用数字哨兵、做到每个人都能追踪;提倡预约分流,减少人流密集情况。
② 企业要应消尽消。
③ 重要行业的人员管理加强,相关人员每天核酸检测;有些每天1次核酸+1次抗原。(每天测麻了)
④ 做好防疫紧急情况的预案措施。
(又是面面俱到的回答)
2、第二个问题是上海已经有部分地区临时管控,网友反应小区在进行筛查,这是怎么回事?
回答说一些地区街道这段时间一直报告有阳性感染者,且这些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人员密集,有使用公卫情况。故临时管控,进行7天封闭+7天居家健康检测,涉及的街道严格控制人员聚集。
所有这些都会根据情况动态调整防疫措施。
总之就是负责防控的人各种分析风险,分析完后对觉得有风险的小区进行管控和筛查。
(我觉得上海各小区的人员恐怕很难接受这种专家分析后觉得有风险就直接来封控的做法,尤其是上海名义上开始逐步正常化之后。之前曝光的某路的事情不会是孤例。)
3、宝山区的病例活动轨迹大,涉及多个区。宝山区如何应对?
讲了4个关键词:
备勤——成立xxx专班、工作组,集中办公,日夜值守;
快速——收、推、转、采、送,紧密衔接;
并联——同步推送信息到各组,并联进行各处置措施,压缩处置时间(?这个叫并联?)
协同——各种实时分享信息,合作处置(?没词了吗)
(这关键词写的,申论真是一把好手)
4、问数字化防疫措施的。
介绍了场所码,数字哨兵等。我没认真听了。
我现在反正是深刻意识到——发布会说的再好,不如群众竖起大拇指称好;人民心中有一杆秤,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点私货碎碎念。
上海一直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清零政策,也不在于共存呼吁。而在于想清零又想共存,想在一段时间内斩断病毒社区传播又始终顾虑经济,最终适得其反,牺牲越往后越大越多。
首先,我希望讲三个大家讨论时我觉得应有的共识:
第一,没有脱离了政治的防疫。如何对待疫情是一个科学问题;但是防疫本质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必然是每个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理解各国的防疫策略。
第二,封城等物理隔离目前看来是切断疫情最古老也最有效的手段;但这种手段与现在资本人员密集化、交通快速运输的资本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是完全相抵触的。
第三,上海不只是上海,上海的经济、政治、疫情防控的情况,也与全国的大局息息相关。
从长远看,新冠将在地球上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后疫情——你也可以叫做“后生化危机时代”已经到来。确实,这场疫情目前看不会消灭人类。但是它起到了类似世界大战的作用,已经彻底改变了疫情前后历史发展的一个快慢节奏乃至方向。
在这样一个大变局的时代,犹豫、反复、朝令夕改是最恐怖的。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五月的那次中央会议之后,才过了一个月,怎么上海还能出现这些情况?真是令人担忧。